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口说尽天下事,百看不厌谐戏俑

(2006-12-18 00:24:42)

     汉代俳优俑又称谐戏俑。其原型,当为“姜昆”、“李伯清”们的祖师爷。表现的是形似侏儒的演唱者手拿铜板、竹板、大鼓做各种滑稽逗人的说唱。
    《说文》有载:“俳者戏也”,“以其戏言之谓之俳;以其乐言之谓之倡,亦谓之优,其实一物也”。《汉书·霍光传》:“击鼓说唱作俳优”。《颜师古注》云:“俳优乃谐戏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中国第一俑”)

(四川省博物馆藏品)

(重庆三峡博物馆藏品)
 
 
(重庆三峡博物馆藏品)

(四川绵阳博物馆藏品)

     巴蜀地区近百年来陆续出土了十几件形象生动、击鼓说唱的俳优俑。这些俑身材短胖,头戴软小冠,上身赤裸,两肩高耸,垂乳凸腹,下身穿大口长裤,赤足,或站或坐,抱鼓执槌,额前皱纹数道,眯眼张口,神态生动,动作夸张,极富艺术感染力,让人若身临其境。
     每一只谐戏俑,都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热闹的场面和他与观众的交流。

(香港古艺精斋藏品)

(北京民间收藏)

     这些珍贵文物大部分被国内博物馆收藏并被视为镇馆之宝,有的流落在民间,少数被偷运出国,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购的对象。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那件,更被誉为“中国第一俑”并进入中学教材。

(迄今仅见的残疾谐俑,重庆民间收藏)

(重庆民间收藏)

(江苏民间收藏)

(北京民间收藏)

(四川民间收藏)

     这些令人过目不忘的俑像,不仅是精湛的古代雕塑艺术珍品,而且为研究中国戏剧史和音乐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参考。
     
     说书源于讲故事,而讲故事从原始时代就有了。
     史籍记载,周秦之际已有职业性的说唱艺人,如讲故事的瞽师,说笑话的俳优。这些人为了糊口,在宫廷和底邸调笑逗乐,供帝王和贵族消遣。就像《淮南子》所说:“侏儒瞽师,人之困慰者也,人主以备乐。”又如《孔子家语》所说:“齐奏宫中之乐,俳优侏儒戏于前。”
     最早的说唱者,说的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无书的年代,历史靠口传。   
     从讲故事发展到说书艺术,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岁月。汉魏六朝时期,大量志怪小说的产生,表明民间讲故事的现象相当普遍。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作为一门真正走向民间大众的艺术,说书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明清仍有发展。
     就说书发展史而言,宋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宋代说书,自然也是糊口养家的营生。城门前,街面上,旅舍内,茶馆里,酒楼中,大凡三教九流聚集之处,就是艺人们鼓舌说书的场所。从说书涉及的宽泛内容和实际的社会效果来看,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发挥了包括历史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作用。
     俗话说“萝卜白菜,人各有爱。”人分男女老少,社会阶层和知识程度又各不相同,对说书的内容,自然各有各的偏好。有的喜欢听小说趣闻,有的喜欢听历史故事,有的喜欢听佛经仙道,有的喜欢听公案传奇。宋代说书,自然而然就形成小说、讲史、说经和说公案四大类。而讲史,就是说大书,也就是后来的评话(亦作平话),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难度是最大的,同时也最具教育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藏品变现:为何如此难
北漂时光,拍的首都博物馆藏品!百看不厌!
民间风水书收藏
红山与后红山的鉴别
【鉴赏收藏】《文房四宝》玄黄天下事.金盏一池香
收藏者戒:收藏需避免六种心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