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膑兵法》·擒庞涓(1)

以武学打开世界

【原  文】

昔者粱【梁】君(1)将攻邯郸(2),使将军庞涓(3)带甲(4)八万至羽【于】茬丘(5)。齐君(6)闻之,使将军忌子(7),带甲八万至……竟【境】。

庞子攻卫(8)□□□,将军忌……卫□□,救与……曰:“若不救卫,将何为?”孙子曰:“请南攻平陵(9),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10)战邑,难攻也。吾将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当涂(11)有币【市】丘(12),是吾粮涂【途】绝也。吾将示之不智【知】事。”于是徙舍(13)而走平陵。

……陵,忌子召孙子而问曰:“事将何为?”孙子曰:“都大夫(14)孰为不识事?”曰:“齐城高唐(15)。”孙子曰:“请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横卷所□阵也。环涂(16)X(17)甲之所处也。吾末甲(18)劲,本甲(19)不断。环涂击柀(20)其后,二大夫可杀也。”

于是段(21)其城、高唐为两,直将蚁傅(22)平陵。挟X(23)环涂夹击其后,齐城、高唐、当术(24)而大败。

将军忌子召孙子问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25),事将何为?”孙子曰:“请遣轻车(26)而西驰粱【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纵之,示之寡。”于是为之。庞子果然弃其辎重(27),兼取【趋】舍而至。孙子弗息(28),而击陵(29),而擒庞涓(30)。

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31)矣。

【注  释】

(1)梁君:指出梁国君惠王(前370~前319在位)。魏惠王31年(前340)由国都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魏又称梁。

(2)邯郸:赵国都城,今河北邯郸。

(3)庞涓:战国时人,早年与孙膑同学兵法,后被魏惠王任为将军,自知不如孙膑,用计赚孙膑到魏国,处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后孙膑为齐国将军田忌军帅,庞涓与之两战皆败,终为孙膑所擒杀。

(4)带甲:穿着铠甲的士兵,这里指军队。

(5)茬丘:地名,所在不详。

(6)齐君:指齐威王(前356~前320在位)。

(7)忌子:田忌,原姓陈,又叫陈忌。齐国将军,曾荐孙膑于齐威王。

(8)卫:国名,在今河南境内,原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春秋时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

(9)平陵:宋、卫两国间的地名。

(10)东阳:地区名,在今河北西南。

(11)涂:通途。

(12)市丘:魏国地名,在今郑州西。

(13)徙舍:拔营。徙,迁移;舍,宿舍。

(14)都大夫:治理都的长官,齐国以十州为都,是大城邑。

(15)齐城高唐:齐城、高唐,为当时齐国的西部地名。

(16)环涂:疑是魏国地名,一说“环涂”是迂回的意思。

(17)X:战车。疑借为彼此之彼。五

(18)末甲:前锋。

(19)本甲:后队。

(20)柀:疑借为破。

(21)段:借为断,分作两部分。

(22)蚁傅:傅,借为附。蚁附,指群集攻城,形容士兵像蚂蚁一样缘壁爬上。

(23)挟X:疑是魏将领名。一说借为浃渫,形容军队相连不断。

(24)术:大道。

(25)厥:借为蹶,摔倒,跌跤。这里是失败的意思。

(26)轻车:轻快的车兵。

(27)辎重:军务物资器材的统称。辎,音资。

(28)弗息:不停息。

(29)桂陵:地名,在今河南长垣西北。

(30)擒庞涓: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齐、魏桂陵之战,齐胜魏败,但没有捉到庞涓。公元前341年,齐败魏军于马陵,庞涓被困自杀,与本篇记略异。

(31)尽:完全。

【译  文】

从前,梁惠王准备攻打赵国的首都邯郸,派将军庞涓带领八万人马到达茬丘(以阻止齐军援赵)。齐威王得知这个消息,便命将军田忌率领八万军队,【至……竟】。

庞涓攻打卫国□□□,将军忌……卫□□,救与……田忌问道:“如果我们不去援救卫国,打算怎么办?”孙膑回答说:“请南下攻打卫国平陵。平陵城虽小,但管辖的地方大,人多兵强,是东阳地区的军事重镇,难以攻取,我们这样做可以迷惑敌人。我军攻打平陵,南面有宋国,北面有卫国,途中必经魏国市丘,敌人会来断绝我军粮草。我们装着愚蠢的样子,表示不知道这种形势。”于是齐军拔营直奔平陵。

将至平陵,田忌召见孙膑问道:“佯攻平陵,事情又当怎么办?”孙膑回答说:“哪个都大夫能够去做迷惑敌人这件事?”田忌回答说:“齐城、高唐二大夫可行。”孙子说:“【请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横卷所□阵也】。环涂是魏军的驻地。前锋部队强劲有力,后续部队相继跟进。这样,环涂魏军必然去截击齐城、高唐两军的后部,二大夫便可以败走。”

于是将齐城、高唐的军队分成两路,直接进攻平陵。挟X、环涂两处魏军果然来夹击齐城、高唐的后部,齐、高两军按预谋佯装大败于途中。

田忌召见孙膑问道:“我军没有攻下平陵,又损失了齐城、高唐部队,按原定计划败退了,下一步该么办?”孙膑说:“请你派遣轻快车兵,向西直奔魏国大梁城郊,将庞涓激怒。同时分兵跟进,敌人显示我军兵力单薄。”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照计行事。庞涓果然抛弃了军用物资、器材,昼夜不停地赶往大梁救急,孙膑指挥齐军不失时机地截击魏军于桂陵,活捉了庞涓。

可以说,孙膑一生的事业,到此算是达到了胜利的顶点。

【读  解】

对于文章最后这句话:“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学者们都把它理解为:“孙膑用兵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这是大可质疑的,哪有写书的人如此大言不惭地自我吹捧呢?

这篇脱落六字,全文很可能记述的是孙膑与庞涓两次较量的战役,最终以孙胜庞败结束。

孙膑早年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来庞涓为魏国将军,自知才能不及孙膑,十分嫉妒,使人悄悄把孙膑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割去膝盖骨),企图将他从此埋没于残疾刑徒之中。

孙膑不甘心命运的不公,终于借齐国使臣的帮助逃到了齐国。齐国将军田忌把他推荐给齐威王,受任为军师,曾协同田忌打了多次胜仗。其中最著名有两次,一次是在公元前353年“围魏救赵”的桂陵战役,一次是在公元前341年败魏军于马陵使庞涓自杀的战略。本文开头一段“昔者”云云的文字,可能记述的就是“围魏救赵”之战,由于原文脱落太多,详细内容已不可见。后面几段文字记述的则是大败庞涓之战,只是地名和细节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述略有异同。比如《史记》说孙膑败庞涓于“马陵”,这里作“桂陵”;《史记》说庞涓兵败“自刎”,这里只说被“擒”,等等。这且不管它。

孙膑指挥的这两次战役都打得十分漂亮,成就极为突出,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围魏救赵”已成为中国军事史上著名战例和用兵“三十六计”之第二大计。对这次战役,司马迁的《史记》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说孙膑到齐国不久,适逢魏国庞涓带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求救于齐国,齐王派田忌和孙膑率兵救赵。赵兵来到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使双方都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内部空虚,我若直攻其都城大梁,庞涓必然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就自解了。同时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的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在直奔大梁的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被打得溃不成军,大败而逃。事隔十二年,齐国与魏军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双方的主将仍然是老对手。孙膑所运用的基本上仍然是“围魏救赵”、“避实击虚”的战略战术,更重要的是取得了活捉庞涓的巨大胜利。这是智慧的胜利。

文章在记述了这两次战役最终擒获了庞涓之后写的这句话,意思应照字面直译:孙子一生要做的事都完成了。这就是说:一、作为一个军事家,他创造了战争史上辉煌的奇迹和战例;二、作为一个男子汉,他恩怨分明、涓埃必报,用自己的智慧一方面亲自俘虏了残害自己的仇人,一方面协助指挥齐军建功立业,报答了齐国和田忌对他的知遇之恩。因为正是齐王和田忌给了他获得新生的机会。

有了对文章最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就懂得了孙膑暗示给我们的一个伟大真理:一个身体上残疾的人在精神上仍然可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创造生命的辉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围魏救赵,你真看懂了?要救的根本不是赵国...
擒庞涓
失传1700年《孙膑兵法》出土后 道出了历史上真正的围魏救赵故事
孙膑兵法
史书再一次骗了我们:原来没有围魏救赵,只有落井下石和渔翁得利
围魏救赵计策妙桂陵伏击擒庞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