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西】大型歌舞民俗风情令人醉



 

 

 



  大型歌舞晚会【魅力湘西】从舞台设计、音效、浓郁的民族风情到高超的民间技艺无不令人叫绝。晚会由剧院内的舞台表演和场外篝火晚会两部分组成。涵盖了湘西土家、苗、白、瑶、侗族五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演绎了湘西三大古谜、土家族哭嫁、鬼谷神功、赶尸和爬楼《追爱》等地域风情。大约是一小时四十至五十分钟的晚会,台上节目精彩不断,台下掌声此起彼伏。


   湘西三大古迷是自古流傳下來一直沒有破解的谜团——赶尸、放蠱、辰州符。这次湘西之行遇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土家族导游,只要坐在车上赶路,他就会为我们讲述当地的民俗风情。对于三大古谜讲述的最多也最透彻。他说【魅力湘西】大型歌舞史诗晚会中包含了三大古谜的民俗。虽然那一天我们跑了很多的山路,一气儿游览了四个景点,很累很累,但是我还是坚持去欣赏晚会。一来是我本人喜欢歌舞,而来也感觉来一趟湘西不应该错过这么好的机会。花228块钱能欣赏到如此精彩的有着浓郁风情的歌舞我感觉很值也很过瘾。

 

   这是我第一次带着索尼微单远游湘西,也是第一拍这样的歌舞,最糟糕的是导游给我坐的位置太偏了,载有四五个作为就到偏门了,我必须挺直腰杆伸长脖子才能看到舞台上的演员。既来之则安之。还好,我带来了买的长焦镜头,再拿出夹脚帮忙,抓紧时间拍摄吧。但由于三脚架高度不够,只能拍到前排人的脑袋,我只好用双腿夹着悬空的三脚架进行拍摄,心里实在没底,权当一次有趣的尝试吧。当年在单位上班的时候,我一直用一台尼康铁疙瘩拍照,那个机子用的很顺手,能够在任何现场拍出自己认为不错的片子。此时此刻用两腿夹着三脚架拍歌舞,真不知道拍出来是什么效果。回家来把图片放到电脑上才发现不少片子取景不正。这是因为用双腿悬空夹着脚架既辛苦又不太稳定造成的。不管拍的如何,我还是想拿出来晒晒与朋友们分享。

 

 

  

  《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欢快的音乐,喜庆的气氛、现代音画特效和震奋人心的苗族姑娘的鼓舞,一下将观众的精气神提了起来。
 

  

 

《爬楼》 

   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茶山瑶村落大都是依山傍水,居住比较集中,住宅均为两层木楼。每个村寨中还建有供姑娘们居住和恋爱的吊楼。吊楼装饰华丽,美观大方,就像一顶花轿悬挂在山中。

   

 

 

   姑娘到了恋爱的年龄,父母就安排她们到吊楼里居住。小伙子来谈情说爱时,不能从大门直接进屋再沿楼梯进入吊楼内,而要在吊楼的巷道里攀爬而上,进入到吊楼内,人们称这样的恋爱方式为“爬楼”。瑶族人示爱的方式是对山歌。如果吊楼下求爱的人是姑娘心仪的小伙子,就能顺利爬上吊楼与姑娘谈情说爱。反之,即便求爱者是爬上了吊楼,姑娘也不会给他开门。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的小伙子为了寻求爱情,流行的“爬楼”最富有戏剧性。

  

 

   

《边城》

   根据沈从文的【边城】故事情节,描绘了翠翠和老大老二的恋情演员服饰鲜亮、飘逸,场面华丽、唯美,体现湘西儿女的感情。





 



 

《马桑树儿搭灯台》

   这是一首流行于湘西的革命民歌,是张家界桑植县的民歌,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也演唱过。   
 

 

  

 





   湘西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民俗风情、三教九流和道异术在民间流传千年。“赶尸”是湘西地区苗族的民间道异术,属于巫文化,是流传千年的三大古谜——赶尸、放蠱、辰州符。

 

 

   相传苗族的祖先蚩尤率军在黄河边与敌军作战。战事结束后,部队需要撤往后方,在抬走所有伤员后,战场上留下了不少战死的士兵尸体。

 

   蚩尤不忍将同胞尸首抛之荒野,但要将全部尸首抬走则人手不够,因此央求随军的军师让战死者回归故里。军师心生一计,让蚩尤手持符节在前引路,自己施法让战场的尸体全都站起来,跟在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回到了家乡。这就是赶尸的最早传说。
      

 

 

    舞台上的音乐和灯光、布景和激光制造了一个阴森恐怖的场景。几十个“僵尸”在台上蹦跳、翻滚、舞蹈,再加上赶尸人不断地施法,给人以极恐怖的视觉冲击,看得人毛骨丛然。

 

    在一些关于赶尸的资料中提到,在赶尸之前,首先要将尸体进行处理,其中最常用的是“熏蒸法”,即把尸体和药粉共置于大桶当中,用火逐渐加热,起到防腐杀菌以及去除水分的作用。否则尸体会腐烂。 


  赶尸人跋山涉水终于把尸体送回他们的家乡,亲人们早已在村口迎接。



   妻子抱着丈夫大放悲声。母亲亲抱着儿子悲痛欲绝。悲伤的母亲想带儿子回家,然而离开赶尸人做法,僵尸一步也走不了了。母亲只好背着儿子回家。

 

 

 

 《茅古斯舞》

   茅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其主要流传在湘西州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等地。

 


  每逢正月,土家族村民结稻草为服,扮演原始初民渔猎农耕等故事,用以祭祀祖先创业功德,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茅古斯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及一定的表演程式,以村落或姓氏为单位轮流举办,持续五至九天不等。

 

 

   藤缠树》

 舞蹈野藤缠树来暗喻男女间的深情,已到缠绵难分至死不渝的情境。藤温柔地缠绕着树,任烈日暴雨也无法让他们分开,他们就这样相依相偎,不弃不离,直到都枯萎。 




《追爱》

      月亮升起的时候,武陵山脉的瑶族小伙就会三五成群聚集在钟情的女孩楼下,用歌谣和舞蹈表达爱情追求。舞蹈新颖,服装华丽,灯光、场景明快鲜亮,具有丰富的民族韵味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个节目是演员与观众互动的节目。五名游客登上舞台,穿上民族服装,学习民族舞蹈。

 


 

  

《哭嫁》

  哭嫁是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从古一直沿袭至现当代,通过哭唱的方式,将姑娘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细腻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婚前半月至一月,新娘即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等。

 

 

   哭唱的内容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亲人的怀念,有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哭嫁向娘家人讨要嫁妆等,内容繁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哭嫁的内容也不断翻新。

 

 

 

 

 

《合拢宴》
  侗族是一个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一直以来就流传着“抢客”的习俗。

 

 

  有抢不到的人们,就到客人多的家里去商量,要求分客人,客人多的家里不同意,则提出建议:没有客人或客人很少的家里可将自家的食物搬过来一起吃,桌子不够就架板子拼起来,这就是后来的合拢宴。




  到此为止大剧院的节目就结束了,接下来是篝火晚会【鬼谷神功】。

 

 

《鬼谷神功》

  篝火晚会场地就设在剧院的院内。但是我总是比别人慢半拍。等我走到现场时早已人满为患了。我只能在没有坐上座位的人群中找一个缝隙拍摄。

 

  鬼斧神工是硬气功,看吧,这三个大师要叠在一起,木板上都是很尖锐的铁钉子。

 


   一切就绪,又在最上面的一个大师的肚子上放了一块大石头。然后狠狠的把大石头砸碎。儿躺在铁定上的大师妹一点也没有受伤。


    这位大师更厉害!他身上压了三块水泥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槽形板,主持人在观众中挑选了6为壮汉站在上面,又挑选了一位女士站在他的胸口上。三块钢筋混凝土槽形板重量有几千斤重,加上7个人站在上面,真功夫啊!佩服!


 

    下面这个表演更令人惊心动魄。从舞台下面升起来一把与舞台一样长的钢刀。一个大师先上来做法。

 




    大师右手拿着一个黄铜铃铛,左手拿着一条红绸带,赤脚行走在长长的钢刀上。一边走一边还有演示钢刀的锋利程度。他手中的一块红绸布在刚到上滑了一下,瞬间被切成两段。
 

 

    最后一项表演是赤脚趟火盆。两位大师赤脚从正在燃烧的篝火中走过。说真的,如果说闲钱的歌舞很享受,那么,篝火晚会上【鬼谷神功】表演可以称的上惊险、刺激。虽然晚风送爽,天气一点也不热,我紧张的汗水都下来了。



   精彩的晚会结束了,人们与犹未尽啊。散场的时候有人去检验槽形板,有人走近还在燃烧的篝火盆。除了好奇,更多的还是震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遍中国】湘西民俗风情(b)
长沙·韶山·张家界五日游【9】
凤凰古城游玩和收费详细介绍
贵州百里杜鹃林 还你一个最绮丽的春梦 _旅游频道_深圳之窗
相约贵州,共赴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五)——歌舞在苗乡
湘西民俗风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