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土高原
课题
6.3黄土高原
课型
新授
课时
1
1. 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富有特色的黄土文化的影响。
3.了解“风成说”,辨识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
重点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
难点
黄土高原“风成说”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引导法
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新授
三、总结归纳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写道“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如果我们在飞机上看到这个区域,这里几乎看不到一丝的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黄河也流经其中,因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这个区域就是“黄土高原”(板书:黄土高原)
(一)出示自主学习提示
1.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富有特色的黄土文化的影响。
3.了解“风成说”,辨识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
(二)学生自主学习,阅读P23-27页,完成“自主学习提示”中的问题,边读边画出知识点。
(三)汇报交流
探究一: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 请同学回答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 请同学在中国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
3.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明确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和范围。
4. 课件出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
探究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1. 了解黄河、黄河流域。(课件出示黄河及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介绍。)
2. 渭河平原。(课件出示渭河平原的农田)
3. 了解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课件出示:黄帝陵、社稷坛、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壶口瀑布、永乐宫及其精美的壁画。)
活动一:独特的“黄土风情”
1. 了解“窑洞”
2. 了解“信天游”
3. 了解“安塞腰鼓”
4. 欣赏“陕北剪纸--十二生肖”
5. 了解民俗文化--秦腔
6. 欣赏“凤翔彩绘泥塑”
课件出示窑洞、信天游、安塞腰鼓、秦腔的介绍,并请学生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三:理解“风成说”
1. 请同学回答什么是“风成说”。
2. 阅读材料,师生共同理解“风成说”。
3. 图文结合进行讲解。
4. 课件讲解“风成说”。
活动二:运用“风成说”解释地理现象
1. 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地理现象。
2. 师生共同交流“风成说”与地理现象的关系。
3. 课件出示这三个地理现象的具体说明。
探究四: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1. 请同学找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并说出其形成的原因。
2. 请同学说说黄土高原有哪种地貌景观。
3. 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更深刻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找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理解斯诺的这段话
指名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画出知识点。
一生回答,其他生评价。
记忆黄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的四个省。
结合学生的汇报和课件中的图片,进一步理解黄土高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结合自学、同学的汇报和课件的介绍,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通过静态的学习、动态的演示,更好地理解“风成说”。
学生自由交流对三个地理现象的理解。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中国——黄土高原
2020-2021年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教案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黄土高原 (2)
地理:关于《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课的教学反思--董介文
知识梳理:(教师看课件)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散文.黄土高原》
高中地理 易错知识点10 地貌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