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能叫醒装睡的教师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

                                                        ——周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 罗刚淮 


去年,有幸旁听了一个“国培班”的一节项目培训课。不知是天热犯困,还是上课的教授讲述不够精彩,反正两三百人的现场睡倒一片,还有些教师在看手机,认真听的也就几十人。公允地说,那位教授的讲座理论多了一点,趣味性略显不足,但逻辑清晰,论述有理有据,对一线教师来说确实具有知识普及和理论革新的价值。

我以为,既然是培训学习,专业术语总是要说的,道理总是要说清的,毕竟是“学习科学”的理论学习,诸如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雷达图、PISA阅读测试等,确实与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授的讲述还算是通俗了一些的,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加上了自己口语化的解读。但是,下面的教师受不了啦,趴倒一片。看得出,趴倒的这些人有的是真的睡着了,有的是装睡,因为不感兴趣,便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屏蔽”。教师专门抽时间参加培训学习,结果却来装睡,其中的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有一次,参加送教下乡的志愿活动,到本省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讲教科研。在简陋的教室内,几十位教师人人带着一个本子参加活动。我讲的主题是“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提炼”,照说这话题与教师之间存在认知鸿沟,然而,我们之间的交流却没有障碍。我认真地讲,老师们认真地听;我讲到一些教学细节、现象,老师们都哈哈笑起来,少了拘谨;我讲到如何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和提炼时,很多老师频频点头……我突然发现,教科研原本就该是朴实和亲民的,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一群极少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的教师,在我适当的引导下,竟也都唤起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开始反思和总结。尽管我的报告里也有一些他们会认为生僻的词汇,但无碍于他们的认真聆听和会心一笑。

一个是全省选出的优秀教师参与的“国培”活动,一个是偏僻乡村学校普通教师的临时活动,然而,呈现出的听课状态竟然有如此出乎意料的差别,不禁让人喟叹。

深究其因,我以为,差异来源于学习心向的不同。通俗地说,就是教师是否有心向学的问题。现在的教师培训活动很多,除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还有校本培训,层层级级。有些培训,其内容不顾学员是否需要,也不管学员是否接触过;其形式单一、呆板,只有一味的灌输。这确实坏了不少教师的学习胃口,乃至提到培训就害怕。所以,在一些学校,听说学校要安排到哪里培训,教师就忙摆手说“不巧不巧,那几天家里正好有事”搪塞过去;有的教师则现实得很,自己职称到手、荣誉到手,再高一点的自己也够不上,于是索性放弃,放纵自己,贪享安逸——打游戏、追韩剧比起琢磨上出好课、写培训心得和教学反思要轻松多了,谁又愿意“自讨苦吃”呢;有的教师被逼无奈,参加了培训,心中却装着怨愤牢骚,自然心浮气躁,不愿意学习,于是,也就不难理解培训睡倒一片的现象了。

当然,教师厌学的原因还可能有许多,如培训不生动、确有心事等。其中有培训方的责任,但更多的问题应追溯到学员本身上。尤其是“国培”“省培”项目,培训方都投入了不少物力财力人力,政府在有限的教育资金里辟出专门的教师培训项目,可谓用心良苦。讲课人,也是承担“国培”“省培”项目的院校或机构精心遴选的,大多是相关领域的教授、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有着理论高度和实践智慧。正因如此难得,所以,在学员选择上也往往是非常慎重的,常常是市县优秀教师。按说,这样的培训学习应该是高效而精彩的。然而,现实却是教师对学习如此冷落。这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且不说骨干教师了,单就作为教师来说,不断学习,汲取丰富的知识,具备源头活水的条件,才可能给学生以源源不断的知识泉水,这是教师职业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是写入职业守则里的。换位思考,有谁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一个只会翻来覆去教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那套知识的老师那里求学?以己度人,自己知识陈旧且不求上进,学生也必然对自己厌烦已久,虽然暂时没有面对面的闹翻脸,而其实心里一定是不满的,至少是不爱的。目前,教师行业的淘汰机制尚未完善,家长和学生很少能撼动教师职业。倘若,随着国家教师注册制度的真正落实,聘用制的真正兑现,这样的教师岂能留在教育队伍之列?即便没到这程度,作为教师,整天不是被人感恩,而是被人厌烦、愤恨着,又该是多么悲哀呀!

或许,有人会说,“国培”项目的那些教师是优秀教师,不会沦到那种地步。且不说这些教师的“优秀”以何为据、因何得名——真正优秀的教师哪有不好学的呢,单说政府花钱费力,组织一场培训,请来许多专家教授,即便讲课不太生动,其中也总会有许多知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再以文章开头中的教授为例,所谈的“学习科学”正是时下人本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教育理念,相信其中必定有值得学习和汲取的知识。所以,与其从培训者的角度找问题,不如从学习者的身上找原因。根子在教师本身缺乏求学意识和学习能力上。

当前,有些教师缺乏理性思维能力,习惯于复制粘贴,做知识的搬运工,而不是启发者和引导者,尤其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机智和策略,教死书、死教书。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提出“智慧课堂”的理念,呼吁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为促进思维发展而教,教师需要智慧设计活动和智慧教学。然而,响应者并不见很多。与一些教师聊天,他们或言“这么做累死人了”,或言“简单教教一样获得成绩,何必要舍近求远”。这一方面固然因为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工作没有跟上,使得教师的教学改革踟蹰不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没有走进教学深处,没有从中收获专业发展的成就感和探索之乐。这既是教师缺乏教育情怀和志向的原因,也是教师缺乏学习意愿、干劲,专业发展无法纵深推进的原因。

有位学者说,教师教学如佛家布道,只渡有缘人。你有心问道,我有心布道,因此能成学。倘若有意闭目塞听,即便洪钟大吕,也会充耳不闻。很喜欢学者周濂说过的这样一句:“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用在教师培训这里何等恰切呀!教师倘若真想成长,学习自当如饥似渴;倘若本身不想发展,虽有佳肴,也必无动于衷。可见,根本还是在教师没有学习的动力。圈养体制下的教师如何激发成长动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关口,尚需要广大有识之士献计献策,共同改变才行。当然,更需要教师的觉悟。


原文刊载于《福建教育》总第1113期


责编:谢冰滨

排版:林小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013年度
教师工作室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计划(草案)
国培·给力——2012国培感悟
我省培 我收获
史治国:关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前景分析
把教学作为第一大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