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及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1◁
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春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年    龄
0~3岁
3~6岁
7~12岁
11.12~15.16岁
17.18~35岁
35.40~60.65岁
60岁以上
总特征
动作发展
游戏
学习
生理和心理矛盾
一般特征
生理变化
心理变化观
认知发展
感知觉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言语发展
言语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智力发展
思维发展
感知觉变化
记忆发展变化
创造力发展
感知觉退行性
记忆年老变化
思维年老变化
社会性发展
情   绪
气   质
社会性依恋
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
道德行为
性别角色
同伴期
一反抗期
自我意识
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
友谊发展
欺负与被欺负
自我意识
情绪变化
二反抗期
人际关系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
人生价值观确立
亲密感建立
社会关系变化
职业适应
人格变化
自我意识发展
人格变化
职业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退休前后生活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人格变化
死亡来临
生理卫生
①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②关注婴儿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母婴依恋
③针对不同类型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④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①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②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③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④培养其独立性
①学会学习
②培养良好品质
①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②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反抗期
③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①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
②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③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
①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②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③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关系
①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②生命不息,活动不至
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坦然面对死亡
▷2◁
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总特征
年龄阶段
总特征
主        要       观         点
婴儿期
0~3岁
动作
发展
①婴儿动作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无条件发射。
②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近远大小)
③婴儿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手的抓握发展的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的意义在于:使活动具有主动性大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幼儿期
3~6岁
游戏
①关于游戏理论:精力过剩论;精神分析论;练习论;重演论;娱乐论;认知论。
②儿童游戏的发展:成人—婴儿游戏(1岁以内)实物游戏(2岁)模仿性游戏(婴儿末期);象征性游戏(幼儿);规则性游戏(童年)
③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独自游戏(婴儿期)平行游戏(幼儿初期)联合游戏(幼儿中期和末期)合作游戏(幼儿中期)
④游戏的意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培养健全人格。
童年期
7~12岁
学习
①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②学习兴趣的发展:从对外部活动的兴趣转向学习内容的兴趣;从兴趣的不分化到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对游戏兴趣的作用逐渐降低。
青春期
11.12~15.16岁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
①生理发育高峰:身体外型的变化(身高体重头面部)生理机能变化性发育和成熟(性器官发育二性特征出现性机能成熟)
②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征: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青年期
17.18~35
一般
特征
①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②进入成年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③生活空间扩大  ④    开始恋爱结婚
中年期
35.40~60.65岁
生理
变化
①身体变化
②更年期
老年期
60岁以上
心理变化观
①老年丧失期观:把老年的心理变化描写成不断老化和衰退,没有发展。主要依据是:把人看作是生物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认为年龄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普遍适用。
②毕生发展观:德国巴尔特斯提出,主要观点是: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有差异,发展早的,衰退也早;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为成熟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时间。
▷3◁
各年龄阶段认知发展图式
(一)
年龄阶段
认知特点
具        体       内         容
婴儿期
0~3岁
感知觉发展
①视觉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颜色视觉对光的视觉视敏度   ②听觉发展:听觉辨别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    ③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④空间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深度知觉(视崖)方位知觉
记忆发展
①出生到3个月的记忆:可保存30天   ②3-6个月的记忆:长时记忆发展迅速   ③6-12月的记忆:长时记忆继续延长,认生现象出现   ④12个月以后的记忆:符号表象和延迟模仿出现。
思维发展
①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②特点是:主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思维和语言开始联系。
言语发展
①语音的发展:语音感知和发声  ②词汇的发展   ③语法的发展: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复杂句完整句
幼儿期
3~6岁
言语发展
①词汇的发展:词汇量的增加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词类的扩展。
②语法结构的发展: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③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语向独自语发展从情境句向连贯句发展。
记忆发展
①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短时记忆的发展趋势是向快后慢
②幼儿记忆的发展趋势:无意记忆占主导容易运用机械记忆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③记忆策略的形成: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
思维发展
①处于前运算阶段,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②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具体形象性不清晰性和易变性具有符号功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③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提问类型从是什么模式向为什么模式变化幼儿末期能按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概念。
童年期
7~12岁
记忆发展
①记忆容量的增加: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②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意记忆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忆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
③记忆策略的发展特征:复述和组织(归类系列化)
④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有关自我的知识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记忆监控
思维发展
①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基本特征是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②思维形式的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     形象抽象水平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掌握守恒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关系认知。
*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类别体系化序列化
(二)
年龄阶段
认知特点
具        体       内         容
青春期
11.12~15.16岁
记忆发展
①记忆容量的发展:超出了成人短时记忆的容量,达到11.04±0.4
②记忆的特征:自觉运用意义记忆,有效运用机械记忆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有效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思维发展
①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脱离具体的物或情境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
②具体特征: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分离
青年期
17.18~35
智力发展
青年期以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趋势,晶体智力呈上升趋势
思维发展
①思维主要表现在知识的运用上,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的思维形式
②美国心理学家帕瑞把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二元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
③美国心理学家拉勃维维夫把成人的思维看作是一种实用性思维,并不严格按逻辑法则进行
中年期
35.40~60.65岁
感知觉变化
①40岁以后,视敏度和视觉感受性逐步下降,听觉阈限逐步提高
②视觉和听觉处理信息的过程随着年龄增加呈递减趋势。
记忆发展变化
①熟悉的材料的记忆力保持平稳或下降很小;不熟悉的材料的记忆力大幅度下降
②记忆的侧或结构发生了改变: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
③记忆加工过程中不注重简单细节,更关注事物本质的结论性的信息。
创造力发展
人文科学领域的创造高峰期在中年期甚至是老年期(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力在青年期达到最高峰)
老年期
60岁以上
感知觉退行性
在各种感觉中,老化最明显的,是对人的认知活动作用最大的视觉和听觉,其次是味觉痛觉等其他感觉。
记忆年老变化
①老年期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②老年期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减退或下降
③关于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的根本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两种解释:
*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
*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思维年老变化
①老年人思维能力显示出普遍下降的趋势。
②老年人比年轻人表现出更多的智慧。
▷4◁
各年龄阶段社会化发展图式
(一)
年龄阶段
社会化特点
具        体       内         容
婴儿期
0~3岁
情   绪
①笑的发展:自发性的笑(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的笑(5周-4个月)有选择的社会性笑(4月以后)
②哭的发展:生理反射性的哭不适宜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主动操作性的哭经验中学到的社会性的哭。
③恐惧的发展:本能恐惧(反射性反应)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开水烫)怕生预测性恐惧(黑暗)
气   质
托马斯和切斯按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等表现,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社会性依恋
①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②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安全型依恋(65%-70%)回避型依恋(20%)反抗型依恋(10%-15%)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自我意识发展
哈特把婴儿的自我意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我认识
*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能利用外表特征来认识自己,有了语言标定的自我(如,我,你,宝宝)
幼儿期
3~6岁
自我意识
①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从依从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的评价转化;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②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
道德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②攻击行为:工具型攻击(抢夺推搡等)敌意型攻击(嘲笑骂人等)
③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改善环境教给孩子减少冲突的有效策略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认识发挥榜样作用。
性别角色
注意男孩不要有“娘娘腔”,女孩“假小子”
同伴关系的发展
①幼儿的友谊多是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喜爱共同活动或拥有有趣玩具上,容易建立也容易破裂。
②同伴关系的作用:促进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满足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
一反抗期
多发生在幼儿的3-4岁,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二)
年龄阶段
社会化特点
具        体       内         容
童年期
7~12岁
自我意识
①自我概念:自我描述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步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特征。
②自我评价的特点: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批评性有一定提高;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③自我评价的总体趋势:从具体到抽象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
亲子关系
①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变化: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处理孩子问题变化;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力发生了变化。
②父母对子女控制的三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上)
同伴关系
①同伴交往中儿童人气特点:*受欢迎的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能力强热情助人善于交往易于合作)*不受欢迎的孩子(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不良主意)*受忽视的孩子(退缩安静依赖性)
②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平行性集合关系期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友谊发展
①友谊认识的发展:短期游戏伙伴(3-5岁)单向帮助关系(6-9岁);双向帮助关系(9-12岁)亲密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②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欺负与被欺负
女生更多的用言语和心理欺负,男生更多的使用身体欺负
青春期
11.12~15.16岁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二次飞跃: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情绪变化
①不能自我控制地情绪波动(疾风暴雨式的情绪)  ②青春期躁动
二反抗期
①主要表现:硬抵抗;软抵抗;反抗迁移。
②形成二反抗期的原因:生理方面(身体发育)心理方面(自我意识飞跃)社会因素(长大成人的责任感)
人际关系发展
①同伴关系:交友范围缩小同性别,择友标准:志趣相投;烦恼相似;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
②与父母的关系变化特点: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对父母的依赖性减少,反抗情绪增加了。
③与教师关系的变化:开始对老师评头论足,对所喜欢的老师所讲授的科目会努力学习。
青年期
17.18~35
自我意识发展
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和他人的评价对自我意识进行修正,出现两种结果:自我接纳自我否定
人生价值观确立
个体人生观在青春期萌芽,到高中阶段迅速发展,在大学阶段达到高峰,并走向成熟。
亲密感建立
亲密感的范围很大包括:朋友恋爱婚姻。这一时期亲密感的核心是恋爱和婚姻。
社会关系变化
①恋爱或婚姻关系家庭成员的关系朋友关系称为“人生护航舰”。
②朋友关系:女性朋友的数量多于男性;女性朋友之间相互聊天,男性朋友之间是一起做事,女性比男性对感情有责任感
职业适应
①影响职业选择的四因素:家庭教育水平性别人格(霍兰德的6种职业人格分类)
②参加工作的过程可以分为:实验阶段(18-25岁)变动性高;稳定阶段(25岁以上)。
人格变化
20-40岁之间,一个人的自信自尊独立性和成就定向都呈上升趋势。
(三)
年龄阶段
社会化特点
具        体       内         容
中年期
35.40~60.65岁
自我意识发展
中年人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
人格变化
中年人的人格特质相对保持稳定,具体表现在:
*内省日趋明显           *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为人处世日趋圆通(灵活)
职业变化
中年人职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工作满意度(达到了一生中的最高峰);
*工作绩效:对于依靠体力和反应速度的工作,中年期的工作绩效开始下降;对于依靠认知技能的工作来说,绩效水平很高。
人际关系变化
①中年人的人际关系最为复杂
②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③与父母的关系—————————经常沟通(婆媳关系较难相处,翁婿关系容易相处)
老年期
60岁以上
退休前后生活
变化
适应退休的过程可以分为4个时期: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稳定期
人际关系变化
①夫妻关系:老年期的婚姻满意度依然很高,老年夫妻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伙伴关系
②与子女的关系:与子女的接触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关系
③与朋友关系:关系最亲密的朋友往往是几年交情的老朋友
人格变化
①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经济保障和身体健康上
②孤独感:权势失落感群体失落感家庭关系中的失落感
③适应性差:老年人不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往往依恋已有的习惯,对意外事件的应变性也较差
④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⑤趋于保守
⑥回忆往事
死亡来临
老年期最主要的任务是解决如何面对死亡问题
▷5◁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他提出了8个阶段,认为每一个人都经历这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人格发展都至关重要。(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2)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3)主动性对内疚(4)勤奋对自卑(5)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孤独(7)繁衍对停滞(8)自我整合对失望
心理讲师联盟 心理讲师、心理教师、咨询师共同汇聚平台,为您提供最靠谱的教学资源、行业资讯,最实用心理咨询、治疗技能方法,是您成为杰出心理讲师的第一大平台!
1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为你推荐
曾奇峰、申荷永、丛中、张沛超等10位大咖教学
零距离观摩咨询个案,提升咨询技巧
现仅需59.9元
👇点击下图,立即抢购👇
如需加入同辈学习群添加客服微信:jy19980816h(工作日10点 - 19点)▼更多推荐▼
1、【免费领取】【150份心理健康教案 100本心理电子书 103集《扪心问诊》】在线下载
2、【限时免费】学校团体辅导活动课优秀教案集
3、【限时免费】200本心理学专业书籍+40份萨提亚治疗必读文档 冥想音频22首
4、【限时免费】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经典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脑怎么运作决定了你的思维、感受和行动。
第二章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
解读青春期
发展心理学复习知识结构覃瑞
《学前心理学》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