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发展:边缘型人格障碍的7个治疗维度
userphoto

2023.08.25 上海

关注
作者:陈博士
来源:心理科陈博士

在我的门诊中,自我伤害的青少年近两年大幅增加。
他们最常说的一个词是“烦”,最常见的自我伤害是切割伤,最多的地方是四肢,与家人冲突最剧烈的问题是学习和手机。

他们伤害自己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想死,被称为“非自杀性自伤”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

这些烦躁又自伤的少年背后最常见的医学问题是“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这个常被精神科医生忽视的心理疾病,如暴风骤雨,让家长无助,让医生无奈。

因为没有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这个疾病。

“情绪不稳定”和“自我伤害或自杀”是青少年BPD患者两个最具冲击力的症状,家长惊慌失措、疲惫不堪,甚至专业心理工作者也无力招架。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这是“绝症”吗?

当然不是。

研究显示,青少年BPD被诊断和识别后症状明显缓解的时间中位数是4年,10年后超过90%的患者不再符合诊断。

BPD可以缓解,甚至康复,只是需要久一点。

明确诊断的重要意义是:让患者、家长和医生意识到,极端变化和压迫性的症状是患者的常态,在短时间内不会减轻,在较长的时间内会反复出现,做好“持久抗战”的准备,允许这些症状存在。

管理好这些症状,而不是尽快消灭它们。

不准确的疾病诊断会诱导医生过度治疗、家长过度担心,会让少年们失去改变的动机,整个家庭系统陷入恐慌和无助之中,进一步加重病情。


青少年BPD的治疗关键并不在药物,而在家庭。“混乱的自我”让未成年人尚无力掌握控制情绪和行为的技巧,个体治疗的效果不会很好。

青少年BPD家庭常见的动力模式是:

青少年出现情绪不稳定或自我伤害,父母紧张、恐慌、无助,从而过分关注;

父母会用责备、批评、强制、暴力等方式试图改变孩子的感受和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症状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更加危险的行为;

此时,父母的恐慌升级,会更加控制。


在这个双向加剧的循环互动中,整个家庭动荡不安。

父母和孩子会从早期的激烈对抗,发展到父母过度妥协或者回避,回避、无助的父母让青少年感受到无依无靠,充满愤怒和不信任。

BPD患者的核心议题是自我身份的紊乱,他们特别敏感,对拒绝和忽略尤其在乎,四处寻找可以证明自己“被抛弃”的证据,甚至会出现妄想。

他们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毫无原因地出现烦躁不安,会用自我伤害或者伤害他人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情绪困扰。

自伤,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无奈之举。少年很痛苦,家长很无助。

对于家庭来说,父母是孩子病情缓解和康复的最重要资源。

我常常对家长说:孩子的问题不是你们导致的,你们没有错,但是你们有责任,因为你们是家长,只有家庭改变才能救得了孩子。

如果您的孩子经常情绪不稳定并伴有自我伤害,家长需要做到VALIDATE,这些互动的内涵是依恋性家庭治疗的关键。



认可(Validate)

认可是指家长的确听到了孩子说的话,并理解他,承认他的观点和你有所不同,但是并不意味着认同他的观点或者原谅他的行为。

不认可是指家长不把孩子说的当回事,或者明确表明孩子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不可理喻。

例如,“你反应过度”、“你错了”、“你不应该这样”,或者要求孩子去改变和克服。

想象一下,你对一个哮喘的孩子说“不要喘,克服它”,是无效的。

身体疾病导致的发烧、咳嗽、哮喘、呕吐等症状,就像BPD少年难以控制的情绪:简单要求他们克服和控制是无用的。

BPD的少年大多生活在这种不被认可或者被忽略的家庭环境中,他们不知道以何种方式去感受自己和世界。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会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负面情绪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直到爆发。

很多家长做不到“认可”,是因为他们的恐慌,他们往往会有以下担忧:

  • 怕孩子更难过。

  • 怕孩子赢了,我输了。

  • 怕纵容了孩子的行为。

  • 如果我不指出他的错误,他们就不会改变。

  • 我是家长,要有权威。


认可是不评判、保持好奇,当孩子表现出痛苦时,家长可以给自己一个前置想法:孩子的痛苦一定有他的原因和道理。

家长温和地鼓励孩子说说感受,以倾听为主,千万别着急去评判和指正。最简单的方法是重复孩子的表达:“你很难过”、“你快受不了”、“你很烦躁”……



孩子有自伤或自杀行为时,一定要先制止伤害行为,拿掉工具,认可他的感受,但是不认同他的方法。

家长平时可以做一些训练,看到一些和您的价值观不同的人或事。

比如在短视频中、日常生活里,此时告诉自己“他们一定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和道理”,尝试去找找这些原因和道理有哪些,可以和自己的伴侣或孩子做这样的刻意练习,来提升你的认可能力。


接受(Accept)

接受孩子患有BPD的事实,接受他们会有自杀念头、强烈的情绪、冲动和自伤行为。家长越否认,孩子越抵抗。

接受并不意味着放弃和躺平,接受意味着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

例如,出车祸了,接受就是承认出车祸,选择接下来如何解决车祸这个问题,报警并且救治伤员,而不是不敢接受,逃之夭夭。

接受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很多家长不愿一开始就承认孩子有心理疾病。

不接受的家长,一方面失去了规范化治疗的机会,一方面孩子会下意识的让疾病变重,直到家长接受。


放手(Let go)

父母会派遣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任务给孩子去完成。

诸如,希望孩子学业有成、找个好工作、有个好伴侣、心身健康等。

如果,孩子不能按照父母的期待去完成这些任务,问题就来了:父母该如何放手让孩子去完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任务呢?

父母放手的内涵是放下对确定性的依赖:从确定的、可以预期的、属于父母的期待,到不确定的、不可预期的、不受自己掌控的、属于孩子的期待。

该过程的重要步骤是父母要学会应对接受孩子现状后的恐慌和焦虑。

父母要体验派遣失败后的愤怒、恐慌、焦虑、无助、悲痛等多层次的复杂情绪,不要推开或逃避这些情绪,但是请记住,这是你的感受,不要评判它,只是一种感受。

如果去评判这些让人不适的感受,人们会下意识的寻找原因,往往就会归咎到孩子的问题上,虽然用转移的方式降低了暂时的痛苦,结果会让本就风霜雪雨的孩子更加内疚、自责、痛苦,病情加重。

放下孩子生病后带来的痛苦归因,学会注视这些负面感受,把它们体验为光脚走在微风和煦的草坪上的一点点刺痛,感受为沙滩上浪花参杂着砂砾拍打着你的双脚……

这些痛苦很可能依然会在,但是“放手”会让父母从现实的斗争中解放出来,放手会让你成功!


兴趣(Interested)


父母要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社交真正感兴趣,带着好奇心和欣赏去倾听孩子的分享是关键。

BPD的少年特别敏锐,他们会注意您的语调、语气、肢体动作,甚至一个微表情,他们常常体验到自己不被理解、不被尊重。

父母要特别注意肢体语言,用平静、友善、不评判、好奇的表情与孩子沟通。

表达兴趣的第二个关键点是“不要分心”。

沟通时把手机、报纸或书都收起来,没有什么比你的孩子更需要关注了。通过你的专心来表达你的关心,用注视、点头、面部表情等回应你的孩子。

如果不理解孩子传递的意思,一定要澄清,千万别不懂装懂,这会让他们特别愤怒。

第三个关键点是集中注意力。

对他们的表达有所回应,最好能够体现在语言上,哪怕是没有听明白后的提问,会让孩子感到您在认真听。

例如,我真的很想理解你,但是我没有太明白,你能换个说法吗?或者你能多说说吗?


描述(Describe)


家长尽量使用描述性语言,不能先入为主发表观点,因为有些事实还未确定。

“昨天你怎么又没有做作业?”

这里包含了责备、归因(又没有……)

“你昨天的作业没有做完。”

这是对事实的描述。

父母要保持好奇心,简单描述你所知道的,不要泛化和归因,这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当然父母也可以描述自己的感受。

例如,“你昨天的作业没有做完,我有些失望”,而不是这样说“你昨天的作业没有做完,肯定又偷懒,为什么这么不认真,不省心……”

这些描述里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偷懒、不认真可能并非是事实,这会促发BPD少年的情绪波动。

父母可以和家人一起练习“描述”的沟通技巧:只描述当下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到的体验,减少推理的过程。

觉察体验背后的想法,这个想法可能就是推理和评价,可能不一定是事实。

例如,父母和孩子选择一项活动,遛狗、逛街、打球时,在活动中尝试说出你的“描述”。

你看到什么?你闻到什么?尝到了什么?不要对经历评判,只描述。

描述:

我看到儿子笑了起来;

我看到女儿挥起了双臂;

我看到孩子面露难过;

我闻到了火锅的气味;

我尝到了辣的味道。

非描述:

我的儿子很高兴,

做事情很投入;

我的女儿很用力,她很享受运动;

我的孩子又不开心了;

我感到火锅店乱哄哄的;

这个菜不好吃,太辣了。


描述“是什么”,会让父母从与实际无关的主观臆测的纠结中摆脱出来,从而建立一个平等的沟通语境。


真诚(Truth)


完全保持对BPD少年真诚是不容易的过程,他们剧烈的症状和潜在的伤害风险常常让父母不得不妥协,看起来症状暂时缓解,实际上这些症状会因为“妥协”被保留了下来,伤害风险反而会增加,甚至愈演愈烈。

例如,一个烦躁的少年需要大量花钱才能让自己安静下来,或者需要割伤自己才能稍微平静。

父母真实的想法是不想让孩子花钱和伤害自己,但是拒绝带来的激烈情绪,甚至冲动、伤害的风险,让父母不得不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

“不真诚”会让父母无助、纠结、痛苦,父母亲眼看着孩子的症状越来越失控,最终还是需要“真相大白”的去控制风险行为。

因此,即使是很艰难的过程,也鼓励父母真诚表达,学会说“不”。

真诚并非是简单的说不,而是建立相对清晰的人际界限,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和孩子沟通,表达立场。

温和即上述提到的认可、接受、放手、兴趣、描述等技术的综合,坚定是清晰而真诚地表达自己对孩子不合理行为的不允许。

例如,你很痛苦,想要通过买东西(或伤害自己)让自己放松和安静。
我能够理解,但是这种方式解决不了你的困难,我不能给你钱(我不允许你这样做)。
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试试,看能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如果孩子拒绝父母的建议或者无法平静,就真诚地陪着她待在安全的地方,任由他用不伤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直到他精疲力尽。

如果涉及到自杀或者伤人风险,求助警察或者精神科医生。

父母要记住,温和而坚定的拒绝,不是批评、不是责备、不是强制、更不是打骂。


有效(Effective)


“有效”是指父母按照实际需求和孩子的沟通,放弃“我是对的”的这种态度,这种态度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纠正、自己很糟糕、自己很无能。

真诚,并不是要求父母僵化地坚持自己认为对的立场。

举个列子,孩子因为情绪不能自控,又割伤了自己。
孩子是不是做了一个不合理的行为?是的。
你把孩子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甚至剥夺了他的电子产品或者外出的机会。

这种处理有效吗?

大部分情况下是无效的,这会让孩子的自责、内疚、无助,甚至加剧孩子的对抗。

因为,父母的目的是塑造孩子健康或者非伤害行为,而不是为了惩罚孩子,更不是为了树立父母的权威,也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效”的应对原则,是在真实世界中建立能够解决当下困难的具体措施。

例如,孩子情绪烦躁了,可以和他想想办法如何应对,外出散心?手握冰块?高声唱歌?快速运动?

孩子想伤害自己,可以听听他的感受,他想怎么样伤害自己?用什么方式?

我们可以先用红色的水笔在胳膊上画出伤痕的样子?或者用血一样的颜色在纸上画出伤口?如果只是想获得疼痛的感觉,可以用皮筋弹皮肤?

等等......


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要耐心,可以尝试任何没有伤害或者伤害风险小的方式,逐渐替代原先的不良行为方式,聚焦在如何获得有效的具体方式。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不要强迫孩子去按照你认为对的方式做,像“真诚”步骤中的陪伴,保证安全地静坐陪伴。

如果父母认真学习了上述七个步骤,您可能会发现,这像对待一个婴儿:

认可他的哭闹(他只会哭)、允许他随时大小便(他不能控制)、不能惩罚(因为惩罚无用)、努力听懂他的哭声(他不会其他表达)、满足他的需要(发育快速,随时都可能饿),还要温柔地抱着他。

你的体会没错,这就是常说的依恋!

BPD少年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无法自控地体会到被抛弃在荒郊野岭的恐慌。

治愈的唯一方法,就是重建依恋关系。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将他们像“婴儿”一样养大,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到10年。

家长,请你们一定要耐心!

注:本文的父母指南部分来源于图书《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家长指南》,由[美]布雷斯.阿圭勒著,张进渡过团队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0年12出版。特此申明!

文章转载来源:心理科陈博士(ID:deve);作者:陈发展博士,医学博士,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证督导师,著有《为什么家庭会生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不经意间的这句话,会毁掉多少人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对决”?
关注| 父母的坏情绪是孩子心灵的污染源
少年说||元宝(353):中国式家长
容易躁郁的形成根源
16岁少年“纵欲成瘾”,央视曝光全过程:废掉一个孩子,只需5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