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易实验室之疯狂的银行理财

背离代客理财本质

银行发行理财的初衷应当是代客进行资产管理,通过专业化运作,引导老百姓将闲置资金投向有增值潜力和投资价值的领域,实现财富保值增值,银行则在与客户共赢中获取中间业务收入。但是,多数银行由于揽储业务倍显艰辛,纷纷把理财业务作为变相揽储的工具来对待。为了揽储,不得不大幅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使客户获得的收益与投资标的不能一一对应,虽然银行会通过滚动发行理财来维持资金运转,支付理财客户本金和收益,但是并非来自真实投资盈利的收益支付,偏离了银行代客理财的本质。

期限错配

为了使理财产品获得高收益,银行通常选择滚动融入短期、成本低廉的资金,投向期限较长、收益更高的资产,通过期限利差来实现银行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产生了理财产品成本与收益期限的错配。这样的短融长投模式隐藏着流动性风险,银行只能依靠资金池不断滚入资金的规模效应和大数法则来控制错配的流动性。举例来讲,银行理财产品一月发行一期,到期可以赎回,对应是一年期的资产,资产到期前,谁也不知是否真的存在违约风险,如到期投资标的真的违约,那么就是最后一棒的投资者买单。

资金池不透明

银行通过滚动发行理财产品不断募集资金,每一种理财产品的发行时间、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率虽然不同,但是募集的资金都进入同一个“池子”,同时,银行不断拿出信贷资产组建“资产池”,多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着资产池里的多笔资产,单笔产品的收益与整个资金池挂钩,产品不能单独核算、不透明,这就是银行理财的“资金池”模式。

资金池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不能一一对应进行监管,到底是投向什么产品不清楚,银行的投资收益不清楚,客户收益率如何测算也不清楚。虽然监管层要求各家银行清理理财产品资金池,以实现单一理财产品单独核算,但至今仍有部分银行存在不规范的资金池业务。

信息披露不规范、不透明

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不足,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如果投资者想要了解理财产品的过往业绩及产品说明书,可发现多数银行“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其官方网站上难以查找到充足的信息及数据。就连专门提供银行理财产品服务的数据服务商,也反映采集理财产品的运作数据有相当的困难。到银行网点咨询理财产品,同样存在产品信息披露不充足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力,导致产品购买的盲目性,给销售误导提供了“温床”。

销售误导

调查显示,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有31.4%的投资者经历过被误导现象。部分银行业务人员出于利益原因以及专业度的原因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形成有意或无意的误导仍是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痼疾。除了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夸大理财产品收益排名外,在高额佣金的诱惑下,银行理财人员违规将代销理财产品说成银行自营理财产品或者私自违规推销非本行发行或代销的第三方理财产品,这些“私单”“飞单”引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成为贷款腾挪工具

从实质来看,信贷类理财产品通常是银行将一个或多个贷款项目交由信托公司打包成为信托贷款计划或者信贷资产转让计划,再由银行发行针对此类计划的理财产品以募集资金,而此后产品投资运行期间对信贷的后续管理工作也由银行来完成。

信托公司在此类产品的合作中实质上仅起到一个“平台”作用,通过此种方式银行可以将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贷款项目腾挪出自身体系,一方面通过销售理财产品获得中间业务收入以增加利润,另一方面将贷款表外化,从而规避资本监管要求,同时在自身体系内预留空间去吸纳更多高收益的信贷资产,充分满足客户特别是关系紧密的大型企业以及政府融资平台的新增融资需求。

内控不力 监管滞后、缺失

银行理财业务归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但是大多数银行自身对表内表外的风险控制体系并无区分,对表外业务也常常套用表内存贷款的风控方法,存在一定的不适用及监控乏力的情况。我国监管部门对银行表外资产监管相对薄弱。随着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银行与其业务交叉越来越多。银行理财资金以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为通道进行变相信贷投放的现象越来越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这些关联交易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等问题,监管薄弱。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缺乏一套用于监管的法律,也缺乏法律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在理财产品出现纠纷时,除了与银行理论外,投资者往往陷入投诉无门的境地。监管缺位和滞后使得银行理财市场步入了“先发展,后规范”的老路。即使是银监会出台多项规定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新的销售办法里,监管方面对成本、风险和客户的风险监测以及信息披露方面规定得非常细致,但是,在具体实施中银行依然有很多困难,银行打政策擦边球规避政策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你还敢买吗?
“钱荒”倒逼银行同业业务转型
【研报】银行理财业务:演进与展望
资管发展问题严峻 银行理财转型迫在眉睫
对于银行来说,银行存款和保本类理财产品有哪些区别?
理财市场变天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