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鸡鸣狗盗”、“狡兔三窟”,你还知道战国四公子哪些事迹?

    战国四公子,因其封号中皆有“君”字,又被后世称作“战国四君子”,指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前279年)、赵国平原君赵胜(?—前251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前243年)、楚国春申君黄歇(前314年—前238年)。

    一、齐国孟尝君田文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田文

    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田因齐的孙子,靖郭君田婴的儿子,齐宣王田辟疆的侄子。

    田文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少子,齐宣王的庶弟。他相齐十一年,有子四十余人。田文的母亲只是田婴的众妾之一,地位卑微。田文出生于五月五日。婴以为不吉,告其母,孩子出生后弄死他。其母不忍,偷偷地抚养大了田文。田婴知道后,大发雷霆。田文问父亲:为何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不能养育?田婴回答说:“五月出身的孩子,长大后将与门户一样高,不利父母。”田文反问道:“人一生的命运,是上天决定的呢?还是门户决定的呢?”田婴无言以对。田文接着说:“如果人的命运由上天注定,您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如果由门户决定,可以用把门户抬高这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啊!那么高的门户,人谁能长那么高呢!”田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对田文另眼相看。

    田文还多次劝谏田婴,要招纳贤者,不要只顾贪图私利,忘记履行公职。田婴很奇异,索性让田文主持家务。田文把上述诸事都处理的井井有条,他的名声也在各国广泛传播,并普受赞誉。很多诸侯、贵族请求田婴,让田文继承他的爵位,婴许之。田婴去世后,田文承袭了他的封邑——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

    田文招纳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给他们丰厚的待遇。众食客无论出身贵贱,田文对他们一视同仁。当时,田文门下的食客有三千余人。司马迁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后人也往往将喜欢结交豪杰者,冠以“赛/小孟尝”之号。

    其中,有擅作主张,利用田文命自己去薛地收账的机会,将薛地人借田文钱物的人的借据债券一概焚毁,却美其名曰为田文买了无价的“情义”;游说诸侯,为田文营造安全游刃有余的生存环境的冯谖(或作冯驩),后世成语“狡兔三窟”即源出于他。以及利用擅长模仿公鸡鸣叫、偷盗这样一些被正人君子鄙视不屑的技能,却在危急关头拯救了田文的佚名门客,成语“鸡鸣狗盗”即源出他们。

    “鸡鸣狗盗”剧照

    秦昭王听说田文贤明,请他去秦国。孟尝君本来打算去,后在门客们的劝阻下,取消行程。公元前299年,田文再次受邀到秦国,被秦昭王任命为丞相。秦国大臣激烈反对,认为田文肯定会首先考虑齐国的利益,甚至会牺牲秦国的利益。秦昭王听从大臣们的建议,将田文等关押,准备杀死。田文和众门客依靠二名“鸡鸣狗盗”二门客的“雕虫小技”,侥幸逃脱。

    田文返回齐国后,被齐湣王任命为丞相。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率齐、韩、魏三国兵,攻入秦国函谷关。秦国被迫求和,归还以往侵占的韩、魏的领土。

    随着田文的威望、权势不断提高,齐湣王感到威胁,于是准备寻由铲除他。田文畏惧,逃到魏国,被魏王任命为丞相。公元前284年,在田文撺掇、串联下,魏、秦、赵、燕国联军大败齐国,齐国几乎亡国。齐湣王逃至莒,后来死在那里。齐襄王即位后,与田文修好。

    孟尝君死后,诸子争权夺利,内讧不已。齐、魏趁机联合灭亡薛邑。田文家族被灭族。

    二、赵国平原君赵胜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赵胜

    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封于东武(今山东诸城),号平原君。礼贤下士,宾客至者数千人。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

    平原君执政时最大的失误,就是仅着眼扩张领土,不顾大多数臣僚反对,劝说赵孝成王接受因遭秦国攻击而投靠赵国的韩国的上党地区,使秦人转攻赵国。长平之战中,平原君和赵孝成王轻率地否定了名将廉颇持久作战消耗秦军的正确战略,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统帅,遭致惨败。赵国几乎亡国。

    成语“利令智昏”即是司马迁对赵胜等赵国统治者短视无谋的评价。

    长平之战后,秦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率诸门客至楚国求援。成语“脱颖而出”、“毛遂自荐”等故事,即发生在此时。这说明,平原君在对人才的评判方面,存在阙失。

    “毛遂自荐”剧照

    三、魏国信陵君

    《虎符传奇》信陵君剧照

    魏公子无忌,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于公元前276年,封无忌为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门下食客三千人。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而魏安釐王因害怕魏无忌贤能,不敢授其重任。其为后人熟知的事迹,就是“窃符救赵”了。

    魏王怒,欲待信陵君返国后,重治其罪。信陵君破秦后,使其他将领率军归国,公子与客独留赵国,十年不归。

    后秦伐魏,魏军连连战败。魏王无奈,只好派使者到赵国,请公子回国。公子趣驾归救魏。魏王命公子为上将军,公子也派使者遍告诸侯。各国闻公子为统帅,各遣兵救魏。公子率五国兵大败秦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不敢出战。

    秦王暗中派人携万斤金至魏国,在朝野重金收买奸臣小人,让他们散布谗言,诋毁公子有异心,欲自立为王。魏王果然中计,猜忌公子,派人代他为帅。公子心灰意冷,为避嫌疑,自此谢病不朝,与宾客日夜饮醇酒,喜好女色。如此四年,因酗酒过度病卒。唐代“诗仙”李白曾写诗赞颂信陵君曰:“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四、春申君黄歇

    《芈月传》黄歇剧照

    与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皆出身贵族迥然不同的是,春申君黄歇是黄国(嬴姓诸侯国,今河南省潢川县。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人,并非楚国王室贵族。他豢养的门客有3000余人,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首位。他又是“战国四公子”中最悲催的一位:被人利用后,被杀灭口。

    他游学博闻,以辩才出众,深受楚顷襄王器重。当时,秦将白起攻楚,取巫、黔中郡,攻陷鄢、郢。秦国还打算联合韩、魏,合攻楚国。黄歇游说秦昭王,取消攻击楚国的计划,转而与楚结盟,合攻他国。

    后来,黄歇陪同太子熊完,至秦国为人质。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愿放熊完归国。黄歇劝秦相应侯范睢,释放楚太子归国,可最大限度的保护秦国的利益。同时,他让太子换装,偷偷逃回楚国。秦王怒,欲杀黄歇,被应侯劝阻,释放回楚国。

    太子完回国后数月,楚顷襄王去世,太子即位,即楚考烈王。公元前262年,楚王以黄歇为令尹(丞相),封春申君。公元前257年,楚考烈王撕毁秦楚盟约,派春申君率军,与信陵君率领的魏军,大败秦军。公元前255年,春申君又灭亡鲁国。楚国一度强盛。

    公元前242年,各国约定合纵攻秦,并推举楚考烈王为首,春申君主事。六国联军由名将庞暖为帅,曾一度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秦军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溃逃。楚考烈王将战败归咎于春申君,从此开始冷落他。

    黄歇:我心里苦啊~

    楚考烈王的妃嫔一直没有生育。黄歇虽然也贡献无数美女入宫,但都没有生育。赵国人李园将妹妹暗中献给黄歇,待她怀孕后,又劝黄歇将此女献给楚考烈王。这样,黄歇的儿子就极有可能成为太子。黄歇利欲熏心,按照李园的嘱咐,付诸实施。李园的妹妹入宫后,深受楚王宠爱。她生育的儿子,果然被立为太子。成语“移花接木”即典出此处。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黄歇手下一名叫朱英的门客,劝黄歇先下手为强,杀掉李园,免除后患。黄歇不从。李园自妹妹入宫受宠后,就暗中收买刺客,欲杀黄歇灭口。楚考烈王去世后,黄歇入宫奔丧,被李园埋伏的刺客们杀害,并被灭族。

    文史君曰

    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作为战国时期齐、赵、魏、楚的执政者,礼贤下士,招揽数千名贤士门客,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诸多贡献。他们多不得善终的悲催命运,也反映出政治斗争的残酷,即便名满天下、为国效力的显贵勋臣,亦不能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他们作为执政者,却多昧于大义,利欲熏心,终害人害己:或如孟尝君不顾国、家休戚与共的大义,昧于个人私利仇怨,竟唆使、勾结他国,灭亡母国;或如平原君贪恋土地财富,利令智昏,几将国家陷入灭亡的深渊;或如春申君贪恋权位,移花接木,最终被人利用后灭口,家族被诛灭。其惨痛教训,颇值得后人借鉴、警诫。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 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身名门,功绩赫赫,事迹流传千古的“战国四公子”
趣谈战国四君子
《芈月传》话历史:芈月初恋竟是春申君?评点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都有这样的结局?
战国四公子,司马迁为何独爱信陵君?
战国四公子的另一身份:成语“创作”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