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聊聊济南神童终军的那些事儿

喜欢历史,请点浩然文史

说起中国古代的学霸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们肯定一副柔柔弱弱、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小书生形象。然而,来自济南的某位同学对此十分抗议,举手反驳道:“谁说学霸都这样的?匈奴人彪悍吧?我能在匈奴人面前指手画脚。”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位济南同学——终军的那些事儿。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主要活跃于武帝年间,可谓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人们常常认为终军是西汉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事实上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一 、名扬济南府

终军自小就十分好学,凡是读书人要看的书几乎都翻阅了。他还博闻强记,可以说过目不忘,又能言善辩,说起话来很犀利,秒杀一大批人。此外,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名扬济南郡,妥妥的一枚“别人家孩子”。

终军像

终军18岁的时候,被郡中推选为博士弟子,也就是到京城长安跟着全国顶级儒学大师学习。等到毕业时,要是成绩优异,就可以在中央或者地方上做官了;要是学习一般,也可以到地方上某个大学当教授去。总之,靠着一股子勤奋劲儿,他为自己谋得了一个“金饭碗”。

二 、把太守和官吏晾在那儿

终军被选上博士弟子,进京前要先去太守府报到。济南太守听说才气纵横的终军来了,就立刻召见他,两人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席话下来,太守听得津津有味,表示自己愿意和他做朋友。

一般人听到太守愿意降低身价和自己结交,肯定非常高兴啊。终军却不是这么想,他对着太守作了一个揖,扬长而去,把太守晾在那儿了。

从太守府出来后,终军一路向西跋涉,终于来到了函谷关。古代的人来往关卡时,都要随身带着“身份证”,以备查验。终军到函谷关时,关吏给了他一件帛制的“繻”。终军不知道它的用途,便向关吏询问。关吏说这是预备他以后回函谷关过安检要用的证件。终军听了十分不屑,发誓道:“要是我不混出个样儿,我便不回故乡。即便回来,也不会再用这个了。”说完便把“繻”扔到了地上,关吏也被晾在那儿了,这就是“终军弃繻”的由来。

函谷关

到了长安后,终军并没有去向博士老师报到,而是直接上书给汉武帝,议论时政。汉武帝看到他的奏疏后,很欣赏他的才华,封他做了谒者。没多久,汉武帝便派遣他去东边几个郡国检查工作,途经函谷关,车马浩浩荡荡,一派使者风范,可谓是扬眉吐气了。关吏认出了他就是当年“弃繻”的少年,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因为终军这次巡视地方的活动很顺利,汉武帝非常满意,便将他封为谒者给事中,也就是能经常和汉武帝见面,讨论国家大事。终军的满腹辩论才华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三 、“犀利哥”‍上线

这之后呢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叫徐偃的博士,奉武帝之命到地方上检查工作。也不知道这位博士脑袋里装着啥,擅自矫诏下令当地人民煮盐、冶铁,公然违背国家盐铁专卖的政策。回到长安后,他还不认罪,希望蒙混过关。

武帝没有办法,只好把终军找来,听听他的看法。终军到了殿上,引经据典,自古至今,三下五除二,就把振振有词的徐偃驳得哑口无言,徐偃最终认罪伏法。终军的此次“御前辩论”更让武帝欣赏不已。

终军虽然是一介书生,然而他却对军事非常关心,并不满足于舞文弄墨。他对经常“骚扰”汉族的北方匈奴人很不满,自告奋勇请求出使匈奴,让匈奴人归顺汉朝,滔滔不绝地说了自己的出使计划。武帝听了后,龙颜大悦,又给他升官,做了谏议大夫,就是专门议论朝政的官员。此处要为武帝点赞,真是人尽其才。可能因为武帝爱惜终军的才华,不舍得他去冒险,终军出使匈奴的计划没有成行。

匈奴人

四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

按下葫芦浮起瓢。北方匈奴消停点之后,都城在番禺(今广东广州)的南越国又蠢蠢欲动,很多年都不来中原朝见天子。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实在是忍不住了,打算派使者去和南越王“拉家常”,让他们来长安觐见。终军又站出来要求自己“到南越国一游”,他和武帝说:“陛下您就准我去吧,要是您赐给我一条长缨(即长绳),我还能把南越王绑到长安来。”

《终军请缨图》(吴毅民先生)

武帝不忍心拒绝终军的请求,又赞赏他的勇气,便派遣他与其他人一起出使南越。到了南越后,年轻的南越王赵兴知道使者的来意后,同意归附汉朝,也打算和母亲前来长安朝见天子。

计划不如变化快。南越王赵兴和太后樛氏的举动引起了丞相吕嘉的不满。他不愿意南越归附汉朝,多次上书劝阻。后来,他就打算发动政变。南越王和太后也既不能将丞相杀掉,又无力阻止丞相的计划,只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汉朝使者便把南越国处于危机中的状况上书报告武帝。

武帝接到使者的奏疏后,原来想再派一个2000人的使者团前往解决矛盾,但是为首的使者庄参不愿意,拒绝这份差事。武帝盛怒之下,将他罢免,重新派遣韩千秋去南越。

汉朝发兵的行动被吕嘉知道后,他先下手为强,率兵造反,把南越王、太后和在南越国的汉使全都杀害了。终军也未能幸免,一并遇害,死的时候才20岁。人们非常可怜终军,便称呼他为“终童”,也就是永远的“不老少年”。

在终军死后,武帝又出动大军,征讨南越。两年后,吕嘉战败被俘,南越国归附汉朝。终军也得以“马革裹尸还”,这个一心为国的少年,终于回到了他的故乡,长眠于此。“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他的故乡没有忘记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街道和广场,就在现今的历城区仲宫镇,以此纪念这个名动天下的少年使者。

终军墓

参考文献:

《汉书·终军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欣赏-唐-李翰---【蒙求--92】
终军请缨
终军:西汉少年外交家、爱国英雄
卷二十 漢紀十二
中国历史概述(十二)——西汉(三)
弱冠系虏请长缨!未遇敢论边,西汉少年外交家——终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