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士”气高涨的战国时代,怎样才能拥有发光发亮的人生呢?

说到战国,相信很多人脑子里便联想到这些词语,战国七雄、兼并战争、合纵连横、战国四君子……,毫无疑问,战国就是一个战火与欲望交织的时代,是诸侯们滔天野心的盛夏。但它同时属于另一群人,它也是士人们的灿烂春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士人们如何能在战火之中悄然崛起吧!

一、得士则昌,失士则亡

位列战国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魏无忌,为了得到侯嬴这个民士,为他摆酒设宴并亲自驾车接送,还在街市上久久等待侯嬴和他的屠夫朋友聊天,最终赢得了礼贤下士的美名。在赵国居住期间,丝毫不在意毛公和薛公赌徒和酒家身份,日日拜访,赵国平原君的大半民士都被他感动而去依附于他。最鼎盛时,他的门客达到了3000人,声威天下,所以能在秦军进攻魏国时号召起五国力量,合纵抗秦,可谓是“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为何在当时拥有大量的民士即代表着强大的政治势力呢?这是因为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崛起。

信陵君剧照

二、士人们的崛起

随着孔子开启了私学的大门,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民间。学术下移,使得士人们能更加轻易地获取知识。百家争鸣,门派林立,士人们由此能够在多种思想的碰撞中获得新的启迪,形成自身独到的见解。由此,士人们自身的学术修养飞跃提升。

(私人讲学之风盛行)

与此同时,各诸侯国变法改制进行得如火如荼,急需人才来为其绘制改革蓝本。秦孝公不惜以自己的江山为注发布求贤令,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天下人才都反映出了统治者们求贤若渴的心情。加上当时各国之间并没有一套统一的类似于科举这样的评判人才的制度,士人们能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发展。对士人需求的急剧扩大,决定着士人数量的增加;士人素质的提升又不断刺激着需求的发展,由此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才供需关系。士人阶层持续崛起。

燕昭王剧照

三、士人逆袭第一步

在士气高涨、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下,要想逆袭成功,首先还得有点真本事,当时最受统治者们喜爱的士人无非就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内的,能够富国强兵的,则首推法家,法家强调依法治国,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魏国李悝变法,尽地利之效,著《法经》一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随后激励了吴起入楚变法,商鞅入秦成就虎狼之国。另一种是对外的,能够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则首推纵横家。纵横家们统揽时局,胸有成竹,常凭一己之力便能够力挽狂澜。公孙衍、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天下熄”不是没有道理。可要想出众,士人们还需从各家学说中汲取营养。

(士气高涨,百家争鸣)

战国正处于生产力快速发展,贵族政治逐渐衰落,急需建立新的政治秩序的时期。当时主要学派为儒、墨两家,它们都批评和反对贵族政治。前者主张以礼约束,整肃贵族阶级的不良之风,更新贵族政治制度;后者则主张取消贵族阶层特权,天下大同,人人平等。而法家、阴阳家、纵横家都能在儒家思想中找到影子,道家、名家、农家也体现出一定的墨家色彩。因此,一位优秀的逆袭者,还得融会贯通各家思想。吴起就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推崇法家思想的李斯、韩非也曾从师于儒学大师荀况。

李斯剧照

四、逆袭的多种方法

士人们在拥有了学识技能后,就可以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逆袭之路了。在当时,要想入仕,游说和从师为主要途径。游说需要到各国统治者面前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想法,如若统治者们被其描绘的美好蓝图所吸引,士人们便可直接平步青云。从师则除了在学术上有人教导外,老师们还会积极地向各国君主推荐自己的学生,好让学生们替自己实现政治理想。并且师出同门,一起有过“苟富贵,莫相忘”的承诺,一人飞黄腾达,也可帮扶帮扶其他师兄弟们。苏秦功成名就,挂六国相印,张仪就曾前去请求他引荐自己。除此之外,各国君主还会公开招贤,商鞅变法、乐毅伐齐就报答了秦孝公和燕昭王的知遇之恩。如若以上几种方法都不能成功逆袭,还可选择寄身于各诸侯贵族,成为入幕之宾,锦衣玉食不成问题。总之,逆袭的道路千千万,只要功夫真,到哪都发光。

商鞅剧照

文史君说

由于缺少一个统一的人才考核机制,学术环境相对宽松自由,入仕的门槛也较低,无数的士人们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完成逆袭。可在逆袭背后,俨然存在许多问题。单说平原君养士就曾多达3000人,战国四公子养士总数至少上万人。这些人中,伪士多,真士少,像冯谖、赵奢、公孙龙这样的名士也绝不过百人,大量的人只是在滥竽充数。

名士到哪都是稀缺资源

而即便有真本事,很多人在得势之后却不肯竭诚尽忠了,不仅尸位素餐,而且还各结党羽,各树外援,分散在列国政府里,为他们自身相互间谋私益。士阶层繁盛的背后也埋藏着倾颓的危机。果然战国之后的秦、汉两朝,无论是焚书坑儒还是独尊儒术,学术思想与士人阶层都彻底沦为了政治权力的附庸。学术相对宽松自由,蓬勃发展,士人们拥有灿烂春天的战国时代,终究过去了。

私学兴盛,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变法改制,人才急需的政治局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潮流,无一例外都给士人们的逆袭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当然,逆袭之路漫漫,真正成功还得靠士人们想要改变自身命运,实现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强烈愿望,再匹配着一如既往的坚持与努力。一个阶层的兴起与衰落,总是跟当时巧妙的社会大背景与阶层内部的活力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钱穆:《国史大纲》,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马德青:《社会学视角下的战国士阶层社会流动》,《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乱世才子纵横捭阖的轨迹——关于《战国策》的成书与流传
白瓷与士大夫的“隐逸文化”,也许是下一个流行趋势
为什么出土战国时代的剑,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多?
战国时代的变法运动,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
钱穆《国史新论》
典藏 ▌战国陶铭(第一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