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以福建省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重点剖析草珊瑚、金线莲等已发展较好的林下中草药种植例证及影响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等。



   
有关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林下经济的发展,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其发展是以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为前提,不但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生态效益,兼具营利性产业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双重属性。通过对草珊瑚、金线莲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发现,林下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扶持至关重要,对资金注入、技术提升、市场开发等都起到推动作用。林下经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产生,仅仅靠农户的推动难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有政府、其他生产合作组织进行推动和合理引导。同时,由于可开发利用的林地多处在偏远山区,林权制度改革后,多数林地已确权到户,林下种植多数较为分散,如果要让广大林农参与,需要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等形式。




    第二、林下经济的发展,受到林地、劳动力、技术、资金、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林地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是林下经济发展的保障,技术、市场是林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政策、资金是林下经济发展的牵引力。




    第三、通过SWOT分析发现,福建省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区位、气候、资源、生态保护等优势,但是存在缺乏特色、资金、人才及经营粗放、生产条件滞后等劣势;有市场、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等机遇,但是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科技服务滞后、林下经济产品市场波动大、劳动力缺乏、行业竞争激烈等威胁。基于上述情况,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要选择合适的模式。从森林生态的稳定性出发,将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分为林菌、林蜂、林药、林禽和森林旅游,其中:林药、林禽模式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而且还能够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适宜在自然条件优越地区的商品林、生态公益林发展;林菌、林蜂模式因对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干扰较少,适宜在重要生态区位的森林中发展;森林旅游则是借助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优势来吸引游客,无论是自然条件优越地区的商品林、生态公益林,还是在重要生态区位林,只要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人数的最大容纳量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均可适当发展。




    相应对策建议




    当前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已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的科学评估;林下种植的规模一般不大,林下资源有效利用的较少,产业化水平较低,多数只重视初级产品的开发,林下产品精深加工较少,产业链条也较短,科技力量薄弱,组织化程度也较低。




    首先,要注重森林生态的保护。森林资源的保护,是开展林下经济开发活动的大前提。要加大林下经济发展时保护森林资源的宣传力度,避免发生林农为片面追求当前的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林下资源的现象。林业部门要定时跟踪监测林地的使用状况,及时对林地的生态系统作出安全评价,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其次,要科学规划。林业部门要对全省森林资源的林分结构、树种分布、林地坡度、郁闭度等情况作全面的清查,并根据清查结果对全省的林下经济产业做好全面的细分规划。根据不同的林地情况,指导、帮助林农选择好发展林下种养等的物种搭配,使物种间能互利共生,使得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农收入的同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第三,要提升科研水平。由于林下经济刚刚起步,且林下种养技术不同于一般的种养业,因此,涉农部门应加大对发展林下经济的科研力度,针对林下种养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科研力度,依靠科技攻关创造自我品牌,也可以提高林下经济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要加强对农民的组织培训力度。就全省而言,从事林下经济的林农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特别是从事林地种养的林农,由于处在深山老林,信息较为闭塞,难以主动掌握林下种养的关键技。因此,相关科研部门要有效组织技术培训,提高林农的经营管理水平,以提高发展林下经济产出效益。




    第五,要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无论是三明林下草珊瑚种植及还是列入第一轮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的金线莲产业,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因此,建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主推的林下经济产业的重点基地、种养大户及相关的技术服务体系、林下经济产品的产销综合服务体系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协调、组织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扶持力度,解决因森林资源评估机构配置不足、“林权”列为非合格质押品等问题,破解林权抵押贷款难题,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第六,要做好林下经济产品的市场规划。无论是森林旅游产品,还是林下种养植生产的产品,有了广阔的销售市场,才能可持续开发、生产。因此,要培训林农在经管理好自家“一亩三分林”上产出的产量与品质的同时,在林下经济产品的销售中,改变坐等经销商上门收购或自已到市场零售的销售方式,合理规划建设、不断完善林下经济产品的产销综合服务体系,引导林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切实达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之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适合林下种植的药材》
永定:林下生金有“门路” 生态资源变“财源”
森林认证
荔波:林下经济变林农增收“法宝”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现代林业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