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AMA最新数据,带你近看糖尿病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


想必大家和蔡小胖一样,这两天被朋友圈中各位长辈们分享的糖尿病文章刷了屏。


今天,我再来给大家叨叨几句不太一样的内容。


基础知识——糖尿病特征与分类

糖尿病,是一种能够引起身体各组织、脏器长期损害、功能不全乃至衰竭的疾病。


以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直接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一般来说,糖尿病可以分为4类:

Ⅰ型糖尿病,占比5%,胰岛素依赖性,与遗传因素和免疫机制相关,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Ⅱ型糖尿病,占比90%,非胰岛素依赖性,常伴有高血压与高血脂,肥胖是主要诱因。


妊娠糖尿病,占比4%,妊娠期间出现,大部分妊娠结束后逐渐恢复,小部分转成Ⅱ型糖尿病。


其他类型糖尿病,占比1%,胰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药物引发的糖尿病类型,成因多样。


对于绝大多数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疾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管理的过程,需要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五架马车”并驾齐驱。


科普数据——关于糖尿病,咱们亲戚朋友们都需要知道的几组数字

数据来源:Association Between Diabetes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of China. JAMA. 2017;317(3):280-289. doi:10.1001/jama.2016.19720


 1和1/4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我国糖尿病患者占比全球患者超1/4。

据2015年全球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共有糖尿病患者约4.15亿, 患者人数前十名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埃及、日本、孟加拉国。

其中中国有患者1.09亿,占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的26.4%,超过1/4。




 10.9%和35.7% 

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流行率为35.7%,我国糖尿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即是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三名糖尿病前期高危人。



经估算,我国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约3.881亿人,其中男性2.004亿,女性1.877亿。


 36.5%、32.2%和49.2% 

知晓率为36.5%,我国1.09亿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6.5%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即仍有约7178万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

治疗率为32.2%,上述糖尿病患者中,有32.2%的患者选择积极治疗。

控制率为49.2%,选择治疗的患者中,约一半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


 7和11.1 

虽然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是通过前述的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五架马车”的并驾齐驱,还是能够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更应该及时检测自身血糖水平。

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7mM(毫摩尔每升)

餐后2小时:11.1mM(毫摩尔每升)


文海拾花——糖尿病科研思路

关于目前糖尿病研究热点,根据我有限的知识储备,整理出来几个方向,供大家一起探讨:

1. 探究关键基因在糖尿病发病(II型)中的机制或是在控制血糖中的作用

2. 新型给药系统如何“降本增效”的控制患者血糖


上述第2点,新型给药系统方面的研究,我也看到了一些文献与报道,包括新型纳米级无毒材料,有助于糖尿病中晚期的创面愈合,以及纳米新型药物,抑制脂肪细胞的Notch通路,增加体内褐色脂肪细胞,促进脂肪直接为机体功能以减少脂肪积累的。这方面,我积累的知识还很薄弱,不敢班门弄斧。以后有机会,我找到这方面的专家约稿,再来为大家解读。


这里我们结合1篇比较通俗易懂的文献来简单梳理一下糖尿病研究的基本思路。


示例文章链接,Diabetes 2016;65:3039-3052


这篇文献,讲述的是一个内质网Ca离子泵基因SERCA2的缺失导致了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减弱与胰岛Β细胞生存能力的下降。表明了SERCA2基因在维持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基本思路是:构建SERCA2缺陷小鼠(S2HET),与野生型(WT)小鼠进行比较,包括高脂餐(HFD)喂养前后相关指标活体检测、相关关键通路激活程度鉴定与胰岛细胞的功能鉴定。


HFD喂养后,S2HET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WT小鼠,且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WT鼠



从严谨角度出发,作者又进行了腹腔注射糖溶液(IPGTT)与口饲糖溶液(OGTT)的对比实验,结果与高脂餐喂养基本一致。高脂餐、腹腔注射糖溶液及口饲糖溶液后,S2HET鼠体内血糖水平都明显高于野生型WT鼠。说明其对血糖代谢调节能力明显减弱。



S2HET鼠与WT鼠血糖变化的明显差别,顺利成章,验证胰岛素水平。S2HET鼠体内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WT组。



作者乘胜追击,马上根据先前文献报道,检测了与血糖调节相关性比较高的Akt通路,采取最常规也是最直观的WB检测的方法:P-Akt/T-Akt/Actin比值。




然而结果却显示,S2HET鼠的几个组织中,Akt激活水平(P-Akt/T-Akt)与对照组相比并未产生明显差异。


故事当然没有结束,作者将高脂餐喂养后的S2HET鼠与WT鼠的胰腺进行组化分析:发现S2HET鼠胰腺中未成熟的细胞比例明显高于WT组。 明确指示了SERCA2在胰岛细胞成熟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作者从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又检测了PC蛋白(前蛋白转化酶)的表达情况:



如图所示,S2HET小鼠在高脂餐饲养后,PC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这时候,作者手里最现成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就是S2HET鼠与WT鼠的各种组织。



作者将高脂餐饲养前后的WT鼠与S2HET鼠胰腺组织进行组化分析,发现高脂餐饲养后,S2HET鼠β细胞阳性区域明显少于WT鼠。



接下来,作者又分别检测了升血糖素和 PCNA在两组鼠体内的差异



结果表明,S2HET鼠胰腺中,β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说明SERCA2基因的缺失,生理上显著降低了β细胞的成熟且促进了β细胞的凋亡。


上面确定的SERCA2的生理学与病理学作用后,作者希望找出该基因与关键分子的作用。


性价比最高的做法就是Q-PCR检测明星分子的表达水平。




我们来回顾整篇文章作者的思路:


1. 寻找生理学上可能对糖尿病有影响的非明星分子。


2. 确定该基因对血糖调节、胰腺β细胞发育成熟有着重要作用,这是生理学与病理学上的直接证据


3. 寻找该基因的分子网络定位。也即是该基因通过影响哪些关键分子而发挥它的作用。


这不光是糖尿病学研究的常见思路,也是多种肿瘤与常见病的研究思路。



【新基因+生理病理直接证据+关键明星分子光环】

所谓新基因,不一定是全新的没有人研究过的基因,可能是该基因未在我们研究的领域中报道过,但是细胞生物学关系中可能存在着联系的基因。


生理学与病理学直接证据,一般指临床切片、模式动物生理病理证据等。


关键明星分子光环,这个做基础科研的看到绝对要会心一笑了。一个基因是否有着强大的作用(说白了就是文章能发多高)很大程度上看该基因能与多大牌的基因或通路扯上关系。此外研究手段的酷炫也是很必要的。普通显微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出图的差别,这点,大家都是明白人儿。


这一期的文海拾花先分享至此。


科研福利——糖尿病相关质粒小汇总

我们特别、专门、精心为糖尿病相关研究的临床与科研小伙伴准备了个性化礼包。


根据和糖尿病发病机制密切程度,分为3个阶梯:入门必备、升级礼包与大咖秘籍。


欢迎各位用户随便挑随便看,统统980元/个。


全部现货! 【吉凯基因网上商城——分类——cDNA克隆】中查询。




长按加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疗法可治愈小鼠血糖异常,而且没有副作用!
指南共识 l WHO糖尿病分类2019(全文译文)**
这才是高血糖的真相!糖尿病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治疗糖尿病多种新方法
医学手绘 | 别再傻傻分不清楚 1 型和 2 型糖尿病啦!
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进展 - 糖尿病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