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液体活检能一次筛出8种癌症?理想很丰满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在癌症研究中有一个共识,即早诊断、早干预,不仅能提高生存率,也能减少治疗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下图是美国癌症统计中,2006-2012年美国各人种癌症诊断分期及5年生存率,趋势非常明显,是以许多研究者都想要找到尽早诊断的办法。

CA Cancer J Clin. 2017 Jan;67(1):7-30. Fig. 5.

液体活检以其便捷、无创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癌症早期筛查研究的热门。目前大多数活检方法都是针对一种癌症而设计,但上周Science上新发表的一篇报道,却展示了一种方法,可以一次检测8种癌症。研究人员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CancerSEEK。

许多癌症在早期,光用手术就可以解决,而不需要全身疗法。为了检验能否在此期检测出这些癌症,研究纳入了临床确诊为8种癌症之一的患者: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并且排除了发生转移者。

CancerSEEK先检测血液中8种蛋白水平和16个基因上的突变,再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数据,找出最可能的原发灶定位。

不仅测基因,还要测蛋白

CancerSEEK的概念图示

CancerSEEK的第一部分是检测血浆中ctDNA的突变,接着用PCR扩增,使其得以检测一些罕见突变。但是测的东西多了,自然会担忧假阳性率的增高,从而带来不必要的干预,也给患者造成额外焦虑。

文章的一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生Joshua Cohen说,控制假阳性率的关键在于维持一个较小的扩增子。

Science. 2018 Jan 18. pii: eaar3247. Fig 1.

横坐标为扩增子的碱基长度,纵坐标为各癌种的检出比例,即灵敏度。可见,扩增子越长,灵敏度越好,但达到约60之后进入平台期。此后再长的扩增子提高的灵敏度并不会太多,却带来更多的假阳性率。小圆点表示61碱基的扩增子检测到至少一个突变的百分比,也是后续实验中使用的长度。

CancerSEEK的第二部分是确定8个癌症蛋白标志物的水平。因为早期肿瘤释放的ctDNA很少很少,难以检测;而且一个基因突变有可能驱动多种肿瘤,所以检测蛋白质也有利于定位来源组织。

另一个问题是,目前还没有其他的液体活检研究,能在大量健康对照样本中测试特异性。本研究除了纳入1005例I~III期无转移的癌症患者外,还有812例健康对照组,其中只有7例被误判为阳性(即特异性99%)。

作者认为,对这些被判断为阳性的健康人,也不能断定是否患有未确诊的癌症,但对于本研究来说,将他们定义为“假阳性”是最保守的数据解读方式。

现实是个五花腩

总体上讲,CancerSEEK作出ROC曲线后,AUC达到91%。在99%的特异性取值上,平均灵敏度为62%(如下图中红点所示)。中位灵敏度为70%(P < 10-96)。

Science. 2018 Jan 18. pii: eaar3247. Fig 2A. 红点为99%特异性的位置。

但在同样的特异性上,其灵敏度对不同的癌种差别较大,对卵巢癌的灵敏度有98%,而对乳腺癌只有33%。

Science. 2018 Jan 18. pii: eaar3247. Fig 2C.

考虑到癌症分期,则CancerSEEK在相对较晚的III期患者中表现最好,中位灵敏度有78%,而对样本中占比最多的II期患者,中位灵敏度为73%,对I期则只有43%。而在I期患者中,对肝癌的灵敏度为100%,最低的是食管癌,20%。

Science. 2018 Jan 18. pii: eaar3247. Fig 2B.

利用检测到的ctDNA突变和蛋白水平,再加上患者性别,而没有其他临床信息的情况下,研究者使用监督式机器学习算法,能将癌症原发灶的定位局限到2个解剖位置,中位灵敏度为83%。而局限于一种组织来源时,中位灵敏度为63%。

Science. 2018 Jan 18. pii: eaar3247. Fig 3.

浅蓝色为第一预测癌种的灵敏度,深蓝+浅蓝色为两个预测位点的灵敏度。各癌种之间也有不小的差别,对第一预测癌种来说,结直肠癌最好,而肺癌最低。如前边提到的,驱动基因并不一定是组织特异的,所以这些定位信息大多来自蛋白志标记物。

革命尚未成功

这项研究当然还处在概念阶段,学者们也议论纷纷。它带来新的希望,却也未尽如人意,比如对I期癌症的灵敏度只有43%,这离早期筛查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作者们也注意到一些局限性,比如纳入的都是患有已知癌症的人,而在真实的筛查情境中,会有更多疾病进展不那么重的患者,其灵敏度未必会有此报告中的那么高。相应的,在健康对照受试者中测试的特异性在真实筛查中也许会打折,一些患有炎症、出现组织损伤的患者也可能释放这些标记物,造成假阳性。此外,没有独立验证集也是一个缺憾。

此外,作者们也担心所选的样本未能代表美国的总体人群,经过发病率加权处理后,总体的灵敏度要降到55%。但有五种癌症相对较高的灵敏度(69% ~ 98%)未受影响,包括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而这些癌症都还没有针对中风险人群的筛查方法。

尽管如此,这样的数据也已经足够成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意大利Candiolo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员Alberto Bardelli说,这项研究很激动人心,它告诉我们,不应将目光集中于一隅,而应该看看血液中能给我们提供的更全面的信息。

这课题值得研究好几年,通讯作者之一Anne Marie Lennon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在没有症状的人群中做筛查,就像乳腺X线成像和结肠镜一样。

约翰霍普金斯研究组已经启动了一项课题,与宾州Geisinger卫生系统合作,在从未诊断过癌症的上万志愿者中测试CancerSEEK的效率,为期5年。一些研究者表示期待,但仍希望能在新的数据集中验证之后,还有前瞻性研究来评估是否对生存率有所改善。

参考资料:

1. Cohen, J. D. et al.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surgically resectable cancers with a multi-analyte blood test. Science eaar3247 (2018).

2.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91491

3.http://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0926-5

4.Siegel, R. L., Miller, K. D. &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17. CA Cancer J Clin 67, 7–30 (2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cience & Nature:血检大突破,8种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
《Science》刊发癌症早期检测重大突破,绝症迎来预测之道
《Science》一次血检可查八种癌症:液体活检时代真的来了?
灵敏度70%,特异性99%的液体活检新技术出炉
文章解读 | 通过对血液中多种生物指标的检测进行肿瘤的早期筛查及定位
美国医学界最新研究:可通过一次血检筛查出8类癌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