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网—资深科研人员需要时时亲力亲为参与研究过程中


这些年来我做科研的最大体会是作为一个科研人员 (大陆的通用叫法是PI, 不知道美国以外的地方的人是否知道这样的叫法),  要时时亲力亲为,密切参与到研究生与科研助理的具体工作中。其原因多种多样。

所谓科研,如果不是简单的跟风式研究 (在别人发表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变动,如刚刚发表的文章用大鼠做研究,自己就在兔子上做一遍)就需要是在人类现有所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创出新的东西。其前提是需要对于某个领域人类现有所有的知识都有较好的掌握,然后在正确掌握方法学的前提下为该领域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同时还要密切注意和跟踪国内国际学者在该领域的的进一步知识添加。因此能够正确的选择研究方向或研究题目也常常需要面前至少4-5年的知识积累,即大体上相当于一个博士阶段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个人的观点是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是不确当的。

除了‘工程型’的研究过程 ( 如多中心临床试验 ) 以外,许多有趣的结果来自意外的发现 (这是我多次的切身体会)。当有趣的意外现象呈现在没有经验的 (或者没有动力的)学生面前时,学生多数是发现不了意外现象的意义。这样就错过了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的机会。比如X-ray,  放射性元素,青蒿素,及Shinya Yamanaka 的 iPS. 这些有趣的发现,或者研究中遇到的失败,常常又是进一步研究、或者改良现有技术的基础。即使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的设计及结果分析,也常常需要研究人员的智慧与经验。

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才能知道结果的可靠性。不自己亲力亲为,出现研究结果不可靠的机会极大。原因包括: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技术(可能只是自以为掌握了)包括高年级研究生与低年级研究生的交接没有好看地完成;一些学生没有真正的动力,敷衍了事,只求混毕业了是;研究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我觉得,不自己亲力亲为,而靠学生能提供可靠结果是小概率事件。

亲力亲为地做科研也包括自己读文献及写文章。我的体会是学生常常难以很好地展开讨论。写文章时常常是读文献的好时机。现代社会,大家常常工作繁忙,电子出版兴起后,文章数量增加非常之快,研究人员常常变的没有时间看文献里,而写文章常常可以借机会跟上某专业领域的最新文献;而一些好的想法也可能在看文献过程中加上自己的研究结果而得出。

我与多位‘PI’讨论过,一般认为PI 的时间决定了产出,而不是学生的数量。一般而言,我自己的体会是学生不宜超过3位(这个可能与专业相关)。超过3一般我就管不过来,会增加我自己的压力,也会导致学生的时间浪费。

因此,我个人很难以理解现在一些网上‘压迫学生‘‘逼学生出论文’的观点。没有PI的积极参与细节,认为学生不可能出好的结果;‘重压’之下,学生最简单的对付手段就会是对于研究过程敷衍了事,或者直接造假。

日本这些年的许多诺贝尔奖,与日本的体制让其大学教师长期在第一线工作是离不开的。日本大学的研究团队常常规模也比较小,师生长期在一起。没有太多的外界干扰下,大量的大学教师几十年专注于感兴趣的领域,一些重要的意外发现会不可避免地频频出现。

qin360   博主留言:2016-12-18 09:10

我是武大化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一名化学分析教辅人员,离退休只差一步到位。客气地说,大部分带实验的老师没有到我的实验室做过预备实验,客观地说,还没有一个带实验的老师来我实验室做过预备实验。对于我所准备的每一个实验,我都认认真真做过实验,为了摸索条件,有的实验甚至做了多次,并且每次实验都有翔实的实验记录。分析实验教材中有多处漏洞、错误,有的是硬伤,编者们总会有水平地说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谨望读者批评指正。你原版有,情由可原,可是到了第N版了,错误原封不动,还在那里。有的是上加。有些是看不出来的,非要亲自动手做实验,而且还要认认真真地做,才能发现问题。为化院本科生开设的几个化学分析的设计实验,按照学生们的实验方案(学生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方案都是一样的)去做是不可能有准确结果的,有的甚至连结果都不应该有(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根本没有敏锐的颜色变化,你是如何判断滴定终点的?)。但是学生们的设计实验报告都很漂亮啊(要求每个学生按照出版文献的格式打印出来),结果都在误差范围内呀!带实验的老师就算你不来做预备实验,那么带实验时,用点心,观察学生们做实验的现象,你也能发现问题的所在啊。我就是搞不懂,老师你每次不做分析实验,在批阅学生实验报告时,你怎么判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的老师胆子大,直接问实验员:分析结果是多少?胆子更大的老师,连个都不问,心想:我的地盘我作,我说了算。没有一个事实求是的态度,不要说搞科学,搞什么都搞不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论文写作心得:借用洪荒之力
SCI论文写作全攻略
(2)如何做科研?(导师推荐哦)
问题导向式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框架的构建
复旦大学博导:清晨给研究生改论文,有话要说!
科研新手该如何找到合适的文献?| 开启科研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