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想因为看牙“破产”,那这件事非做不可

洗牙,老生常谈的话题。

我们向来提倡大家追求“没有蛀牙的童年”、“不掉牙的老年”,后来发现应再加一项:不为看牙“破产”的中年。

要实现这个小目标,建议尽早把定期洗牙提上日程。


PART

01

我这半辈子没洗过牙, 
感觉牙齿也没啥问题呀

有人说,我这半辈子没洗牙,感觉牙齿也没啥问题,反观身边洗牙的朋友,有人说牙龈被洗出血了,有人说牙齿被洗得敏感,甚至还有人说牙缝都被洗大了!

的确,如果你从未洗过牙(或者很久没洗过牙),这些不愉快的情况,都是有可能在治疗后发生的。这正是“牙周不健康”的表现,是我方真实的伤病情况。

问题来了:既然牙龈不健康,为啥洗牙后才会出现症状呢?

原因很简单,可参考“泡沫经济”现象——牙结石被洗掉了,那么牙结石制造出的“健康泡沫”,自然也被戳破了。

我们先看看“泡沫”真实的模样▼
细看上图的牙结石,是不是和「糊瓷砖缝的胶剂」有点像?它正是靠着这项本领,打下了攻陷牙周健康的根基。

牙结石作为牙菌斑矿化的产物,依然保留着强大的「粘连能力」,可粘附于牙齿之上,可堵塞在牙缝之中。

一旦粘固牢靠,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隔绝来自外界的刺激,替代健康的牙龈,为你“遮风挡雨”。

一场偷梁换柱的阴谋,悄然上演。


PART

02

不洗牙你都不知道

「牙龈」过得多惨


这是一场“偷换龈生”的阴谋。对外,牙结石护你免受刺激;对内,不断排挤、压迫你的牙龈。

从偶尔发炎、出血:


再到慢慢开始萎缩、倒退:
看图虽吓人,可回到现实中,哪怕牙结石的阴谋发展到了“牙龈萎缩”这一步,你也未必能察觉。

这个过程如同穿上了一件“绵里藏针”的大衣,暂能隔绝寒冷的侵袭,可时间一长,亦能让你遍体鳞伤。

如果你在牙石不多、牙龈尚未萎缩时,就把这“衣服”给脱了,那么牙齿敏感持续2-3天,便会逐渐好转,并迎来一片真正的祥和。

然而,如果“偷梁换柱”的阴谋已得逞,已出现牙龈萎缩、牙根暴露,那么牙齿敏感的症状将持续较长时间,可能许多“洗牙对牙不好”的个人心得,就是在这个阶段散播出去的。


PART

03

不洗牙你都不知道

「牙齿」或许也不好过


拜大块牙结石所赐,有些本已开始松动的牙齿,仍以一种看似牢固、结实的方式维持,更直白的说法是:一口老牙全靠牙结石在撑着(图片就不放了)。

问题又来了:牙齿为啥会松动呢?

牙齿松动与否,与「牙根」「牙槽骨」中的长度有关。随着牙周疾病的发展,不光是牙龈会受伤,牙槽骨也会被逐渐破坏(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从左到右,牙结石逐渐增多,牙龈(粉色)和牙槽骨(浅灰色)逐渐倒退,牙根暴露得越来越多。

随着牙槽骨的破坏吸收、节节败退,牙根便渐渐地暴露于口腔中,牙齿就松动了。

这如同一棵大树,树根就好比牙根,树根周围的土壤则如同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当出现水土流失时,树根渐渐暴露出来,这个大树也就摇摇晃晃、不稳固了。

起初,牙结石虽能暂时粘住牙缝,但终有一天,再多的牙结石,也无法粘住松动的牙齿,牙齿就脱落了。

及时止损还是饮鸩止渴,明智的你一定知道如何选择。一年1-2次洗牙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也许省下的就是一辆车的钱。今年,你洗牙了吗?

编辑:xinying l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洗牙对牙齿有害吗?
洗牙会使牙缝变大吗
牙结石是怎么形成的?能用手抠掉吗?
洗牙
洗牙的四大误区!
经常洗牙好不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