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成大过嘉州
范成大,一个复杂又充满矛盾的结合体,忧郁而又坚毅。他不但有杰出的文治武功,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一个文学时代。十七天的古嘉州之旅,对他是心灵的激荡,灵魂的洗涤,留下的是让无数乐山人感到“无上荣光”并能“古为今用”的墨宝文字。
范成大过嘉州
作者简介:
李军利,16年学生,17年报人,敬畏世事,逍遥书海,偶尔作文,串联心曲,但慰韶华。
为了你,这段时间我很苦。
翻了几个月的史料,我却连你的形象都描述不出来:皇帝说你“气宇不群”,可你入蜀的家信却自叹“只存四茎骨头,乌皮包裹”,显然是又黑又瘦,疾病缠身。说你孱弱,可你出使金国,面对死亡,却能词气慷慨,全节而归,完全是个掷地有声的铮铮铁汉——当然是“侠骨柔肠”一类——不少离别诗、田园诗令人潸然泪下。说你有浩然正气,关心民间疾苦,可你的生活却是那样的奢华,在以“名都乐国”闻名天下的成都,宴饮欢歌是平常事;在故乡苏州城外,你有座“园林之姓,甲于东南”的石湖别墅,城内有个花木扶疏、可以日涉成趣的范村,门客宾仆奔走应承,花匠园丁灌畦艺圃,如果不是你终身都享受着优俸厚禄,真让人怀疑你的资产是否“来源不明”。说你是个追求世俗享乐之人,可你一生却笃信佛道,笃信佛道却又全心全意地践行着儒家的“王道”之说……
你是那样的复杂,完全是众多矛盾的结合体。也许,每一个能在为政之路上走得更远的文人都是复杂的和矛盾的。这一点,文学史从来未曾明示。要读懂你,真的很苦。
这种苦,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的苦。我无法与你靠得更近。
这种苦,是醉意朦胧中难以脚踏实地的苦。我只能以半醉半醒的状态完成对你在乐山的叙述……
乐山老霄顶的万景楼
一、 中岩泪别
今人是很功利的。乐山人至今记得你,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你杰出的文治武功,不是因为你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一个文学时代,而是因为八百二十九年前的盛夏你来到了乐山,盘桓十七天,留下了让他们感到“无上荣光”并能“古为今用”的文字。
比如,老霄顶的万景楼,你点评为“西南第一楼”:“远山缥缈明灭,烟云无际”,“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玻璃濯锦遥相通,指挥大渡来朝宗”,万千景致,收于眼底。很可惜,就景写景赞景,主旨不高;要不,又将是一篇“膝王阁”或“岳阳楼”,否则万景楼今天也不至于这般落寞地困在高楼大厦之间。你作诗的忌讳太多,不像陆游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所以,命运也不相同……
说到陆游,你有些伤感了吧?
你俩的关系,《宋史》称,只是“文字之交”。但读你的诗文,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你担任四川最高军政长官后,陆游绝大部分时间呆在你身边。你此行以“敷文阁直学士”身份离川回京,陆游一路相送,从成都到都江堰,从崇庆到新津,从眉山到中岩,两情依依,“至挥泪失声”。你的诗这样写道:
宦途流转几沉浮,鸡黍何年共一丘?
动辄五年迟远信,常于三伏话羁愁。
月生后夜天应老,泪落中岩水不流。
……
这泪,似乎感动了日月流水;这泪,似乎印证着史书的缺憾,“正史不正,实录不实”。
但是,南宋两大诗人的眼泪就可信么?反复咀嚼你俩的赠别诗,味道有点特别:陆游说“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次河北……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你不直接作答,却道“离合纷纷怕远客,远游仍怕赋登楼。何须一望三千里,望尽西州转更愁”……各说各的事,各抒各的情。那令人感动的眼泪背后,一个优国,一个伤情。
我猜,陆游本是想送你到嘉州的。但在中岩,他犹豫了,如再往前送一步,是令人心酸的尴尬。因为嘉州是他的伤心地。十个月前,陆游知嘉州的任命本已发表,可不知是谁奏了一本,说他代理嘉州知府时“燕饮颓放”,还未上任就被罢免了,还受了处分,改任主管台州柏崇道观。今天,乐山广场陆游雕像基石上,我看到的却是别样记述:修堤筑城,架设浮桥,勤政理下,振军习武……
今天的乐山人是为陆游翻了案的。你呢?也许做过努力。那段时间,陆游非常郁闷,常借酒浇愁,“不拘礼法”。此后,索性自号“放翁”。这“放翁”二字中深沉的哀怨,你应该是知道的。
你俩都懂得政治,但你更懂得官场。你一直认为,官场干事情和老百姓做事完全两回事。平头百姓做事情只问该与不该,而官场上却非常讲究。同样是赈灾,陆游在江西任上,拨义仓济灾民,落得个“擅权”之罪,被免官还乡;而你首创义役和拨专款养育孤儿,却受到了皇帝的褒奖,“诏颁其法于诸路”,让天下百姓都得到了实惠。同样是诗,你慎言考究,是一盘盘精洁雅致的小菜,充满了田园的宁静与安详,得了个“忧稼穑,悯老农”的美誉。陆游却直抒胸臆,从无顾忌,是热汽腾腾的火锅,是充满“杀气”的金戈之声:“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 /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焉能不惹祸,而最后莫名其妙地得了个“嘲咏风月”的罪名,令人啼笑皆非。这就是当时的南宋啊!
相比之下,你是复杂、冷静的。陆游呢?似乎就太不审时、太不度势了,由此注定了在官场中混得一塌糊涂,更谈不上利用官场干大事。不过,这却大大成就了陆游的诗,也让无数后人读了唏嘘长叹,为他流泪,为他抱不平,甚至说你不如他爱国……
其实,在那个时代,又有几个诗人不爱国?朝廷的屈辱,民族的悲哀,百姓的苦难,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爱国,就是最强的、共同的语言。在我看来,你的爱更深沉,更实在。你走一路,写一路。从出使“北庭”,到帅桂,再到帅蜀,各地的山水、习俗、古迹、物候、民生,有所感触,便以诗文记述、寄意。许多记述成为“现存最早或最好”的文字记载,像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峨眉山的佛光。读你的诗,如果抛却那些应酬唱和之作,我只会把你定位于一个“行吟诗人”——你的爱国热情深深地融人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之中。同时,你为官一任,总是不遗余力地兴利除弊,实实在在地推行着惜民力和强国强军之策。应该说,你不是一个想什么就写什么的文人,而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
可惜,今人往往只从文学的角度去认识你。
感谢四川,感谢中岩——定格了两位大诗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你……
送我弥旬未忍回,可怜萧索把离杯。
不辞更宿中岩下,投老余年岂再来。
明朝真是送人行,从此关山隔故情。
道义不磨双鲤在,蜀江流水贯吴城。
……
清晨中岩告别,你继续顺流而下,下午三点就到了嘉州。这段路你心情格外沉重,过清幽秀美的平羌三峡,居然未留下只言片语。
二、嘉州说政
排场,绝对不一般的排场。你的到来,嘉州城沸腾了。
那些护卫,首先就让百姓眼睛一亮:个个精壮骁勇,“蹶张者至千斤,挽强过六钧,而命中者十八九”。他们隶属飞山卒——这是你集蜀军精华而组建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是你在整顿蜀军中树立起的榜样——你在任时,战事甚少;但在你的后任,飞山卒屡建奇功,先后更名为飞虎军、雄边军。
让百姓惊讶和感叹的,还有庞大的、意味着权势和荣耀的送别队伍。他们是你的部属幕客或好友,数百里相送,到了嘉州仍有二十五人,都是要员名士。在百姓看来,你不像是离任,倒像是把四川制置使衙门搬到了嘉州,拿今天的话来说,至少像是到嘉州现场办公。
你的到来,最忙的当然是嘉州的官员士绅。毕竟,你是一代大儒,诗文书法名于朝野,而且受到当今皇帝的格外器重,是官场的“绩优股”,谁不愿意和你走得更近些?哪怕只得到只言片“纸” ……
到嘉州第二天,你便率浩荡人马渡江观瞻“极天下佛像之大”的弥勒石刻像,拜访凌云寺方丈,写有诗,但稀松平常。第三天,游嘉州城。和眉州的处处池塘一样,嘉州的石头城、石板路也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登上老霄顶的万景楼,你看到“残山剩水,间见错出”,“一一当楼俱胜绝”,很是激动,感慨“诗无杰语惭风物”,一句“西南第一楼”让乐山人从此记住了你。
觥筹交错之中,酒酣耳热之际,主人刻意安排的歌舞上场。先是一曲《浣溪沙》:
催下珠帘护绮丛,花枝红里烛枝红,烛光花影夜葱茏。锦地绣天香雾里,珠星璧月彩云中,人间别有几春风。
乐山老照片
你很高兴,这是你去年在成都填的词。那晚,西园观海棠,朗月在天,海棠花与红烛朦胧相衬,分外妩媚妖娆……
倾坐东风百妒生,万红无语笑逢迎,照妆醒睡蜡烟轻。采蝀横斜春不夜,绛霞浓淡月微明……
海棠的美,舞女用曼妙婀娜的身姿来演绎,令人感动,令人沉醉。
这种感动,浸润了你对成都生活的种种记忆。
在成都任上,你堪称“风流大帅”。一者,举大事不难,轻松为官。据幕客回忆,你的前任在位时,他们常常夜以继日,理文书,应期会,前任大帅本人也难得清闲;而你到任后,定规模,信命令,弛利恵农,选将治兵,没几个月,各级各司其职,四境安宁,幕客们差不多无事可做。二者,宋时风气道遥为官,像这样的饮酒赋诗是平常事。三者,以文为官,新诗“落纸墨未及燥,士女万人,已更传诵。被之乐府弦歌,或题写素屏团扇,更相赠遗”。何等的多姿多彩、惬意潇洒!初入川时“去国八千里,恨青天蜀道之难”的彷徨惆怅,早已荡然无存。
马蹄尘扑,春风得意笙歌逐。款门不问谁家竹,只拣红妆高处烧银烛……
这是一曲《醉落魄》,也是你填的词,写的也是海棠。你有些佩服嘉州人了。嘉州以“海棠香国”闻名,嘉州人便以“海棠”来奉迎你。虽煞费苦心,倒也形成了一种难言的默契,让你欣慰、自得、痛快:
碧鸡坊里花如屋,燕王宫下花成谷。不须悔唱关山月,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
是的,一段风流,不枉到西蜀;只为海棠,也该来嘉州!
欢娱自得、半醉半醒之际,你偶尔要发表讲话,作点指示。我在笔记本上,用今天的公文格式对你的部分谈话要点进行了整理:
一、认清形势,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蜀为西南屏蔽。徽宗政和以前,一有边事,朝廷立马举兵问罪。即使未必取得好战绩,也足以让蕃寇畏惮,不敢轻易生发事端。近十余年来,泸州一叙府一犍为一嘉州一黎州一雅州这条线屡遭侵扰。最多事的地方是黎州,最大的祸害是青羌的奴儿结。他们猖狂掳掠财物妇孺,作恶甚多。究其实际,每次也不过三四百人,既无雄杰酋长之谋,又无坚甲利兵之用。何以如此器张?就因为一直以来的隐忍退让策略。有人说,要以防备北虏为第一要务,此等癣疥,哲且姑息。其实不然,大敌未平,尤其要先除腹心之患。姑息的结果就是:认为我们软弱可欺,来则有掳掠之利,退则无追兵之忧,气焰日涨,边境无一日安宁。还有人担心,征伐会阻断马市,弄不到战备所需马匹。其实,边境安宁了,何愁无马?所以,一要多修堡寨,讲明团结互援之法,一言敌情,各方联动。纵然不能消灭来犯之敌,也让其有所顾虑。二要严兵清野,乘风焚山,捣其巢穴。下得狠功,才见得成效。三要大力训练适宜深山茂林作战的弓箭手、弓弩手。这三条是西陲长治久安之策,一定要集中力量,狠抓落实。所谓力者有三:一曰日力,指时间;二曰国力,即财力物力;三曰人力,包括人的思想谋略。世事无穷,而三力有限,千万不能随意分散消耗。因此,务必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干事情。干成一件事,解决一个问题,就前进一步。
二、以民为本,敬惜民力。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古以来,得民有道,一个“仁”字。比如省徭役,薄赋敛,使民力有余,则虽有外敌盗贼水旱之灾,也难动摇国之根本。但有不少人却认为,天下之大,将人人而济之,安得力而给诸?于是轻言功利,而重言道德教化。最后,弄得是道德不建,而功利亦无闻焉。要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
“仁”道的推行,果真就那么难吗?
自陕西失守后,朝廷竭四川民力以养关外军,其中酒税最为沉重,成都一地的酒税就从原来每年四万八千四百贯增至四十万零八千六百贯,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我上奏朝廷,皇上睿断,大幅减免。四川五十余郡百姓欢呼雀跃,士大夫也额首相庆,断言四川因此有数十百年之安。去年,“和籴”改“官籴”,免籴令下,百姓东向感恩,或至涕下。秋旱薄收,而九州数十万百姓踊跃纳粮,较之丰年,物价反平。这些说明什么?老百姓是诚朴的、感恩的。假若我们各级官员都有一颗爱民之心,能体察民间疾苦,则天下苍生都能享受尧舜之泽,进而众心成城,道德有成,天下可运于掌中,没有什么大事情是办不成的!
三、选将治兵,整肃军政。
当今武备玩弛,战斗力极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原因在哪里?首先是用人上有问题。我到四川之前,除诸路主管将官是朝廷选拔外,其余正副将校大都是通过关系而来的,对于弓马行阵,懵然不知。爱军习武之风消失殆尽,才艺自振者,十之二三;废惰自如者,比比皆是。此外,驻军已四五十年,当年的士兵各已成家,拖儿带女,婚姻盘错,坟垅相望。原来供养一个人的饷银,如今要奉养四五人乃至十几人。蜀兵十之八九极其贫困。他们不滋事扰民,已是万幸,还能指望些什么呢?
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沿边城寨和诸州将佐更换成“事艺可观、胆勇可仗”之人。最近,皇上已许准我的奏折,改革士兵配给制度,增加他们的补贴。
整理你的这些讲话,我深切地感受到,底蕴于其中的,是一颗“济世救民”之心,是为政者的睿智与勇气。没有“济世救民”之心,就会麻木于问题的存在。发现了问题,还要勇于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但是,解决问题,需要勇气,更需要技巧;有时,方法比态度更重要。这些,你都注意到了,而且且政绩卓著。
不过,你很清醒,这些政绩都是建立朝廷积弊太多之上的。你的眼晴里常有深沉的忧虑,你所做的,无非是延长这个王朝的寿命而已。你真的不知道它还能走多远,而你又该走向何方。
三、峨眉问道
穷乡未省识旌旄,鸡犬欢呼巷陌骚。
村媪聚观行绩布,野翁迎拜跽然篙。
泉清土沃稻芒蚤,县古林深槐瘿高
珍重里儒来献颂,盛言千载此邱遭。
到嘉州的第七天下午,你踏上了登峨眉山的路。读你这一路的记述,是很难将其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的。你就像一个拓荒者、探险者,进入了一个古朴而神奇的地域:当地百姓像赶盛会般地迎接你,仪式古老而真诚;许多草木禽虫,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有如八仙而深紫,有如牵牛而大数倍,有如蓼而浅青”,“悉非世间所有”;宝现溪中,“悉是五色及白质青章石子,水色曲尘,与石色相得,如铺翠锦,非摹写可具。朝日照之,前则有光彩发溪上,倒射岩壑”;“峨眉顶,天下绝观”,而“龙门又胜于山间”,龙门峡两岸千丈,崖壁色如碧玉,峡中绀碧无底,石寒水清,非复人世,“盖天下峡泉之胜,当以龙门为第一”,……登山的路,根本就不能算是路,除了随行的卫兵,你还雇了三十八名“山丁”,上山时在前面用大绳拉山轿,下山时则在后面拖住山轿,“既险且危”,“天下登山险峻无此比者”……
更多的时候,你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对峨眉山充满了敬畏。古往今来,多少英睿特出之士与峨眉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张道陵、慧持、明果、宝掌、慧通慧续兄妹、孙思邈……一路上,你反复咀嚼着他们的生平、作为,掂量着一份份特殊的生命价值,体味着其中的苦乐人生。尤其是继业三藏大师,在你的心中,峨眉山因为他而更具魁力。他逃婚、出家;精研佛经、佛律、佛论三藏;走新疆,过葱岭,历时十二年从印度取回了珍贵的佛经、舍利、佛像;宋太宗恩准其择名山居住,他选择了峨眉山……难道他预知宋王朝必将失去半壁江山,还是仅仅因为喜欢峨眉山?前者无从得知;如果是后者,那峨眉山的魅力又在何处?你艰难地跋涉于山间,踏访继业的足迹, 探寻这位高僧大德徘徊峨眉至死不离的原因。
参礼白水寺,看到太宗、仁宗、真宗三朝所赐御制书百余卷、七宝冠、金珠缨络袈裟、金银瓶钵……你觉得多了些世俗的富贵气,不足道;听闻雷洞坪的种种传说,你又觉得太玄乎,博一笑尔;在桫椤坪,你看到澜斑雪渍,虽惊诧于峨眉山的“六月雪”,犹觉可以理解;到了山顶,“煮米不成饭”,颗颗坚硬如砂粒,你由衷佩服漫山修行者的执著……
峨眉山圣灯
不过,真证让你震撼的是那云,那雾,那光……登顶时分,已是下午两三点。光相寺的老和尚说:“佛现,一般在中午。”你们都有些失望。休息间,忽然远方云层涌动,如仪仗队般不断调整后,齐向脚下奔来。老和尚激动了:“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你们有缘啊!”你的心一下紧了,睁大眼睛注视着。没多久,云头出现一大团亮光,周围还有几圈杂色光晕。那团亮光中的“水墨影”逐渐清晰。同行的人欣喜若狂。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
圆景明晖倚云立,艳如七宝庄严成。
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相随心生。
“大圜光相”两度出现,时间都很短,人们说这只是“小现”。老和尚微笑不语。那种微笑,有几分得道的庄严,有几分知足的安详,让人平静,让人心生敬意。你想,他的一生也许和继业三藏大师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你问,山上有多少修行人?
“心到了,都是修行者。”
你问,何谓修行之心?
“人类的世界是婆娑世界,充满了缺憾,甚多苦难。修行之心就是立志渡己渡人。”
你说,渡己已难,渡人更难;莫若顺势而行,做些于人于己有益的事情,不枉一生。
“你真是这么想的?”
你沉默了,五十二年来的人生百味齐涌心头。你十二岁时,母亲去世;十七岁时,父亲也走了。优裕的生活大变,天上地下打了个颠倒。人生无常的滋味,你是有深切感受的。之后寄住昆山荐严寺,你很少想过要参加科举,你只想早日把妹妹嫁出去,然后与晨钟暮鼓相伴,了却一生。尽管后来受到王彦光的棒喝,踏上了艰难的仕途,并获得了让人羡慕的荣耀,但你无时无刻不想着佛、道的优游自在。 这次离职回京,你特意转道青城山,在那里度过了五十二岁的生日。到峨眉山,不也有寻找精神慰藉的目的?你心中的苦累、彷徨,岂是一句“顺势而行, 不枉一生”所能解脱的?
但你不肯承认,继续着辩论的锋芒:“就说这峨眉山中的修行者,有多少人在渡人呢?!他们大多只知道厌离世间,自求适意,住进了峨眉山,便认为住在了寂寥清静的境界上,远离了尘世,脱离了生死。他们难道不是逃避世间的自私隐士?渡人谈不上,渡己也未必!”
“有的人是修命,有的人是修心,有的人是修性。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禀性就是阴命。修行,就是要消阴命,减宿命,增天命。修行者的迷误难道会比世人多?”
“你是个算命先生?”你开了句玩笑。
老和尚没在意,脸上依然微笑着:“命好不好,都由自己把握,哪里用得着别人来算?”
见老和尚如此,你对自己的唐突和不敬颇为后悔,语调真诚了许多:“修性的境界是怎样的?”
“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人若是定不住性,就是没有扎下根。性属水,水是人的精,人的性子要能炼得像水一样,就成道了,就不被世俗名利所迷。把一切事看破,自然成真……能忍则性了,知足则心了,勤劳则身了……”
“把一切事看破,自然成真。”  你心里反复揣摩着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出世也罢,入世也罢,难得的就是一个“真”字。“真”,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智慧,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你一直以为这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朝廷对武将的猜忌和对文人的优厚待遇有着巨大的反差,使军队缺乏战斗力,对外战争屡战屡败。但现在想来,什么是英雄?秦皇汉武算是吧?但他们能征服天下却不能征服自己。要征服自己,便要求一个“真”字,成为内圣……
你沉浸在老和尚的禅语之中。太阳落下去了,你没看见;云雾散尽,你也未曾觉察。后来,连老和尚何时离去,你也记不起了。你回过神来时,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亮点飘浮游荡,一问,那些就是闻名天下的“峨眉山圣灯”。
第二天朝阳初升,你登崖远眺,岷山万重,上千雪峰相隔不知几千里,但看过去仿佛就在不远处,“洞明如烂银晃耀曙光中”,“瑰奇胜绝之观,直冠平生矣”。突然,大雾从崖下升起,气温陡降,朗朗乾坤顿成一片混沌,人只能看到几步远。没多久,大雨倾盆而至。诧异间,你却听到有人欢呼,“这是洗崖雨,佛将大现!”果然,大雨不久便将云雾压至崖下,云平如玉地。俯视崖腹,有大圜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紫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旁人。此光既没,前山风起云驰,风云之间,又出现一道大圜相光,横亘数山,尽诸异色,合集成彩,在它的照耀下,峰峦草木皆绚丽美娇,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此光独明……
你惊讶,你激动,你的每根神经都在震颤。
这一切是奇幻还是现实,是自然现象还是佛法神通……你实在难以分清。是的,分不清又有多大关系呢?人类未知的“真”何其多也,求“真”又何其难也。
你在峨眉山上呆了六天,应该说,这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许多妙相谛语,只有在今后的人生中才能更多的领悟:
山中缘法如今熟,世上功名自古痴。
胜作图画归挂壁,他年犹欲卧游之。
回到嘉州,你休息了两天。第三天,正要登船,嘉州太守王子苍忽然想起一事,将你带到明月湖畔的一个亭子里:“这是月榭,陆游在嘉州时主持修建的。名字取自于李太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你抚摸栏杆,远眺峨眉,久久不语。
船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于纷繁混浊的历史烟云中。但在我心中,你的形象却越来清晰:瘦削的身躯,忧郁中透着坚毅的眼神,手中常拿一串念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阅读】风雅颂:与乐山书◇朱仲祥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 尉艳芝 ‖ 陆游入蜀及其影响
城市印象丨联友们笔下的“海棠香国”古嘉州:乐山
每日人文地图|四川省乐山市
峨眉山诗词楹联赏折
<<嘉山·秋月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