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架设干群“连心桥” 实现发展“加速度”
架设干群“连心桥” 实现发展“加速度”

——谭坝乡开展“下村入户解难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谭坝乡   张金文 鲁志勇

 

去年10月以来,谭坝乡党委紧紧围绕建设“绿色长廊、生态谭坝、幸福家园”的目标,以解决群众企盼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在全乡机关干部中深入开展 “下村入户解难题”活动,集中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由书记、乡长为组长、联系村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此项工作。通过召开乡村组干部座谈会、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农村广播等形式,加强对此项活动的宣传,统一了乡村干部思想,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建章立制,形成常态。建立了活动考核管理制度,实行“一周一小结、一旬一点评、一月一督查、半年一评比、年终一考核”,逐步形成了民主决策、分工协作、长效监督的工作机制。深化“书记接待日”、“领导干部包案”、“班子成员大接访”、“服务代办制”、“矛盾纠纷回访”、“坐班访户”等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解决了群众办事“择时间”和“找人难”等问题。

(三)探索创新,纵深推进。探索“十谈”工作法,即乡党政领导加强与包村干部、村“两委”负责人、老党员、致富带头人、老上访户等十类群体谈心谈话,重点了解政策落实、邻里纠纷、社会事业发展、群众诉求等,并以此作为制定工作措施的重要依据。创新矛盾化解方式,强化“三心”(耐心、诚心、决心)工作法,在“稳、实、细、效”上下功夫,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创新开展“建设桥梁工程,争当优秀代表”主题活动,喊响“我是代表我争先”口号,发挥了“两代表”做给选民看带着选民干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对全乡党员进行“设岗定责”,设立产业发展岗、流动帮扶岗、文化岗、和谐岗、乡村环境岗等岗位,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四)搞好结合,形成合力。与创先争优、“挂包帮”、“基层夜话”、创建“共产党员示范乡”、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等活动相结合,全面推行“基层工作法”(干部在基层服务、农民在基层培训、法律在基层普及、政策在基层落实、问题在基层解决、形象在基层树立、情感在基层培养、成效在基层检验、和谐在基层形成),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取得成效

(一)明确了发展思路。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明确了“三线发展”思路,即:在紧邻大渡河一线涉及绿化、谭坝、沫江等村,利用其自然资源发展工业企业和休闲旅游产业。目前,已成功引进了投资7800万元、占地50亩的嘉盛建材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占地120亩、年产30万只蛋鸡的明仕工贸公司和投资2000万、占地50亩的龙呤山庄等企业。二线是在中山一线涉及谭坝、沫江、挹峨、玉禅等村,发展西瓜、蔬菜、花卉苗木等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目前已发展该类产业3500亩。三线是在高山一线涉及大同、绿化、永丰、廖湾等村,发展干果、林木、中药材及林下种养殖业,现已发展核桃800亩、猕猴桃100亩、金银花100亩、板栗1000亩、速丰林3000余亩、魔芋100亩,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

(二)解决了群众困难。通过下村入户了解情况,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实际生活问题36个。针对廖湾村村民出行难问题,该乡多方筹资67万元,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完成了3公里的村道硬化,方便了群众出行。针对群众饮水难问题,多方筹措1200余万元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提灌站座、蓄水池216口,全乡9个村实现了水泥路和自来水全覆盖。同时,该乡千方百计解决残疾人、贫困户、困难党员等群体的实际困难。谭坝村村民谭世兵患尿毒症,党委政府为其申请了大病救助,并按政策为其办理了低保。玉禅村七组李红香患乳腺癌,党委政府组织捐款1.3万余元,并积极为其联系医院,现病情稳定。

(三)促进了社会和谐。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健全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群防群治延伸到村民小组。目前,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60余起,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1起,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妥善安置了全乡6100余名移民,维护了社会稳定。开展社会治安大巡逻大防控行动,设立9个巡逻组、5个设卡组和1个督查组,出动130余人次、车辆31辆次,全力打击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9%,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四)转变了干部作风。以此项活动为契机,乡党委全面实施了“定岗、定员、定酬”工作法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了干部管理,转变了干部作风。通过进村入户一线作业,机关干部群众观念得到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等基层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几点思考

(一)党政带动是关键。乡党委政府在“下村入户解难题”活动中发挥着倡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的关键作用。因此,党委政府要通过政策信息进基层、调查研究进基层、教育引导进基层、信访接待进基层等方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切实解决群众生活实际问题。同时,采取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减免税收、扶持倾斜等激励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二)健全机制是保障。“下村入户解难题”绝不等同于扶贫,不是党委政府的权宜之计,而是长久的工作思路。目前,此项活动的途径和内容还比较单一,重捐钱捐物、轻长期合作,重硬件建设、轻潜力发掘,重物质帮扶、轻智力投入。而要使此项活动真正达到帮助群众、加速经济发展的目的,就必须探索建立长久有效的工作机制,保障工作深入开展。

(三)典型示范是动力。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送米送油送资金都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因此,如何使党委政府“输血”转变为群众主动“造血”至关重要。在现有条件下,打造几个发展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招商引资建项目是最有效的方式,项目带动产业,产业带动经济,经济带动就业,就业带动民富,最终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企融合 联动发展--佛荫镇中坝咀村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 “村企互赢” 发展模式
记贵州省岑巩县客楼乡党委书记吴朝令
乡党委书记在全乡第六届村委成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党员开会发放补贴?严查!
宁蒗视窗
川续断产地信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