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规划管理综合问题刍议

城市规划管理综合问题刍议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加入失地农民的大军。据不完全统计,至05年我国的失地农民总量已超过4000万。目前这一数量仍在增加。如何让如此规模的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是当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消除贫困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必须尽快切实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规划 土地征用 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920126-01
  
  一、我国现行土地补偿制度
  
  我国现行征地安置政策基本上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补偿办法,即国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农民予以直接的经济赔偿,如土地补偿费是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补偿,安置补助费是补偿农业从业人员因征地而就业不充分或一时不能就业所承受的损失等等。肯定地说,这种经济补偿机制是必要的,目前显然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应该坚持下去并逐步得到改进。
  也应认识到,现行的经济补偿机制是低水平、不全面的,难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大量的实证调 查揭示,这种补偿在结果上无法恢复被安置者以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及时足额给付了经济补偿,失地农民在很长时间以后仍会处于贫困状态。这就警示我们:现行的征地安置政策是一种普遍缺乏效用而且很容易被滥用的方法,不足以预防失地农民的贫困,必须加以调整和完善。
  预防和缓解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重新审视征地安置工作的政策目标和手段,且重点应放在检讨损失评估和补偿的思维方式上。进而言之,征地安置政策不应简单地视为支付赔偿或置换原有资产,其思路应更为宽广:使失去土地的人重新建立生产力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一句话,应把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作为未来征地安置政策的基本目标。
  
  二、着力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一)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目前,征地补偿是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能获得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来源,同时也是最容易引发征地矛盾的焦点。因此,寻找政府、征用地主体、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联结,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二)建立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
  为了最大限度规避政府目前低成本征地、延置社会高风险的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保尚未立法,且社保制度建设基本是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现实的做法是,设计一个与城市居民相对接近、便于今后与城镇社保体系相衔接的操作方案,先养老保险,后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因地制宜、循序渐 进。城镇养老、医疗、低保应扩大覆盖面,首先覆盖失地农民,社保标准要逐步提高,失地农民享受低保标准应等同城镇居民。建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机制,提高养老保障成效。依托集体经济组织或社区,建立完善互助医疗合作制度,并实行医疗产品配送下乡。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路解决。政府应规范明确各类征地主体无论是进行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资金,并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鉴于目前农民理财能力差和货币化安置存在一些弊端,应引导农民在土地补偿中拿出部分资金,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
  
  (三)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对进城入镇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保障,主要包含四大块:
  1.是子女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失地农民进城后,其子女入学应与城镇居民的子女一视同仁,享受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所赋予的所有权利。
  2.是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面临两方面的困难:就业渠道不畅和就业技能缺乏。因而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转岗再就业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加强失地农民的培训时,还应对其他农民进行培训,因为今天的有地农 民可能就是明天的失地农民。加强教育培训,首先应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县乡村三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其次是各级财政应拨出专款,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以党校、职工校、乡职业教育中心和农技推广中心、乡村成人学校等为载体,建立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公共财政资源,开展免费培训。
  3.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农村富余人员和失地农民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
  4.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
  
  (四)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
  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的社会化、非农化和充分化。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 重要保证。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1.是要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鼓励、扶持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应享受城镇下岗人员自谋职业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对开展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农村信用社应继续发放小额贷款给予支持。
  2.是鼓励征用地单位和其他工商企业尽量消化失地农民,对吸收失地农民的企业,应享受安排城镇下岗人员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
  
  三、结束语
  
  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从源头上解决了影响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明确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制定规范的章程范本,尝试将征占的村集体土地收益以股金方式分配给村民,通过动员村民自愿入股,再筹措部分资金,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在村外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村内发展二、三产业,安置人员就业,将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与每个村民(股民)紧密地联在一起;或以征地补偿费置换标准厂房给农民发展集体经济;以及实行街辖村的托管过渡等做法,保证农民对集体经济财产拥有的所有权,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证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给失地农民提供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此外,在征地过程中,对集体经济资产不能搞平调,为其发展壮大创造条件。人民需要高效率的政府,希望政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寻找完成行政工作最迅捷、最经济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默顿著,《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商务印书馆,1999年。
  [2]杨团著,《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2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偿失地农民权益,不是“赔钱”这么简单
农村土地被依法征收,失地农民怎么办?
关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思考
农民工注意:农村不交钱也能领上千元养老金,有你吗?
2017失地农民可领取巨额补贴, 免交养老保险享受养老金待遇!
鹿城镇关于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与补偿等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