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斯·特里尔的中国故事

他和周恩来见过面,和郭沫若聊过天,也在北京与西哈努克坐在过一起。他见证了中美的建交,也亲历了中澳的建交。

他师承于基辛格博士与费正清博士,致力于研究东西方格局关系的稳定和谐。

他是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也曾是哈佛政治学与国际事务教授。但他更多被中国人了解的,是他的《毛泽东传》等跟中国有关的作品。

他就是罗斯·特里尔,一位究其一生都在研究中国的美国人。

再赴山东

眼前这位76岁的老头就是《毛泽东传》的作者——罗斯·特里尔。一头银灰色干练的短发,身着粉色的衬衣,搭配蓝绿相间的格子领带,精神头十足。

 
罗斯·特里尔活跃于学术研究、新闻写作和公共生活等多个领域,他的《毛泽东传》深受中国人欢迎

前不久,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召开期间,罗斯·特里尔再次来到山东济南。此行他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的儒法之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间是否有所弥合》的论文。与1973年第一次踏上济南相比,这个城市经过40多年的蜕变与当年形成巨大反差,高铁、大楼、车流,都是特里尔口中赞不绝口的谈资。

坐在山东大学的大沙发里,他习惯性地翘起二郎腿,面对笔者的提问,他时而双手交叉环抱,时而手托下巴沉思,遇到轻松的话题,他将双手摊开放到沙发舒适的扶手上。罗斯不像其他美国人那样富有幽默感,可能与所讲的内容有关,他很严肃,也很认真,每个问题都会沉思一会儿再解答。他讲话很慢,但是简单明了,掷地有声。他大多时候都会说中文,遇到很难解释的词语才会求助翻译,最后还会细心地问记者,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特里尔活跃于学术研究、新闻写作和公共生活等多个领域。一些学者认为他是笔下生花的记者,而一些记者认为他是一本正经的学者。他大约介于两者之间,并乐此不疲。他曾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对中国的研究。他也曾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来过中国,从官方到民间,从高层到草根,与许多中国人打过交道。《毛泽东传》是他对中国所有兴趣的集中表达,因为,他选择的是一个能定义一个时代的角色。

近些年他几乎年年从波士顿飞到中国,这个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76岁作家精力旺盛,在学校、书店演讲、签售,“我希望了解中国在发生些什么。”他说。

结缘中国

特里尔生在澳大利亚的农村,父亲是小学老师。在小学时他曾有个华人女友,这大概是他最早跟中国的渊源了。上世纪70年代初,从墨尔本大学毕业后的罗斯,拿着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前往美国攻读政治学博士。博士毕业后,他留在了哈佛大学,成为第一个在哈佛政治系任教的澳大利亚人。他加入了东亚研究中心成为研究员,师从研究中心创始人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博士和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

 

特里尔著《毛泽东传》

特里尔著《我与中国》

当时正赶上尼克松访华归来后掀起的“中国热”,作为澳大利亚总理随员,他一同前往北京,也是在那次,罗斯同周恩来总理有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在《我与中国》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周恩来总理笑着问我,'在哪里学的中文?’'在美国。’我一边回答,一边为中国总理能听懂我这糟糕的带有澳洲口音的中文感到惊讶。总理情绪高涨地说,'这很好嘛,一个澳大利亚人在美国学中文!’”

回到美国,他用很快的时间写出一本《八亿人》,畅销美国。也是凭借这本书的稿费,罗斯在波士顿买了自己的房子。这本书直到20世纪80年代依然畅销。

在1964年第一次到达中国之前,特里尔尚且不知道那将是他与中国结缘的开始。现在的他依然十分乐意去读他40多年前写的那些关于中国之旅的东西:“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看到中国,从新加坡到旧金山,但那些只能算是管中窥豹。只有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才能从它的魄力与美丽而古老的环境中体味到浩瀚和令人敬畏的文明内涵;只有到了中国,才能明白中华民族将在数十年的未来中意味着什么。就像过去那样,远在这个充满了思想的摩擦和扭曲的格局的时代之前,中国曾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力量,所以在未来,她可能会重登巅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毛泽东传[罗斯·特里尔所著书籍]
鲜活的毛泽东——读毛泽东的一点体会(九十七)
12个字,半个世纪未解之谜,毛主席送给尼克松的墨宝有什么玄机?
毛泽东送给尼克松12字墨宝,尼克松看后一脸雾水,近50年无人能解
1973年惠特拉姆访华,提出反对中国核试验,毛泽东:不在乎不辩护
1973年11月2日,80岁的毛主席对澳大利亚时任总理惠特拉姆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