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六)

方名: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方歌

麻黄细辛附子汤,减辛加草甘草汤。

两感太阳少阴证,能发表水里寒凉。

方剂

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麻黄二两(去节)、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细辛、附子之辛,以温少阴之经。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麻黄二两(去节)、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炙甘草二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温寒气。

原文

麻黄细辛附子汤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

少阴病,当无热恶寒,反发热者,邪在表也。虽脉沉,以始得,则邪气未深,亦当温剂发汗以散之。

麻黄附子甘草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302

    二三日邪未深也,既无吐利、厥逆诸里证,则可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寒以散之。

附: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既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着宜杏子汤。《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26

麻黄附子汤: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伤寒论研究大辞典》

麻黄细辛附子汤

本方能温经解表。方中麻黄发汗解太阳之表;附子温经扶少阴之阳;细辛通彻表里,既助麻黄解表发汗,又助附子温经散寒。三药合用,为表里双解之剂。原著用于治疗少阴太阳两感证。现代常用于治疗虚人感冒,咽喉疾患,SSS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风湿病、无汗症、荨麻疹等。

    汤证名。是一种以阳气内虚,寒邪外束为中心病机的病证。属太阳少阴两感证。就临床来看,本证常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无汗、肢冷、神疲倦怠、嗜卧、咽痛、暴喑、心悸、胸闷、久咳不愈、痰白而稀等症。其脉沉、或迟缓、或细弱,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滑。

附:麻附细辛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茯苓、半夏。水煎服。

      方用《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解表,加茯苓、半夏燥湿化痰,宁心安神。治冬月夹阴伤寒,心肾受伤,发热头痛,骨节烦疼。

麻黄附子甘草汤

本方有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而成。方用麻黄解表发汗,附子温经助阳;因病势较缓,故去细辛之辛散,加炙甘草甘缓和中。本方能温经解表,但作用较麻黄细辛附子汤缓和。原著用于治疗少阴太阳两感证。现代常用于治疗虚人感冒、肾脏疾病、嗜睡症等。《金匮要略》麻黄附子汤与本方药同量异,用于自老水气病脉沉者。

其病机是阳气内虚,表邪不解。《伤寒论》未言其具体脉症。就临床来看,本证可见发热恶寒、无汗、浮肿、小便不利、嗜寐、脉沉等。





《神农本草经》如是说

麻黄(中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生川谷。

甘草(没分生、炙)(上经):味甘平,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久服通神明,轻身延年不老。生山谷。

附子(下经):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

细辛(上经):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一名小辛。省山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9麻黄附子甘草汤
汉方世界—少阴表证和“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伤寒方证讲座】王道瑞:麻黄汤类方8个串讲
如何正确使用仲景经方小青龙汤,把握这几点,你亦可临证使用
仲景教你用“麻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