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章货币制度学习题
第二章 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2.货币单位: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也被称为价格标准。早期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就是贵金属的重量单位,后来货币单位脱离了金属内容,成为货币数量的专用衡量单位。
3.主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唯一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是辅币的对称。
4.辅币: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主币的等分和对称,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
5.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的对称。
6.有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无限法偿的对称,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7.自由铸造:指任何公民都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铸币,是限制铸造的对称。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主币可以自由铸造。
8.限制铸造:自由铸造的对称,指铸币只能由国家垄断铸造,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辅币为限制铸造。
9.国家货币制度: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法规体系。16世纪以来,国家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0.银本位制:金属货币制度的一种,其基本内容包括:白银为货币材料,银币为本位币,可自由铸造无限法偿,银行券可自由兑换白银,白银可自由输出输入。
11.金银复本位制:银本位制之后的金属货币制度。内容是:白银和黄金同时作为货币材料,金银铸币都是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自由输出输入,金银铸币之间、金银铸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兑换。金银复本位制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12.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13.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金属货币制度。金本位制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货币发行准备为黄金。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4.信用货币制度:以中央银行或国家指定机构发行的信用货币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流通中的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并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国家通过种种方式对信用货币进行管理调控。
15.国际金本位制:指由黄金充当国际货币的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国际金本位制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冲击下瓦解。
16.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17.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是 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牙买加体系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
18.区域性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 是在一定区域国家经济联盟和货币联盟的基础上,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协商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目前区域性货币制度主要有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货币联盟制度、东加勒比海货币制度、欧洲货币联盟制度等。
19.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 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②汇率制度的安排;③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二、填空题:
1.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双挂钩”是指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 挂钩。
2.我国商业银行为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亦称为业务库。
3.作为新中国货币制度的开端,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人民币。
4.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的金属货币制度是金币本位制。
5.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法币改革废止了在我国实行多年的银本位制。
6.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辅币。
7.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8.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货币联盟制度、东加勒比海货币制度、欧洲货币联盟制度等都属于区域性货币制度。
9.规定金币和银币都按照实际比价流通的金银复本位制被称为平行本位制。
10.由法律赋予某一种货币的不受支付性质、支付数额限制的支付偿还能力被称为无限法偿。
11.目前各国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一般有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
三、单项选择题:
1.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 )的特点。
A.国际金本位制
B.牙买加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国际金块本位制
2.金属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
B.辅币限制铸造
C.主币无限法偿
D.辅币无限法偿
3.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主币集中发行
B.辅币集中发行
C.信用货币在流通中使用
D.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
4.1933年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改革废止了我国实行多年的(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汇兑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
5.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
A.信用货币制度
B.金币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6.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在( )条件下不复存在。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信用货币制度
D.金币本位制
7.欧元正式成为欧元区国家惟一法定货币的时间是( )。
A.1998年1月1日
B.1999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8.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 )。
A.发行库由商业银行经营
B.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
C.业务库由人民银行管理
D.业务库保存回笼基金
9.金银铸币按照法定比价流通是( )。
A.金汇兑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10.牙买加体系的的特点之一是( )。
A.保持固定汇率
B.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
C.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D.实行浮动汇率
四、多项选择题:
1.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贵金属存在于( )条件下。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E.金块本位制
2.贵金属不能自由输出输入存在于( )条件下。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E.金块本位制
3.金铸币作为流通中主币的情况存在于( )条件下。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E.金块本位制
4.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 )。
A.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B.汇率安排多样化
C.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
D.黄金美元是国际货币
E.黄金是国际货币
5.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 )。
A.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B.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C.面值为货币单位的等份
D.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
E.足值货币
6.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
A.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
B.要保证美元信用就会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C.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
D.浮动汇率为主加大了外汇风险
E.无法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
7.人民币货币制度的特点是( )。
A.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
B.人民币主币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
C.人民币采用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D.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发行
E.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8.区域货币制度的特点是:( )。
A.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
B.发行统一货币
C.不保持独立的货币收支
D.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
E欧元是惟一的区域货币
9.流通中使用银行券存在于( )条件下。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E.金块本位制
10.金属货币制度下辅币具有以下性质( )。
A.足值货币
B.不足值货币
C.无限法偿
D.有限法偿
E.限制铸造
五、判断并改错题:
1.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
2.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平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
4.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
5.外汇在各种货币制度下都可以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
6.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都是流通中的货币。
7.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和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
8.只要是国家铸造的货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
9.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限制铸造。( )
10.国家货币制度由一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是该国货币主权的体现。( )
六、简答题:
1.金银复本位制下为什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参考答案]
答: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即法律规定金和银的比价,金币和银币都按法定比价流通,由此形成了金银的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一旦金银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就会使金银的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发生偏离。由于当时的金币和银币都是可以自由铸造的足值的本位币,因此当金银的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发生偏离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劣币充斥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2.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
[参考答案]
答:金币本位制是金铸币作为实际交换媒介在流通中发挥货币功能的金本位制,其基本内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无限法偿;辅币和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货币发行准备全部是黄金。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表现在:由于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金币的面值就可以与其所含的黄金的实际价值保持一致,流通中金币的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的需要;由于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各种价值符号就能稳定地代表金币进行流通,不会发生通货贬值;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外汇汇率就可以保持稳定。金币本位制的稳定性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中国人民银行是如何对人民币发行进行管理的?
[参考答案]
答:人民币现钞的发行主要是通过货币发行基金在发行库和业务库的转移实现的。发行基金是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发行基金的来源,一是人民银行总行所属印制企业按计划印制解缴发行库的新人民币;二是开户的各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业务库缴存人民银行发行库的回笼款。保管发行基金的金库称为发行库。发行基金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业务库是商业银行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它保留的现金是商业银行业务活动中现金收付的周转金,是营运资金的组成部分,经常处于有收有付的状态。
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业务库的现金不足以支付时,可到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其存款账户余额内提取现金,人民币就从发行库转移到业务库,意味着这部分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当业务库的现金收入大于其库存限额时,超出部分由业务库送交发行库,意味着该部分人民币退出流通。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编制发行基金计划、管理发行基金的运送等对人民币发行进行管理。
4.目前有哪几种区域性货币制度?
[参考答案]
答:区域性货币制度 是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区域性货币制度一般与区域性多国经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币联盟体制相对应。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地域相邻的欠发达国家首先建立了货币联盟,并在联盟内成立了由参加国共同组建的中央银行,70年代末欧洲开始了货币一体化进程。目前区域性货币制度主要包括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货币联盟制度、东加勒比海货币制度、欧洲货币联盟制度。
西非货币联盟制度,最初建立于1962年5月12日,由非洲西部的塞内加尔、尼日尔、贝宁、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马里、毛里塔尼亚等7个成员国组成。1963年11月,多哥加入了该联盟。1962年11月1日,西非货币联盟成立了“西非国家中央银行”,作为成员国共同的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在各成员国设有代理机构,总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管理外汇储备,发行共同的货币“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供各成员国使用。
中非货币联盟制度由喀麦隆、乍得、刚果、加蓬和中非共和国5个成员国组成,1973年4月1日,中非货币联盟成立了共同的中央银行“中非国家银行”,总行设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发行共同的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东加勒比货币区也属于区域性货币联盟制度,该货币区由安提瓜、多米尼加、格林纳达、蒙特塞拉特、圣卢西亚、圣文森特等国组成。1965年,东加勒比货币区各国成立了共同的货币管理局,该货币管理局统一发行区内各国共同使用的货币─“东加勒比元”,1983年10月1日,东加勒比货币区成立了东加勒比中央银行,取代了原来的货币管理局。
欧洲货币制度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建立的区域性货币制度,通过发行欧洲统一货币欧元( Euro ),设立欧洲中央银行,在欧洲实现货币统一。目前欧盟15国中,除希腊、瑞典、丹麦和英国外,其余11国(法国、德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芬兰、奥地利、爱尔兰)已成为首批欧元国。欧洲中央银行设在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的钞票和硬币开始流通,欧元的钞票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设计,由各国中央银行负责印刷发行;欧元硬币的设计和发行由各国分头完成。2002 年7月1日,各国原有的货币停止流通,与此同时,欧元正式成为各成员国统一的法定货币。
5.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答: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有三个特点:
(1)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现金体现着中央银行对持有者的负债,银行存款体现着存款货币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这些货币无不体现着信用关系。
(2)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无论是现金还是存款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存款的存取、黄金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买卖、银行贷款的发放等金融业务进入到流通中去的,这与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已有本质区别。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纯粹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货币都是银行的债务凭证,没有实质价值;而信用货币又都是通过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进入流通的,不具有自发调节机制。因此,一旦信用货币的现实流通数量与客观必要数量不相一致,就会破坏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对应关系。如果流通中信用货币过多,就会有一部分货币买不到商品,只能通过物价上涨来平衡商品与货币的对应关系,即出现通货膨胀;如果流通中信用货币过少,就会有一部分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出现物价下跌,造成生产流通的萎缩,出现通货紧缩。为了保证货币流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必须由国家对信用货币加以管理和调控。由于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的银行”的职能,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中央银行来管理信用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控信用货。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B
C
D
B
C
C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BC
DE
BC
ACE
ABD
AB
ACE
ABCD
ABCDE
BDE
判断并改错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1.银行券在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都存在、流通。
2.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除了金铸币,还有贱金属铸造的辅币和银行券。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4.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不一定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国家仅仅规定国家发行的现钞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对存款货币没有明确规定。
5.金属货币制度下只有贵金属才能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外汇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之一。
6.金币本位制下有金铸币参与流通,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不再进入流通。
7.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元仍然是国际储备货币。
8.国家铸造的辅币不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9.金币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金币不再参与流通,不能自由铸造。
10.√
*****以上内容如有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货币制度
读书笔记:货币制度的类型及演变
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货币制度演变史 通俗易懂告诉你
硬核经济学:从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到金本位制
金融名词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