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含苞待放的民族医药之花——普米族医药简介

普米族源于古代我国西北部的古羌游牧部落集团,在经过多次的历史迁徙之后,定居于滇西一带。他们大多居住在海拔1500~3000m的高寒山区和半山区,多以半农半牧的经济为主,长期以来,普米族人的社会发展水平低下,没有传承至今的文字,所以普米族没有成文史,表现在医药方面也就没有什么理论性的著作问世和流传。由于其居住环境的恶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普米族人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而这时最简单的方法即是依靠本民族自己所掌握的医药方法来进行治疗,因此大多数普米人都懂得一些医药知识和常用于治病的中草药,并总结了许多的医药经验。

如在医治外伤方面:刀伤者,先用细鸡毛止住血,伤口上方用熊胆水涂上一圈,以止痛和消炎;外伤肿痛者用蒿枝外敷以消肿;被毒蛇咬伤者,马上用布袋扎紧伤口上部防止毒液扩散,然后用南星外敷;出现疮疡可用九里光外擦;手上扎刺可外擦酥油等等。

在内科疾病方面:治疗劳伤,用羌活、细辛泡酒服;咳嗽咯血用干地榆粉末;治疗胃病用八角细辛煎汤服;伤风感冒者,服用烧盐烤茶水和生姜汤排汗;受惊者服用牛胆汁壮胆;驱虫常食南瓜籽等;腹泻者可使用酸梅以止泻。此外还有治红眼病用一种名为三颗针的草药煎汤外滴。牙痛可就地取马鞭草煎汤内服。

妇科用药方面:催产用川芎和益母草煎汤内服等。这些在生活中行之有效的医疗经验在

帮助普米族先民们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普米族人所居住的地区多半属山区和半山区,茫茫林海就是天然药库,因此,他们的药物资源十分丰富。野生植物药材资源主要有天麻、重楼、白前、柴胡、龙胆草、鱼腥草、小红参、大白芨、麻黄、前胡、黄芩、南星、防风、百部、草乌、独定子、山百合、续断、雪莲花、麦冬、射干、苦参、五味子、青木香、白花蛇舌草、千年健、虎掌草、水杨梅、鸡血藤、山胡椒、刺五加皮、猪苓、茯苓、蝉花、雷丸和竹烟袋等等。野生动物药材为:五灵脂、地鳖虫、蝉蜕、蜂房、龙衣等。而家种药材资源则主要有当归、木香、大黄、附子、山药、红花、三分三、川芎、秦艽等。

解放前,普米族的医药卫生也和周围的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群众生病多怀疑是由于鬼神作祟,然而当这些迷信仪式达不到驱除疾病的目的时,就会去找本民族的医生进行治疗,这些医生大多是一些民间医生,所掌握的医药知识除前辈“口传心授”而代代相传下来的外,还懂得一些中草药知识,这些民间医生为本民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普米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普米族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医药卫生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区乡一级还建立了医院或医疗点,并有了本民族的大中专毕业的医务人员。然而中草药的使用频率并未因此而降低,尤其是1992年由兰坪县卫生局组织编写的第一部普米族医生《普米族单方治疗杂病手册》的问世,使得普米族医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改写了普米族医药在许多专论民族医药的典籍中基本没有记载的现状。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发布通告,根

据2004年全国民族医药基本情况调查,说明普米医已经列入民族医药资料发掘整理工作的35种民族医之一。

普米族生活于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省,并居住在较为偏远、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恶劣、交通极不发达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人数较少但在历经了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岁月中,仍然积累和形成了本民族自己的传统医药经验,并在日常生活中,切实为群众解决着防病和治病的问题,

这些因素无疑是普米医未来发展的肥沃土壤。普米族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组成部分之一,重视对它的研究无疑是民族医药研究新的切入点,其所蕴藏的无穷的潜力相信将为云南民族医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这一朵含苞待放的民族医药之花,也必将为我省民族医药的研究锦上添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老傣医的传统医术传承下去
含苞待放&&&
普米族情人节
五十六个民族之普米族
含苞待放的花
含苞待放的小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