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甫金石:《大学》与“三纲八目”的新诠释

 一、《大学》与“三纲”新诠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

在儒学体系中,《大学》被定位为“大人之学”,即伟大的人、在高位上的人应该做到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那些把“做伟大的人、做在高位上的人”作为人生目标的人应该学习的行为规范。

在当今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绝大多数人都有了文化,人人都具有追求成功幸福的愿望,人人都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愿望与义务,在这个新时代新背景下,《大学》“大人之学”定位应该降下来,应该补充其平民化属性,要改《大学》为《民学》、或《人人学》,把“伟大的人、在高位上的人应该做到的行为规范”转变为“每一位平民(人人)应该做到的行为规范”。

“三纲”的核心在“亲民”二字。“明明德”是为“亲民”做准备,“止于至善”是“明明德”与“亲民”的发展追求。

要完成由“大人之学”到“平民(人人)之学”的转变,必须,也只需改变“亲民”二字的定位。

原“亲民”的定位,是“伟大的人、在高位上的人”对待“平民”的应有行为规范。

现“亲民”的新定位,是每一个人对待其他人的应有行为规范。当然,这后一个新定位内容涵盖了前一个原定位内容。

原定位下的“亲民”,解释为“亲近爱抚民众”、“惠民教民”,是居高临下的态势,是对君应对“君臣”关系的倡导。

新定位下的“亲民”,解释为“义利合一”、“合利合宜”,是每一个人做人的基本之道、基本责任义务;是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应对全部“五伦关系”中的任何他人的自觉行为选择,甚至应对全部“人物关系”中的任何客体的自觉行为选择。

因此,《大学》改为《民学》或《人人学》之后,首句就相应地改为“为人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新定位下的“亲民”的核心内容,对个体之间的具体落地操作表达,就是“生生不息本能+同理心”与“读懂、沟通、共识”;就是“利他有我,求双赢”;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求多赢”。                

 这里的“双赢”“多赢”的内容,既有物质利益的、又有精神情感利益的,是一个财富与道义的共创共享。

新定位下的“亲民”的核心内容,对大群体(特别是社会、政府与国家)的具体落地操作表达,就是“民生、民族、民主”。

民生,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永远是“义利合一,人类之本”的本中之本。

民生利益,从原始人类到大同世界,是永不停歇、永不过时的最根本的必需品。只不过,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民生需求的重点内容样式是变化的、不同的。民生需求,既有物质需求的发展,又有和谐安定的保障。

民族利益,实际是家庭利益共识、小族群利益共识、大族群利益共识的一路累加。国家,是这个利益共识累加的重要节点平台。

民生利益与民族利益,都是群体利益、公共利益。

民生利益的着眼点,是内部的鼓励勤劳创造与保障公平分配。

民族利益的着眼点,是保护内部所创造的利益不被外部掠夺,以及外部利益分配时本民族利益获取的捍卫。

人民的力量、民族的力量,只有用国家的平台才能凝聚。世界的竞争,是国家的竞争。

在民族利益发生冲突时,只有自己的国家,才会、才能保护自己的人民。

比如,世界民族之林中最优秀的犹太民族,虽然民族中涌现了大批的思想家、科学家、金融家、实业家、军事家、教育家、艺术家等等,犹太民族为人类、为世界创造贡献了无数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但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因没有自己本民族为主体的国家的保护,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只能经受财富被洗劫剥夺、家园被毁灭驱逐、生命被残害屠杀的命运,在20世纪中叶的“二战”期间,犹太民族的命运尤其悲惨,只有“二战”之后,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建立了“以色列国”,让世界的犹太人回归自己的国家。

有了这个小小的本民族的国家“以色列”,犹太民族才从此告别了悲惨命运。

又比如,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00年中,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独立解放、废除众多不平等条约,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争取中华民族与世界列强民族的平等,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共识,也是中华民族民生的关键基础与基本保障。

这个方面,在当时中国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情下尤其突出、尤其紧迫。

因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被侵略战争驱赶而流离失所、人民的财富与生存物质被侵略者洗劫、人民的生命被侵略者屠杀;每年大量的社会财富被集中起来作为赔款拱手送给侵略者。

这些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深重灾难必须打掉。            

在地球人类还没有发展到消灭弱肉强食、消灭国家的阶段,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解放,永远是民生的基本保障。

民族主义,在国家竞争构成的世界中,始终是最重要的必需品;在世界大同、人类大和、国家竞争消失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村世界中,民族主义是个美丽的生活装饰品。

而民权(民主),只是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针对特定问题的有效工具。

民主,是个好东西,是个奢侈品,但不是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只有当人类走进世界大同、人类大和、国家竞争消失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村时,民主才会上升为必需品。

所以,“三民主义”通常情况的正确表达次序应该是:民生、民族、民主;在国家面临侵略危机的特殊时期,“三民主义”的正确表达次序应该是:民族、民生、民主。                                   

 

二、“八目”新诠释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的“八目”。

“格物、至知”两目,是在人的认识论心本体范畴,用人的认知能力、动力、选择力去与认知对象互动,去得到自己的“事实判断”识见。

这里的认知对象是客体,这个客体可以是物、他人、客体自己;可以是直接的实体、事物,也可以是群体共识或人类共识体系;可以是“尊德性”的良知道德,也可以是“道问学”的专业科学技术。

“八目”的每一目本身(包括格物致知本身),都是格物致知的对象。

“诚意、正心”两目,是在人的人性论心本体范畴,在“格物、至知”的基础上,用人的“生生不息本能+同理心”去与认知对象互动,去得到自己的“价值判断”识见。

                                          

第一步“价值判断”是做出“是否本真?”并做出取舍。这一步判断适用于人的全部认知。

“道问学”专业技问题走到这一步,就已经完整彻底了。

第二步“价值判断”是做出“是否正义?”并做出取舍。这一步判断只针对“尊德性”道德认知。

第三步“价值判断”是做出“是否内化?”并做出取舍。

这一步筛选出来的基本道德良知,是要求每一个人去进一步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潜意识、自己的信念、性格、习惯的,是要求每一个人去把它们转变为自己的随时随地的自觉思考与自觉行动的。

这是“诚意正心”的完整三步。

这个已经转化为潜意识的基本道德良知,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方式与效果,就非常接近人的本性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方式与效果。

这个后天养成的基本道德良知潜意识,就接近孟子说的那个“不学而知,是为良知;不学而能,是为良能”了。

这个“诚意、正心”的第三步“内化过程”所要求的内容,是“诚意、正心”的最主要内容,这个内容的内化,是要求每一个人必须去完成的。               

这一步筛选出来的非基本的道德良知、更高要求的道德良知,这部分内容的内化是进一步的、更高的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并非对每一个普通人的要求,而只是对己有更高标准要求的人的一个逐步升级的而非必须的、非紧迫的修炼过程。

价值判断后的基本道德良知的内化,是“修身”这一目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但其他的内容、一切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内容,也都是修身的内容。

在基本道德良知方面,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完整完成的“诚意、正心”三步的修身过程与修身内容,这三步哪步都不能少。其他内容,都可以是修身的内容,但这些修身内容与修身过程,并非都必须要有“诚意、正心”的“内化”这个第三步。

实际上,内求过程与内化过程、内求与内化的结合,都在“诚意、正心”的三步中完成。特别是“诚意正心”的第三步,实际上既是内化过程,又是内求过程。  

另一方面,“八目”只是一个很好的人生修炼方向、方法,只是一个很好的修炼过程节点概括,但“八目”的修炼内容,需要另行确定。

仅在基本道德良知范围内,甚至仅在整个道德范围(尊德性范围)内的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不够完整彻底的,还必须把一定范围的“道问学”专业技作为修身内容。

同样,把人生修炼的范围仅限定在儒家人性“五伦”关系道德范围,也是不够完整彻底的。儒家人性“五伦”关系道德中,只有“仁、义、礼、智、信”等厚德载物的德目,而缺失了“勤、勇、毅”等自强不息的德目,缺失的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德目。

汉字“人”由两条腿组成,可以理解为其中一条腿是“自强不息”,另一条腿是“厚德载物”。只有两条腿都健全、健壮,人才立得住、走得稳、跑得快、跳得高。

“义利合一、善恶合一、乾坤合一、知行合一”这个“一本三达”体系,是一个更加完整彻底的“尊德性”德目体系,而且,这个体系还是基本道德良知体系,是一个需要“格物至知诚意正心”全内容、全过程的修身体系。

这个“一本三达”尊德性体系,加上“道问学”体系,是一个广义的“修身”体系,这个重构的广义体系,才是一个完整彻底的全修身体系。

对这个广义的修身体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经世致用”三目,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基本道德良知的修身,是做不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不到经世致用、做不到外王的。

致良知,既要内求,也要内化。既不能局限于儒家经典心性道德范围,更不能局限于《大学》《中庸》两部书;应该扩展到“一本三达”范围,扩展到人类共识范围。

致良知,所谓的“心学工夫”就是在修炼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尤其是在内求与内化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

所谓“心学功夫”,其一,是指修炼的方法能力,特别是内求与内化的能力;其二,就是指在修炼上获得的良知道德能力、人生能力,尤其是指完成了内求与内化的道德能力、人生能力(道德信念、道德性格、道德习惯、道德潜意识)。

舍不得“工夫”,就得不到“功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废话,一次说清楚:王阳明和朱熹在格物致知方面的区别
▪【推荐】“诚意”与“正心”:致良知工夫的两种路径 | 段重阳
阳明心学述要
[]《卷上•陆澄录》格物即是正心在线收听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大学》的“格物致知”有什么不同?
季羡林眼里真正的国学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