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古镇 | 夹江华头

华头镇,位于夹江县西约16公里的大山里。清咸丰二年(1852年),此地东三里许的苟家场因遭洪水被毁,乡场遂迁至现地——背山邻水的平坝地带。水顺山弯,夹山之形如鸡翅,平坝之状若铧头(注:安装在耕犁上的铁制片头),故新场被称为“铧头场”。清光绪《夹江县乡土志》记载:铧头场“形似铧头因命名焉”。可以印证此说法的是,华头场山后有一修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沈氏墓园,其墓坊柱上刻有楹联:“鸡翅为环抱;铧头作奠安”。铧头场后来改称为华头场。明清,及至民国期间,铧头场一直是夹江和洪雅两县共管之地。1949年,华头设乡。1951年,华头乡划属夹江管辖。1992年,华头设镇。

流经此地的小河名稚川溪。稚川溪,又名川溪河、稚川河、雅川河,发源于峨眉山北部深处的黄湾和大坪,溪水由南向北流过华头场,经歇马于木城的石面渡汇入青衣江。蜿蜒崎岖于千岩万谷之中,清澈见底的稚川溪,碧波荡漾,澈声林野。清代诗人、书法家,曾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有诗吟咏稚川溪:“仙溪诗溯稚川家,金釜山前石径斜。危崖断壁天半削,翩舟一剪水三叉。”峡谷深渊,翩舟一剪,稚川溪景致绝佳,确实让人望景生叹。

华头场边有一座悬索桥供乡人两岸来往。悬索桥,也叫绳桥,即用绳索连接两岸,铺以竹木的简易桥,主要建在峡山湍河的地方,现在已不多见。悬索桥所用绳索有竹索、藤索和铁索几种。华头场的悬索桥为铁索桥,约两米长的横木密集地铺设在缆绳上,上面再竖着铺设七排木板用做桥面,桥道两边有钢筋护栏。靠镇场一侧的桥头处至今还保留有6块记述早年建桥修桥历史的石碑,刻字残留让人略知该桥的雨迹云踪。该桥原名“兴隆桥”,石碑上“道光拾叁年夏”的题刻,可以准确地表明该悬索桥的修建时间,就此也可推知在建“铧头场”之前,这里已经是乡人聚居地。悬索桥为华头场的标志性构筑物,站在桥上观看临河吊脚楼和远山近水,更是景致多多。河两岸来往的人很多,该桥也是很多中小学生上学放学的必经之地。赶场天里,悬索桥上更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华头,西南边为蜿蜒的峨眉山余脉,东北边为绵亘的大旗山脉,交通不便的古时这里应是属于荒落闭塞之地。然而,一方水土一方人,生养终老,华头古来一直是人居选地。华头之历史,见诸于官书文字的甚少,零碎间断,年湮代远,恐也多有不察。但从个别碑志、家谱中,以及询问中,可了解到华头乡人多是外省移民后裔。外省移民迁徙来华头场,早有明洪武时期的,如前述沈氏墓园的主人沈奇宗,其祖籍为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沈氏先祖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遭兵燹之变”入蜀,后代则一直在华头一带生活。再如,华头沙湾村《王氏家谱》中记述王氏祖籍山西太原郡,先祖于明朝后期“奉命入川”,子孙迁至华头场。还有很多华头人氏是明末清初时的外省籍移民后代。清同治二年(1863年),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在大渡河遇涨水被困,粮荒草尽,石部三千人被迫由清军收编,部分骨干分散潜入雅安山区。后来,这些人先后或翻山越岭,或沿青衣江而下进入洪雅、夹江、峨眉等地的远村僻壤,隐姓埋名,自寻生路。他们的后代或也成了华头山乡里的居民。拓土开荒,开基创业,数百年里,移民们依存于华头山水,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移民史。

提及沈氏墓园,这里要多写几笔。地处山区,华头一带保留有大量的清代古墓,林藏谷隐,这些古墓园多数建造豪华,墓穴采用砂岩条石围砌,外有石板围栏,还有高大的墓碑、石坊。精美的雕饰,题材丰富,包括祥花瑞草、仙兽珍禽、神话故事、戏剧人物、云窗雾阁等,另有篆隶行草多种字体刻写的墓志、楹联、诗词等。古墓园包含了大量的涵盖多方面的信息,极富艺术欣赏价值和文化博考价值。沈奇宗墓园占地宽阔,墓铭牌坊高大,双面浮雕,正反面刻有神态各异的人物有数十个之多,另有楹联6对。墓室石坊高宽约7米见方,各类浮雕图案众多,镌刻人物多达几百个,另刻有多首诗词等。沈氏墓园精美至极,制式传统古典,实为蜀地墓园石雕艺术之典范。

从沈氏墓园的工造水平可看到,山中乡人对石头的利用可谓是精到和极致。另一个经典之作就是华头场外“王氏民居”中的石雕照壁。依山傍水,绿荫之中的“王氏民居”为清代官人私宅,修建于清同治年间,清晚名人张之洞、曾璧光都曾题匾于王家。该宅院的院坝、外通道路皆用石板铺砌,屋基、柱础、堡坎、坦墙等也是取用山中石材做成。柱础上,以及房屋各处的木构上都精雕细刻有奇花异草、祥鸟瑞兽、戏剧人物、古典故事等各类饰物。石雕照壁位于宅院正中石阶前,由3块大石料组成,“四柱三檐”仿木建筑制式,照壁高宽各约4米,另设有底座。照壁正面刻有“海涌金山、祥云旭日”图案;背面刻有“福禄寿三星问居”图案。照壁正面和背面还分别刻有“福禄”、“寿喜”、“孝弟”、“忠信”大字,以及“华国文章初跃浪;仪庭德凤首腾飞”、“青山钟灵开甲第;绿水湾环荫文章”等楹联。山乡民居中有如此硕大和精美的石质照壁,实属少见。

种种迹象表明,清中晚期时是华头的鼎盛时期。地处大山之中,华头的兴盛,不可能仅靠农耕。古时,交通不便,峨眉山、瓦屋山,乃至远外的彝族聚集地,都会通过华头场与夹江、洪雅等内陆城乡互通互往,借助于稚川溪水路,能更方便地进行农商货物的运输与贸易,华头场成为了稚川溪上游最大的水渡码头。山大林深,山货野味充足,也是华头与外界交易的重要资源。正因为闭塞,山乡能更多地免受外面战乱或政局变动的影响,加之乡民勤劳苦作,戮力奋发,崇尚耕读传家,温良恭俭让,华头一地产生出为数不少的贤达豪富也就不足为奇了。

华头山里盛产竹子,古时也是生产竹纸的地方。至今还有一些土法造纸作坊,多道工序,手工造制,自产自销,给远近乡人提供纸品。旧时的造纸户,都会在其祖宗牌位旁另供奉“祖师爷”蔡伦,逢年过节时在场上的蔡伦庙里举行祭祀仪式。华头山里还蕴藏有煤炭资源。早在民国初期,华头就开办了牛马溪煤矿和石码门煤矿,民间投资实业初具雏形。农工商渐兴,使得华头场名声远至,天主教也传到了这里。

华头场现保留下来的老街只剩两条,分别是上河巷和学前巷,早年的正街、背街仅存地名,其他街道及其房屋建筑则已“焕然一新”。上河巷沿河而建,约一丈宽的街道现铺设着整齐划一的机制石板,街两旁是联排的传统民居。民居多是两层楼房,或带低矮阁楼的房屋,高低错落,部分房子的二楼凸出在外,形成了遮阳挡雨的街沿;房屋临街面都是木板槅门,里走分别是一进或多进院子。从河对岸看,靠河一边的建筑都是传统的吊脚楼,影映在溪水里甚是好看。古街古市,古镇古风,一些房屋外的木隔板上或二楼的楼裙上,还留有早年的标语口号或领袖语录。学前巷,因邻近学校而得名。该巷宽丈余,三合土铺路,两边都是旧房,有平房,有楼房。商业氛围浓厚,很多房屋都变成了商铺,塑料遮蓬很是显眼。仔细看过去,木构石础风雨剥蚀严重,巷子两旁的房子应该都是很有历史的。

旧时的华头场内外,有很多宫观寺庙,如碧山庙、禹王宫、萧公庙、三圣宫、洪川庙、观音寺等。其中禹王宫、萧公庙、三圣宫分别是明清时迁至本地的湖广籍、江西籍和陕西籍移民所修建的同乡会馆。

华头场街道狭窄,赶场天或有乡间集会时,街上挤满了人。山乡里的热闹,不同于城市里的热闹,分明感觉到的是亲切、朴实和地道。熙来攘去的人群里,很多人背着大背篼,各家店铺门前都有人站着或坐着,时光似乎停滞,画面似乎静止,只有那乡音,让来客竖着耳朵,仔细辨听。华头场的“火坑子”腊肉、豆腐干和白酒,可谓是当地之“三绝”。山里的猪肉,膘肥肉厚,土法制作,颜色好看,味道独特。豆腐干更是名声在外,场上有多家豆腐干作坊,门前立着自己的招牌。高山环境中的黄豆和泉水,保证了豆腐干的品质,加上祖传数代的工艺,使得这里的豆腐干口感好、回味长。有机会来此享受美食,佐以华头土法精酿的白酒,定会让人三生不忘。

移民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至今华头山乡里还保留着很多旧时习俗和活动,其中“堂灯戏”最为典型。堂灯,明清时期就流行于洪雅、夹江一带,属于灯戏类,据传早期灯戏常在农户家的堂屋里表演,慢慢地就被叫做“堂灯戏”了,清晚形成的川剧就吸收了灯戏中的一些腔调与唱法。华头及周边乡村里的堂灯戏,有其独特的曲牌,演唱时配以锣鼓、铜钹、唢呐、二胡、笛子等乐器,唱词轻松诙谐,通俗易懂,表演滑稽,活泼有趣,乡土味很浓。表演通常由男女二人进行,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如《豆狗绞索》、《三儿子送嫂》、《张烂子送亲》、《鲤鱼哥哥讨亲》、《打渡》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夹江最南端的这个古镇90%乐山人没去过,人少景美还免费!
夹江华头 藏在深山的百年古镇
夹江古镇
行走乐山 品味山水田园
乐山附近所有乡镇赶场时间,喜欢到农村赶场的朋友快来看看!
手工制帘传承五代:张大千抄纸也用他家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