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拉伯民族主义和美苏关系

费亚兹·萨伊赫  著  

张文涛  译


内容提要  一直以来,阿拉伯民族主义反对西方,因为西方的政策往往伤害了阿拉伯国家的民族利益。冷战期间,阿拉伯国家的立场受到西方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强烈影响。西方国家在制定阿拉伯政策时,缺乏对阿拉伯国家主权和民族主义的尊重。这些都造成了冷战期间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国家互不信任。西方认为,阿拉伯国家的中立政策先后经历了从遁世冷漠,到消极被动再到积极活跃的发展过程。他们还认为,自1955年以后,西方在中东地区不断地失败,而苏联则步步进逼。有迹象表明,未来,阿拉伯国家对待西方态度有可能缓和,但是,西方应该首先开始主动改变,并且,改变的因素已经具备。显然,阿拉伯人不愿意屈从于苏联的干预,而且,阿拉伯民族主义已经成为阿拉伯世界反对共产主义的桥头堡。如果西方能够尊重阿拉伯国家的主权和合理诉求,他们会发现在东西方力量的较量中,阿拉伯世界更可能会加入西方的阵营。

作者简介 费亚兹 萨伊赫(Fayez Sayegh)曾担任阿盟驻联合国参赞

 原文请参见《中东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阿拉伯民族主义和美苏关系有两个基本条件,这两个基本条件对正确认识这一问题至关重要,但是,这两个基本条件又常常被政治分析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忽视。

首先,毫无疑问,在美苏两个阵营的较量中,阿拉伯国家一定会把自身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放在第一位。从表面上看,阿拉伯国家强烈希望从外国的控制中获得自由,发展政治、社会、经济,从而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最终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统一。然而,问题是,东西方对待阿拉伯民族主义态度迥异,阿拉伯对待东西方的态度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

遗憾的是,西方在与苏联阵营的对垒过程中,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目标和战略,丝毫不顾及阿拉伯国家是一个整体,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目标和战略。近年来,美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各种误解均是由于只从东西方冲突的角度去看待阿拉伯民族主义,有时,西方甚至希望阿拉伯国家屈从于西方,为西方的重要需求放弃自己的重要利益。从1955年开始,苏联就宣称应该将阿拉伯国家的民族利益和苏联与西方的冲突区分开。而且,苏联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对阿拉伯国家经济援助,从未提出让阿拉伯国家服从苏联阵营或在东西方对垒中站在苏联一边的附加条件。

理解阿拉伯民族主义和冷战的关系的第二个基本条件是要区分开美国和西方,进而区分开美苏关系和东西方斗争。区分清这两种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冷战中的西方阵营,除了美国还包括欧洲大国,阿拉伯民族主义在冷战开始前是和这些列强进行过多年的殊死斗争的,而且,这些斗争与冷战没有关系。这些斗争从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达到高潮,阿拉伯人眼看着自己一寸寸的土地被英、法占领,或被意大利、西班牙占领。虽然1916年阿拉伯革命,阿拉伯人与英国联合,发动起义推翻奥斯曼帝国,并最终解放“肥沃新月地带”,阿拉伯半岛也脱离奥斯曼的统治,但是,这一胜利成果很快随着英法瓜分这一地区而化为乌有。

在东西方冲突中,把西方殖民列强与美国同等看待,不利于团结阿拉伯人民共同支持美国。实际上,在冷战中,阿拉伯国家和其它亚非国家一样,既非以美国民主为代表的一方,也非以苏联共产主义为代表的另一方,而是在经历两大有机整体——两大力量集团的较量,只是其中一个集团是西方殖民列强,而亚非人民正在与这个集团在不懈斗争,争取民族解放。

一、审视阿拉伯国家对待冷战的态度

认识阿拉伯国家对待冷战态度的变化有两个方面:一是要认识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思维,二是要认识欧洲殖民主义与西方的发展道路。在二战结束起,阿拉伯国家对待冷战的态度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其中,1947年,1951年和1955年分别是这四个阶段的分界点。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5到1947年,这是冷战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阿拉伯民族主义对西欧为中心的掠夺殖民主义的鲜活记忆深刻影响了其对日益逼近的东西方冲突的态度。实际上,这一阶段,阿拉伯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并未结束,因为,直到二战结束,还有很大部分的阿拉伯土地尚未获得解放。显然,美国并未参与阿拉伯民族主义摆脱西欧殖民主义的斗争过程。受威尔逊主义影响,美国的教育者、传教士、慈善家共同创建了美—阿友谊,这种友谊持续了一百多年,并且因为美国奉行反对殖民主义的外交政策,延续发展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二十年。然而,二战刚结束,美国就步英国后尘,匆匆投入中东,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美国不顾1946年英美质询委员会的建议,以极大的热情插手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决议,在以色列建国问题上广施影响。因为这种做法,美国一下子变为吞食阿拉伯权益的帮凶,令阿拉伯国家更为担心和恐惧的是,这种干预比殖民主义更要命。因此,即使在冷战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之前,西方列强已经因为英、法的殖民政策和英美的亲锡安主义政策而招致了怀疑、敌对和反抗。

第二阶段

冷战的爆发并未彻底改变这种局势,因为初期,冷战并未影响到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持一种冷漠的眼光审视冷战,继续与西方对立,原因仍是与冷战无关。

第二阶段的时间为1947年到1951年。这一阶段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对待冷战的态度受到4方面影响。首先,东西方冲突是在阿拉伯世界之外: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重建,捷克斯洛伐克政变,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所有这些事件都远离中东的日常意识范围。阿拉伯人更关心自己的问题,清除英国人在苏伊士运河的基地,重谈英国-伊拉克条约,战后阿尔及利亚首次政变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巴以战争。

其次,这一期间,冷战的一方,苏联完全远离阿拉伯人的视野。

再次,冷战的另一方——西方,虽说不受欢迎,但是他们的确实实在在就在阿拉伯世界里。直到1951年,西方殖民列强还占领着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和阿拉伯半岛的东南边缘。一个以西方为主导的犹太国家已经建立起来,这个国家以牺牲阿拉伯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占据了巴勒斯坦大部分领土。而且,西方军队仍然驻扎在埃及、伊拉克、约旦这样已经独立的国家里。

第四,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这是东西方冲突的核心,但阿拉伯人根本没有把它放在自己的头脑里。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或者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在阿拉伯世界鲜有追随者。这种外来的意识形态,根本无法与阿拉伯世界的宗教说服力、个人的信仰、民族规约和基本的文化传统相提并论。因此,从1947间到1951年期间,阿拉伯民族主义因为无意卷入意识形态和政治事务,因此表现出对冷战极为冷漠。如果说两者有交集的话,那么唯一的交点是,西方作为东西方冲突的一方,因为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所以和阿拉伯人民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存在着矛盾。

第三阶段

从1951年到1955年,阿拉伯民族主义对待冷战的态度开始过渡到第三阶段。其标志是1951年,西方提出在中东地区建立防务组织。我们回忆一下就会知道,西方在冷战初期,根据其对苏联阵营的遏制政策,在欧洲和远东建立起集体安全防务组织,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太平洋共同防卫组织等。然而,直到1951年,中东地区的亚非部分还只是被看作苏联的毗邻区,并未被纳入西方集体防务体系。这种遏制体系上出现漏洞是因为西方认为,英国在阿拉伯领土上驻军和设立军事基地,是事实上的军事占领。然而,直到1951年,西方才意识到英国在阿拉伯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第一次向阿拉伯民族主义伸出友好之手。当年10月13日,埃及受邀进入西方关系圈,同时,西方国家经过彼此妥协,同意苏伊士军事基地脱离英国管理,开始国际化的步伐。

阿拉伯国家对于西方上述行为作何反应呢?西方政客们起初天真地认为,只要他们改变以前的错误做法,在基本政策不变的条件下,阿拉伯国家就会热情地投入他们的怀抱,进入其遏制体系内。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西方把阿拉伯纳入其遏制体系的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当时的时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一些具体情况均不合适。西方只看准阿拉伯国家的领导权,其战略目标就是要在阿拉伯领土继续维持其军事基地和武装部队。阿拉伯民族主义热情则在不断地无条件退却中日益被唤醒。于是,阿拉伯国家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再一次占据上风,超过了在冷战中与西方结为一体的可能性。

阿拉伯对于东西方冲突的冷漠态度一直持续到1951年,表现为奉行不干预、不结盟、不承诺的外交政策。而当时亚洲、非洲甚至欧洲的某些国家也奉行这种政策。同时,西方向来反对其它国家染指苏伊士运河,于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将自己不参与冷战看作是其民族解放运动的延续。因此,当西方施展其外交手腕,坚持把阿拉伯民族主义拉入其阵营时,阿拉伯国家原先模糊不清的不结盟政策一下子变得清楚起来。这种外交政策起初模糊不清,且与冷战毫无关系,此时很快与冷战直接联系起来。1953年签署的《巴尔干同盟条约》、1954年的《巴基斯坦-土耳其协定》以及《美国-伊拉克协定》等一系列条约,使中东国家看到自己一个又一个兄弟进入到西方的藩篱之内。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不祥地预感到冷战的阴影已经笼罩在家门口。如果他们不能继续对冷战保持冷漠,如果他们必须亮出鲜明立场,因为信奉不结盟理论,他们会断然拒绝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西方说阿拉伯国家可能会在“两种主义中选其一”,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则坚定地回答,“两个都不要”。

第四阶段

西方对于阿拉伯国家拒绝加入西方阵营没有丝毫的同情。与此同时,加入西方阵营的思想在阿拉伯世界成为异端。西方大国使尽浑身解数,希望能拉拢某个阿拉伯国家加入西方阵营。1951年对埃及的拉拢失败后,他们于1955年成功地拉拢了伊拉克政府。当时,伊拉克政府因为忽视了阿拉伯国家联合防务条约而成为巴格达条约的缔约国。这一行为把原本在阿拉伯世界以外的冷战带进了阿拉伯世界内部。随后,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不断影响阿拉伯民族主义对于东西方冲突的态度,这就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对东西方冲突的态度发展的第四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开始于1955年,阿拉伯外交政策从消极被动的不结盟态度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中立政策。不结盟政策之所以被认为是消极被动是因为这种外交政策的思想是拒绝卷入任何外部集团的关系网络中,否则可能会导致阿拉伯国家从属或依附于他国。然而,1955年出现的新外交思想则充满活力,这是一种积极活跃的态度。因为阿拉伯民族主义开始愈来愈感到,仅被动地保护主权免受正在或潜在的侵害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主动地建立强大的主权。不结盟的基本思想就是他们把中立与梦寐以求的独立看得同等重要。

然而,他们也把这种新外交政策他们蓬勃兴起的民族运动的目标联系在一起。这一目标指的是,通过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最终过上幸福生活。正因为这样的动机,阿拉伯国家积极主动中立政策的基础是一切外交关系必须以阿拉伯民族利益为至高无上。他们追求扩大工业和贸易,实现农业现代化,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拥有武器和更大的市场,寻求新的资本投入和技术知识及原材料。阿拉伯人逐渐意识到,只要外交关系是自由协商,无附加条件的,只要对国家主权没有侵犯,他们可以和任何国家发展外交关系,而不用在乎它的意识形态或者是冷战阵营中的哪一方。

二、西方对于苏阿关系的反应

如果阿拉伯的不结盟政策让西方感到吃惊的话,那么阿拉伯国家与苏联阵营不断发展深化的经贸和文化关系则让西方焦躁不安,甚至歇斯底里。阿拉伯这种做法是前所未有的,他们甚至威胁说会给苏联进入某一区域的特权,而这一区域则是西方的直接保护地。阿拉伯民族主义则从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新政。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主权状态如果有利于与其它国家建立或发展和平外交关系,那么这种主权状态就应该优先被确认。他们还说,如果还有西方国家认为可以阻止阿拉伯国家与其它国家发展贸易关系,那是因为他们还不愿意接受阿拉伯国家主权独立的现实。他们应该知道,阿拉伯民族主义存在,而且还将永远存在。阿拉伯民族主义认为,是西方引起了他们政策的变化。因为西方国家冒所有阿拉伯国家,包括伊拉克之大不韪,通过《巴格达条约》把冷战引入阿拉伯世界。也是西方用贿赂、引诱、恐吓等手段,迫使阿拉伯国家和政府就范,加入由其主导的条约或联盟。当一些阿拉伯国家,如埃及、叙利亚、也门坚持他们自己选择的不结盟道路时,他们却发现自己已经处于被西方经济制裁和惩罚之中。

这种时代潮流直接导致了埃及在1955年突破重重的经济封锁,还有其它一些因素,使埃及50年代中期不得不从苏联购买武器。这些因素包括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该会议号召会员国放弃在冷战中的阵线,鼓励成员国大力开展与成员以外国家的经济贸易。还有1954年和1955年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爆发的反法斗争和在阿曼和亚丁弯爆发的反英斗争,都表明阿拉伯和西方的关系日益恶化。再加上五十年代初期,以色列激进主义得到新的发展,1955年2月戴维·本·古里安重新上台,也许是为了讨好以色列激进派,为当年7月举行的大选做准备,他随后开始了边境空袭政策。还有1955年苏联开始了一项新政策,把所有欠发达国家统统纳入冷战体系。这种对亚非国家政策的改变使克林姆林宫对斯大林政策的热捧达到高潮。苏联通过向处于战火中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欠发达国家提供军事、外交、经济援助,并利用1955年召开的日内瓦首脑会议缓解东西方紧张态势。

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埃及对武器和经济援助的需求更加迫切。苏联也从容地为满足这种需求做好了准备。大部分亚非国家支持这种贸易形式。随着与苏联开始新的外交关系,埃及宣布从其外交方针被动地不结盟政策向主动中立政策转变。这次运动后,埃及民族运动同西方怎样变成“行动——反应——仇恨——报复”这样的恶性循环成为今天人民研究的内容之一。阿斯旺、苏伊士、三方入侵、艾斯豪威尔主义等都成为阿拉伯与西方渐行渐远的标志。

结  论

本文通过对阿拉伯民族主义对东西方冲突态度变化的研究,形成了3个主要结论,供历史研究参考。

第一、  阿拉伯伯民族主义在各个阶段对西方的政策和行动都有自己的态度,西方政策和行为给阿拉伯人心中至高无上的民族利益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西方殖民主义、锡安主义、冷战前与西方的状态,冷战前后的态度都与冷战无关,这些因素对阿拉伯国家对东西方冲突的态度起到了决定性影响。

第三,西方在冷战前和冷战开始后对阿拉伯的政策被认为是对阿拉伯国家已经取得的主权和民族利益合法性缺乏应有的尊重。

以上这些对于正确理解阿拉伯民族主义为什么在冷战中对西方不信任,之后,又为什么从对东西方冲突漠不关心转变为被动地不结盟,又转变为主动的中立政策至关重要。而要解释清楚为什么自1955年冷战进入阿拉伯地区后,西方在阿拉伯地区势力日渐衰退,而苏联则步步进逼也绝非易事。

总之,未来,阿拉伯世界对待东西方冲突的态度将会进入另一个阶段,一种更加平衡的常态化的中立,而非偏向一方的中立。因为自1955年以来,偏向任何一方的中立政策都限制了阿拉伯的发展。然而,要改变阿拉伯上述态度的想法应首先从西方做起。所幸的是,西方开始这一转变的因素已经形成。近几个月以来,虽然有些阿拉伯国家因为经济援助的需要,加入了苏联阵营,但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已经明确表现出不愿屈服于苏联插手阿拉伯事务的意愿。阿拉伯民族主义还说,他们是阿拉伯世界反对共产主义的中流砥柱,或是拒绝苏联诱惑的最佳选择。这一点终于给了西方那些政客们绝好的机会来重新认识阿拉伯民族主义。他们应该认识到他们在和阿拉伯民族主义打交道时,他们应该更好的保护阿拉伯国家的合法利益,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因为把阿拉伯国家违心地带入冷战而遭到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强烈反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巴拉达特 | 民族主义的历史
从阿富汗尼到萨达姆——泛阿拉伯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西方的东方主义与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国政学人
西亚」1958年,伊拉克推翻费萨尔王朝的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
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苏德战争:两大军事强国争霸的背后,揭开了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序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