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二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二章(德篇第七章)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原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解】
1、和大怨,必有余怨;对于巨大的怨恨,即使和好,日后也会浮现裂痕。
2、左契:债权人所执的券契。
3、责:索取。
4、彻:苛吏用的白条。
5、天道无亲:天地没有偏亲偏爱,而是公正、公平。
6、与:给予、帮助。

【释义】
当和人产生“怨”,即使化解了,也留下心结,这怎么能算得上得道者的行为呢?圣人即使拿着有理有法的证据,也不会责求欠款人。有德行的人有契约而不恃,无德的人用白条而责求于人。但天道是公平公正的,经常照顾那些顺应道之人。

【释意】
有德之人的第一个境界是做到无敌,利益天下,无害则无敌。所以,真正有德行的人,会从每一个念头和每一句话开始,不制造大怨。宇宙法则是给出什么,收回什么。人这一生中其实都是在跟自己打交道,都在与自己的内在品质互动,我们给出去的,道都会还回来。
为何好运、霉运来了都是接二连三?主要取决于人在那时进入了何种频率,是高频还是低频。要时刻处于转化的状态,用高的意识频率来面对低频事物,如宽恕、慈悲。将自己调至高频,高频的事情就会到来。你的状态决定着什么结果会回来。如何给予?在自己把握范围内帮助对方,不影响自己的那份快乐与喜悦,就是在给予到未来版本的自己。这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一章(德篇第六章)
同频合心 同志合道
(原第23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注解】
1、希言:大音希声,大自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不言之教符合自然之道。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疾风、暴雨持续不了一整天。
3、天地尚不能久:天地为何不久?一是自然万物的生长需要不长久,二是要留有余地创造新生。道是松弛有度的,要游刃有余,留有余地。

【释义】
我们谈谈自然之道,狂风不会一直吹,骤雨也不会一直下,是谁在刮风下雨呢?是天地。天地都会考虑万物时节,把握风雨节度,更何况人呢?从事传道工作,要先调整意识频率,和接受者在同一意识状态,对处于道的意识高度的人谈道,对处于德的意识层面的人讲德,对处于名利世俗层面的人讲名利。因为讲的是对方关注和理解的东西,所以对方可以很开心地收到。当你谈论超过接受者意识之外则信不足;当你谈论接受者完全无意识的内容,对方将反过来怀疑你有问题!

【释意】
自然之道,有松有驰。人之道也如此,很多激励性培训,短时间可以,但无法长久。所以道之大,追求长久。如何长久?要合乎众生的需要。众生需要快就快,需要慢就慢。延伸到传道上面,也要因人而异。不要把自己知晓的真理强加给别人。而是根据别人的理解和需求,给予恰如其分的支持和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的智慧79
225.《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为何孔子求“仁”,而老子却教人“不仁”?他们二人到底在说什么?
道德经》通读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