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漏谷穴(12)

 

漏谷穴

取穴方法:漏谷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穴位解剖: 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肢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



 

漏谷穴(太阴络穴)解析:

     1)漏谷。漏,漏落也。谷,五谷也、细小之物也。该穴名意指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

     本穴物质由三阴交穴传来,因脾经的湿热之气与肝经及肾经气血物质进行了交换,上行至本穴的气态物质则温度偏低,在本穴的变化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浊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细小的谷粒漏落之状,故名。

     2)足太阴络、太阴络。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其气与脾经其它的气血物质相比温度较低,穴内气压亦较低,脾经其它部位的水湿之气向本穴汇聚并沉降地部,本穴有联络聚集脾经天部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漏谷穴意义: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及气态物中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混浊的气态物由天部沉降至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脾经阴浊。

     主治疾病: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

    人体穴位配伍:  

     漏谷配曲泉,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主治血瘕。

     漏谷配阴陵泉、三阴交,有温经通络除湿的作用,主治下肢重痛。

     遗精

     主穴:关元、肾俞、三阴交

     配穴:肾虚不固者,配志室、太溪;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阴虚火旺者,配太溪、神门;湿热下注者,配中极、阴陵泉;失眠者,配神门;头晕者,配百会;自汗者,配复溜。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调补肝、脾、肾,振奋肾气;肾俞补肾固精;三阴交善调脾、肝、肾之气,清泄虚火,固摄精关。

     实证癃闭

     主穴: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配穴:湿热蕴结者,配委阳;肺热壅盛者,配尺泽;肝郁气滞者,配太冲、支沟;瘀血闭阻者,配次髎、血海。

     方义:中极为膀胱募穴,配膀胱之背俞穴,俞募相配,促进膀胱气化功能,通利小便;三阴交、阴陵泉为脾经腧穴,善于醒脾利湿,消除瘀滞,通利小便。

     虚证癃闭

     主穴:脾俞、肾俞、三焦俞、关元、三阴交

     配穴:脾气虚弱者,配气海、足三里;肾阳虚弱者,配太溪、阴谷;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配气海、曲骨。

     方义:脾俞、肾俞以振奋脾肾气机,脾肾不足则三焦决渎无力,故用三焦俞以通调三焦气机;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能温补下焦元气,鼓舞膀胱气化;三阴交调理肝、脾、肾功能,以助膀胱气化,诸穴相配可达益气启闭之功效。

     临床运用:   

     1.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肠胃炎,肠鸣音亢进,消化不良;

     2.运动系统疾病: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

     3.其它:尿路感染,精神病。

     相关论述:

     1. 《针灸大成》: 内踝上六寸,胻骨下陷中。
     2.《中国针灸学》: 内踝尖上六寸,当内踝高点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胫骨内侧缘后方。

    3.《针灸大成》: 主肠鸣,强欠,心悲逆气,腹胀满急,痃癖冷气,食饮不为肌肤,膝痹足不能行。

     4.《备急千金要方》:久湿痹不行;肠鸣而痛;失精。

     5.《铜人》:痃癖冷气,心腹胀满,食饮不为肌肤,湿痹不能久立。

     6.《针灸甲乙经》:腹中热,若寒腹善鸣,强欠时内痛,心悲,气逆,腹满,漏谷主之。少腹胀急,小便不利,厥气上头颠,漏谷主之。

     7.《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痃癖冷气,心腹胀满,食饮不为肌肤,湿痹不能久立。

     8.《类经图翼》:主治膝痹脚冷不仁,肠鸣腹胀,痃癖冷气,小腹痛,饮食不为肌肤,小便不利失精。

     针灸治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腿外侧。深刺时须防刺伤胫后动、静脉。

     禁忌:

     下针需要谨慎,本穴下布有诸多神经及静、动脉,手法不熟练者应谨慎使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灸。以胫骨有漏血孔,与本穴遥相关通,盖防其由漏血孔传热及髓也。

    《针灸大成》《铜人》:针三分,禁灸。

    艾灸疗法: 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疗法:

     按摩漏谷穴治消化不良

     何为“漏谷”?就是有谷子漏出来之意,也就是食物进入胃里后,还没有消化好呢,营养还没来得及吸收呢,就从身体里排出去了,直接“漏”出去了。

     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完谷不化”,而漏谷穴恰能解决消化不良等问题。漏谷穴有健脾合胃、利水除湿的功效

     每天坚持按揉漏谷穴3-5分钟,再注意生活习惯,这些问题就会大而化小,小而化无了。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方法
足太阴脾经---商丘穴
针灸易学
腹痛经典针灸处方分享(五)——调补肝肾方,温中止痛方
针灸治疗白带
温炙操作取穴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