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沉默与沉稳的不等式

沉默与沉稳的不等式

西哲有云“沉默是金”,据说出自苏格兰作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之口,至今仍被人们普遍视为名言警句而引用。这句话可以有多种解释,无非是说,沉默也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潜在的力量,默默无语胜过千言万语。值得注意的是,沉默不等于沉稳,沉默的适用性要看场合和对象,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要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去应用。消极沉默的结果,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美国波士顿有一座犹太人遇难纪念碑,碑文是德国神学家弗里德里希•古斯塔夫•埃米尔•马丁•尼莫拉的一段话:起初他们追杀共产党,我不是共产党,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也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但我是新教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这篇碑文告诫人们,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金,该当你仗义执言时,你却明哲保身而缄口,到头来就没有人来为你主持公道了。

  “沉默是金”这句名言,可对应的中国古训很多,大都与待人处世有关,无非是告诫人们管住自己的舌头。比如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是非只为多开口”等等。这些古训同样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也要区分应用对象和场合。在有些情况下、有些人身上,沉默会引起误解,无言会酿出祸端。发生在我国东晋的一桩公案,颇能说明这个问题。

  魏晋时期的琅琊王氏,自王导、王敦兄弟始,因助司马睿南渡建邺奠基有功,拜将封侯,加官进爵,权倾朝野,成为当世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后因王导之弟王敦起兵反叛,累及家族几百口人的安危。时任司空的王导惊恐莫名,就带领宗亲子弟二十多人,前往皇宫门前恭候请罪。此前,元帝的宠臣刘隗,曾劝谏元帝对王家予以满门抄斩。

  这天早上,站在宫门外的王导,见尚书周顗来上朝,就大声央求他为王氏一门请命。谁知周顗看都没看他一眼,吭也没吭一声,就径自进宫去了。周顗见到元帝之后,极力为王导开脱,说王导向来忠诚,绝不会与王敦同流合污。元帝觉得周顗言之有理,就留他偏殿陪餐。周顗好酒,喝得醉醺醺的才告辞出宫。一直站在门外的王导向他打招呼,他仍旧是不理不睬,大摇大摆地回家了。回府后,周顗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章,再次为王导申辩。这一切,王导哪里知情?见他不屑一顾的神色,还怀疑他在元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于是便怀恨在心。

  东晋开国后,王敦因战功卓著,拥立有功,被拜为侍中,升任大将军、江州牧,虽未列班朝宰,却一直坐拥重镇,兵权在握,且强势自恃,任性而为,不服朝廷管束。元帝深以为患,遂重用王氏政敌刘隗刁协等,与之制衡。这让王敦大为不满,于是以“清君侧”为名,起兵讨伐。元帝有心平叛,却慑于王氏根基牢、势力大,态度不够决绝。刘隗尽管早有防备,但他麾下的新军毕竟刚组建不久,哪里抗得住王敦的冲击?很快溃不成军,王敦大军兵临城下。元帝见势不妙,只好求和。王敦则以胜者为王的气势,自任为丞相,总揽朝政,并开始清算异己,重组内阁。周顗天性宽厚,为官清廉,德望素重,才情高雅。王敦对他并无敌意,并认为周顗应当位列三司,起码仍可作个仆射。可当他一再征求王导的意见时,王导总是一声不吭。王敦又问,若不能用只好杀啦?王导仍旧无语。不久,周顗就真的成了刀下之鬼。

  其实,那次殿外周顗不理王导,只是表明他身上还留有些许魏晋风骨而已,即便有些轻慢,也不代表他对王导薄情,更不足以证明他会落井下石。但因王导不知内情,总觉得周顗不够意思。乱事过去之后。王导浏览宫中过去的奏章,发现了周顗保奏自己的折子,这才恍然大悟,以至悲痛不已,流着眼泪追悔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你看,周顗的无语,造成了王导一时的忌恨,而王导的无语却带来了永久的遗恨。该发声时不发声,无语还被无语误,人世间无言的结局,还有比这更痛心的吗?(文/王兆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王导与伯仁,一对好基友的爱恨纠葛
志大才疏
「趣谈历史」我不杀伯仁,伯仁为何因我而死?
【读史札记】沉默是金子吗?
两晋南北朝  何谓“刻碎之政”?王敦为何不夺皇位?第二次叛乱是他策动的吗?
【古今中外】“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何典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