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术 | 转杯色纺纱的纺纱实践

色纱生产方法按纺纱和染色的顺序不同可分为两种:一是先纺后染法,即用本色纤维纺成本色纱再染色。这是传统的方法。二是先染后纺法,即先将纤维染成多种颜色,再将不同颜色的纤维混合纺纱,从而获得各种风格的色纱即色纺纱。目前,国内的色纺纱一般采用环锭纺纱机生产色纱,我们认为,转杯纺色纱有环锭色纺纱不可取代的独特风格与市场空间。转杯纺纯棉色纺纱的工艺与转杯纺本色棉纱相似,但由于棉纤维经染色和高温烘干后,纤维的可纺性能大大降低,因此,纺纱技术应做调整。本文结合转杯纺纯棉色纱(用SchlafhorstAutocoro288型转杯纺纱机纺制)的开发实践,粗浅地探讨了转杯纺纯棉色纱的技术,并与环锭纯棉色纺及转杯纯棉本色纺技术进行了比较。

一、适纺色纱细度范围

环锭细纱机的适纺细度范围较大,一般生产的色纱细度在29-14.8tex。转杯纺纱机适合纺中粗特纱,一般生产的色纱细度在84~19.6tex。

二、原棉的选用与染色

2.1原棉的选用

如果用偏细的棉纤维染色生产环锭纺色纱,容易产生色结,因此应选用偏粗、成熟度好的原棉。而转杯色纺纱纤维细度与纱线横截面纤维根数有关,要得到好的可纺性,纱线横截面纤维根数应大于130根(纱tex/纤维 dtex10)。因此,应根据纺纱特数,合理选择棉纤维的细度。转杯纺纱机纺纱时对纤维长度的要求不很高,与本色转杯纺纱相似,转杯色纺纱亦可配用环锭色纺精梳落棉和处理棉,以降低用棉成本。

2.2棉纤维染色

色纤维是由本色棉纤维经染色而成。棉纤维染色工艺流程为:煮练→染色→水洗、中和→上油一烘干。

煮练的目的是在高温作用下,去除纤维表面的蜡质、油剂等疏水性物质,提高纤维对染料的亲和能力。棉纤维的染色是在碱性浴中进行,使染料与纤维充分发生反应,并紧固在纤维上。水洗、中和的目的是使纤维的pH值接近中性。上油是通过加入柔软剂、抗静电剂等油剂,尽可能修复棉纤维表面因染色造成的裂痕,恢复因染色而失去的润滑性和抗静电性等。

由于纤维中细小杂质对转杯纺的生产效率和成纱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因此用于转杯色纺的棉纤维在染色过程中,应加强对原棉中细小尘杂的清除,同时尽量减少因一些染料、油剂黏结而形成的细小硬块杂质。

三、混色方法

与环锭色纺相似,转杯色纺的混色过程主要在前纺工序。无论是环锭色纺,还是转杯色纺,色棉混合比本色棉不同唛头的混合均匀要求高得多。

3.1人工小量混色

将各色纤维按试纺确定的比例,用人工方法分别称量,扯成小棉块,混合后再经清花、梳棉、并条混合。要求棉块小,混合均匀。

3.2清花机械混色

将各色纤维按试纺确定的比例,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排放在抓棉机的棉包台上,利用抓棉打手的抓取实现初步混合。转杯色纺过程中,配入抓棉机的各种色纤维可含本色或染色原棉,亦可含染色梳棉网或精梳棉网,还可以在上述基础上增加色纺精梳落棉和处理棉。

3.3并条混色

并条混色是将不同颜色的纤维分别制成单色条,在头道并条机上按配色比例的要求进行混色。此方法混色因缺少清梳混色,混色不充分,虽然经转杯对纤维的并合使颜色均匀性得到改善,但转杯色纺不宜仅仅采用并条混色。另外,并条机易出现因喂入断条自停失灵而导致的缺条缺色。即使是带自调匀整的并条机,也只能实现重量补偿(匀整),不能做到颜色补偿(匀整)。这是不宜仅仅采用并条混色的另一原因。除上述三种混色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在纺纱过程中,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混色效果。色纺的混色方法有多种,一般可依据客户要求、本厂设备流程合理组合。

四、并条工序

转杯色纺与环锭纺和转杯本色纺有不同之处。

(1)环锭色纺中如仅采用一道并条混色,成纱风格与其他方法混色明显不同,这种混色方法生产的色纱色彩更清晰,无朦胧感(未经梳棉单纤维混色)。而转杯色纺中仅采用并条混色,则差异不大。

(2)转杯本色纺可采用一道并条。转杯色纺则不宜。为了保证混色,色纺并条工序在考虑降低棉条重量不匀率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提高混色的均匀度。

(3)转杯本色纺并条采用6根并合比8根并合好,牵伸分配主要考虑提高棉条均匀度。对于本色转杯纺,喂入棉条中纤维是否伸直平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棉条均匀度,棉条太熟反而易产生意外牵伸破坏均匀度。而转杯色纺则有所不同,既要考虑重量均匀又要考虑混色均匀,既不同于环锭色纺又不同于本色转杯纺。

五、转杯纺纱工序

转杯纺纱机纺纱工作原理如下(以Autocoro288型高速转杯纺纱机为例):

单根彩色棉条在给棉罗拉的回转作用下向分梳辊方向运动,高速回转的分梳辊表面包着锯齿形针布。彩色棉条经分梳辊表面的针齿分梳后,棉条内的尘杂得到进一步清除,棉条内的各色纤维进一步呈现单纤维均匀混合伸直排列状态。分梳后的彩色纤维流在分梳辊产生的离心力和前方负气压的作用下,沿输棉通道进入纺纱杯,在凝聚槽内形成连续的须条。纤维在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内产生的高速旋转气流的作用下完成加捻过程,形成纱线。纱线沿阻捻头、纱线通道由引纱罗拉输出,再经导纱器、卷绕罗拉形成筒子纱。转杯纺纱机主要纺纱元件的选择和工艺参数的变化对色纱的质量与风格影响很大。

5.1主要纺纱元件的选择

(1)阻捻头选择光滑型。纺出的色纱外观光洁。即使前纺采用普梳工艺,亦能获得环锭精梳色纱的外观。高速转杯纺色纱的手感较硬,一般没有环锭针织色纱柔软。如果要获得比较柔软手感,一定要选择带凹凸槽型阻捻头。非光滑型阻捻头能提高加捻效率,减少断头率。阻捻头的合理选择能提高生产效率。

(2)纺纱杯。一般说来,纱支越细,纺杯直径应越小。但纱支不是选择纺杯直径的唯一考虑。纺杯直径的选择还应考虑棉条含杂情况。含杂多时纺杯直径要选大。除阻捻头选择对色纱手感的硬软有影响外,纺杯直径与纺杯凝棉槽形状对手感的硬软也有很大影响。

5.2分梳辊的转速

由于染色棉纤维的强力低于本色棉纤维,且彩色棉条比本色棉条清洁,即棉条内所含的细小尘杂较少,因此纺色纺纱时,转杯纺纱机的分梳辊转速要比纺本色纱时低10%一15%,一般为8000~8400r/min。

5.3色纺纱捻系数

染色棉纤维的强力和抱合力均低于本色棉纤维,因此,色纺纱的设计捻系数应比纺本色纱高10%左右(英制捻系数一般为3.8~5.0)。

5.4纺纱杯转速

除了通过提高捻系数来弥补染色棉纤维的强力和抱合力不足外,还可以适当降低纺杯转速来提高转杯色纱伸长率,降低转杯色纺和后道织造时的断头率。

5.5引纱罗拉的输出速度

在纺纱杯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引纱罗拉的输出速度由成纱捻度的大小决定。

捻度大,输出速度低,产量低,反之则相反。

5.6转杯纺车间相对湿度

色纺转杯纺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宜偏高,一般在60%~65%,有利于纤维抱合成纱。

六、结语

(1)转杯色纺原棉选配要求与环锭色纺不同,重点应考虑纤维的细度、洁净度等。

(2)喂入转杯纺纱机的彩色棉条既要重量均匀又要混色均匀。因此,前纺各工序的混色方法要合理选择配置。

(3)转杯纺纱工序是转杯色纺的关键工序。纺纱元件的选择和工艺参数的确定要针对混色棉条的特点和转杯纺的纺纱特性扬长避短。

(4)转杯色纺具有高速高产低成本、成纱条干好、纱线洁净、色泽艳丽等特点,与环锭色纺各有其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桂亚夫 耿琴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科】浅谈色纺前景和相关技术
转杯纺纱纱疵的成因及预防
【技术】针织纱布面横档的原因分析及控制
技术 ▎色纺产品纤维梳理工艺探讨
技术 | 色纺纱染色棉质量要求及成本控制
高配、精梳、半精梳、普梳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