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年347天优良!温州市区“蓝天白云”并列全省第一
 2019-06-04 20:57  

世界环境日,市民最关注的2018年度《温州市环境状况公报》于6月4日发布。在过去的一年里,温州的空气质量如何?水质是否得到改善?噪声、固废危废、土壤、辐射相较以往的情况如何?去年的环保工作成效怎么样?请收好这份2018温州环境“成绩单”。

《公报》显示,2018年,我市确立打造“五美新温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战略,推进水质提升零直排创建、工业废气专项整治、土壤危废专项治理等十大行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持续提升,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中趋好,其中市区(不包括洞头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1%,与丽水并列全省第一,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7位。

淡水环境

总体水质明显优于上年

2018年,全市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76个,其中河流监测断面68个,湖库监测断面8个。全市地表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72.4%,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总体水质明显优于上年。

全市地表水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总磷,76个断面的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0.7%和11.0%。全市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结果为优。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大气环境

空气优良天数为347天

温州市区(不包括洞头)环境空气质量(AQI)级别分布为一~三级,其中一级(优)有111天,占总有效天数的30.4%;二级(良)有236天,占总有效天数的64.7%;三级(轻度污染)有18天,占总有效天数的4.9%。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1%,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并列全省第一。在三级的18天中,超标污染物为臭氧、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记者查阅历年《温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发现,从2015年至今,温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呈明显增长趋势,2015、2016年、2017年分别为312天、333天、329天。2018年的347天,不但比前一年度增加了18天,也创造了近年来的新纪录。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小到大排名依次为:泰顺县、文成县、洞头区、平阳县、苍南县、瑞安市和永嘉县、乐清市、温州市区。

全市六项监测指标单项质量指数由小到大排名依次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

市区环境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值为30μg/m3,同比下降21.1%,全省排名第四,其他县(市、区)年均浓度范围为21~29μg/m3,均达到二级标准,比上年有所进步。全市平均酸雨率为50.0%,比上年高了1.6个百分点。

海洋环境

赤潮次数明显下降

2018年,全市监测海域面积8649平方千米。全市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劣四类水质面积占比分别为55.88%、23.82%、8.07%、6.66%和5.57%。

海水中主要超标物质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全市近岸海域海水质量8月最好,5月、10月其次,3月最差,远岸优于近岸。全市近岸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良好。

全市海域共发生赤潮3起,其中有害赤潮2起,发生时间为4至6月,赤潮面积累计51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南麂列岛、苍南近岸海域。

与上年相比,赤潮发现次数下降5起,有害赤潮的发生次数下降4起,赤潮面积减少86平方千米。

声环境

交通噪声有所下降

2018年,市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9分贝,比上年上升了0.1分贝。市区昼间区域噪声主要声源为生活噪声,占所有声源比例的39.7%,其次为交通噪声,占36.9%。各县(市、区)昼间区域噪声主要声源均以生活噪声为主。市区昼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为66.8分贝,比上年下降了0.7分贝。

市区及各县(市、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52.2~54.9分贝,都属二级(较好);市区及其他县(市、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64.4~67.8分贝,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均为一级(好)。

固废与辐射

无害化集中处置率100%

2018年,固体废物管理情况良好。全市工业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360.76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355.30万吨,处置量4.18万吨,贮存量1.28万吨,综合利用处置率达99.65%;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18.71万吨,利用处置量18.32万吨,贮存量0.39万吨,利用处置率达97.9%;医疗废物产生量8157吨,无害化集中处置率100%;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20.76万吨(含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2018年,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陆地、海洋、水体、土壤等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无明显变化。

顶层设计、铁拳执法

生态环境质量较大提升

2018年,美丽温州建设完成顶层设计。印发《温州市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的实施意见》,同步配套启动了蓝天、碧水、净土、清废、重污染行业整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6大攻坚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工作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较大提升。坚持铁拳执法、铁腕治污,全市共立案处罚决定1487件,形成持续高压执法态势,全市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突发事件。

洞头区获得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文成县获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永嘉县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验收,完成了14个美丽温州提升工程。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温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琳

通讯员 周洛嫣

编辑 诸葛佳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0年大连市环境状况公报
去年武汉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优良天数较上年增加18天
70年,刷新湖北“颜值”——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
2016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2年山西省环境状况公报
2011年度环保白皮书 空气质量达到优的天数增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