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中国女作家,又被提名诺奖了!冷门的世界级作家残雪,是谁?

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发布,残雪排名第14位,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位。

可闻知这个新闻的文学爱好者,却不免要问:残雪,是谁?

同入榜的余华、阎连科,在国内都是赫赫有名,残雪——这个从2019年接连3年被提名,甚至一度进入诺奖赔率榜第三的中国女作家,却鲜为人知。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残雪的文学写照。残雪在国外,有多火?

2015年,其长篇小说《最后的情人》(英文版)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小说奖;

2008年,日本出版一次的《世界文学全集》,她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作家;

她的小说,被选入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的文学教材;

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称她为“中国的卡夫卡”,日本翻译家近藤直子还在东京创办了“残雪研究会”。

这位冷门的世界级作家,究竟是什么来头?

1953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倒计时,在湖南长沙,诞生了一个女婴——邓则梅。

她,就是日后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残雪。

残雪的父亲邓钧洪,曾是地下党,建国后曾任《新湖南报》社长。后家庭生变,她随外婆生活,占有楚地巫神文化印记的外婆,给残雪留下了神秘主义的影响。

一如她所说:“几次跟随外婆在天井里赶鬼的经验烙在了她的'灵魂’上。”

1970年,残雪在街道办事处安排下,先后从事了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等工作,生子后,又去做了代课老师,后来还跟丈夫一起,成了个体裁缝。

在此期间,残雪一直没有放下阅读与写作。

1985年,32岁的残雪,开启了文学征途,她的作品屡见报端,3年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尽管此时残雪已经是后起之秀,但没有人预见到这位文学女将,会缔造怎样的辉煌。

1997年,残雪开始对卡夫卡、博尔赫斯等大师作品,进行解读,并在解读中,拓展作品的思想深度。

哲学思想,是她作品的内核。在残雪看来:“一名纯文学作者的真实突破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他的作品所达到的精神深度。”

写作对她而言,是灵魂的探索,而作品,是再现精神结构的原始图像。

或许是因其作品思想门槛过高,残雪作品,从未能攀上畅销书榜单,乃至在文学爱好者中,也知者寥寥。

她的代表作品,包括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突围表演、黄泥街、黑暗地母的礼物、赤脚医生。

笔者也只读过赤脚医生一书,以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书中充溢着某种诡谲想象,带着神圣与神秘的色彩,描述晦涩难懂,与其说文学,不如说借着文学,来讲哲学。

目下,这位女作家的生活,清寂无欲。

她远在云南西双版纳居住、写作,30多年来,生活单调刻板:

七点钟准时起床,九点钟开始阅读和写作一个半小时,下午两点钟开始阅读和写作,也是一个半小时。

她以哲学为念、以文学为伴,离群索居,或者说,不是活在现实的地域,而是活在自己用文字构建的王国里。

哪怕是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也不比博尔赫斯更吸引她?

或许,一个真正的思想者,本质上,已对名声不在意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门的世界级中国女作家残雪又被诺贝尔提名了
入围和落选,中国女版“卡夫卡”的诺贝尔文学奖之路,重归沉寂
多次被诺奖提名,实力胜于莫言、余华的中国女作家,我们为什么不认识?
残雪回应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得奖对我来说是一件小事
快速了解残雪的30部文学作品,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今天全世界关注!这位诺贝尔奖的中国黑马,万分之一的中国人都没听说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