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内青年医师迅速成长之我见(4):定位、定性

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和定性?我这里抛砖引玉一下,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这对于刚入神经科的新战友更有意义。


定位


定了好多年的位,发现查房时大家的定位越来越粗,这是现代影像发展的结果,以前那种看定位识本事的历史已经不再了。


但这只是针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各种各样的核磁发展着,以前看不到的东西现在都看到了;以前认为没病灶的区域现在也都发现了异常。


以前教科书说MS是白质脱髓鞘病变,现在看来累及灰质核团也不少,轴索损害也不见得少,利用mri transfer甚至发现在视神经脊髓炎的颅脑组织潜在结构异常;以前说TIA没有病灶,现在用DWI发现不仅有,而且比例可达到50%。


我们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定位看起来一片光明,因为我们有了越来越强有力的武器。但是,对于周围神经肌肉,我们的进步还有限,许多结论还要靠有创检查,尽管现在mri可以观查肌肉,增强像可以看到神经损伤,但是在切实的临床实践中,大家还不大能体会到。


所以,我们的周围定位要更加细而不是粗。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哈佛、牛津、霍布金斯提供的病例,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周围定位细到了髓鞘、轴索、神经节,细到了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决不是八股文似的罗列:定位于周围神经。


这种定位有赖于医生对神经病理的理解,也直接有助于定性,因为疾病的病损范围有助于对病因的找寻。


定性


1. 常规


教科书讲的很多了,起病、病程、病情变化、治疗反应等。


这里还是要强调病史,这也是我的老板总跟我强调的,他曾经问我:“你观查我的查房时间没有?查体时间越来越少,问病史时间越来越长?”定性的信息决大多数来自于病史,一个神经科医生的思路也体现在问病史上。很难想象没有病史就大谈特谈而定性的。


2. 还是要注意常见病和多发病


如果大家仔细看principles,会发现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定律:常见病的少见类型要多于少见病的常见类型。至于少见病的少见类型,就更加要罕见了。


事实上,哪位医生能自信的说可以鉴别所有常见病的少见类型呢?这就是我们的误区,尽管提出怪病会一鸣惊人,但决大多数情况下并无意义。我们的掌握重点也是常见病。


3. 注意积累“收缩圈”


定性时有一大堆鉴别诊断,这个可能,那个可能,到底哪一个最可能?balor大学的神经科学系最终诊断要求只有一个,最多两个,这体现出了医生对病情的把握。


我最反感的分析就是八股文似的说一大堆,全无重点倾向、味同嚼蜡。何谓“收缩圈”?它可以是一个特殊体征,可以是一个特殊影像,可以是一个特殊病史等等。


记得zhaochob兄曾经发过一个贴子,就是有关小脑中脚对称病变的影像,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收缩圈”,一旦我们见到这样的影像,我们就会缩小我们的探索范围。


建议大家看一看英文期刊的一些病例查房记录,他们一开始会提出几十条的鉴别诊断,但缩来缩去只剩下一两个,再决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4. 重视内科学习


许多神经科疑难杂症到最后都是内科系统疾病在神经系统的表现,谁的内科功底深,谁的思路就广。脑中风跟着心脏病走,多发硬化跟着免疫病走,多学内科知识有益无害。


5. 重视神经影像


以前提过了,不再说了。



本文来自丁香园神经版块,作者系丁香园版主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徐蔚海教授(ID:风起的时候)。


附:


徐蔚海,神经病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编《神经内科病例分析-入门与提高》、《脑血管病图解》,主译《神经科疑难病例讨论—来自贝勒医学院》。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15篇,包括Annals of Neurology、Neurology、Stroke等著名杂志。2012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2013年当选世界神经病学联盟神经超声执委会委员。


本文来自丁香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内科医生是怎样看病的?--冯周琴
以“虎眼征”为影像学表现的1例Hallervorden
【590】神经内科青年医师迅速成长之我见
临床心得:神经科医生——最后的“临床”医生​
临床医生对神经影像诊断的思考
[专家说]帕金森病新型药物治疗——冼文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