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10-习作指导|点评李艳的《临宋争禽图》

 编者按:将连续15天编发李晓明老师对其工笔画函授学员的习作点评。这些点评是今年刚刚发表于《中国书画报》的评论文章,在报纸上一共连载了15期。因其条理清晰、言之有物,得到了报社编辑部同仁及读者的广泛好评。特将此系列文章的电子版按照报纸的出版顺序,在工笔画论坛的公众号发布,以飨读者。


导师介绍

      李晓明,1972年出生于安徽无为,现居芜湖。专攻工笔花鸟画,尤擅工笔牡丹的绘制。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及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天津杨柳青画社独家签约作者、芜湖市美协理事、职业画家。近年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安徽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工笔花鸟画相关专著70余本。



导师的话

        对于工笔画初学者来说,临摹其实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通常情况下,我们只需要解决线条和染色的问题,画作的临摹就可以做到基本准确。经过两三年认真学习的同学,大部分时候,其所临作品都可以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乱真”的地步。尤其是科技发达的今天,各种电子图文设备的普及使因为起稿而牵涉到造型方面的问题也变得容易解决。但是,创作和临摹就截然不同了。面对“原创”二字,更需要我们在展现自我的同时,尽可能避开前人已有的成熟模式。因此,很多工笔画学习者往往具有了非常娴熟的临摹技巧,但是在原创作品的表现上缺乏善可陈。这一现象是由于学习者对写生、构图、意境营造等原创技巧有所忽略,而仅仅满足于用线、设色等基础技巧的学习所造成的。有鉴于此,我将点评一批工笔画学习者改编或原创的工笔画习作,在阐述其优缺点的同时,将以更多的笔墨介绍和原创有关的构图、造型、意境等方面的内容,供广大工笔画学习者借鉴。

▲李艳《临宋争禽图》


临宋争禽图》高清局部图


       从古至今,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对中国画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从临摹起步的。这一点和西画的素描、水粉等初始阶段就从写生来学习是大不相同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东西方在绘画美学上的差异。中国画推崇能被广泛认同的共性美,在造型、构图等基础技巧方面总结出很多程式化的绘制方法。中国画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线条和笔墨本身上,同时也非常注重对画面意境、格调的表现。所以,传统画界对西画那种非常“自然真实”的造型及色彩并不十分认同。当代画界对传统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各类美术院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美术从业者都是“科班”出身,在素描、水粉、速写的长期训练下已经拥有了比较扎实的造型功底,也具有一定的色彩、构成方面的西画美学基础,因此对国画传统的继承需求自然就降低了。那么,中国传统的工笔画究竟还值得不值得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临摹呢?我认为这种学习非常重要。对工笔画经典作品的临摹是对我们民族艺术的继承。临摹不可固定于某一家或一派,而是要对千百年来的画家艺术经验加以广泛汲取和借鉴。有了成熟的笔墨语言,我们就可以站在前贤的肩膀上推陈出新。宋代绘画注重理法,也重写生和观察,凡画务求精绘细描,造型追求生动逼真,画风富丽典雅,富有装饰意趣。来自四川成都李艳同学的《临宋(争禽图)》就是一幅较为优秀的宋人院体画风的临摹作品。

        李艳的《临宋(争禽图)》为绢本,其材质和纸本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临摹时,绘制技巧及设色流程都必须充分考虑材质的特点。例如此作中的绿色叶片,绢本绘制时应先在绢的背面叶片部分平涂一层很厚的头绿,然后在正面用花青分染,待明暗刻画满意时,只需要在叶片正面罩染一层薄翠绿色,就可以让叶片具有既艳丽又通透且不失厚重的色彩效果;而纸本绘制时,因为纸张的透明度不够,所以往往需要先在叶片部分平涂一层薄头绿底色,然后按照正常程序分染,后期叶片的尖端还需要提染较厚的头绿且洗刷浮色,这样才能达到和绢本类似的色彩效果。再比如此作中鸟的胸、腹等浅白色部分和花头等高亮处的绘制,绢本绘制时只需要事先在绢的背面对鸟的胸、腹等处先平涂薄白粉,在花头部分平涂浓白粉,然后在绢反面通刷一层仿古底色,正面即可呈现浓淡有别的白色;而纸本绘制就需要层层制作底色,并涂上浓淡不同的白色,设色程序会繁琐很多。当然,运用揉纸、洗刷、撞彩等肌理效果时,纸本往往又比绢本更容易展现出效果。所以,对传统的临摹并不是简单的“照猫画虎”,而需要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李艳的这幅临作,在设色工序方面就有着很多自己的思考,且取得了较为出色的视觉效果。创作工笔花鸟画,禽鸟的绘制难度较大,尤其是院体花鸟画大多采用了单笔丝毛法,每一根羽毛均用细小的勾线笔单笔勾勒而成,描绘一只雀鸟仅仅丝毛就能达到数千笔,对作者的视力、精力和耐心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此作中,雀鸟的身体各部位结构准确,色彩衔接自然,丝毛的走向和穿插十分合理,片状羽水线整齐,翅羽的背面白粉提染细腻,还原了原画的精妙之处。画面中,花头和叶片部分也大多以绢背衬色为主;花蕊等以传统立粉法为之;枝干部分除了采用传统的皴擦法以外,对细枝的描绘还采用了类似近代工笔画中的冲彩手法,显得工写相间、灵气十足;再配以色彩适宜的淡古铜底色,为作品带来高古的书卷气。

        从临摹角度而言,此幅《临宋(争禽图)》较为出色。但是限于李艳本身的美术功底及学画时长,作品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画面的线条不够轻松灵动,主要表现在叶片的收尖以及花苞、萼片部分的用线“描”的味道多了,“写”的笔意少了。禽鸟的丝毛虽然全局的走向和疏密没有问题,但是每一小组的扇形穿插还是稍显紊乱,单笔丝毛的线条本身的“柳叶描”的形状也还不够优美,线条显得略平直。所有的正反叶设色在虚实上稍显雷同,没有将原画中非常精妙的色彩变化和细腻的空间过渡较好地体现出来。画面左中的老干皴擦笔法也显得较软。这些都是此作的微瑕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麦客艺术 | 李艳写宋人本
当代工笔花鸟画百家精品集
陈仲年工笔花鸟画
金涌焱工笔花鸟画
于照的工笔双勾重彩花鸟画欣赏
国画工笔画,四尺对开国画工笔花鸟画三组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