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融危机回顾:惊心动魄的金融巨变

在阔别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5年后,人们依然心有余悸,华尔街金融机构为他们的贪婪付出了惨痛代价,这场危机在吞没了华尔街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蔓延,威力有增无减:美国房地产市场跌至谷底,大量房产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成千上万的企业破产,上百万工人失业,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这场危机随后轻易跨出了美国国门,肆虐于欧洲地区、新兴市场国家,并真正演变为一场全球性危机。

时至今日,关于这场危机的讨论仍在继续,无数的学者专家已经从各个维度,对这场危机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回顾和解读,但这背后一个难以被忽视的尴尬现实却是:为何危机发生前没有人能准确预见到?

经历完危机后的教训和经验是显而易见的:控制华尔街的贪婪无度。但是如何去做,这又是一个多年未解的难题。尽管西方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开始实施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措施,但这些措施能否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未可知,从危机中恢复元气的华尔街投行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找新的猎物,或许新一轮的危机已经在悄然酝酿。

5年后,欧美国家已然复苏,而被美元“挟持”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问题却暴露出来,在美元“一币独大”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只能被动接受可能和本国实际经济状况所不相符的美元币值,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结构性问题,如果全球货币体系维持现状,不难想象,未来再发生类似危机时,新兴市场国家依然将重蹈覆辙。

危机回顾:惊心动魄的金融巨变

如今再回朔5年前爆发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一幕幕依然触目惊心,这场起源于次级贷款的危机,在当时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并最终令蒸蒸日上的世界经济陷入低迷。

虽然被外界所普遍接受的金融危机起点性标志事件是投行雷曼兄弟2008年9月15日宣布破产,但实际上,早在2007年,金融危机便已初现端倪。由于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调头向下时,信贷违约开始逐渐出现,并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在金融机构之间迅速传播。

从事抵押贷款证券业务的多家金融机构,开始出现流动性危机,市场中众多抵押贷款证券评级已经被评级机构下调,与此同时,这一流动性趋紧状况已经被美联储所察觉,并有所行动。

从2007年9月起至2008年4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联储开始以每月下调25-50基点的速率,将联邦基准利率由5.25%一路下调至2%的水平。

但美联储的举措,并未能遏制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华尔街当时的第五大投行、有着85年经营历史的贝尔斯登,以14亿美元极“低廉”的价格,被摩根大通银行所收购,标志着金融危机开始真正渗透到华尔街的核心金融机构。

随后,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等这些华尔街知名大投行的接连倒台,才让人们真正开始意识到,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已经逼近,恐慌情绪顷刻间蔓延金融市场 ,美国证交会不得不实施临时禁令,禁止市场中对金融板块的卖空行为。

与此同时,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向市场中注入流动性,企图阻止这场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但所有这些努力,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面前,被证明是徒劳,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刚刚过去一周,高盛摩根士丹利经营也陷入困境,美联储接受了这两家华尔街最顶级投行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申请。

美国国会在10月初便紧急通过了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宣布成立规模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用于救助深陷问题资产困扰的金融机构。

共有9家美国主要金融机构申请这一救助计划,到了11月份,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美国汽车巨头,也申请获得救助计划的贷款,标志着金融危机已经逐步蔓延至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行业。

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跌至低谷,消费惨淡,美国经济连续4个季度陷入衰退,数百万人口失业,上千家企业倒闭。

金融危机的寒流也流向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欧洲陷入了债务危机的困境,许多欧元区甚至不得不依靠外部救助来维持政府支出,而新兴市场国家,则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场风暴。

危机五年后:发达经济体复苏 新兴市场遭殃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除了美国政府开展对大企业的大规模救助行动外外,美联储还动用了大规模的非常规宽松货币刺激措施,也被广泛称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中注入巨量流动性,通过购买政府国债和抵押贷款证券的方式,压低基准利率,刺激经济增长。

从2008年11月至2012年9月的近4年时间内,美联储先后宣布了3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目前,美联储共持有美国国债近1.6万亿,抵押贷款证券1.4万亿。

尽管美联储的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手段,从宣布第一天至今,一直争议不断,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经济在阔别金融危机4年后,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迹象。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消费数据,在进入2012年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的复苏企稳迹象。同时,房地产市场开始升温,美国主要城市房价目前已经接近甚至恢复至危机前水平,GDP增速开始持续为正,失业率水平从2009年底10%的高位,下降至目前的7.5%左右水平,与此同时,通胀率依然控制在2%以下的理想范围内。

流动性盛宴在资本市场中创造出了新一轮繁荣。纽约股市在进入2013年后,迎来了阔别已久的牛市行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5月份创下10连阳的佳绩,并多次创出历史收盘新高。

在金融危机期间不得不依靠政府救助而勉强存活的美国大型企业,也纷纷开始摆脱困境,重新走上复兴之路。

2012年年底,美国财政部宣布出售最后一股美国国际集团的股票,标志着美国政府对该集团的救助正式结束,而在金融危机最为深重的时期,财政部持有美国国际集团近80%的股份。通用汽车集团在申请破产保护近两年后,于2010年宣布重新上市,吹响了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复兴的号角。

欧洲地区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重重困境后,也终于显露出了复苏迹象,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出现了正增长,结束了此前连续6个季度的负增长,其中,欧元区核心国德国和法国的增长最为强劲,并作为欧元区经济的引擎,拉动周边其他国家脱离危机的泥潭。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复苏的情况相对的,却是新兴经济体的集体低迷。尽管躲过了金融危机第一波的最直接冲击,但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开始显露出经济增长的疲态,中国、印度、巴西等过去炙手可热的金砖国家,在进入2013年后,经济增速普遍出现了明显放缓,除了这些经济体自身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在近期集中暴露之外,美联储考虑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也令以逐利为目的的热钱开始大量撤离新兴市场,近期,新兴市场货币、资本市场大幅下挫,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趋势。

教训和反思:加强金融监管 改变美元独大局面

金融危机过去5年,关于这场危机的回顾和反思却一直没有停止。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者无疑是贪婪的金融机构,为了攫取高额收益,众多金融机构不惜铤而走险,过度借贷,并设计出各种各样复杂到令人难以理解的金融衍生产品,逐渐形成系统性风险,并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危机。

在金融危机期间任美国财政部长的盖特纳曾表示,透明度的增加将会帮助衍生品用户降低成本,使他们能更有效地控制风险。同时也使监管机构能够对所有重要的衍生品交易人员及金融机构进行更有效地监测,避免金融欺诈及违规操纵等不法行为出现。

这次危机最显而易见的教训是,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阻止或将金融机构的过度借贷行为最小化,在这方面,美国国会已经探讨并实施了众多金融改革方案,尽管这些方案有些仍要经过漫长复杂的国会程序,并且受到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强烈阻挠,但可喜的是,监管层至少已经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在经历完危机后,美国当局认为,仅仅依靠监管层远远不够。盖特纳提出,不能再建立一个仅仅依赖监管机构的智慧和判断力的金融体系。

“即使是以最锋利的武器武装起来的最聪明的个人,也不可能有效察觉到系统中所有缺陷并预先避免所有危机的爆发。”盖特纳说,“实现稳定性的最好策略是迫使金融体系在一套明确的制度下运行,对杠杆水平和风险作出明确的要求。”

此外,这场危机带给人们的另一个教训是,对可能到来的危机如何提前预警。遗憾的是,在这场危机之前,提出预警的经济学家和专业人士少之又少,即便有人在为此大声疾呼,也被大多数看涨的声音淹没了。

有研究表明,对危机的不够重视,是让危机最终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的重要原因。近期的历史表明,最初的预测永远悲观不足,在大规模金融危机爆发后,意外的失望总比惊喜更有可能出现。自2009年以来,美联储的官员就一直对经济增长形势持过分乐观态度。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建议,为了避免类似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比较好的办法是提高银行的资本要求,以抵消由于这次政府救助整个金融业所增加的道德风险,增加流动资金比例和对金融产品交易中要求抵押的比重。

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近期的一系列遭遇,再一次让“美元利用全球储备货币的强势地位绑架全球经济”这一议题,成为热议的焦点。

尽管危机爆发的中心并不在新兴市场国家,并且第一波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没有对新兴市场造成严重影响,但危机过去后几年,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新兴市场国家造成的负面影响,则逐渐显露出来。

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被迫接受一个“廉价”的美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产泡沫,而到了美国宽松货币政策行将退出之际,新兴市场国家又不得不面对大量热钱撤退的局面。在发达国家终于摆脱危机后,却留给新兴市场国家一堆烂摊子收拾。

归根结底,如果美元“一币独大”的局面得不到本质的改变,不难预想,未来如果欧美国家再度发生金融危机,新兴市场依然将会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从长期来看,改变美元的强势国际货币地位,建立多元化的全球货币体系,才是避免危机在开放经济体下广泛外溢的治本之策。(腾讯财经 纪振宇 发自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联储发出信号,美国赤字风险或转嫁10国,罗杰斯:幸存方法有一个
美联储“缩表”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美联储缩表的市场机遇与可能风险
华尔街预言家警告!美元风暴将来袭,下一次金融危机比2008年更糟
馨月说财经:美联储的发言为何漏掉了一个重点
华尔街收网动机明显 投资者要加强风控自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