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仲“激活经脉”的方子!脖子酸、脑袋晕

张仲景“激活经脉”的方子!脖子酸、脑袋晕,迎刃而解,请体会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才38岁,医案记载姓闫。

这个人,从大概一年前开始,就眩晕不已。看了好多地方,找了好多大夫,吃了好多药,都无济于事。

她头晕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不敢抬头。只要一抬头,立刻就天旋地转,而且伴随恶心厌食。

因此,这一年来,她始终低头,整个人痛苦不堪。最近这十天,她一直卧床不起。

来到门诊里,此人依然不敢抬头。

刻诊,见脉象弦紧,舌淡苔白。细问得知,患者一直恶风、畏寒,脖子部位僵硬疼痛,背部十分酸楚。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恶风”。所谓恶风,指的是不管冷风热风,抑或是人走过她身边掀起的微风,病人都受不了,难以耐受。

于是书方一首,但见——

葛根30克,麻黄6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生姜6克,大枣12枚,甘草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4剂之后,头项部位的疼痛完全消失,脑袋不再眩晕,也敢于抬头了。这种感觉,是患者最近这一年多未曾感受到的。所以,患者当时就热泪盈眶。

现在,我说说这里的门道。

你看,这个患者,是不是明显的恶风畏寒?

我问你,啥样的人容易这样啊?是不是外受风寒感冒的人啊?

你再看,患者脉象弦紧。这个脉象,主痛,主寒。

从这些特点来看,患者显然是处于一个外受寒邪的状态。

那么,这个寒邪,为什么引发患者眩晕,乃至不敢抬头呢?

答案,就是伤害患者的寒邪,郁滞了他的太阳经。

你看看经络图就知道了。我们的足太阳膀胱经,走咱们的肩颈部位。这条经脉被寒邪郁滞了,经气不利,一身的清阳之气就难以被输送上去。于是,患者就会头晕、颈项疼痛而酸楚。

患者在抬头的时候,太阳经经气更为不利,清阳之气难以满足元神之府所需,所以患者眩晕就分外严重。

这时候咋办啊?既然太阳经,被寒邪郁滞了,那我们就想办法去“激活”它。用什么激活呢?张仲景的葛根汤,算是不错的选择了。

葛根汤,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发汗解肌、舒筋缓急。患者不是被外受的寒邪郁滞住了吗?麻黄、桂枝、生姜,就可以散寒,利用辛达之性,把寒邪赶出去。同时,白芍和大枣,养阴合营,可以缓急止痛。啥叫缓急啊?患者脖子疼痛、肩膀酸,这就是所谓“急”。缓急,就是把这股劲儿缓一缓,让患者舒服起来。

当然,这是最通俗和粗陋的理解。不妥之处,你要批评。

当然,这里最重要的是,是葛根。葛根,医案里重用30克。葛根能干啥?可以升发鼓舞津液,并输布给筋脉组织。这样,就能起到解肌、止痛、通络的作用。一般来说,经方在治疗脖子不适的时候,常常用到葛根。

总而言之,所有这些,都在做一件事儿,这就是“激活”患者的太阳经,让经脉之气重新流通并柔和起来。我这么说,你懂了吗?

治胃寒,张仲景不经意间留下一方!暖胃、缓痛,两剂建功,请欣赏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张仲景在不经意间,留下的治胃寒的方子。

什么叫做“不经意留下”的呢?

无心插柳柳成荫。人家立方的时候,本来没想达此目的,但却被后世通过临床,发现了这一功能。

它是谁呢?是桂枝加葛根汤。

它的原方是,桂枝6克,芍药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葛根12克。

好了,现在,别的不说,我给你讲一张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47岁,医案记载姓马。

这个人,有胃病,已经历时10年之久。什么时候犯病呢?就是一旦劳累,或者吃得不热乎、生冷的时候,就疼痛难忍。

有这么一回,患者因为吃饭不热乎,胃疼的毛病又犯了,钝痛不已,必须用手来按,或者用热水袋热敷,才能好一些。

怎么办?患者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细,舌淡苔白。

但是,医家经过一番揣度,就给开了一张方子。什么呢?就是前面我讲过的桂枝加葛根汤。

结果怎么样?患者连服两剂,胃痛感消失,从此以后竟然再未复发过。

你说,神奇不神奇?

当然了,这是一张治疗效果特别好的医案。同样的方子用下去,对部分人来说,可能效果不好。但既然效果好,我们就得探讨,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属于脾胃阳虚,阴寒内盛。舌淡苔白,脉象弦细,胃痛因受寒或劳累加重,一旦犯病就喜欢用手按着,或者热敷。所有这些,都指明一件事儿,就是脾胃虚弱,寒踞中焦。

既然是脾胃虚弱,有寒,那我们自然要散寒温中。

散寒温中的方子,不少。医案里,医家偏偏用了桂枝加葛根汤。

我们再来看看这张方子的原貌——

桂枝6克,芍药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葛根12克。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方子到底为啥能治胃寒胃痛。

首先,你得明白一件事儿,桂枝加葛根汤的主治,是风寒客于太阳经脉,导致营卫不和、项背强而不舒。啥意思啊?就是说,你感冒了,恶风、怕冷、出汗、头痛,发热,浑身难受,脉象浮缓,苔白,脉浮缓,这就是风寒表虚。在这个基础上,由于风寒之邪郁滞太阳经脉,这就导致患者项背僵硬、不舒、酸痛。

怎么办啊?用桂枝加葛根汤。这里头,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作为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散寒。加上一个葛根,可以输布津液给颈部,起到止痛舒筋的目的。两者一配合,感冒诸证好了,脖子也跟着不疼了。

不过,这是桂枝加葛根汤的传统主治。上文医案里,偏偏拿它治胃痛。这一点,怎么理解?

其实,也好理解。其中的葛根,本来就入脾胃经,可以升脾胃清阳之气。桂枝,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对于中焦虚寒证效果很好。小建中汤,就用桂枝。白芍配甘草,可以缓急止痛。生姜大枣,温固脾胃,促进气血生化之源。

因此,这个桂枝汤加葛根汤,仔细一品味,还确实善于温中散寒。这就让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有了理论可能。

当然了,人家仲景老先师,可能压根没想那么多。桂枝加葛根汤,用于治疗胃寒痛,是后人喜欢的做法。所以,我猜测,这是张仲景不经意间,留下的治胃寒的方子。当然,这是我自己觉得,未必正确。

总而言之吧,桂枝加葛根汤治疗胃病,算是中医里头的一个小技巧。专业读者,您了解以后,不妨尝试一下。非专业的读者朋友,您也自己有个印象。将来如果真的需要,不妨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前提是,必须辩证准确。

值得一提的是,《伤寒论》原文里,桂枝加葛根汤方中,有麻黄。但是后来经过学界考证,认为应该没有麻黄才对。因此在最近的十四五规划教材《方剂学》里头(包括之前的若干版教材),桂枝加葛根汤方是没有麻黄的。

张仲景的“止痛圣方”!轻松化解痉挛疼痛

我和大家聊一张中医里头的止痛方,葛根汤。

这张方子出自《伤寒论》,基本配伍:葛根12克,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各6克,大枣12枚。本方由桂枝汤加葛根、麻黄组成。方中主药葛根发表解肌,升津液,濡润筋脉而缓拘急;辅以麻黄、桂枝发汗散风寒;佐以白芍、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使以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升发之气。诸药共奏其功效。

它有什么来头?我给大家举例子。

有一个41岁的男子。大概从10年前开始就肚子疼。时隔两三天发病一次,一发病就是5到10天。一旦发作基本没有缓解,偶尔症状变轻。因此腹痛时刻伴随着他。

清热、散寒的、补益的、疏肝的、活血化瘀种种方药都试过,没有一个奏管用。

后来,患者找到人黑龙江、牡丹江市一带的中医老前辈,叫王德光,生于1924年。

刻诊,见患者脉弦而细、舌红、苔薄白。腹部挛急拒按,尤其是腹部侧面症状明显。疼痛位置很浅,看样子不像是内脏。胃部、二便都正常。各种检查都正常。

王师思考了一会儿,开了一张方子——

白芍50克,葛根40克,生地30克,麻黄5克,山药20克,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水煎服。

结果,患者连续服用3剂后,感觉疼痛大减。后来,王师在原方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药量,患者又服用了七剂后,患者诸证悉平,腹痛未再复发。十年顽疾,终得解脱。

这是什么原因呢?

你看患者的舌头是红的。这各信息非常重要。舌红明患者阴虚,阴虚所以阴津不足。阴津不足,肌肉就得不到滋养。筋肉失养就容易痉挛。这一痉挛,患者就腹痛。明白了吧?

所以,现在要缓解患者的痉挛。而要缓解痉挛,必须先滋阴,给肌肉输入足够的津液。

你看医家方子,这里的生地和山药是滋补阴津。另外,阴津不能光靠补。还得脾胃中来。所以用生姜、大枣、炙甘草来健脾,固护后天之本,使得津液不断地被生化出来。有了津液还得把津液带到肌表,濡养皮下的肌肉。所以用麻黄和桂枝。麻黄和桂枝,解表,使得经气外达,引领津液输布肌肉。白芍可以缓急止痛。白芍和甘草搭配,缓急止痛,是治疗痛症的关键。最后,葛根这个药,能够输布津液,缓解痉挛疼痛。可以说最后舒缓筋肉大部分是由葛根完成的。这就是基本思路。

现在我们把方子里的生地和山药去掉,就是葛根汤。这个葛根汤,就是治疗拘挛疼痛的方子,在中医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个葛根汤是由张仲景所创。它是张仲景的权宜之计。简单说,就是当初张仲景在治疗太阳伤寒感冒的时候,发现,有一部分人在发热、恶风寒、头痛、无汗、脉浮紧、苔薄白的同时侯有一个症状,脖子上下特别紧张,不敢动弹,肌肉僵直疼痛。

张仲景思来想去,他取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之意,加了一个麻黄,再加一个葛根。就形成了既能解表散寒发汗,又能输布津液、缓解肌肉、疏解牵引的方子。用这方子,外感风寒又脖子不适很快就舒服了。于是,张仲景将其写进书里头,起名叫做,葛根汤。

上文提到的腹痛的医案就是葛根汤加减。患者虽然没感冒受风寒,但是肌肉痉挛是存在的。于是,医家就用葛根汤疏解肌肉,打开肌表经气。医案证实,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当然,类似的例子有很多。《经方实验录》里曾记载一个案例,说太阳穴特别疼,微微恶寒,脉浮紧,口干。当时,医家就用葛根汤治疗,只不过去掉了生姜以免增其口燥,加入了天花粉来生津润燥。结果患者第二天就好了。这都是葛根汤止痛的例子。其实,葛根汤还有很多功效,受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多说了。

本文理论依据:《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仲景临床方剂学》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体会
葛根汤始见于《伤寒论》和《金贵要略》,方剂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濡养筋脉,舒筋缓急,生津液,止下痢的功效,原来治疗伤寒表实,太阳经受风失去濡养所致的“项背強几几”以及表邪不解,传入阳明而至下痢之证,和太阳病的欲作刚劲,“口禁不能语,欲做刚劲"之证。从中医角度看来颈椎病属中医“痹症”“项强”等范畴,大多由急性外伤,慢性劳损,风寒湿邪,等侵袭而致病,颈项部为足太阳,手阳明,手足少阳经及督脉偱行部位,因此当颈项部感受风寒湿邪,首先侵袭阳经经脉,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或不容则痛。症状见到颈项强直,活动受限,上肢关节疼痛,麻木,或长期伏案工作的患者由于姿势不当,导致慢性颈肌劳损,或者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而致手足麻木无力,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中医治疗本病以散寒祛瘀,舒筋通络为主。葛根汤功效温经散寒,缓急舒筋,疏通太阳经脉,也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所在。葛根温经散寒,缓急舒筋,又可解表驱邪,能输布太阳经的津液解项背之强急,它的辛甘凉润之性,还能增强其解肌解痉之功,使项背强痛有明显缓解,为君药量一定要大,我的经验30-50克。麻黄为臣药,发汗解肌,开腠理之闭塞,和桂枝汤调营卫,缓急止痛,桂枝辛温能表能里,通一身之阳,外可解肌散寒,透达营卫,内能温经通阳兼入血分,从而温通经脉,祛风散寒以除痹症:白芍苦寒微寒,入肝经,柔肝止痛,柔肝可使筋有所生,肝有所养,通脉,缓急,止痛。整个方剂,温经通脉,活血舒筋,养血柔肝,解肌止痛,祛风通络。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解除或缓解神经根的压迫,促进局部水肿的吸收,达到治疗目的。临床实践证明本方对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有较好的效果,对延髓型效果较差,
张仲景有一张“松筋方”!针对脖筋、背筋,改善疼痛僵紧,请学习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张仲景留下的一张方子。它的功效很有特点,就是用来帮助我们“松筋”。

松哪里的筋呢?脖子、后背,包括头部的筋脉。这些地方,一旦着凉,出现了僵紧、疼痛、不适,用这个方子往往较好。

我来给你说个例子吧。

这个例子,有点深,你一定要跟住我的思路。

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28岁,医案记载姓马。

她大概在半年前,得了一次感冒。

按理说,这不算什么事儿。但是,她不一样。感冒后,她就不停地头痛,一痛就是半年,怎么也缓解不了。

什么时候疼得厉害呢?就是从每天早晨八点开始,到下午四点左右。这段时间,痛感明显。如果遇到冷空气刺激,疼得更厉害。

不疼的时候,她就倦怠无力,整日昏昏欲睡,一点精神都没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患者多处求医,都毫无效果。

最后,她找到一位基层中医师。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而弦,舌淡苔白。

当时,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这就是桂枝加葛根汤,配上白芷和荆芥。

桂枝加葛根汤,是《伤寒论》里的方子。它的基本组成,就是葛根12克,桂枝6克,芍药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所有这些,水煎服。

医案里,医家在这个基础上,加了白芷和荆芥。

结果怎么样?患者应用一剂以后,头部疼痛感就消失大半。用了两剂,诸证悉平,完全康复。

这是一张很早的医案,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

现在,我带你看看这里的奥秘。

首先,我告诉你一件事儿,这就是,人感冒着凉以后,容易出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脑袋疼,脖子后侧疼,连带着肩背部不适。除了疼痛,还可能感觉到僵硬、紧张,脖子在逆转的时候费力。

这是怎么回事?中医行话讲,就是膀胱经经气不利。寒邪从外头来侵袭人体,第一个要伤害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你看看穴位图就知道了,走后背、肩颈、脑袋。当寒邪郁滞了膀胱经经气,我们这一带就会出现不适。

你看上头这个患者,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弦,疼痛遇寒加重,这个确实可以考虑是外感风寒、气机不利了。

这么一说,问题似乎很简单。我们只要把郁滞在膀胱经上的寒邪散出去,患者就能恢复正常了。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值得我们考虑。

这就是,患者的疼痛,在早晨八点钟开始加剧,下午四点就减轻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

你看,早晨八点的时候,人体哪一条经脉当令值班啊?是胃经,是不是?脾胃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运化输布精微物质,生成气血,以濡养周身。

这个时候疼,说明脾胃失职了,没有把精微物质输布全身。尤其是患者的项背部位,缺少润泽濡养,所以疼痛。

到了下午四点,这种疼痛又减轻了。为啥?下午四点,膀胱经当令值班。膀胱经气血旺起来了,经脉所及之处得到濡养,故而痛减。

因此,就这个患者而言,除了要散寒邪之外,还需要用一味药,辅助她的脾胃,来输布精气,濡养筋脉。

选谁呢?选葛根。

葛根这味药,你熟悉吗?它是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它本身有一定的解表功效,但同时入胃经,可以升发脾胃精气,输布津液,来濡养筋脉。这就是葛根的妙处。

所以说,针对此患者的方药,就捋出来了:

第一,用桂枝汤来解表散寒。桂枝汤,你应该熟悉了吧?它是专门用于治疗风寒表虚证的。基本的构成,是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其中桂枝和生姜,散寒行卫气。白芍和大枣,养阴,以助卫气的升发运行。

在这个基础上,必须加一个葛根。葛根,升发脾胃精气,令津液输布到痛处,从而改善症状。

好了,现在,请你记住,这个桂枝汤加上葛根的组合,就是大名鼎鼎的桂枝加葛根汤。它就是我今天要说的,张仲景用于松筋的方子。

临床上,这方子的用处太广了。外感寒邪、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不利所致的头痛、脖子痛、项背痛、局部僵紧不适,乃至于落枕等等,往往用它可以应对。当然,前提,都离不开“受寒”二字。是因为受寒,才产生诸多症状的。

我这么讲,你明白了吗?

现在,你再看上文医案里的女患者,发病前半年,确实着凉感冒了。这不就是外感寒邪、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不利吗?所以,用桂枝加葛根,就对了。若加上解表散寒祛风的白芷和荆芥,就更妥当了。

只不过,她的发病时间,进一步暗示了,我们应用葛根这味药的必要性。

其实,受凉感冒以后,脖子后背大筋不舒服的人,很多。有些人,甚至没有感冒症状,仅仅是受凉,就会有不适感。说实话,文老师我曾经就体验过。那一次受寒,我连睡觉翻身都疼啊,那滋味真不好受。

这光景,用桂枝加葛根汤就对了。这是中医人的共识。

我把这个写得出来,供大家伙认识和学习吧。

我觉得,您看懂此文以后,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如果平时感觉到头痛、脖子痛、肩颈部位酸痛,应该想想,是不是受寒、筋脉不舒所致。有的时候,即便受寒这个事儿发生在很久以前了,疼痛依然可能和它有关系。我建议你,去看看中医。如果确实如此,桂枝加葛根汤用上,会看到一定疗效。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医师来帮你辨证。你自己,不要盲目尝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治胃寒,张仲景不经意间留下一方!暖胃、缓痛,两剂建功,请欣赏
张仲景“激活经脉”的方子!脖子酸、脑袋晕,迎刃而解,请体会
治胃寒,张仲景有一个名方:桂枝加葛根汤,暖胃、缓痛,建议收藏
一张方,恢复四肢阳气!阳气一通,关节不痛,寒湿皆消
桂枝加葛根汤--出汗、项背痛或者肩膀痛,----养生堂
葛根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