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如何不讨儿女嫌?

又是个令人心酸的问题。

以前邻居是个独居的老太太,两个儿子,跟前后两个老公生的,前任死了嫁给后任的,但是在小儿子两岁的时候跟后任又分开了,原因是后任对大儿子不好,然后老太太自己带大儿子,小儿子给了后任。

那个年代,吃饭是很大的问题,然后为了养大儿子和自己,就需要她像男人一样拼命挣工分,然后就没有抚养小儿子,虽然在一个村里。然后拿出所有家当给大儿子娶了个媳妇,不幸的事是这个儿媳妇既不讲理也不善良,娶了媳妇忘了娘,说的就是大儿子。

等到小儿子把媳妇娶回来之后,大儿子和大媳妇开始把老太太领出来让小儿子小媳妇轮着养。小儿子一口否决。虽然大儿子不想把老母亲赶出家门,但是也不敢得罪老婆,然后老太太就搬进后任老头给她买了个铁皮屋。

此后,就会经常看到一个腰背与地面呈九十度的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自己一桶桶水拎回家喝,自己到地里拾稻子拾麦子过下一年的日子。

就这样子,在临终前,把大儿子喊过来,从枕头拿出来一千块钱,跟他说,这是她的火葬费。大儿子泪奔,哭着说,谁要你的钱啊,老太太眼泪呼呼地淌下来说,我不想让你们嫌我死了还麻烦你们。

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居然来考虑如何不被子女嫌弃,做子女的要做怎样的检讨。

又是个令人心酸的问题。

以前邻居是个独居的老太太,两个儿子,跟前后两个老公生的,前任死了嫁给后任的,但是在小儿子两岁的时候跟后任又分开了,原因是后任对大儿子不好,然后老太太自己带大儿子,小儿子给了后任。

那个年代,吃饭是很大的问题,然后为了养大儿子和自己,就需要她像男人一样拼命挣工分,然后就没有抚养小儿子,虽然在一个村里。然后拿出所有家当给大儿子娶了个媳妇,不幸的事是这个儿媳妇既不讲理也不善良,娶了媳妇忘了娘,说的就是大儿子。

等到小儿子把媳妇娶回来之后,大儿子和大媳妇开始把老太太领出来让小儿子小媳妇轮着养。小儿子一口否决。虽然大儿子不想把老母亲赶出家门,但是也不敢得罪老婆,然后老太太就搬进后任老头给她买了个铁皮屋。

此后,就会经常看到一个腰背与地面呈九十度的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自己一桶桶水拎回家喝,自己到地里拾稻子拾麦子过下一年的日子。

就这样子,在临终前,把大儿子喊过来,从枕头拿出来一千块钱,跟他说,这是她的火葬费。大儿子泪奔,哭着说,谁要你的钱啊,老太太眼泪呼呼地淌下来说,我不想让你们嫌我死了还麻烦你们。

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居然来考虑如何不被子女嫌弃,做子女的要做怎样的检讨。


要想不讨子女嫌,经济上要独立。要有社会保障,每月能领取养老金,要有存款做为医疗,养老基金。这样能减轻子女经济负担,不用看子女脸色过日子,子女自然就不会嫌弃你。

生活上要自理。老年人只要自己还能自理生活,尽量不要依赖子女,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长期依赖子女,子女心里会有不满情绪,嫌烦心理。多吃饭,少说话,老年人都有点唠唠叨叨的,总把子女当孩子看待,干预子女工作,生活和婚恋,而子女觉得父母象在念“紧箍咒”一样,头都大了!因此,老年人,避免在子女面前喋喋不休地。

老年人要注重个人身体健康,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科学饮食,积极锻炼,减少疾病。久病床前无孝子,整天在家吃药,呻吟,要人伺候,子女也会有情绪的,尤其是独生子女,无人分担责任和义务,会逼疯的!因此,老年人要千方百计地保重身体。

一、不要倚老卖老

所谓老有所为,因人而异,不作为不要紧,量力而行,但是倚老卖老要不得。

如何理解“老”字?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年龄,而是德高望重,看尽世事、经历人生,是对时间、对人生的总结。

身为长者,更应起带头作用。

二、不要活在过去的荣耀里

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可是有些老年人就喜欢谈“当年勇”,动不动就自我吹嘘,提当年的自己多么的“有能力”。

过去的荣耀,偶尔说说,确实能让人感动。但同样一件事情,说多了也就不值钱了,别人也听得烦了。

三、儿女的家事少管

人到老年做事尽量不要越位。不要多管份外事儿,尤其是子女家庭的琐事。

大事儿出主意,让儿女做决定。儿女长大了,你的意见只是参考,不要强加在下一代的身上

四、年轻人其实真累

老年人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应该都明白年轻才是最忙的年纪。

上有老,下有小,两个人要照顾三代人的生活,房价,物价,工资压得人都喘不过气来。

老年人一定要多理解儿女,其实他们也很累。

儿女小的不能自理的时候老人有没有嫌弃你,教你们说话的时候重复千遍万遍有没有嫌弃你,有病了整晚陪在你身边有没有嫌弃你,学校受欺负受委屈他去和人家长吵架有没有嫌弃你,拼死拼活赚钱为了你有更好的生活别人有的你没有他就会感到难过有没有嫌弃你,父母是唯一的为你付出生命而不求回报的人,现在他们老了,你问怎么能不让儿女嫌??儿女有什么权利什么道理去嫌弃老人,儿女要做的是怎么才能让老人能在晚年没有遗憾开心快乐的过每一天。不是要求老人要怎么做。

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讲起来真的很复杂,全中国有13、4亿人口,有数不清的家庭,每一个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收入多少;还有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有没有收入,收入多少,身体健康与否等等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影响到一个家庭和睦相处以及和谐程度。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一个年逾花甲的老母亲去看住在城市里的儿子,这个儿子竟然在媳妇的威逼下将母亲拒之门外,后来被好心的邻居收留,邻居两口子像对待自己亲生母亲一样细心照料,老人为了报答这对善良的年轻夫妻,竟把50万老屋拆迁补偿款相赠,夫妻俩婉言谢绝;后来老人的儿媳知道此事后,后悔莫及,给丈夫大吵大闹,逼丈夫把婆婆接回自己家,儿子厚着脸皮去接母亲,却遭母亲一记耳光。。。讲这个故事,老索只是想说,这个社会虽然在飞速发展,有些人的道德修养却在滑坡,有些人变得越来越现实,有些人忠、孝、礼、仪全不顾。在这真心奉劝各位老人,首先要养好自己的身体,保持大脑清晰,在经济上保证有一定的自主权,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能自己打理的事尽量自己去做,尽量少找儿女的麻烦,因为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如果是老人生病住院了,孩子们不得不停下手里的工作去照顾,所以说老年人应该保持良好心态,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好身体,没病没灾就是幸福,也是儿女们的幸福!

我俩都退休了,我们都老了,儿女们也都大了,也都成家了,儿子结婚15年了,这些年我们都在一起过,一家人从来没红过脸,我觉得如何不讨儿女嫌,还真有点说头哩,多年的生活体会总结一下:有条件的话,能不在一起住,尽量别在一起住,因为经常在一起,免不了勺子碰锅沿,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矛盾,俗话说:远了香,近了殃。不在一起反而更显近乎。对儿女家的事,尽量不管或少管,做到不参与或少参与,小两口闹点小矛盾,先嚷儿女,再劝媳婿,不能护犊子,别把媳婿当外人待,你要明白:好儿不如好媳妇,好姑娘不如好女婿。对孩子们做得不对的地方,说到当面,该说得说,该嚷得嚷,儿女们有事,力所能及该帮助着干的还得帮着干,不要倚老卖老,坐享其成,不要和孩子们摆架子,平等相待,和平相处。生活上注意检点,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逢年过节组织搞个小聚餐,小聚会,一家人经常在一起交流交流,联络一下感情。儿女们也都挺不容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他们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当父母的也得换位思考,有条件,该帮衬也得帮衬他们点。孝敬自己的父母,用实际行动做给儿女们看,给儿女们做个好榜样。这些年,儿女媳妇女婿都很孝顺,全家人和谐,生活过得其乐融融。

既然有这个“老人如何不讨儿女嫌”,就应验了人老之后确实要遭儿女嫌。代代顾小不顾老,无论人们心里是否承认和接受,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现实,我们就不要自欺欺人、自我安慰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善待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人老了就少管闲事,不要争着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赡养问题真的是一个大难题!说起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说说!我这奇葩的一家人了,我母亲今年的4月2号去世了,父亲赡养问题就是眼前最该解决的事儿了,我家姐妹三人,没有哥哥弟弟!我和大姐家生活条件都还可以,二姐家条件差!就连老妈去世发丧的钱我和大姐都没让她出,我的意思是老爸应该把他的赡养问题拿到桌面上说清楚!以免往后产生矛盾!在谁家住,或者别人一年拿多少赡养费!或者一家住一年半年都行,最起码应该应该说清楚!再者说老爸才69岁身体特别好,无论在谁家都不是负担!也就是多双筷子买点换季的衣服而已!可老爸就是不说,二姐家自己都顾不了自己,我们也不攀她,我和大姐分担!大姐性格从小就强势好斗,一句不和就翻脸无情!什么话都能从她嘴里说出来,而且她为别人做一点事儿那你必须记住一辈子,总会拿出来说,对于别人的付出从来不记得!我就知道用不了多久矛盾就得起来!果不其然老爸来了不到一个月就矛盾重生!上蹿下跳一天没消停!一会给我打电话说老爸在它家吸烟了熏她家房子了,老爸拍头了,我就得赶紧去带老爸去看病!一会又老爸不出去遛弯了她害怕,我也得赶紧去!我带老爸去旅游了,她又说我妈刚去世我们就出去玩心太大了,快被她逼疯了,我要把老爸接过来一个人管,她也不干,说怕亲戚说闲话,最可气的是老爸装傻还是什么都不说,我说让老爸上我这来住,老爸说不敢来,怕大姐在来闹,二姐家庭困难但还从中间挑事儿,我被她们逼的得了心脏病住院差点丧命,最让我寒心的是,家里人没有一个人给我打电话问问的,这就是我平常只要谁家有事儿都无条件出手帮助的至亲,我无法接受,所以我把她们一气之下都拉进黑名单!既然你们不把我当至亲我也没必要把你们当骨肉,拿我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应当!所以说还不如家里就一个孩子,没有麻烦和矛盾。赡养问题就怕老人一锅搅马勺,什么都不说

在当今社会,老人如何不讨儿女嫌?个人以为:大部分老人都难以做到!那就是多付出、少言语!将自己的工资收入大部分补贴这帮儿女,帮他们带孩子、做家务、最好是多挣二套房产送他们!平时一切唯儿女是从、他们如何讲?你们就如何做,不得违抗!老人如何不讨儿女嫌?
很容易,但老人很难做到。退居二线,给儿女也给自己自由,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子女,对子女各种看不惯,各种干涉,事事都要管,这都是做老人的大忌。儿女长大了,凡事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让他们自己主张。老人能帮则帮,不能帮儿女也知道,不必多言。养好自己的身体,安享晚年。
等你老了,怎样才不讨年轻人嫌?

老了,想不讨人嫌弃,就要装聋作哑,即便你不聋不哑,看不惯的事儿,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错误,就不要说出來,比如:天不太黑就开灯,电视经常一开就是一天,睡到很晚才起床……

老了,想不讨人嫌弃,就要装聋作哑,即便你不聋不哑,看不惯的事儿,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错误,就不要说出來,比如:天不太黑就开灯,电视经常一开就是一天,睡到很晚才起床……

谢邀,在我看来呢,等儿女成家立业了,我想会带着我老婆子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小区楼落脚,顺便再开个小店,自己养活自己,没事的话尽量不叨唠它们,让他们没事也少往我这来,假如我先是的话,我会把我所有的存款交给我老婆子,让他们好好的照顾,如果孝顺的话就把留下来的东西,交给他们,不然就等快走的时候,一把火烧了,就这么简单!!!
人总有老的那一天,所以我们每个人从心理上都要接受慢慢变老的这样一个事实。人老其实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件事情,真到老的那一天谁也阻挡不了呀。

人老了怎样才不会讨年轻人嫌?这个问题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为什么说他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年轻人对老人是个什么样的心态我们是一清二楚的,沿着这个心态去调整或注意我们的日常言行举止,应该说就不会讨年轻人嫌弃。一是尽量不要打扰年轻人的日常工作或活动。比如像我们上班族,等到退休后,尽可能不要到单位去,以免打扰领导或同志们的工作。如果我们倚老卖老,时不时到单位去,人家都在忙着,理你吧,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不理你吧,情面上又觉得过不去。所以,即使确实有事,要么打个电话向相关人员咨询一下即可,一般不要去打扰他们。二是,到老的时候,子女们也老大不小了,都有他们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老了或退休了,老两口一定要独立,如果精力和经济条件许可,选择一些适宜的景点,出去走走、转转,开开眼界,享受享受美景风情。三是,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添负担。老两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无故给孩子们添麻烦,打扰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逢年过节或是节假日,子女接我们过去或是子女到我们这儿来,无论来去都可以。如果子女过来,就要把家里收拾的干净一些,整理的整齐一些,穿戴要干净整洁,这样一家老少在一起,才显得和谐、合拍。四是,偶有外出活动,要注重礼仪。在有年轻人的场合,作为老一辈,尽量让年轻人出头露面,少说话,少唠叨,与年轻人照面,轻轻打个招呼或抬手示意一下即可。有年轻人的聚餐,能不上桌就餐就不上桌就餐,非要上桌就餐,动作幅度要小,说话声音要轻,而且要尽量少说。在心理上、心态上,要认可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这些老人没必要去参和。

总之,老了就是老了,人老就要服老。放下架子,平和心态,正确面对,自食其力,少惹麻烦,宁静处身。杜绝张牙舞爪,大喊大叫。好好享受那份安静与安宁,这样就不会讨年轻人嫌。

要不讨年轻人嫌,我认为达到下面几条即可:一,还有退休工资为儿女作贡献,二,还能为儿女们带后代,分担他们精神的压力,三,儿女的事和私人空间少过问,不要拿原来老一套的说教方式来老生长谈。当然更不能病痛缠身,床前久病无孝子。总之你老了对他们有用,他们就喜欢,否则相反,当然什么事也不是绝对的,希望他们人为母后,感恩和理解自己的父母!
我现在有女待嫁,有儿待娶,还有七十多岁的公婆,七十多岁的父母。我通过我这半生的经历总结我老了就和我妈一样,我妈没儿子,帮我们姐妹把孩子带大,每天都忙碌快乐的生活着,疼爱所有的外孙外孙女,我们都很尊重爱戴她。我婆婆就不行了,从年轻时就不爱做家务,但儿女们都很尊重她,必竟也生儿育女的养大不容易,可是性格不好还邋遢孩子们就不太喜欢,比如当初我和我老公刚结婚生孩子,工作不稳定,她就每天堵我家们口骂街,当时我做月子老公伺候我,每天还要听她妈骂街,我三年生了两孩子,婆婆就像没事人一样该干吗干吗,没出一分钱没出一分力,直到我和我老公在女儿该上幼儿园了,就买房进城了,我婆婆就不骂了,开始骂二儿子一家了,因为当初她盖了两处房子,二儿子的房大又好就跟他们一起住,可是她骂了他们一次就跟她打起来了,所有的亲戚都来调解最后搬我的老房子住了。我爸妈和我妹妹的公婆们都很好一起旅游一起吃个饭唱歌,我婆婆就不和群,一起吃饭她达拉个脸谁都不理,一起旅游她闹气不去,后来就没人要她了,然后又骂人家不要她,总之是每次聚会都很不开心。老年人应该温和快乐,爱晚辈才会受人尊敬,总是以老卖老,又懒又邋遢肯定没人待见,我婆婆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比如我老公让他的朋友从内蒙买了四箱羊肉,给我妈一箱,给我婆婆一箱另外的给大姑姐和小叔和我们自己分,我婆婆就谁都不让给,她自己都冻起来慢慢吃,为了不生气就没人理会。就是到最后吃不了扔了也不给别人吃,这只是冰山一角。为了和睦相处。我和我老公老了一定把父母当镜子,做温柔祥和的老人!我妹妹的婆婆和我妹我妈关系都很好,我的大姑姐的婆婆也很不错,老公说我,你别介意你也改变不了她,随她吧,我爸都受她一辈子了,我家的邻居们都不喜欢她,我不是想说我婆婆怎样,我只想说我要做婆婆了,我不会那样为难儿子儿媳妇。更会疼爱我的孙辈,做个有德行的老人!
一定把身体保养好

第二:做好经济上的规划,能帮孩子绝对不找孩子伸手要钱

第三:坚持学习看报,别老眼昏花什么也不知道,能在手机银行上买电、买水、缴费什么的都要掌握,尽量别落伍太多

第四:孩子需要帮忙义不容辞,不需要了立刻回自己家

第五:儿子媳妇闹矛盾一定站在媳妇的一边批评儿子,给儿媳妇顺气

当我老了,回忆走过的风景与风情,感受走过的风风雨雨,我会慢慢写一部《人生回忆录》。

记录人生走过的坎坎坷坷,磕磕碰碰,给子孙留下美好的回忆。

如何不讨儿女嫌?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管儿孙瓦上霜。

保持良好的心态,多锻练,有个好身体。人老有颗年轻的心。

一生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别给儿女添麻烦。

住在一起会与儿女发生矛盾冲突,尽量分开住。

在经济上能帮儿女就帮。

老来难,老来难,老来就付儿女赚。

年轻人,莫嫌弃老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

俗语云:人少得人缘,人老得人嫌。想要老了不讨嫌,看来这也是一门学问。我虽未到老,也见过周边许多老年人。

以年轻的眼光来看,我最讨厌一些老年总以老长辈自居,认为他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他说的话就是至理名言。总以年长为借口,什么无理也占三分理了,总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谴责年轻人,说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就得终身卑躬曲膝、感恩戴得一辈子。最好你把他像菩萨般供奉,像国家元首般礼遇,才对得起他生你养你。

若干年后,或许我等都会迈向暮年。我将怀着感恩的心,感谢我的女儿。没有她们,我会生无可恋。感谢自他们出生以来带给我的快乐,让我体会当妈妈酸甜,让我的人生充满希望,让我的生命得到延续。我不需要她背负良心债,生她养她是我的意愿。

人不会一下变老,老也是从少走过。换位思考,多多理解和沟通,我相信,老少两代鸿沟也会变通途。毕竟家和万事兴嘛!

老了不讨年轻人嫌就要少生病,最好不生病,穷点孩子都不会嫌弃的,不敢讲绝对,大数多人还是孝顺老人的,给长辈吃饱穿暖应该是没问题的,就怕老人生病,不讲陪护就是到医院排队挂号办手续都很折腾人了,何况年青人还要上班,有单位的还好,请个假顶多扣些钱,帮私人打工一个萝卜一个位的,请个假老板都想让你滚蛋,所以老了就怕生病拖累孩,老人想不讨年轻人嫌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少管年青人的事,小两口谁做得多谁做得少不要去评论,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只要他们愿意就好,自己钱有多就多用,钱少就少用,不问孩要钱就好,孩子孝顺给就拿,孩子不给也别难过,当然老人做得再好也得年青人明事理才行。大家都互相体谅才不会互相嫌弃。
孩子一出生,就全靠父母的抚育,没有父母的抚育或相当于父母的人的抚育,哪一个孩子都不能长大成人。  商人靠的是市场,经济萧条,市场疲软,再能的商人也赚不来理想的收入;工人靠的是工厂、企业,没有工厂的生产、企业的运转,工人就会失业、无靠;农民靠的是土地,没有了土地,农民就会衣食无着、流落街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啊!  但是,不管是经商、务农还是从工,人总会有老的那一天。  人老了靠什么?  靠儿女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养儿防老、结谷防饥”嘛,天经地义。  然而当今社会,靠儿女.能靠得上的有多少?在农村,只要你稍微抬抬眼,就可以看见不愿赡养父母的孩子,甚至还有虐待老人、霸占老人财产的年轻人。在城市,最普遍的是在物质生活、经济生活方面能得到孩子的一些资助,其他方面就不尽然了,因为孩子都有自己的家,都有繁忙的工作,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激力的竞争中,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被挤倒。  在工矿企业和大城市里的老人,大多数都有自己的退休养老金,不是在特别的情况下,他们完全可以凭养老金生活,无须依靠。这部份老人,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或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依靠。可是正因为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教育出来的儿女不管是从政还是从工从商,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一般都有自己的事业,都很忙,都不能有较多的时间陪在他们身边 ,于是往往就会出现没有了依靠的凄凉。多病的高龄老人甚至还凄惨。  媒体上曾有一篇报道说:有一个独居的老人,两个孩子都在国外,最能让他感到快乐和幸福的事就是读孩子的来信,每当估计会有信来时,他总是早早地就在收发室等着。没有新来信时,翻来覆去读前面的信,内心也充满快乐和幸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装了电 话,孩子便不再写信,时不时地在电话上问寒问暖和他说说聊聊,开始他高兴能听到孩子的声音,但后来总觉得不满足,说的内容有限,而且说完就什么都没了,还不如写信。生气之余,他狠心地把电话砸了  还有一篇报道说:有一对90高龄的老人,商量了几个月想下楼晒太阳。终于在秋天一个晴好的日子彼此搀扶着走下五楼,因为长时间不出门,猛然一接触天地和太阳,耳内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两人同时感到天旋地转,不得已坐在花坛边上,相互依偎着哆嗦着,一直到傍晚才被好心的人背上五楼的家里,从此再不敢下楼享受太阳。  人到了老年,尤其到了高龄,有的物质和精神都得不到满足,有的金钱上虽然可以,但精神上却可悲,就连下楼晒太阳也成了奢望 。有人花钱请保姆照顾,可是还得忍受保母难看的脸色和刺人的冷眼,甚至还要听保姆摆布。  人老了靠什么?靠什么?  最近听说世界上的富豪们在一起比财富时,第一条就是比健康,他们说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是啊,幸福人生的三要素,首要一条就是身体健康。其次才是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试想,连健康都没有了,还能有什么呢?  人到了老年,健康更比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更为重要。因为这时的人是进入了人生的丧失期: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失散了父母子女欢聚一堂的家庭,就连曾经不用寻求的、得心应手的健康,也失落得一日不如一日。  不过,前两者是自己不能左右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一个人的健康,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所以我认为,人老了最需要靠的,最能靠得住的,就是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康健的身体,就能自己管理自己,就会有好的精神,好的心情;有健康的身体,就能走出家门,走到人群中去参加各种活动,结交情趣相投的朋友;有健康的身体,就能去感知外界,和人交流,就能释放和丰富自己的情感;有健康的身体,就能心有所想、神有所托,就能远离孤独、获得快乐……同时,自己的身体也会因之更加健康。  所以人们啊!为了老年时能有一个至关重要靠靠,您一定要早作准备,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还年青,还不太老、不很老,身体还可以,就忽略了“最为保贵”的健康,否则,他年您会后悔莫及的。
首先你得有个好脾气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过于干涉不参与他们的事情,决定权和选择权交给他们。其次你得有个好身体吧?整天病病殃殃的,自己痛苦也拖累了孩子,再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经济得独立吧?不给孩子增添压力和负担,自己花钱不朝孩子要,说难听点有病了自己治得起。这样的老人,谁会烦呢?
第一,保护自已有个好身体。第二,在自已还能动弹的时,留存一点自已养老钱。第三,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生活不要过多干涉。第四,我们这些五零后、六零后都是苦难生活过来人,后又经过改变开放,各奔东西去打拼,现在老了,从小的很多兄弟朋友多聚一聚,重温过去的情感。在欢乐中在享受天伦之乐的气份中度过余生。
等我老了,我尽量选择独住,只要 身体能动,我都不会麻烦儿孙,老年人要常外边走走,交一些老友,坚持一些爱好,让心情保持舒坦;当我老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儿孙自有儿孙福,看不惯就不看,少管闲事少操心,能帮子女带孩子做家务就做,不要抱怨,谁叫眼泪水向下流呢?老了腿脚不灵便了,就上养老院,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多,他们哪有许多时间照顾你,所以年轻存好养老钱,别指望子女能在你身上花太多精力,他们能孝顺你多少是多少,老了栽花不栽刺,付待子女要和颜悦色。
我觉得,人老了,心不能老,这个不老不在于如何锻炼身体,不给儿女添麻烦,而是学习高风亮节的生活态度,锻炼身体不要让广场舞成为年轻人反感的源头,不给儿女添麻烦的同时,也要记得不给别人家儿女添麻烦,有些碰瓷老人,被戳穿后,袒露心声,无一不是害怕给儿女添麻烦,为了不给自己儿女添麻烦,就去讹诈别人家儿女,无端的伤了好人心,败坏了社会风气,这种老人怎么可能不让年轻人烦?学会体谅年轻人,欣赏年轻人,鼓励年轻人,并力所能及的帮助年轻人,努力让自己做一个温暖的老年人,相信老人若做到了,年轻人是不会反感老年人的,记得有一年,在外边遛狗,天下大雨,很多人躲进一个地下通道,雨下的很大很急,我身边一个年轻人在着急的打电话,好像是要去哪里面试,打完电话,我顺便把自己的雨伞递给他,让他赶紧走,告诉他阿姨没事,可以多等会儿,等雨停了再走不迟,当时那个年轻人非常感动,眼见得他眼圈红了,后来他给我还伞,说那天一天都觉得特温暖,这事他一辈子都不会忘,我告诉他,我年轻时,也被长辈们如此关怀过。就因为这事,我始终对年长者心存敬意。也乐意帮助年轻人。
谢谢邀请,尽量不要麻烦儿女们吧!尽量有一个好的身体,儿女自有儿女福,不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可以给他们意见或者建议,支持他们的婚姻,并尽量给予帮助,如果他们需要的话,可以帮他们带带孩子,是绝对不能住到一起的,哪怕离得很近,都有各自生活,尽量不掺和吧!哈哈,还是有好多事情的,尽量做到最好吧?哈哈?
等我老了,最希望别人称呼我“唐老”而不是“老唐”,当然最好是“小唐”。

差不多都这样想的吧?被尊重和渴望年轻,是天下老年人的两大心理需求。

努力将自己变成财富!

我选择终生学习。假如儿媳待产,我就报名月嫂班。照顾孕育期的儿媳和孙儿,不让儿媳因为不懂或者自恃年轻落下病根。过了月子,尽量建议她自己带孩子。一方面有益孩子身心健康,也有益母子感情培养。经济上,适当支持。

而我,有我的人生。

锻炼必不可少。

每周上三四次瑜伽班,保持体型延缓衰老。

兴趣绝不能少。

报个老年大学,学习日语和历史。这是我年轻时热爱但都只做到一半的事情,应该完成它。

种种蔬菜水果,每周约朋友喝茶聊天三两次,剧院听昆剧一次。其余练习书法或者写作。

信仰不可缺失!像年轻时一样每周到教会学习礼拜两次。

旅游也是必须的。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途径。云南北京是一生值得细细玩一遍的城市。我会先在那个地方租个房子,累了就休息几天……一个地方,花个半年三个月的。

一定和子女分开居住。

在我还能自理的时候。一个月串门一次两次足够了。我选择和志同道合的几个朋友合住。

真的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我首选条件尚可的敬老院。

尽量不麻烦子女。虽然我生养了他,含辛茹苦教育他,然而我时刻都对自己说:他,从来不属于我!!!

年幼时,尽我所有培育他,是为了他飞得更高。在我不在这世界依然可以凭借自己过得更好。这是父母的责任更是义务。

他从来不欠我的。我是心甘情愿为他做一切事情,并衷心地谢谢他给了我成长的机会。

爱他,就放手!

他有他自己的人生。

我今年68,我还能跑能跳,我个人认为保持一颗年 青人的心,不把自已当老人是最重要的,这样就不会讨年青人嫌,我现在就是如此。再过十年二十年那就不好说了,走一步祘一步吧。但我坚信,我的心永远是一颗年青人的心!
本身这个话题就不符合我们的“孝”。年轻人如果嫌老人,就是不孝。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等到老了,孩子反而嫌弃父母,这叫忘本,是最大的不孝。父母是孩子的根,如果枝叶没有根怎么成活?人都要老,难道孩子自己也希望自己老了,被年轻人嫌弃?“百善孝为先”。这个话题从本质上就违背了我国传统的伦理,误导老人接受不孝。
等我老了,我就和先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本来就爱好自由,喜欢旅游,我要多出去走走,领略四处的风景。

我们有两个儿子,我是不会与儿子同住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我尽量不介入他们的生活。我打算在海边买个小房子,和先生冬天的时候住过去,夏天回老家。

人老了自己要有老本,年轻时不管多累多辛苦,需要有养老防病钱,自己独立房子不能少,趁现在能走能吃不忌口时,该出去旅游看看祖国大好河山,闲时锻炼身体,帮儿女带孩子但不全包办,等老了不留遗憾。儿女孝顺父母是几十年言传身教,重病在身自己存款医疗保险扛,不能在经济上拖累儿女留遗憾。
 

四类老人不宜吃参

2018-12-03 15:02

该用时,人参是补药;不该用时,人参就是毒药

受访专家: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孙树侠

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谭子虎

中医认为,夏季宜补气。于是,初夏时节,购买参类产品补气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是,是否所有人都适合用参进补,不同体质该怎样挑选参类产品,怎样吃参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参类产品种类繁多

日前,记者走访北京市朝阳区近10家中、西药店发现,市场上的参产品种类繁多,且价格差别大。参产品按种类分主要有:吉林长白山产的人参、朝鲜半岛产的高丽参及产自美国、加拿大的西洋参;按加工方式分主要有:参片、参膏、参粉三大类;售卖形式一般分为散装及盒装,盒装一般比散装要贵。以人参片为例,散装人参片100克最低价为150元,而一盒包装精美的100克人参片则要卖到298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人参并有文字记载的国家。我国《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列为上品,认为人参味甘,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对人参药理作用的经典表述,一直影响到当代。人参的发现、采集、栽培和应用源于中国,后来传至日本和韩国,再后来传至北美和欧洲。随着中医文化的传播,外国人也逐渐认识到人参的药效作用,以美国为例,人参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占草药市场的15%~20%,是美国人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

参本身也有很多种类,按生长环境可分为野山参与园参。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参被称为野山参,非常少见;市面上售卖的人参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培育出来的园参。参类按加工方法可分为生晒参、白参和红参。人参品种不同,功效也各有差异,因此需要先辨别个人体质,再选择合适的参。生晒参性微凉,味甘,经常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者,或糖尿病、癌症、肾炎等慢性疾病患者可适量用其进补。白参功效与生晒参类似,但功效较弱。红参温性,具有补气温阳作用,适合阳气虚弱者,平时怕冷且手脚易冰凉的人适合吃。高丽参产自朝鲜半岛,是红参的一种,适用于冬季肢冷畏寒、阳气不足者,如老年人及妇女寒证、阳虚证的人群。西洋参原产于北美地区,和其他参类不同,西洋参是一种“清凉”参,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抗疲劳的功效。需要提醒的是,吃参也有季节之分,一般春天、夏天或早秋,天气较热时可吃生晒参、西洋参,晚秋和冬天,天气较冷时可吃红参。

虽然有研究显示,人参的提取成分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但目前只是在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目前尚没有实验论证,吃人参就能有效预防癌症。

吃参进补并非人人适合

中医有句话说,该用人参时用人参,人参是补药;在不该用人参时使用,人参就是毒药。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补身。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孙树侠告诉记者,有四类老人尤其不宜用人参进补。

有胆囊炎或胆结石的老人。参类中含有的人参皂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会抑制胆道排泄,从而使胆汁变稠。临床上发现,长期服用人参的人胆结石的发病率明显会高。且中医认为,急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均为湿热旺盛,服食人参会助湿热,使病情加重。

易失眠的老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脑皮层过于兴奋,导致体内的平衡受到影响。参类中的人参皂苷Rg类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会使失眠的人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这类人吃参,不仅不能够促进睡眠,反而会加重失眠的情况。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人参中含有抗脂肪分解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具有蛋白质特性的肽类物质,其中的天冬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都有抗脂肪分解的特性。这种抗脂肪分解的物质,能抑制体内脂肪的分解,促进组织器官的脂肪增加,而脂肪的增加对患有动脉硬化的患者极为不利。高血压患者一般血管弹性差,其原因也多是血管壁脂肪堆积。因此,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患者不宜食用人参。

血液黏稠度高的老人。参类中含有的人参总皂苷成分,有促进红血球生长的作用,本身血液黏稠度就比较高的人,再让红血球生长,会令血液黏稠度更高,那么病情就很难好转。

此外,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医师谭子虎表示,人参性热,有口腔溃疡、经常口干舌燥、手心脚心发热的人不适宜服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吃,但也要酌情减量;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人参。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液循环,使心悸更甚、使病情加重;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不宜服用人参。

孙树侠表示,身体健康者过多使用人参进补,非但无益于健康,甚至还会招致疾病。尤其是怀孕后期的孕妇、婴幼儿、少年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更不可盲目服用人参。身患疮、疥、痈或咽喉肿痛者,服用人参后可能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

吃参别配几样食物

不论是人参还是其他进补品,谭子虎认为都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来辨证施治。中医建议有气虚体弱者,宜进补人参制品,以补气养血,调整阴阳平衡。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虚”是指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用参类进补可调节机体恢复健康状态。

孙树侠表示,人工种植的五年以下人参为食材,五年以上的为药材。人参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一般情况下,食用小剂量会促进人体健康,食用量每天不超过3~4克。谭子虎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参片、参粉和参膏在疗效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剂型不一样,吸收速度上人参膏会稍快。

此外,服用参类产品时,如要配以其他药材或补品,建议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两位专家总结,参与以下几种食物搭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葡萄。参类与葡萄同吃影响人体对参类的吸收,从而降低保健效果。因为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

茶。茶叶含有鞣质,易与人参皂苷结合,不易被人吸收。茶叶还含有咖啡因等物质,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参类也有类似作用,因此同时服用参和茶容易使人出现睡眠质量降低、烦躁、头痛等现象。

萝卜。中医认为,萝卜下大气、消谷,现代研究表明,萝卜消食利尿。人参大补元气,吃萝卜却可破气,这样人参就起不到滋补作用了。此外,大部分的滋补品都有补气作用,故均不宜与萝卜同时服用。▲

常吃西红柿血管好

生的熟的都有益  每天三个最适宜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副教授  朱 毅

武汉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许淑芳

西红柿亦蔬亦果,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常见菜。日前,日本北海道情报大学等研究机构发表在《营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常吃富含番茄红素的西红柿,有助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值,对保护血管有很好的效果。其实,西红柿的保健作用还有不少。

从“毒物”到美味

西红柿受到各国人民喜爱,但这种原产于秘鲁的蔬果,早年间因颜色艳丽,人们曾怀疑其有毒,称之为“狼桃”。16世纪,英国一公爵将西红柿带到欧洲,但只将其当作观赏品,后来有画家冒死一试,发现其竟无毒,还美味可口,自此西红柿正式走上餐桌。西红柿明朝时传入中国,由于“番”有外来之义,当时称其为“番柿”,植物学家后来发现它与茄子一样,同属茄科,又称之为番茄。国外有机种植网站介绍,番茄主要有以下4种:常规番茄、樱桃番茄、灌木番茄、牛排番茄。市面上常见番茄种类多为常规番茄和樱桃番茄,或是二者的栽培种类。

国内外不断有人研究西红柿对健康的影响。上述研究中,研究小组将坏胆固醇值120~160毫克/分升的健康人群分为两组,分别食用番茄红素含量较高和不含番茄红素的西红柿,生吃12周后,发现前者坏胆固醇明显减少,血脂得到明显改善。最新一期《食品科学与营养》中也刊文称,番茄或番茄制品(如番茄汁)能降低血压、胆固醇水平,有益心血管健康。

坏胆固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二者在人体内都起到“运输车”的作用,只不过前者是将血液中的脂类运送进细胞,后者是将细胞及血液中的脂类运往肝脏储存或分解。平常两者同行畅通无阻,但坏胆固醇“坏”就坏在当其运输量增多(即坏胆固醇含量增加),细胞内脂类物质就会积聚,从而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最终可能动脉粥样硬化并导致斑块形成。

除了改善心脑血管,西红柿也被证明在预防疾病、改善骨骼方面有所裨益。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和澳大利亚南澳州大学联合研究类胡萝卜素对老年性白内障的影响,发现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西红柿和柑橘类水果,人们摄取越多,老年性白内障发病风险越低。德国莱布尼茨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显示,常吃西红柿可有效抵御紫外线照射带来的不良后果,可减少皱纹、预防皮肤癌。武汉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许淑芳表示,以上研究多集中在番茄的特殊成分,目前临床上对患者的建议更多的还是食物均衡搭配,并不建议只食用西红柿来预防某种疾病或辅助某种治疗。

红橙黄营养有侧重

西红柿的酸味来自有机酸,甜味来自其中少量的糖,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每百克西红柿的维生素C含量约为苹果的5倍。

番茄中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是番茄红素,有临床生化科学家将番茄红素喂食实验小鼠,其剂量等同于人体推荐量,结果发现实验小鼠骨密度明显增加,体内雌激素和其他性激素含量也有所上升。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每天摄入25毫克以上番茄红素(摄取方式包括番茄酱、番茄汁、生番茄),坏胆固醇水平就能降低约10%。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副教授朱毅表示,每人每天摄入5~10毫克番茄红素,就可获得健康益处。每100克不同种类西红柿的番茄红素含量从0.8~4.2毫克不等,如按照中间值2毫克计算,每天需要食用3个中等大小的番茄即可满足需要。如果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摄入的300~500克蔬菜量,许淑芳建议,包括番茄在内的茄瓜类建议摄入150克左右即可。

番茄种类繁多,不同颜色的番茄营养成分也有所不同。美国园艺学会就探索出了色彩差异对番茄营养价值的影响:红色番茄富含番茄红素;橙色番茄富含生育酚,它是一种抗氧化剂,利于预防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病;黄色番茄通常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不同番茄营养成分不同,但研究人员表示,无论哪种番茄都利于提升整体健康指数,因此挑选时并不一定要拘泥于某种颜色,而是应该尽量多元化。

番茄制品别选加料的

不少人都有疑问:西红柿到底生吃好还是做菜好?番茄酱等番茄制品是不是也一样有益?

朱毅介绍,番茄甜中带些微酸,生吃不仅开胃,还能够将其中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完整收入体内,不过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营养素,需要在和油脂混合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吸收。因此,将番茄放入锅中,加少量油炒熟,有利于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的吸收。这种情况下,维生素C损失也很小,且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不受温度影响的营养素含量不会发生变化。所以,番茄生吃熟吃都可以。如果为了更好吸收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营养素,熟吃更能满足需求,但要注意油脂加入量一定要少,一小勺就够了。

番茄酱也是常见的调味料,酸甜适口,非常开胃。专家提醒,选择番茄酱时,首先要看清是纯番茄熬制的酱,还是在番茄酱基础上添加了白砂糖、盐、食用香精的番茄沙司,后者是具有调味功能的调味品,做菜时,要注意减少糖盐用量。

与纯番茄酱类似,榨的纯番茄汁保留了番茄基本所有营养素,而且细胞壁破碎,里面的番茄红素等溶出量更多,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饮品。不过要注意,在超市选购瓶装番茄汁时,要仔细观察配料表,很多是在番茄汁基础上额外添加糖、盐等成分,这种饮品就和甜饮料相差无几了。

许淑芳提醒,有一些人要慎吃或少吃番茄。1.胃食管反流患者及易发生腹部疼痛人群。胃食管反流很大程度与饮食相关,番茄中的有机酸可能导致胃酸反流从而引发不适。未成熟的番茄含有大量生物碱,虽然随其成熟,茄碱含量降低,但胃肠敏感人群大量食用也易出现不适。此类人群建议熟吃番茄,避免空腹吃或生吃。2.番茄过敏人群。番茄是已知过敏原之一,易感人群食用或接触,可能引起喷嚏、湿疹、皮疹等。3.正在服用抗凝药的人。由于西红柿维生素K含量较高,大量服用会降低药物的抗凝效果,少量食用一般没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个“不”记心间!老了不讨儿女嫌,不惹子女厌!
【图】老了不讨儿女嫌,“十个切记”挂心间
老人记得不讨闲
想要老了不讨儿女嫌,请把『十个切记』挂心间
等老了不讨儿女嫌,记住10条
√ 等老了不讨儿女嫌,请把10条记心间!必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