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选择中医微博

选择中医微博

我在整理《内经》版本的过程中发现,历代注家多拘守“注不破经”之例:或敷衍塞责,遇疑即过;或勉强其辞,莫名其妙;甚至故弄玄虚,使人莫测高深。如此等等,均难让读者满意。经典首先要读通,次之要能用,而不必因错就错,强为说理。由此,我权衡诸家注解,有志于整理出一个读得通的《内经》版本。

《内经》的思想多源自道家,因此,要想深入理解《内经》,必先学习道家。道家的核心思想是:万物自然本性的相对性以及人与宇宙的统一性。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的人,需要对自然与人有更高层次的理解。所谓悟道,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庄子在《逍遥游》里谈到这种境界,《内经》的《上古天真论》亦有所论述。

日本是个崇拜太阳的民族,日本的许多文化居然都与太阳相关。日本人以天照大神(太阳神的始祖)为唯一的神灵;其国名日本,寓意升起太阳的地方;其国旗为太阳膏药旗。我们的祖先夏人氏族亦以太阳为图腾。从中医来看,太阳是生命的源泉,养生治病,都离不开阳气。《内经》所论即是以太阳为核心的医理。

关于《素问》的整理与注解,唐太仆令王冰的次注算是最古的本子。他精勤博访,历十二年才完成,保存经典,功德极大。其整理方法主要有三点:移补、加字、删繁,这算是对原书动了大手术了。今人发现,《史记》及《外台秘要》(成书都早于王注)中都有不少标明引自《素问》的句子,但在王注本中遍检不得。

《内经》成书后数百年间多是个人传抄,而并没有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直到北宋,皇帝才开始重视《内经》,并组织专家校刊整理,广布天下。两宋朝代有多位皇帝充分认识到了医学对于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经常组织编写医书,整理经典,并广为刊行。《内经》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宋代的校正刊印起了关键作用。

整理《内经》时,经常遇到一些字词,左右皆通,颇难选择。比如,《上古天真论》有“以耗散其真”,《甲乙经》中“耗”作“好”,与前句“以欲竭其精”文异而义近,且对偶。但再详察文意,此句似总结前三句“以酒为浆,以安为常,醉已入房”,说三者皆足以耗散真气。权衡再三,最终仍依宋本原文,不改。

整理《内经》时常遇到版本间的字词差异,或据此本,或择他本,皆能说通。《上古天真论》中有“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林亿校本引别本“时”作“解”。时,善也,且善亦有解义。因此,似不必改为“解”。但再细绎经文,“知”与“解”为对文,且“御”有“节”义,若改为“解”似乎更合乎文义,因改之。

最近白天临证,晚上则读《内经》,详其义旨,校其版本,乐而不疲,不觉时至半夜,而仍未见困倦。我自觉若能深入《内经》之中,如读引人入胜的小说,其中精义纷呈,妙趣横生,远胜时文杂书。此举虽然辛苦,但既可整理出能读得通的《内经》版本,又能陶冶情志,兼助领悟经旨,提高医术,何乐而不为呢?!

整理《内经》非常辛苦。各家版本,互有异同,当据经旨以选择义通之文;历代注家各有解释,需依医理而辨别确切之字。其中或有错简而至义乱,或因传抄而见字异,皆需修而正之。因此,手执经文,反复研读,再三琢磨。虽然辛苦,亦足以自娱。世人有玩游戏为乐者,我则以研读《内经》为乐,自觉我之乐更乐。

《内经》源自古语,其中某些字义现今已经不用,当按今义改之。比如,“味归形,形归气”,归者,馈也;“则出地者,名曰阴中之阳”,则者,财之误也,为才之通假;“阳予之正”,予者,施也;“同出而名异耳”,出,当训为生。如此等等,多不可胜数。《内经》需以读通能用为目的,我的修改当不属僭越。

《内经》非一时一家之言,试举一例:关于六腑,《素问》的《五脏别论》篇认为是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及魄门;而《金匮真言论》篇则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及胆。关于五脏六腑与经脉的配合,《灵枢》各篇理论远较《素问》为严谨。由此观之,《内经》可能是先秦汉初之时多家医学著述的合集。

我在校正《内经》各版本时有所发现:《内经》中多有偏正复词这种用法。比如,《六节脏象论》有“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有注家认为“肠”字疑衍,传抄者欲以配心肺,故妄增“肠”字。这种说法不妥。不知此处是偏正关系,指“胃”不指“肠”。再者,经文前后皆以四字为一句,若少一字,则读来颇有不顺。

《内经》中反复出现“气味”,有时是指气与味,如《至真要大论》篇“气味有薄厚”,、“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有时却是偏味,如《阴阳应象大论》篇“气味辛甘发散为阳”、《脏气法时》篇“气味合而服之”;有时偏气,如《五脏别论》篇“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这是偏义词,是“因此而及彼”。

动词与名词组成词组,往往是动名动名或名动名动排列。但《内经》有排列奇怪的词组。《异法方宜论》“海滨傍水”;《汤液醪醴论》“去菀陈莝”;《脉解》“肿腰椎痛”;《著至教论》“干嗌喉塞”;《厥论》“肿首头重”等。《论语》亦有此类句式,如“迅雷风烈”、“危行言逊”等。古人或想错综以成文。

《内经》中多见“逆从”与“逆顺”,“从”与“顺”同义。如《四气调神大论》“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痿论》“和其逆顺”、《标本病传论》“刺有逆从”、《五运行大论》“言死生之逆顺”等。分析“从”与“顺”两字皆见的原因,或因《内经》本由多家医著汇总而成,或是传抄之误。皆依其旧,不改。

《内经》讲了养生的方法,包括: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等等。这些养生方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要求人人都应该遵守。但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亦当有不同,则需因人、因时、因地而灵活制宜。

《内经》对于养生有详细的论述。如何保持健康并且长寿?经文指出:需要志意清静,腠理致密,阳气内守,由此则外邪不能侵袭。若嗜欲劳目,淫邪惑心,烦劳耗气,房事竭精,更兼食饮无常节,起居无常度,则五脏六腑的精气皆易伤损而虚衰。内有正气之损,外感六淫之邪,正不胜邪,则病必起,而长寿亦难得。

《内经》中有“巅疾”和“癫疾”,二者虽然形似,意思却不同。癫疾的病因多由邪气内搏于阳,导致脉流薄疾,上实下虚。其病有两种表现,或为眴仆,属神经系统疾病;或为昏乱,属精神病症。巅为山顶,引申为头顶,巅疾是头顶有病。因此说,巅疾可能是癫疾,也可能只是头部的病,具体意义需根据经文判断。

有人问,“荣卫”与“营卫”,哪个正确?“荣”见于《素问》“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化为荣。”指水谷精微显于外者;“营”见于《灵枢》“脉为营”、《素问》“取血于营”,指营血以脉为舍而行于脉中。因水谷精微沿经脉周流,既荣外,又营内,故历代皆沿袭“荣”与“营”相通,荣卫即营卫,荣气即营气。

《内经》中有些文字或属省文,或属脱文,需按前后文意补上。比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愿闻法往古者”,其源自《灵枢·官能》的“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经脉别论》太阴、二阴脏象皆缺少黄帝问语;《平人气象论》只论三阳脉至,而缺少论述三阴脉至的文字,当据《难经》补上。

《内经》中有些文字或属后人的注释语,因反复传抄而混入了经文之中。比如,《八正神明论》的“故血易泻,气易行”、《宣明五气》的“虚而相并者也”、《平人气象论》的“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脉要精微论》的“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之类。虽不属经文,但其注颇精,对于理解经文多有帮助。

《内经》中有些文字当据前后文例调整。如《脏气法时论》“用辛泻之,甘补之”,当为“用甘补之,辛泻之”;《玉机真脏论》“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为“病名曰瘛,筋脉相引而急”;《平人气象论》“以行荣卫阴阳也”当为“肺藏皮毛之气也”;《六节脏象论》“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当删。

《内经》中有的文字属衍文。比如《宣明五气》“命死不治”,“命”蒙上“名”致衍,“死不治”三字又蒙上“不治”而衍;《玉机真脏论》“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此11字重复前文;《金匮真言论》“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者”字衍,则与上文“外为阳,内为阴”及“背为阳,腹为阴”句式整齐。

如何看待《内经》所说的死不治?《内经》的主要医疗手段是砭石和针灸,其汤药处方极少,有些病症的确难以取效。仲景发挥《内经》思想,并千方百计探索《内经》所言不治之症的机理与治法。比如《内经》认为孕妇患热病,足温则生,寒则死,仲景认为足寒的病机是血虚下厥,以小柴胡汤和之即愈,并非死症。

后世有人认为仲景学派与《内经》无关,是学而未曾深思。仲景自述曾撰用《素问》及《灵枢》,若能细研此二经,其中自有脉络可寻。且仲景发挥了《内经》论述热病的思想,并能发扬光大,创出有效的处方,殊为了不起。勤求古训而不拘泥于古训,博采众方而能变化出奇,这也是仲景被后人尊为医圣的原因所在。

中医源自前圣,而后贤亦颇有发挥。比如,《素问·热病》篇说“目不明,热不已者死。”仲景则认为,其病机多为阳明实热,消灼五脏之精,使其不能上注于目,因而提出“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此为实也,大承气汤急下之”的果断措施。师法《内经》而不拘泥于条文,仲景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内经》中有一种诊断尺肤的方法,后世不传。尺肤是指从肘关节内侧至掌后横纹处的皮肤,诊察尺肤的缓急、大小、滑涩、寒热、坚脆等情况,配合寸口脉及面部色泽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有人认为,尺肤诊法当包括尺肤的寒热、润燥、坚脆以及尺肤下动脉的缓急、大小、滑涩,这种观点从临床来看可操作性强。

后世诸家对《内经》医理的理解与阐发见仁见智,读《内经》不但要读原文,亦需参考诸家注文。比如,《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多卧”,诸家注解各异:或认为筋痿,或认为木气不达,或认为肝胆同气且胆热,或认为土气困乏。我们试着分析其病理:肝病初起,邪气凑之,其正气必虚,故土气困乏而多卧。

《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不得安卧”,对其病理诸家注解各异:王冰曰“肝性静而主惊骇,故……卧不得安”;马莳云“胃不和则卧不安,今木来乘土,故不得安卧也”;黄元御注“肝热传脾……故不得安卧”。综合诸家观点并分析其病理:肝热病既久,正气奋起抗邪,邪正交争,胃土受其累,故不得安卧。

《腹中论》篇有“灸之则瘖,石之则狂”。诸家多注“石”为砭石之法,但砭法如何令人发狂,终不可解。细译其文,曾谈及热中、消中需忌石药。热中、消中皆属阴精内竭,火热消烁,若再用温补,则火邪扰神,必致发狂。故此处“石”似当为石药,其能壮阳,最动相火。若如此解释则文义通畅,再无碍滞。

读《释名》,“厥”,逆气也。其义有三,一则四肢逆冷,有寒厥与热厥的不同;二则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导致猝倒、眩仆、不知人;三则脚弱不能行,即古之脚气病的雅称,亦叫痿厥。再细思之,脚气的“厥”当是“蹶”字。蹶是病名,而厥言病机,二者实不当混用。古人常把二字通假使用,遂导致其义混淆不清。

《内经》的理论融会贯通了古代天文、《周易》及中医。以经文“正月太阳寅”为例分析:冬至十一月一阳始动,十二月二阳上舒,正月三阳升于地面,三阳即太阳;正月三阳开泰,地天泰卦,三阳自下而升,阴退而阳进;寅既是空间里的东北方,又是时间里的正月。正月合寅合太阳,是古贤“天人合一”智慧的结晶。

古文常有省笔,于文字上只点出一端,而另一端需自己类推。比如《素问·太阴阳明论》先讲“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接着讲“阳道实则阴道虚”(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之论,或源于此),则可类推其反面:阴道实则阳道虚。再如《素问·评热病论》有“阴虚者,阳必凑之”,其反面亦可推出:阳虚者,阴必凑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有“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六腑。”两说正相反,其理安在?——这亦当是互文。内外之邪皆伤人,随正虚而内袭,皆可入脏入腑,不分阴阳。

先秦典籍,今所存者皆秦火之余,缀集而成篇;再者,古人著书于竹简或木牍,打孔串以丝绳或牛筋。由于蠹简残缺,文字常有所缺失。《内经》有些篇章文字因错简而前后混乱,有的竟完全不可读。比如,《素问·针解》的最后一段,蠹简烂文,义理残缺,莫可寻究。既然暂无可补其缺漏的出土文献,则不如删除。

古代注家常依误字作注,因而附会其辞,既于医理不能符合,读来亦觉莫名其妙。《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左手开针孔也;入虚者,左手闭针孔也。”《灵枢·官能》篇论泻法云“摇大其穴,气出乃疾。”即指用右手持针柄以开大其穴,非左手掐穴。后人误把“右手开针孔”传写为“左手开针孔”,导致费解。

《内经》有互文用法。比如:《素问·痹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是五脏六腑皆有俞有合。再如此篇的“调其虚实,和其顺逆。”调与和为避免重复而交错使用。《素问·痿论》“各补其荥而通其俞。”,其意指:各补其荥而通其俞;各通其荥而补其俞,各补且通其荥俞。需根据互文及语境发掘其本来含义。

古文简略,词多互文。比如,《素问·针解》“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上句缺“针下寒”,下句少“留针”,非为阙文,乃是互文。《玉机真藏论》“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其本义是:别于阴阳者,知病从来,知死生之期。

《内经》中常用事理以印证经文,其后多用“此之谓也”煞尾,或在其前用“故曰”、“故《经》曰”、“所谓”等开头,其引用的经文当是古代经典。如《离合真邪论》有“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素问?疟论》“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勿敢毁伤;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等等。

读《内经》,不仅要读其文字,还要从无字处思考。古人著述习惯与今人不同,往往有省笔,有互文,若执着于其有字之处,认为意本如此,则或落入窠臼之中。比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有“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滑与涩相对,逆与从相对,当补其省文。此处本意当是:实而滑则从则生;实而涩则逆则死。

研读《内经》,我们需考虑古人著书时的用字用词习惯,不可用后世的观点去理解。比如,《素问?水热穴论》有“阳脉乃去”四字。先秦至汉时脉与气二字通用,《扁鹊传》有“阳脉下坠,阴脉上争”,意即:阳气下坠,阴气上争;再者,去者,藏也。因此,此四字可理解成“阳气乃藏”,则意思明确,切合经旨。

有人收集了古代的267部医案,统计分析其引用《内经》条文的频次,发现《素问》的以下几篇被历代医家引用的最多:《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别论》、《举痛论》、《痹论》、《痿论》、《六元正纪大论》以及《至真要大论》等。由此似可提示我们,这些篇目与中医临床息息相关,值得重视。

有的人学中医却不肯读《内经》,反认为《内经》无用。岂不知自《内经》成书以来,《内经》的理论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内经》是中医的根,是中医临床取效的理论保证。若脱离了《内经》,也就失去了形而上的“天人合一”思维模式,这样人最终只能成为医匠,绝不可能成就大医。

《内经》与《伤寒论》的体系不同,其对于某些病的病机认识亦自不同。比如,《内经》认为瘅疟的病机是:阴气先绝,阳气独发;而仲景则认为是热结于里;再如《内经》认为狂证的病机是火热与重阳,导致阳尽在上,阴气从下,下虚而上实,仲景则主要归结为亡阳。因此说,读经典时,需比较学习各家不同观点。

为什么拒绝读《内经》,其观点五花八门。除了懒惰或畏难之外,有的说,要养家糊口,没有时间;有的认为《内经》太过高深,学了没有用;有的学中医只为赚钱,根本没有做大医的理想;有的认为《内经》落伍了,中医应该与时俱进.看病就是一个个的问答对错判断,做成看病模版就行了,嫌《内经》不实用。

《内经》中有些虚字的用法现已不常用,当按其意改换为今用之字。比如,《素问·刺志论》“邪在胃,及与肺也。”与,犹于也,改为于,则文意顺畅自然;《素问·平人气象论》“食已如饥者,胃瘅。”古人“如”与“而”通用,今则不同,当改如为而,则读来不觉滞塞。此类例子极多,读《内经》时需多注意。

东汉时即有今古文之别,汉后以今文为主。但流行的《内经》抄本中仍有古文的影子。经过两千多年的文字沿革,现在我们用的文字其意思已不同于汉时。当前需要整理出一个能读的通,且临床用的上的《内经》版本,而不必盲目复古。因此,当根据经文要表达的意思选择现在使用的字词,这样的版本才有实用价值。

为什么要读《内经》?因为《内经》能提高我们的中医理论修养,能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内经》的版本要求能读的通,方能用的上。而通行的《内经》版本并非绝对准确,其中混有后人的注释,且某些字词尚需重新考证。由此要求中医人懂些训诂方面的知识,多采纳前贤的训诂成就,以方便自己读懂经文。

《内经》成书非经一人之手,亦非一时之本,且最早成篇时可能由古文写就,其内容既保留了先秦的佚书遗文,又融入了汉代的文化痕迹。经过历代的传抄、翻刻、校勘、注释、辑佚,目前流通的《内经》版本中包容了两千多年来的多层次的结构内容。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吸纳历代训诂考校成果的全新的《内经》版本。

《内经》文字精简而古奥,更经历代传抄、翻刻,其中讹误不少,若不经过考正、训诂、校释,今人很难完全读懂《内经》。而目前坊间的《内经》多是宋代林亿考校的版本,由此,应该出一个吸纳历代诸家考正训诂成果的《内经》原文本子,这样岂不是更方便。有人说妄改经文不好,但若抱残守缺又有什么意义呢?

历代对《内经》的考校注释有两种风格。一是临床医学家对经文的注释,另一种是朴学家对经文的考校。前者如吴昆、张介宾、马莳、张志聪等,偏于医理的解释阐发,但失之于不明字义而随文发挥,后者如胡澍、俞樾、孙诒让、于鬯等,偏于文理的考证校诂,但失之于脱离临床,过于呆板。二者若能统一起来更好。

有中医人认为,只要会治病就够了,没有必要学习训诂考证等小学知识。诚然,中医的根本在于临床,但临床之余总要读书,特别是读古医书。别人整理的古籍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若能自己掌握些小学知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古文。况且学习小学知识不但不会影响临床工作,反而更有益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把握。

前贤在《内经》中早有明示: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医生千万不可胡乱把病诊断为绝症。一则,此医不会治,但彼医可能会治;二则,此种医学不能治,但彼种医学或许能治;三则,病或不由医,在病人自己亦能康复。每个人都会担忧自己的健康与生命,若猝然遭逢绝症,难免不会陷入绝望,由此反会加重病情。

二、修养

纵观古今中外,音乐、数学、电脑、文学等领域都有少年成名者,唯独医学没有。分析其原因,一则生命最为复杂,掌握生命活动规律非常不容易;二则医学不但是治病的技术,更涉及社会、人文、心理、哲学甚至天文、历法等多个领域,需要多年学习;三则医生需要人生经历,更要不断直面生死,其心志方能成熟。

有网友问,你觉得自己是明医吗?何为明医?我在博客里有明确的说明:如何才算是“明医”?我从事中医的时间还不长,我的医德和医术还够不上明医的标准,但我在不懈努力,我立志以中医为此生所从事的唯一事业,孜孜汲汲,不离不弃,每天所思所学所感所悟,都是中医。我希望能趋至明医,我也愿意为此而努力。

医为仁术,能救死扶伤。我辈既然学医,当有志于成就明医。两千年来的前贤明医之所以有此成就,皆由自己努力而致,完全与天命不相干涉。我辈从医,每日所行所言,孜孜汲汲,当与前贤明医相合。一则,以《大医精诚》为镜,时时自省;二则,居敬持志,诚意正心;三则,举止端庄,言不虚发,谈病不可戏言。

学习中医,医术与医德二者都需提高。一方面当志存高远,孜汲于中医,朝夕相伴,不离不弃;另一方面诚信在心,廉洁自守,以《大医精诚》为行医准则。人生最可贵的不是获取了多少名誉与财富,而在于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奉献了多少才智。我们中医人以治病为己任,因为执着,所以专一,因为专一,所以恬淡。

纵览两千多年来的大医,多数以儒通医,因医而成名,宋代之后尤为明显,至明清而儒医辈出。其渊薮概出自范仲淹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之举。至今余绪未绝,且绵延不断。我所认识的不少老一辈的中医大家多有儒家风采,既不失仁慈之心,又有救济黎民之志,且尊师重道,博览群书,旁通百家而以医术专长。

何为良医?“良者,德也;医者,道也。”既有高尚的医德,又有高明的医术,如此德才兼备,方能称之为良医。中医为古代圣贤观天则地知人而创建的一门渊微精深的学问,因此,学好中医先需通晓古圣先哲之理,继而感悟天地之道,临床反复磨砺,其医术自能渐高,更需辅以道德修养,则术精德厚,可为良医。

中医难精,但历代都有大医。分析其所以成就医名,除聪颖勤奋之外,莫不是淡薄名利,一心治病,且不追求豪华生活及物质享受。由此提示我们,若执着名利,贪求享受,则必然会产生分别心和烦恼心。人生短暂,用有限的时间学习中医,需不离不弃,朝夕用心,否则,心地不能清净,必难沉潜深研,其术则难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有人把《黄帝内经太素》补全了
纸上谈医
陈伯坛注解《伤寒论》之方法特点初探
《伤寒悬解》
经典伤寒派
名老中医之路之(10 )袁鹤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