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舒服的礼物,是学会这套「躺赢」姿势
【2019年最舒服的礼物,是学会这套「躺赢」姿势】“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着”是中国人对“躺”的高度评价。躺既能让身体放松,也能帮身体省力。但在医生眼中,  躺不对反而会危害脊柱、心脏等部位和器官的健康。邀请权威专家,教你舒舒服服地“躺”出健康。
常见问题的解决小妙招
1.眼疲劳
眼睛干涩或者见风流泪,按摩图示标红穴位,离腕横纹三指,对流泪症状能快速见效,对干涩症状要多按摩一会。此法对于纠正眼功能失调,也有显著效果。每日按按,保健眼睛。
2.偏头痛
偏头痛可以按摩图示标红处,离肘横纹三指,对于部分头痛可以立止。这是郭效宗老中医的方子,王文德老师介绍的,感恩两位老师。用白萝卜绞汁后,用棉棒沾汁,然后塞到鼻孔,能有效止疼。
3.肩周炎
肩周炎时,按摩足三里下一寸左右,疼点就是按摩区。边按摩边活动肩周,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4.戒烟
隆重推出戒烟穴,图示中标红处就是,能缓解烟瘾,改变烟口味。烟瘾来时,掐掐有暂时缓解效果,适合不宜抽烟的场合。
5.无乳
缺乳少乳是让婴儿全家都焦虑的事。图示穴位,从手术台下来就开掐,晚几天也可以。长掐多掐,乳通也会足。
6.咳嗽
咳嗽令人不适、在某些场合令人尴尬,处理一下图示穴位,离腕横纹三指,对于各类咳嗽都有快速、临时止咳的效果。使用针灸、按摩都同样有效。
7.感冒
夏天感冒发烧首选使用霍香正气水,非常便宜,效果很好。如果忍受不了味道,可以用医用脱脂棉球吸饱药水后,放到肚脐里做脐疗,效果也很好。
8.急性胃痛
急性胃痛时,在肘窝刮痧会很快止痛。如果能在图示穴位放出几滴血,就是秒杀效果了。
9.鼻出血
流鼻血时,用细绳扎住左或右任意手的中指下部可以迅速止血。这是源自武当山的道家方法,简单但是理论高深莫测。
10.咽痛
咽部不适,如疼、干、痒或异物感,都可以按摩图示穴位,效果很好。
11.牙疼
治疗牙疼,选择劳宫穴最为长效,合谷穴只有短期临时疗效。按压、掐,都可以。
12.蚊虫叮咬
被蚊子咬了,用艾灸灸到咬伤处皮肤稍痛,一会就不痒了。如果没有艾条,也可以用香烟代替,效果稍差。有一年我去山上采药,被蚊子咬了很多,用艾条灸十分钟就都不痒了。
13.痔疮
治疗痔疮,可以用白萝卜熬水后外洗,效果很好。肺与大肠相表里,萝卜是肺药。
14.打嗝
打嗝很讨厌,尤其手术后打嗝,会牵连刀口疼。按摩图示处,立即制止打嗝。如果还搞不定,取纸条刺激鼻孔打喷嚏,一定搞定。用肺经或者喷嚏,取金克木本意。
打嗝这个花花试过好多次,十次有九次管用。出入江湖必备绝招啊~
15.小儿少睡
小孩不睡觉,可以尝试按摩图示奇穴,一般一会就能睡着,对大人也有用。(孕妇不能用)
16.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可用推拿清大肠法,就是如图示沿标线向尖头方向单向推200下,便通停止。无副作用。
17.小儿脾胃虚
根据图上所标位置,自大拇指桡侧由指尖向掌根方向推至少100下,有很好的补脾胃效果。
18.小儿腹泻
五岁之内小儿腹泻可以用下图捏脊方法解决,范围从腰到尾骨,从下到上十次,红润为度。部分类型腹泻初期,一次就搞定。早治疗有奇效。
婴儿三岁以下大便稀溏,也可以用双手摩擦手心发热轻覆在婴儿肚脐上,做二十一下,大便当天就能成型。
19.扁桃体炎
扁桃体发炎,发烧温度会很高。在左或右手任意大拇指上,用血糖取血针放几滴血,退烧会很快,部分可以靠此法治愈。
20.鼻塞
用一个东西贴鼻子是很可笑的,我常用液门按摩针刺通鼻窍,针灸可以做到10秒,按摩3分钟以上就好了。
21.减肥
减肥的童鞋不要忘了每天拿抓此处200下,很好的瘦腰效果。裤腰带很快就告诉你效果的。
22.痛经
女性痛经有个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在任意一侧耳朵里塞个酒精棉球就可以止痛。如果处理时机早,五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一般药店有售的那种酒精棉球就正好。如果解决不了,再吃药。
这个方法只适合在痛经的当时做,如果已经痛完了再用、或非例假期再用,无效。
23.催经补肾
压制大拇指下部及手掌外侧
按压左图穴位通经,这个穴位最早是用于催经的,在微博上传播了很久。很多人认为这个穴位是制污穴,其实不是。这个穴位体现了我们中医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象。
什么叫象?如果我们把大拇指比作一个人体,那么大拇指的下部,就是我们的腹部,按压的这几个点就是在刺激腹部的充血或缺血状态。每天按压2~3次,每次至少100下。按压之后腹部充血,月经就会来。
按压右图穴位补肾,例假到时不来有肾虚的因素,通经补肾对保持青春是有利的。
24.烧伤烫伤
第一时间把白糖加水湿敷到创面上,立即止痛修复的,创口不破都能用。
25.急救
十指指肚放血,这个急救法适用于所有的昏迷症状。请不要移动患者,只在手指肚放血,不会有什么风险。
放血前要先用酒精将手指肚消毒,然后用血糖针放血即可,不用纠结位置,只要是手指肚就行,在每个点上挤出几点血。
该方法主要起接通十二经脉的作用,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一命归阴,阴阳交替,也就是生死一线之际,这个方法能回阳,能救命。 ........
脸上长斑,体内必有瘀!
有没有瘀,看气色
中医认为,"有储内,必形于外",人如果身体出现了瘀,最先就是在我们的气色上表现出来。每位女性朋友在自己的心里都应该有本个人气色帐本,每天给自己打分。
脸色潮红
一种生理性的,也就是由于饮酒、日晒或者激烈运动、情绪激动造成的。还有一种则是病理性的,对那种脸色长期像块红布一样的女性,要注意可能有心脏或肝肾方面的疾病。
脸色青紫
一般是因为血液缺氧,说白了就是气血不通、脉络阻滞导致血液中废物较多,瘀阻了正常的循环,使得脸色发紫。脸色发紫的女性朋友要特别小心肝脏病变。
脸色发黄
很多女性都怕被人叫作"黄脸婆",中医上认为,脸色发黄多因为脾虚致使皮肤缺少气血充养,多伴见水湿不化。
哪里有斑,哪里就有瘀
说脸是健康的晴雨表,除了看脸色之外,第二个看的就是"斑"。女人最怕漂亮的脸蛋上长斑,即使花再多的钱也要把斑去掉,可是往往想而不得。中医上认为,外斑则内瘀。脸上有了斑就表示我们体内那些不能被代谢、分解的废物和毒素、还有坏死的细胞、细菌病毒残骸等在微循环中由于流动速度减慢或者停止而瘀阻在体内。
1.额头或者太阳穴长斑.
如果是太阳穴长斑,因为这两侧是胆经循环的部位,这说明肝胆功能失调、肝郁气滞。额头长斑的女性、消化功能会比较弱,常常会出现睡眠不好的症状。
2.鼻梁正中央出现斑点
鼻梁中部对应的是肝胆,鼻子中部出现黄褐斑,面色青黄,,这多由肝气郁结所致。患有肝气郁结的女性,一般是因情志不遂,或者工作精神压力大所致。当发现鼻头出现斑点,我们需要提防脂肪肝胆疾患。
3.颧骨处长出黄褐斑
脸颊颧骨是小肠经循环的部位,颧骨外侧则是肾部对应的反向射区。颧骨上部是三焦经循环的部位。当你出现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胸闷、心慌、腹胀等症状时,这说明你消化系统和心脏功能减弱,在相应的颧骨处也就容易出现黄褐斑。两颧骨至耳前上方出现老年黄褐斑,身体是在告诉你出现了肾虚、三焦气机不畅等问题。
4.上唇长有斑点
上唇是大肠经所过的位置,对应是则是泌尿生殖器官,此处长出的黄褐斑是由气虚不足所致,大肠虚寒症状也表现在此。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女性大肠经所过的位置出现斑点,还伴有便秘、月经不调等症状,则需要警惕子宫、卵巢疾患的出现。
5.下颌外侧出现黄褐斑
在下颌外侧有人体非常多的经络组织,比如说胃经、大肠经、小肠出经等经过此处。此处出现黄褐斑说明下肢血液循环不良,同时还伴有下肢酸痛、腰膝酸软、手足寒冷等症状。
脸部测健康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个自测方法,我们做为女人要时时懂得望脸审视自己面部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时清除体内淤积。
双脸知健康对应表
观测部位
症状
病因
眼皮水肿
内脏功能降低而导致体内水分囤积
黑眼圈
血液含有过多老旧废物
眼眶凹陷
身体能量过渡消耗
眼白泛黄
肝胆出现了问题
眼白产生血丝
过度紧张或劳累造成血管充血扩大
嘴角四周冒痘
肠胃功能虚弱
唇色过白
血液不足
唇色过红
体内囤积过多的热
舌质赤红
体温上升
舌质苍白
体质虚弱
舌头发紫
内热严重或有瘀血
鼻头冒痘
脾胃出现问
现在的办公室女白领们,脸上的妆容是越来越精致了,但是隐藏在妆容下的皮肤却越差。皮肤靓丽是每一位现代美女都想要的,任谁都想自带"磨皮"效果。可是这恰恰是大部分而上班族可望而不可及的追求。虽然说大部分女白领都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到,雨淋不到,阳光也晒不到的,可是有权威的调查研究显示,她们恰恰是气滞血瘀的易感人群,而罪魁祸首就是久坐不动。
4个美容穴,按出好容颜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和第二个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尖下即是;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双手用力按摩合谷穴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对面部保养有很好的效果。
承浆穴
承浆穴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经常按摩有利于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内侧边缘的凹陷中,说通俗一点,眉毛生长的起点就是攒竹穴的位置。按摩双眉头凹陷处攒竹穴,能防治面部斑点。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按摩双侧太阳穴有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淡化斑点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脸上有斑必有瘀
QQ浏览器
脸上长斑,体内必有瘀! 有没有瘀,看气色
化瘀通络是关键
【脸上长斑,体内必淤】、炎症
药墨养生】你知道吗?脸上有斑,体内有瘀(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