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闽赣古道:客家人的“路”

翻开厚重的历史册页,时间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国南方的土地上生活着百越人,秦始皇在兼并六国,建立封建王朝之后就立即开始了对百越的征讨。这之后,渐渐有中原汉人迁入南方,根据宁化石壁客家族谱记载,那时就已经有管、邓、许、巫、罗、陈等姓氏的汉人迁进宁化了,只是人数还是非常有限的。

八王之乱、永嘉之乱、黄巢起义、靖康之变、辽金南侵,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兵荒马乱迫使中原百姓一次又一次地远离故土一路向南逃难,这个时候的福建宁化石壁,成了许多人向往的庇护之地。石壁地处武夷山南麓,陡峭的武夷山脉在这里突然变得山势低缓便于翻越,当中原百姓跋涉千里,越过武夷山脉上的站岭隘口后,惊喜地发现面前便是一马平川、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石壁盆地。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只要你春天播下种子,秋天就能收获,石壁成了南迁难民中口口相传的避祸乐土。

石壁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福建、江西、广东连接的要冲,最重要的一段是站岭古道。

沙溪 宁化石壁沃野百里,是客家人迁徙进入福建的第一站

从宁化石壁可以一直走到江西的大畲村。古道上有着江西石城与福建宁化交界的站岭隘口,隘口的标志性建筑是两座相连的石茶亭。

站岭古道

站岭古道古桥

站岭古道石板路

古道上常可见到这样的亭子,在这里还是交通要道的年代里,家境殷实捐建茶亭的人家会专门在亭子里放上大茶缸,供来往行人解渴歇脚,茶水每天一换,往往坚持好几代人。这个修建在闽赣交界处的石茶亭,实际上由两个茶亭组成,靠福建这边的叫“片云亭”,笃实的石墙构成的亭子却起了这样一个飘逸雅致的名字;靠江西那边的亭子叫“介福亭”。

在当时,捐建茶亭是一件积德扬名的大好事,在古道隘口这样一个黄金地段,大概是福建江西两边的大乡绅都不想落后,就每边各盖了一个。

古道上供行人歇脚的茶亭

古道边的老屋

石壁温氏族谱记载:“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部分后裔迁居江西石城。唐僖宋时,温钢宝避黄巢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到每年的10月6日是石壁公祠的公祭日。这里将会聚集起世界各地客家宗族的族亲代表们,举行盛大的仪式祭拜祖先。

石城 闽粤通衢

江西石城是古代福建经江西到广东的重要站点,闽赣古代到了这里变得四通八达。从九江、南昌下到抚州经广昌进入福建必须走石城;从兴国、宁都去福建也必须经过石城;从石城经水路可达赣州、南昌、九江。南下的客家人经过石城,经过站岭往闽北,或者再往粤东迁徙。

交通:从福州走京福高速到宁化。之后顺着102省道可到宁化、石壁、石城。宁化天鹅洞说来小有名气。

位于宁化县城东28公里处,其山形似天鹅,且洞内钟乳石如同天鹅般洁白而得名,是福建省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密的溶洞群。石壁在宁化县城西102省道出城23公里处,是古时由江西至福建、广东的交通要道。石壁现建有客家公祠,所有客家人的先祖都有牌位在里面供奉着,可以去看看有没有你的姓氏。

宁化的客家美食 生鱼片

饮食:客家鱼生是宁化的特色菜,鱼生蘸着上等酱油、姜汁和芥末,吃起来口感柔嫩、软滑而又韧劲十足。烧卖也是客家地区常见的小吃,早上在街边常能看到,用纱布蒙着的热气腾腾的大锅,里面十有八九就是烧卖了。

石壁客家公祠门楼旁就有做客家擂茶的小店,建议一定要尝尝正宗的石壁擂茶。石城的小吃种类繁多,客家特色鲜明,有煎丸、油炸糕、粳米糍、黄元米馃等20余种,其中肉丸、芋饺、擂米茶3种最具特色。

来源:闽声传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城客家调查研究
[涯系客家人]客家探源16   客家民系形成源流
客家族
石壁客家人播衍各地成发端始祖
从流民到客家:客家族群意识的兴起
客家祖地—石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