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说的“一炷香、一盏茶、一刻钟”到底是多长时间?
userphoto

2022.10.22 重庆

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计时的国家。早在在农耕时代,人们就要精准掌握时间的计算,以免耽误农时。古人最先用圭表来测量时间,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在地面标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它是利用垂直于地面直杆的日影方向和长度,来确定时间。

然后是日晷(guǐ),日是太阳,晷是影子,日晷就是太阳的影子。所以它也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间,由铜制的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正反晷面都刻有以十二地支计时的刻度。

圭表和日晷虽然可以测定时间、节气和月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没有太阳的日子就不能工作,比如阴天和夜晚。

于是古人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漏壶来计时。漏壶,又叫漏刻。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水从漏壶孔流出(或流入),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或上升),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一天一夜刚好滴完铜壶中的水,就是十二个时辰。那么浮箭上平均划分的一百个刻度就代表十二个时辰,也就是二十四小时。那一个刻度就是一刻钟,等于14.4分钟。也就是说在古代,古人把一天一夜分为一百刻钟,一刻钟为14.4分,就是864秒。

从东汉开始,历朝历代都进行过漏刻改革,改百刻为十二倍数,如九十六、一百零八、一百二十。如《汉书.哀帝纪》中载:“漏刻以百二十为度。”颜师古注曰:“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清初颁布《时宪书》后,正式将一昼夜百刻改为九十六刻,一个时辰有八刻,一小时为四刻,而一刻钟就是十五分钟,一直沿用至今。

一盏茶是多长时间呢?一盏茶指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到一饮而尽,夏天大约一刻钟,也就是15分钟,冬天可能不到十分钟。说白了,一盏茶的时间就是指一碗茶从变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很明显,这是个大概的时间,一般是10至15分钟。

同样一炷香的时间也是个粗略的时间,这大概是因为古人用燃香来计时比较方便吧。那时候的香手工制作,有一定的标准,得来容易。但由于受环境、风力、香的长度及粗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炷香的燃烧时间并不相同,但一般常用的线香燃烧完约半个时辰,即一小时

当然根据香的构造形式和平均长度,有燃烧一小时的一炷香,半小时一炷香,一刻钟一炷香等。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长盘香,能够持续燃烧十二小时,盘香上面有各种刻度,方便用来计时。

古代曾经有个标准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时辰有八刻一刻钟有十五分一盏茶(10分钟)有两炷香一炷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也就是说“一炷香“相当于300秒,也就是五分钟的时间。

经常有人分不清是一炷香,还是一柱香。查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和第12版《新华字典》,对““的解释为:”柱子或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多用木、石等制成。“这是唯一的解释,可见”柱“并无量词之用。

而““有三个意思:①名词,灯芯;②动词,烧香;③量词,用于点燃的线香。如晚唐诗人韩偓的《秋村》:”绝粒看经香一炷,心知无事即长生“;中唐诗人白居易的《斋居偶作》有”童子装炉火,行添一炷香“的诗句,都是此用法。晚唐诗人许浑的《秋夕宴李侍御宅》中的“烛换三条烬,香销十炷灰”,这里则是表示时间的长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计时方法
古人常用“一炷香、一盏茶”表示时间,放到现在,是多长时间?看完涨知识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8)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为何用寸量?
一息是多久(关于古代时间的划分详解)
用“一炷香的时间”看古人有多爱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