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陇南:姜维抢夺的阴平桥头到底在哪?跟文县玉垒关有什么关系
userphoto

2023.08.19 重庆

关注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三国

蜀汉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汉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但是到了三国后期,魏、吴、蜀并立抗争的局面渐渐被打破。

由于247年至262年间,蜀汉经过姜维不断向魏发动战争,力量日渐消耗,加上后主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屡进谗言,欲使其亲信右将军阎宇代替姜维大将军职位,姜维得到密信后上书刘禅,想除掉黄皓,可刘禅并没有听从姜维的建议。黄皓和姜维两人交恶,加上朝堂之上出现了很多反对姜维的声音,姜维为了自保,率领蜀汉主力屯田沓中以避祸。

此时的蜀汉朝政内外产生严重分歧,根基已大大动摇。

姜维敛兵聚谷,屯田沓中

姜维自成都上表刘禅欲杀掉黄皓未遂之后,姜维再一次上书刘禅,想效仿武侯诸葛亮屯田沓中,后主刘禅答应了他的请求,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记叙,虽说是小说,但也深入浅出地反应出了姜维当时所处的境地。

秘书令郤正曰:“将军祸不远矣。将军若危,国家随灭!”维曰:“先生幸教我以保国安身之策。”正曰:“陇西有一去处,名曰沓中,此地极其肥壮。将军何不效武侯屯田之事,奏知天子,前去沓中屯田?一者,得麦熟以助军实;二者,可以尽图陇右诸郡;三者,魏人不敢正视汉中;四者,将军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可以避祸:此乃保国安身之策也,宜早行之。”维大喜,谢曰:“先生金玉之言也。”次日,姜维表奏后主,求沓中屯田,效武侯之事。

刘禅、黄皓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记载:“(景耀)五年(公元262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维本羁旅托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

《华阳国志》曰;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于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

以上即姜维屯田种麦事的史料记载,亦《三国演义》“姜伯约屯田避祸”之故事的原型。

姜维

姜维最终之所以要去沓中屯田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因素考量。

第一,当时因为姜维的几次北伐不克,损兵折将,蜀国国内物资空虚,供给不足,姜维去往沓中屯田也是为了获得粮草从而可以继续北伐,兴复汉室。

第二,政治因素,姜维向后主提出杀黄皓,但被后主拒绝了,姜维生怕已经雄踞朝野的黄皓等人对他不利。姜维虽依然身居大将军之位,统领军队,但是由于接连的北伐失败,穷兵黩武,刘禅等人已经对他没了信心,况且黄皓自陈祗死后,在政治上一手遮天,加上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等人也开始反对姜维北伐,谯周等人为首的益州派也同样如此,如果姜维不带兵在外,就会很危险,姜维为求自保,不得不去沓中屯田避祸。

第三,战略因素,之所以选择沓中,是因为沓中的储备可以起到对南下魏军的威慑作用,同样由于沓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姜维在此屯田,可以图陇右,从沓中出发,经过阴平大道,绕开魏国的雍州军事重地,从而杀入凉州,又可庇护汉中。

在姜维上表刘禅沓中屯田之后,姜维首先到达了汉中。

在汉中姜维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军事部署调整,摒弃刘备、诸葛亮、魏延实行的错守诸围,总的思想就是依靠外围据点拒敌于国门之外,而实行敛兵聚谷的军事战略。

据《三国志·蜀志·姜维传》载:“景耀元年,维……还成都,复拜大将军。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悬)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于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姜维“敛兵聚谷”之策,是将汉中的兵力作适当收缩,以期集中兵力,打击来侵之敌;坚壁清野,以困败远来之军;最后乘敌劳师无功而退返之时,追而歼之。此战略略似诱敌深入,关门打狗,不能不说是一种御敌、歼敌之策。

汉中军事部署安排妥当后,姜维自引兵八万,来沓中种麦,以为久计。邓艾闻姜维在沓中屯田,于路下四十余营,连络不绝,如长蛇之势。邓艾遂令细作相了地形,画成图本,具表申奏。

公元262年,司马昭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认为蜀汉已经“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决定采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再并东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朝内群臣皆反对,邓艾更是数次上言 未到伐蜀时机。惟独司隶校尉钟会鼎力支持,并与司马昭一同“筹度地形,考论事势”。

为此,魏国任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作伐蜀准备。同时扬言要先攻吴,以迷惑蜀汉。

魏军南下灭蜀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治兵关中,上表刘禅,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蜀书·姜维传》有记录,公元263年,大将姜维上奏刘禅,称:“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在这紧要关头,黄皓不听人言,却信鬼神。他相信巫者的预言,认为敌人不会到来,禀告后主,把姜维的奏章压下,不予理睬,连大臣都不知道。

公元263年8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

魏灭蜀

千钧一发之际,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姜维并不在军事重镇汉中,却身在与汉中相远的甘肃沓中。将帅分离,军队缺少领导核心,导致分崩离析,军心不稳。

邓艾命天水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地,命令陇西太守牵弘等人邀击姜维的前部,而命令金城太守杨欣进击甘松。姜维在沓中见邓艾的军队攻来,又听说钟会进军汉中,知汉中难保,立刻引兵东撤,急摆脱邓艾,退往阴平。魏将杨欣等人追击,直到疆川口,双方大战,姜维败退,为抢先占桥头(阴平东南)的诸葛绪所阻。姜维从孔函谷(今甘肃省武都县孔幽水入白龙江处)佯作向北欲绕道而东,作出出兵攻击诸葛绪后部的样子,诱使诸葛绪离开桥头三十里向北堵击时,姜维乘机迅速通过桥头,与廖化、张翼等合兵,据守剑阁。诸葛绪赶去阻截,差了一天,没有赶上。

邓艾

姜维从桥头至阴平,一路向南撤,途中与正在北上的廖化、张翼、董厥等蜀汉援军会合。听闻关城丢失,蜀军惟有退守剑阁,抵抗魏军。

钟会大军被蜀军阻于剑门关外,不能前进。但剑阁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不能放弃。于是钟会致书姜维,劝原为魏人的姜维归降。姜维不予回答。钟会文笔虽佳,面对天险,还是得用武略攻之。然蜀军保险拒守,魏军攻关不克,又是孤军深入,运粮不便,于是钟会便商议退兵。

钟会

然天命难违,蜀汉气数已尽,邓艾想出了一条奇策,公元263年10月邓艾率军三万自阴平道出发,直奔成都平原门户江油。从阴平到江油,高山险阻,人迹罕至,也因此蜀汉未在此设防。邓艾军一路攀登小道,凿山开路,造作桥阁。穿过七百多里的荒无人烟之地,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后,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江油。

江油关亦是“关口险峰壁立,直插云天;关下江流湍急,浊浪翻卷”的天险,是古四川的北门屏障之一,位于古金牛道上,是拱卫成都和川中的咽喉要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但蜀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奇迹般出现,大惊失色,不战而降。

江油失守后,刘禅派卫将军诸葛瞻抗击邓艾,诸葛瞻下属黄崇劝告说:“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但诸葛瞻犹豫不决,被邓艾夺取了险地。诸葛瞻督军到涪城并与魏军发生战斗,邓艾大败诸葛瞻前锋,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

后邓艾军大破蜀军,斩杀诸葛瞻及张遵、黄崇等人,魏军占领绵竹,并立即进军成都。

当时蜀汉兵多在剑阁,成都兵少。蜀君臣听闻魏军到来之时,皆不知所措。有人建议先逃向南中地区,也有人建议东投孙吴,其中谯周力主降魏,群臣多附和。十一月,刘禅接受谯周意见,开城降魏,同时遣使令姜维等投降。蜀汉正式灭亡。

玉垒关,阴平桥头

玉垒关,位于今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玉垒乡境内的冉家村、关头坝、玉垒坪一带,是古阴平之东的雄关要塞,素有“陇蜀咽喉”之称谓。

玉垒关

“大江还玉垒,峭壁连高峰。羡此重关险,一丸差可封”(明代张光其诗)是对玉垒关险峻之状的真实写照。古人曾在这里的悬崖绝壁上打孔插木修栈道为路。这些栈道属七百里阴平古栈道的一段。宋代杨赋诗慨叹:“栈道险复险,客怀愁更愁。万山俱绝壁,一水不通舟。”这是对玉垒关及其附近地区栈道的绝唱。人们在玉垒关曾修建过一座桥,史称“阴平桥头”,这是古关唯一的渡桥,姜维声东击西抢夺的阴平桥头,指的就是此处。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而今玉垒关古桥虽已不复存在,但青峰雄起,碧波依旧的玉垒关上建起了一座通达两岸的桥梁,关头坝大桥。大桥跨越白龙江,全长213.11米,为双链式加劲钢桁架悬索桥,该桥于1988年竣工通车,建成时,是全亚洲最长的悬索桥。

关头坝大桥

关头坝大桥

关头坝大桥

历史上有一个时期曾对阴平桥头的位置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文县县城之南的阴平桥,也有人认为是玉垒关古桥,还有人认为在桥头乡境内,众说纷纭,相持不下。据《水经注》载:“(白水)又东北,迳桥头。……白水又与羌水合”,“羌水又东南流至桥头,合白水,东南去白水县故城九十里”。羌水亦叫漾水,即今之白龙江;白水就是白水江。《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生活在魏晋时期,与三国时代相去不远,所以其文记载足可信赖。白龙江与白水江汇合于玉垒关,根据《水经注》记载断定,阴平桥头就是玉垒关古桥无疑。

公元263年,邓艾伐蜀时,魏将诸葛绪欲从武都入玉垒关阴平桥头,以断姜维后路。蜀将廖化在驰援姜维途中得知诸葛绪已到建威(今西和县北),将取阴平,便驻守以待。此时,姜维在沓中(舟曲以西、岷县以南地区)被邓艾重兵包围,他便全力突围撤退。当姜维退到强川口(今宕昌县两河口)时,受到天水太守王欣的突袭,损失十分惨重。姜维只得沿羌水(今白龙江)南撤。在撤退过程中,姜维听说魏将诸葛绪已经抢占阴平桥头,于是他当机立断,率军北进。诸葛绪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判定姜维有可能从其后袭击阴平桥头,为了防止被姜维和廖化前后夹击,诸葛绪不得不率军后撤三十里。姜维见诸葛绪撤军,便停止北进,立即掉头挥师阴平,最终夺得桥头。到阴平后,他集合各路人马准备去守玉垒关,得知阳安关口(今陕西省宁强县阳平关)情势危急,便又前往救援,途中又得知蒋舒已献关降魏,于是,他们放弃了救援阳安关口的打算。正在这时,姜维又得知钟会大军已进逼汉中,于是又放弃了驻守玉垒关的念头,姜维迫不得已同张翼、廖化等迅速退守剑阁,以拒钟会。

这样才让邓艾后来乘虚通过玉垒关,逆让水河直上摩天岭入江油,成就了灭蜀的赫赫战功,使阴平小道名扬天下。自此以后历代都在玉垒关设兵戍守。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当时著名战将傅友德伐蜀也是从此路通过,统一了大西南,建立了不世之功。难怪后人对玉垒关有“天开一堑锁咽喉,控制西南二百州”的咏叹!

玉垒峙雄关,山色平分江左右;金川流远派,水光清绕岸东西。玉垒关是古代川西平原的要隘,也是千余年来古堰旁的一处胜景,为保证成都平原的和平稳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故称“川西锁钥”。

魏灭蜀之战,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魏能灭蜀,在于前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优于后者,但战场上的胜负,又与双方的指挥、谋划直接有关。

魏征西将军邓艾趁两军主力相持之际,率偏师出奇兵,行大纵深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捣蜀都成都,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很多史学家把蜀国灭亡归罪于姜维的“敛兵聚谷”,认为这是“开门揖盗”。但是若不“敛兵聚谷”,不移兵而西,能保住蜀汉不灭吗?怕也未必。一国之兴亡,因素颇多,内政、外交、军事、人事、经济、人心等,无不起着重要作用。在蜀汉后期,内政不修,国力疲惫,将才缺乏,主弱宦专,姜维等伐魏中坚之人常受排挤,蜀能不亡吗?且军事只为诸因素之一,而军事成败,又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汉中虽曰天险,据险能御敌,但只此“地利”一项,“地利不如人和”,这是自古名训。就以魏灭蜀之战而言,魏兵分三路:东路军钟会以十二万大军入汉中,中路军诸葛绪以三万军自祁山南进,而西路军邓艾三万军队自狄道南下。汉中的三万蜀军怎能挡住魏十八万大军南下?把全国三分之一的兵力放在汉中一隅,而网开两面,亦非良策。就以东路军钟会而言,又兵分三道,兴势、黄金二围,只能挡其东二路,不能挡其出斜谷之敌,亦非万全之策。由此观之,即使不“敛兵聚谷”,并不能取得拒敌保国的胜利。后世以此责姜维的亡国之举,未免偏激。

诸葛亮曾评价姜维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姜维在蜀三十六年,忠于蜀汉,尽忠尽力,颇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风。

大江东去 ,浪淘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两晋南北朝军事史之三国时期的重要战争(2)
“天府之国”的陨落——全面解析蜀汉覆灭的深层原因
图解灭蜀之战:邓艾偷渡阴平的时候,姜维为何不回师救援?
江油怀古灭蜀叹
【三国史料】姜维北伐与蜀汉的灭亡
诸葛亮最器重的人却留下了一世骂名-微信精选-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