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理论 第005课

​​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阴阳,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前者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等;后者如寒与热,动与静,升与降,明与暗等。一般的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天在上、气清轻故属阳,地在下、气重浊故属阴。以日月而言,太阳温热明亮见于昼日而属阳,月亮寒凉晦暗见于夜晚而属阴。

      寒热、动静、明暗是阴阳的标志性属性。水与火这一对事物具备了寒热、动静、明暗的特性,故称为阴阳属性的标志性事物。《素向·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人医学领域,将人体中在内的、在上的和具有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在外的、在下的和具有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如脏在内属阴而朋在外属阳,精宁静属阴而气运动属阳,营气内守属阴面卫气外向属阳,寒凉性病证属阴而温热性病证属阳,抑制性病证属阴而亢奋性病证属阳,等等。

表1-1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属性    空间(方位)  时间  季节    温度    湿度      重量   性状     亮度       事物运动状态

阳      上外左南天    强   春夏    温热    干燥      轻        清       明亮    上升  运动  兴奋  亢进 

阴     下内右北地     夜   秋冬    寒凉    湿润      重        浊       晦暗     下降  静止  抑制  衰退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若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如上述的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的。其他如天与地、日与月、上与下、升与降、动与静、寒与热、明与暗、温煦与凉润、兴奋与抑制、推动与宁静、弥散与凝系等,其阴阳属性具有不可变性和不可反称性,故说事物的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是绝对的。

      若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故事物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对的。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阴阳属性互相转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属阴的寒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属阳的热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病变的寒热性质变了,其证候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太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少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太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少阳)。事物这种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故《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比较对象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往往是通过比较而划分的。若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那么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可以发生改变。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与冬天比较,其气温而属阳;若与夏天比较,则其气凉而属阴。但四季阴阳属性的一般说法是:夏天属太阳(阳中之阳),秋天属少阴(阳中之阴),冬天属太阴(阴中之阴),春天属少阳(阴中之阳)。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以阴阳两分法标示的,也有以阴阳三分法标示的。上述的昼夜时段和一年四季分属 地山水风雷火泽天 于太阳、少阴、太阴、少阳,即属阴阳的两分法。《周易·系辞上》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是以阴阳两分法说明八卦的生成及其阴阳属性(图1-2)。其中两仪指天地(阴阳),四象指夏(太阳)、秋(少阴)、冬(太阴)、春(少阳)四季。阴阳的两分法,主要用以阐释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构建四时五脏体系。阴阳三分法,是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主要用以标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和阐释伤寒病的六经辨证体系。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如《管子·心术上》说:“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阴与阳之间的对立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这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结果。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的“四十五日”,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立秋。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至夏至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夏至一阴生,所以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下降,至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如此循环,年复一年。

       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相互对立的阴阳两方面,也是处在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相互消长的动态之中的。人体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结果。如人体中的阳气能推动和促进机体的生命活动,加快新陈代谢,而人体中的阴气能调控和抑制机体的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可称为“制约太过”。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即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可称为“制约不及”。

       (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与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中医学把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如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广泛地用来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如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长,天气虽热而雨水增多;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阴气随之潜藏,天气虽寒而降水较少。如此维持自然界气候的相对稳定,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再如兴奋与抑制两种生理机能,既是相互制约的,又是相互为用的。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白天人体阳气随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旺盛,兴奋功能占主导地位,但须以夜晚充足的睡眠为前提;夜晚人体阴气渐盛,抑制功能占主导地位,但须以白天的充分兴奋为条件。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灵枢·营卫生会》),就是因阴阳双方相互为用的关系失调而致。

        阳依赖于阴而存在,阴也依赖于阳而存在。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与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春秋繁露·顺命》),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而死亡。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资互用关系失常,就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周易·咸象》说:“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古代哲学家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之气,由自身的运动分化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阳气升腾而为天,阴气凝聚而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感合和,产生了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和变化。《周易·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从而化生出万物。在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下,万物才得以成长。在人类,男女构精,新的生命个体诞生,人类得以繁衍。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自然界。

       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如明·张介宾《类经·运气类》说:“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图1-3)。

  图1--3阴阳互藏示意图

                                  如图所示:大圆圈表示太极。其中黑色部分表示阴,阴从有降:

                                             白色部分表示阳,阳从左升。黑色部分中的个白圆圈为阴中之

                                             阳;白色部分中的小黑圆圈为阳中之阴。即所谓阴中有阳,阳有

                                           有阴。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是依据其所涵属阴与属阳成分的比例大小而定的。阳中涵阴,是说属阳的事物或现象也涵有属阴的成分,而该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属性仍为阳;阴中涵阳,是说属阴的事物或现象也涵有属阳的成分,而该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属性仍为阴。一般的说,表示事物属性的成分占绝对大的比例并呈显象状态,而被寓涵于事物或现象内部不得显露的成分占较小的比例,它虽不能代表事物的属性,但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阴阳二气升降运动而引起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如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然天之阳气为何能降,地之阴气为何能升?古代哲学家是用“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周易·乾传》)来解释的:天气虽在上,但内涵地之阴气,即阳中有阴,有“亲下”之势,故天气在其所涵地之阴气的牵制下下降于地;地气虽居下,但内寓天之阳气,即阴中涵阳,有“亲上”之势,故地气在其所涵天之阳气的鼓动下上升于天。如此则“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素问·天元纪大论》)。可见阴升阳降而致天地二气交感相错的内在动力机制在于阴阳互藏之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

        云出天气”,也因于这一机制。

       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阴中寓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阴中寓阳,其阴性成分才能逐渐(或突然)转化为阳性成分而表现为阴消阳长。当此阴性事物或现象在其内部的阴阳消长与伴随的转化中,其阴性成分仍然占较大比例时,此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仍属阴。但若在其内部的阴阳消长与转化中,其阳性成分多于阴性成分而成为该事物或现象的主导成分,该事物或现象则转属阳性,此即所谓“阴转化为阳”;反之则“阳转化为阴”。因此阴阳的互藏互寓是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转化的内在根据,而阴阳的消长运动及与此相伴的阴阳转化,是促使事物或现象总体阴阳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

        (四)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互为消长,或表现为阴长阳消,或表现为阳长阴消;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长,或表现为此长彼亦长,或表现为此消彼亦消。

        1.阴阳互为消长

       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四时气候的变迁,寒暑的更易,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但从一年的总体来说,阴阳还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的。以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白天阳气盛,故机体的生理机能以兴奋为主;夜晚阴气盛,故机体的生理机能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机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阳气渐衰,机体的生理机能也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阴与阳之间的互为消长是不断进行着的,是绝对的;而阴与阳之间的平衡则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平衡。

        2.阴阳皆消皆长

       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如上述的四季气候变化中,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随着秋冬气候的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即是阴阳皆长与皆消的消长变化。人体生理活动中,饥饿时出现的气力不足,即是由于精(阴)不足不能化生气(阳),属阳随阴消;而补充精(阴),产生能量(阳),增加了气力,则属阳随阴长。

       阴阳消长只是阴阳变化的过程和形式,而其原因则是阴阳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世界上的事物十分复杂,变化万千,性质各异,因而各类事物中的阴阳关系亦各有侧重。某些事物间的阴阳关系以互根互用为主,如精与气、气与血等;另一些事物间的阴阳关系却以对立制约为主,如寒与热、水与火等。诚如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补略》所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正因为如此一旦出现阴阳消长变化失常时,前者多表现为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而后者多表现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可表征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生命过程的协调有序。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在自然界表征异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疾病的发生。前述的“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虚阳亢”,皆属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超过正常限度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而“精气两虚”“气血两虚”,则属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异常的阴阳皆消。

       (五)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例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属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冬天,属阴的冬天又可以转化成属阳的夏天。人体的病证,属阳的热证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属阴的寒证又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因此,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内经》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素问·天元纪大论》)来阐释阴阳转化的机理。生、化、极、变,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总是由小到大,由盛而衰,即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的“物生谓之化”,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的发展阶段;“物极谓之变”,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点,由盛到衰,向它反面转化的阶段。由此可见,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物极必反”的规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重”,“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极”,以及“寒甚则热,热甚则寒”(《灵枢·论疾诊尺》)的“甚”,即阴阳消长变化发展到“极”的程度,是事物的阴阳总体属性发生转化的必备条件。

       阴阳的相互转化,既可以表现为渐变形式,又可以表现为突变形式。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变”的形式;夏季酷热天气的骤冷和冰雹突袭,急性热病中由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等,即属于“突变”的形式。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常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如邪热壅肺的病人,表现为高热、面红、咳喘、气粗、烦渴、脉数有力等,属于具有一派实热性表现的阳证。邪热极盛,耗伤正气,可致正不敌邪,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转化为具有一派虚寒性表现的阴证。再如寒饮中阴的患者,本为阴证,但寒饮停留日久,郁滞不行,可以化热,转为阳证。上述两个病例中,前者的热毒极重,后者的寒饮停久,即是促成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必备条件。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

        阴阳自和的概念,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贵和”思想。《淮南子·汜论训》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阴阳相接,乃能成和。”意思是说阴阳二气的协调就是“和”,阴阳二气相接化物才能达到“和”的状态。“和”是宇宙的最基本的原则。阴阳合和,万物自生,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观点。

       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是阴阳双方自动地向最佳目标的发展和运动,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中医学运用阴阳自和的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自动协调促使病势向愈和机体健康恢复的内在机制,用以阐明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深层次运动规律,它可以揭示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

         阴阳平衡,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阴阳双方虽然不断地处在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作用的运动之中,彼此之间随时发生着消长和转化,但阴阳双方仍然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

       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也就是说阴阳双方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但又是稳定在正常限度之内的状态,是动态的均势,而非绝对的静态平衡。维持这种平衡状态的机制,是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阈平衡的关系,在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故《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综上所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根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互藏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表征事物总体属性的改变。阴阳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广泛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养生保健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1.脏腑形体分阴阳

        脏腑及形体组织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腹背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称“神藏”,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称“形藏”,故为阳。由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分属于阴阳的脏腑形体组织还可以再分阴阳。如体表组织属阳,然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再继续分,则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再如五脏分阴阳:心肺居于膈上属阳,而心属火,位南方,通于夏,主温通,属阳中之阳;肺属金,位西方,通于秋,主肃降,属阳中之阴。肝、脾、肾居膈下属阴,而肝属木,位东方,通于春,主升发,属阴中之阳;肾属水,位北方,通于冬,主闭藏,属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央,主四时,属阴中之至阴。《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2.经络系统分阴阳

         十二正经中有手足三阴三阳经,属腑而行于肢体外侧面的为阳经,一阳分为三阳,因行于上肢与下肢的不同而分称为手足阳明、少阳、太阳经;属脏而行于肢体内侧面的为阴经,一阴化为三阴,分称为手足太阴、厥阴、少阴经。奇经八脉中的跷脉与维脉,行于身之内侧者,称阴跷、阴维;行于身体之外侧者,称阳跷、阳维。督脉行于背,有总督一身之阳经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腹,有总任一身之阴经的作用,称为“阴脉之海”。络脉中分布于体表及身体上部的称为阳络;分布于内脏、肢体深层及身体下部的称为阴络。

       总之,人体脏腑经络及形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就其各个部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动,是由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来完成的,而脏腑经络的功能,是由贮藏和运行于其中的精与气为基础的。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精与气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维持了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稳定有序。人体之气,以其不同的功能作用而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正是由于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交感相错,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同时又是由于体内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和消长转化,维系着协调平衡的状态,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各种生理功能才能得到稳定发挥。若人体内的阴阳二气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也由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对立互根关系来维系着。人体的上半生以阳气的推动、兴奋作用为主导,而阴气随阳气的增长而增长(阳生阴长),以与阳气相协调,支持和调控阳气的作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有序稳定。下半生则以阴气的宁静、抑制作用为主导,而阳气随阴气的减少而减少(阳杀阴藏),以与阴气相协调,防止过度亢奋,使人体平稳度过更年期和老年阶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人过40岁以后,既有阴气偏少而宁静、抑制作用减弱,又有阳气偏虚而推动、兴奋作用衰退,常见“昼不精,夜不瞑”,既有动作和思维迟缓,又见焦躁易怒。但只要保养好阴气与阳气,维持阴阳二气的协调,自能平稳度过后半生。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标志着这种协调平衡的破坏,故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阴阳学说用来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疾病是由于病邪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结果。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素问·调经论》)。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素问·著至教论》说:“合而病至,偏害阴阳。”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和互损。

         (1)阴阳偏盛 即阴偏盛、阳偏盛,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指阳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阳”而使机体阳气亢盛所致的病理状态。由于阳气的特性是热,故说“阳胜则热”。如温热之邪侵犯人体,可出现高热、烦躁、面赤、脉数等实热证的表现。由于阳能制约阴,故在阳气亢盛时必然要消耗和制约津液和阴气,使之减少,从而出现脏腑、组织、器官失于滋润而干燥,机能失于抑制而亢奋的临床表现,如口干唇燥、舌红少津等。即所谓“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胜,是指阴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阴”而使机体阴气亢盛所致的病理状态。由于阴气的特性是寒,故说“阴胜则寒”。如寒邪直中太阴,可出现面白形寒,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实寒证的表现。由于阴能制约阳,故在阴气亢盛时必然会损耗和制约机体的阳气,导致其虚衰,可出现脏腑、组织、器官失于温煦,机能失于推动的临床表现,如畏寒肢冷、蜷缩、脉迟伏等,即所谓“阴胜则阳病”。

         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阳偏盛导致实热证,阴偏盛导致实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

        (2)阴阳偏衰 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阳虚则寒:阳虚指人体阳气虚衰。根据阴阳相互制约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无力制约对方,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阴,则阴气相对偏盛而虚寒内生,临床可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虚寒证的表现。

         阴虚则热:阴虚指人体阴气虚衰。阴虚不能制阳,则阳气相对偏亢而虚热内生,临床可见低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虚热证的表现。

          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

        (3)阴阳互损 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情况。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称为“阳损及阴”。同样,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称为“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终都导致“阴阳两虚”:阴损及阳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阳损及阴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综上所述,阴阳偏胜偏衰主要用来说明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而出现的寒热性病理变化。“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阴阳互损主要用来说明寒热性疾病过程中阴气与阳气的互根互用关系的失调,阐释“阴虚则热”的虚热与“阳虚则寒”的虚寒进一步发展为阴阳两虚的病变规律。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前者属于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互为消长,后者属于因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表现的阴阳皆消。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病证两个方面。“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分析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和概括各种病证的阴阳属性两个方面。

         1.分析四诊资料

          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

        (1)色泽分阴阳 观察色泽的明暗,可以辨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

       (2)气息分阴阳 观察呼吸气息的动态,听其发出的声音,可以区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3)寒热动静喜恶分阴阳了解患者的动静、喜恶等情况,也可以区分病证的阴阳属性。如躁动不安属阳,蜷卧静默属阴;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等等。

        (4)脉象分阴阳辨脉之部位动态、至数、形状也可以分辨病证的阴阳属性。如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状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

      2.概病证

        辨别病证的属阴或属阳,是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精气血津液辨证中,精血津液与气相较,精血津液主静而属阴,气主动而属阳,故精血津液不足属阴而气虚属阳。但精血津液不足不可称为“阴虚”,气虚也不能称为“阳虚”,因阴虚与阳虚分指阴气亏虚和阳气不足。

        在脏腑辨证中,脏腑精气阴阳失调可以表现出许多复杂的证候,但概括起来,无外乎阴阳两大类。如在心系病证中,有心血虚、心气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亢盛、心血瘀阻等,前四虚证属阴,后二实证属阳。在四虚证中,心阴虚因有热象面属阳,心阳虚因有寒象而属阴。其他脏腑病证的阴阳归类仿此。

         总之,阴阳学说广泛应用于四诊和辨证之中,只有辨清阴阳,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疾病的阴阳属性。故《景岳全书·传忠录上·阴阳》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

           1.指导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二是防病。注重养生是保持身体健康无病的重要手段,而其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依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体质者,夏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不易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体质者,冬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不得发病。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养”之法。

        2.确定治疗原则

          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偏胜偏衰和互损又是其基本表现形式,因而在把握阴阳失调状况的基础上,用药物、针灸等方法调整其偏盛偏衰和互损,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分而言之,阳偏盛而导致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阴偏盛而导致的寒实证,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若在阳盛或阴盛的同时,由于“阳胜则阴病”或“阴胜则阳病”而出现阴虚或阳虚时,则又当兼顾其不足,于“实者泻之”之中配以滋阴或助阳之品。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分而言之,阴偏衰产生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阳偏衰产生的是“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3)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 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应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对阳损及阴导致的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阳为主,兼以补阴;对阴损及阳导致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如此则阴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为用。

         3.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于确定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根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确定的治疗原则,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的性能,一般的说,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一般说来,属于寒性或凉性的药物,能清热泻火,减轻或消除机体的热象,热证多用之;属于热性或温性的药物,能散寒温里,减轻或消除机体的寒象,寒证多用之。

          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故实际上不止五味,但习惯上仍称为“五味”。辛味有发散之性,甘味能滋补与缓急,淡味有渗泄作用,酸味能收敛,苦味能降能坚,咸味能软坚和泻下。故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临床用药过程中,一般都依据病证的性质将药物的气与味综合考虑以处方。每味药都具有气与味两个方面的特性,配方时主要根据病证的性质来决定是主用其气还是味,还是气味皆用。如苦味药一般有降下等作用,若与温性相配,能降气化痰,痰饮等阴性病多用之;若与寒性相合,能清热泻下,实热等阳证多用之。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升是上升,浮为向外浮于表;升浮之药,其性多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故属阳。降是下降,沉为向内沉于里;沉降之药,其性多具有收涩、泻下、重镇的特点,故属阴。

表1-2药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阴                                                           阳 


药性                                       寒、凉                                                    热、温 

五味                                    酸、苦、咸                                              辛、甘(淡) 

升降浮沉                                沉、降                                                     升、浮 


         总之,阴阳学说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养生防病,须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法于阴阳”;治疗疾病,则要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等情况,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者,补其不足。然后再根据药物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选择适当的药物,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向恢复平衡方面发展,从而达到治愈疾病和减缓病情之目的。

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中医基础理论》第006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知识讲座第四弹:阴阳的概述(3)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之“阴阳学说”
中医阴阳
【中医基础】(2)中医阴阳学说,是中医的命脉,是中医治病的根本
阴阳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