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响堂晚霞。漫笔邯郸赵都文化

漫笔邯郸赵都文化  

                                                响堂晚霞

    二年前,我到湖南耒阳出差,因候车得以憩闲,在耒阳发明家广场逗留。

耒阳发明家广场位于耒阳市区西湖路狮子岭下。广场占地22公顷,西湖路纵贯广场南北,东广场正中央高高矗立着蔡伦雕像。雕像高14.7米,重达8吨,广场南端是一堵刻绘着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金碧辉煌浮雕墙。广场充分运用雕塑艺术,以绿化、美化为衬托,将袁隆平、黄道婆、莱特兄弟、爱迪生、牛顿等古今中外著名发明家的雕像坐落于广场绿茵之中。融艺术作品和环境美化为一体。 

   史料记载蔡伦(63~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人。蔡伦在耒阳有一个造纸作坊,为纪念蔡伦,后人把造纸作坊建成蔡公祠,还保留蔡伦当年造纸用的‘蔡伦池’现在蔡公祠已经扩建成蔡伦公园。

    耒阳人很精明,他们不仅仅为这片热土上曾有过蔡伦发明造纸这一历史文化感到自豪。他们由造纸发明联想到古今中外发明家。仰望那矗立在广场中央高大的蔡伦雕像,观瞻那刻绘着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金碧辉煌浮雕墙;浏览那座落在绿荫中古今中外发明家的雕像以及介绍他们科学发明丰功伟绩的嵌刻。你会感到一种强烈的文化氛围在感染着你,震撼着你,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就是广场碑记所记载的崇尚科学,传承文明,弘扬发明创造精神这一城市文化主题。

     中华民族人皆天灵、地大物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每一个区域又都有其独特的区域历史文化,徜徉在耒阳发明家广场,不由使我想起邯郸赵都文化。回来后写了一篇关于邯郸赵都文化的短文。储存到电脑文件夹里。便慢慢地淡忘了。

    前几日。我和几位老朋友在宴桌上又谈起赵都文化这个话题,老朋友说他和外地美术院校大学生讲磁州窑文化时,大学生们说,邯郸是赵国国都,他们在邯郸游玩,怎么也闻不到赵都味儿。我想那几位大学生所说的赵都味儿其实就是赵都文化氛围。

    邯郸有着 7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查阅词典,邯郸二字是唯一的专用地名,好像当年文字始祖仓颉就是专门为这块人杰地灵的地域创造了邯郸俩字,邯郸人很珍惜这两个字。一直沿用了3000 多年。演绎了许多说不完、道不尽、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

邯郸之所以能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因为邯郸历史文化悠久独特。

   其一是邯郸文物古迹多。从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城墙到石窟寺、金石碑刻、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等,其文物古迹遗存相当丰富。如丛台、学步桥、回车巷、吕仙祠、毛遂墓、插翦岭,响堂石窟、磁州窑、南北朝墓群、铜雀三台等等。

    其二是邯郸成语典故多。众所周知邯郸是成语之乡,据不完全统计,在数以万条汉语成语中,竟有1500多条出自邯郸历史典故,如胡服骑射、完壁归赵、邯郸学步、黄粱美梦、负荆请罪、毛遂自荐、纸上谈兵、围魏救赵、一言九鼎、背水一战等等等等,每一条成语都有一段生动的历史典故,

    其三是邯郸戏曲剧目多。从唐代开始就有了关于邯郸典故的历史戏剧,如《枕中记》、《赵氏孤儿》、《将相和》、《胡服骑射》、《虎符》、《二度梅》、《邯郸梦》、《两狼山》、《盘坡》、《端花》、《血染琼浆》。现代的戏剧、影视剧更多如《战国风云》、《秦始皇》、《英雄》及日本剧目《兰陵王》等等,每一出剧目都演绎再现了邯郸历史人物和邯郸历史文化。

    邯郸市政府早在2001年在邯郸主城区建设规划时,针对邯郸历史文化明确提出“赵都 + 绿网”这一定位理念。这就是说邯郸城市规划战略要突出赵都历史文化。

     十年了,邯郸城建规划对“赵都 + 绿网”的定位理念落实的怎样呢 ?

邯郸旅游局局长房延生先生《赵文化主题景区赵苑开发建设刍议》说,到过赵苑的外地游客,在称赞赵苑风景优美的同时,常常感觉缺乏主题、特色和内涵,与赵文化关联不大,仅仅是一个很美的园林,并没有把赵文化挖掘展示出来。作为赵文化主题公园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文化景点。

    突出邯郸赵都文化主题最鲜明标志就是胡服骑射城标雕塑,那身着胡服举弓佩箭的勇士飒爽英姿,那骄勇彪悍的战马腾空跃起。彰显出赵都文化胡服骑射文化内涵和改革进取的城市文化主题。这是唯一让人称赞、令人振奋的赵都文化标志,这尊城标只有三处。一个在邯郸火车站,一个在邯郸东北角环岛中间,还有一个在赵苑。可惜,类似这样的城标雕塑太少了。

    还有一个体现赵都成语典故的群雕 ----  邯郸学步两个美女在前面婀娜多姿地行走,一个书生在后面哈腰屈身学步。美女姿态雍容,面带羞涩,书生嬉皮笑脸滑稽诙谐。这样的雕塑我看到只有两处,一处在学步桥广场。有网友说学步桥广场与其说是广场,倒不如说是街头公园。一处在滏阳公园内。滏阳公园这一组也设在一处不显眼的桥头。这两组群雕确实很美,可惜太微不足道了。



还有能够体现赵都文化景观的就是成语石,所谓成语石就是在奇异古怪、各具形态的石头上由书法家书写篆刻一条条成语。这类成语石,在邯郸赵苑公园成语典故走廊较为集中。邯郸宾馆院内、学步桥广场也有。把书法艺术和赵都文化柔和在一起,也是一种创新。但这一创新对展示这些成语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局限,不能象胡服骑射和邯郸学步雕塑那样给人以震撼和共鸣。

     邯郸闹市中心的回车巷是演绎赵国蔺相如和廉颇将相和典故的文化遗址。价值连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脍炙人口的成语都出自将相和这一典故。





 








   邯郸市政府1995年就把回车巷列为邯郸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并以此遗址为依托建了一个回车巷文化广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广场呢?2003年12月媒体这样报道: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邯郸市回车巷文化广场正式开业,这将对弘扬赵文化优秀传统,展示邯郸历史文化名城风貌起到促进作用。广场整个建筑秉承秦汉建筑风格,采用二层阁楼式,风格古朴、庄重大气、秦砖汉瓦、古风古韵,极具古赵文化内涵。目前,该广场除经营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等文化艺术品外,广场将定期举办书画展、文物藏品展、工艺美术品展,以及各种规模的书画笔会等活动。

   这不足2000平方米的弹丸之地,只能停放几部小车,怎谈得上是广场?再者文化广场是公益性的市民广场。经营文化用品,这就失去了文化广场的意义。经营文化用品的弹丸之地何以展示回车巷典故这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最能浓缩赵都文化精华的应当是邯郸文化广场了。

 





文化广场地处中华大街和和平路交叉口东北角,与其说是文化广场倒不如说是一个文化池子。



顺石阶而下,整个池子低于地面二米多,长不过百米。宽不过五十多米。池子中央是喷泉,喷泉中间设立了以邯郸出土的晚商时代青铜器的仿制品为组合体的主雕塑。



池子四周是不足二米高的石刻浮雕。石刻浮雕像一幅长长的画卷,雕刻着邯郸历史典故和文物古迹,
























多少懂点邯郸典故的人可以通过画面看得出有河伯娶妻女娲补天响堂石窟武灵丛台胡服骑射围魏救赵长平之战毛遂自荐邯郸学步等等。,浮雕的人物神态、姿势、战车、战马栩栩如生。雕刻艺术十分精湛。

   很可惜,你要是不进入这个池子里你是看不到这些赵都历史文化长卷的。你要是不了解邯郸典故你就不可能看懂这些浮雕表现的历史文化题材和内容。画面多内容多人物多景物多主题不突出,有道是内行人看道道,外行人看热闹。

    邯郸龙湖公园,是近年新建的最具规模的公园,应当以展示赵都文化为己任。据说龙湖公园的特色是彩色音乐喷泉,尤其是夜间甚为壮观。在网友提供的1500多张图片中能表现赵都文化景点的图片却寥寥无几。

   丛台公园应当是最应体现赵都文化特色的场所,除原有的丛台和七贤祠以外能够体现赵都文化的景点也屈指可数.

    


这宽阔的草坪能否增添点儿赵都文化氛围?

 

 

这么多的奇异怪石能否设计成与赵都文化相关的石雕?




博物馆广场算得上邯郸较大的广场了,而且面对市政府和邯郸宾馆。可谓邯郸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这里同样没有一点赵都文化氛围。

 市政府根据一不搞开发,而不搞商业还空间与市民的原则而新建开放的丛台广场应当是展示赵都文化氛围体现邯郸城市文化最好的场所了吧?可是10000平方米的广场同样没有一点点与赵都文化相关的景点。或许是把“赵都 + 绿网”这一定位理念淡忘了!

以上景点不难看出,邯郸城建近年来虽然注意到赵都文化项目建设,但与邯郸历史文脉相通的河南郑州、焦作、开封、等毗邻城市相比。差距甚远。主要表现为主题不突出,不大气,无气派。不能给人以美感震撼。不能充分展示赵都文化内涵,不能营造了浓厚的赵都文化氛围。也就不能凝练打造表现现代和谐城市文化主题。

邯郸赵都文化氛围不浓,不单纯是旅游部门的事情,邯郸城建规划战略要突出赵都文化,坚持“赵都 + 绿网”这一定位理念。有二个关键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问题。赵都文化项目资金投入是硬件,而收入回报却是软件,赵都文化项目投资,特别是面向市民的公益性文化项目投资,不可能象房地产开发项目那样有明显的资金回笼。试想,邯郸火车站和邯郸东北角环岛的胡服骑射城标雕塑有经济收入吗 ? 公园开放免收门票能有经济收入吗?如今城建项目一个接一个,都是房地产老板投入资金,又有谁肯去做这些只有投入不见回报的项目?这是邯郸旅游资源开发缓慢。“赵都 + 绿网”这一定位理念落实不到位关键所在。

    二是项目定位问题。项目的设计定位应当有历史文化专家和文化艺术专家介入。项目的设计不仅要充分展示赵都文化内涵,而且要大手笔、大气魄,文化内涵深,艺术品位高,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近年艺术院校增设环境美化专业。城市建设离不开这样的专业人才。北京西单文化广场聚集全国最优秀的雕塑艺术家展示作品,就连山西汾酒集团也要把展现汾酒企业文化的雕塑落户北京西单文化广场。足见公益文化和商业文化融为一体的魅力。

    而资金投入和项目定位总要取决于政府拍板。

    邯郸历史文物专家郝良珍先生在他的《论赵文化对邯郸未来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论文中提出;在邯郸未来城市发展中,要认真研究、挖掘赵文化的深刻内涵,加强对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赵文化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培育一种“容纳、开放、进取”的城市文化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充分体现赵都历史文化特色。郝良珍先生把赵都文化提炼凝聚为容纳、开放、进取并倡导为邯郸城市文化主题,这真是仁人贤士之高见。

    有媒体报道,邯郸市政府办公大楼向东部迁移,这就意味着要建设一个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们相信随着三年大变样城建规划和邯郸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新区建设,“赵都 + 绿网”这一定位理念一定会得到贯彻实施,我们翘首企盼一个体现赵都历史文化特色。弘扬“容纳、开放、进取”城市文化精神的新邯郸即将屹立在冀南大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邯郸:成语之乡感悟梦文化
历史名城 邯郸
中国唯一三千年没改过名字的城市
随笔||邯郸成语典故之都
3100多年没改过名的城市,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地气十分旺
「田新法专栏」:走近邯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