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煎中药时学问多,方法错了无疗效!

生活中,医生和患者常有这样的对话:

医生:这个药你回去一共熬三遍,第一遍熬好了,倒出来……

患者:为什么我自己熬药,熬出来最后只剩一碗了?

医生:你熬了多久,咋熬的?

患者:就按你说的时间熬啊,第一次熬了,然后把药倒了再熬啊,再熬第二遍,再把药倒了……

医生:……

中药汤剂是临床最为常用的制剂类型,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不少患者看完中医带着药方,到药房抱回了一大包药。回家后,一股脑地扔进锅里,迫不及待就开煮。殊不知,煎好一锅药,尝到其精华,让药效发挥,讲究可不少呢!

1

煎药用什么容器更好?

要煎好药,先选好锅。锅不在贵,合适便好,化学性质稳定是前提。以砂锅、瓦罐、陶罐为好,搪瓷罐次之,砂锅当然是首推品种:受热均匀、保温性好、价廉物美。这类容器导热均匀、热力缓和、保温性强、水分蒸发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用铁、铜、铝等常见金属材质制成的锅煎药,但是请记好了,传统中医中药是杜绝使用。因为中药中的鞣质、有机酸会和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产生沉淀,从而影响疗效,对病人也不利。所以家里煎药时,就不要使用这一类的锅了。

温馨小贴士:每次煎完药,记得要刷洗干净哦。

2

煎中药前,要不要清洗药材?

经常有患者问,在医院或者药店买来的中药材,有时候看上去脏兮兮的,像有一些泥垢,也怕储存过程不干净,请问需要用清水洗一下吗?会不会对药效有影响?

我们拿到手的其实是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

这个炮制过程是很重要的,能使一些药材的性能稍微改变(譬如降燥),或者增强原有药材的疗效。也有一些药材本身有一定毒性,炮制可以在保留药效的前提下降低毒性。一些药材则可以通过加工去除一些异味。便于贮存、使用也是炮制目的之一。 合理的炮制加工过程,已经有了清洁、去除杂质的环节。

因此,这些饮片没有特殊说明是不需要清洗的。反之,清洗还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譬如如果药里含有某些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清洗的时候,就会让这些有效成分大量流失,最终自然影响效果。 不过,清水或温水浸泡后再煎,则更有利于有效成分析出。

3

浸泡多长时间?

煎前用清水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还可以缩短煎煮时间。这是因为草木药干燥时,水分被蒸发,细胞壁及导管皱缩,细胞液干枯,其中的物质以结晶或无定形沉淀存在于细胞内。煎前浸泡,可以使细胞重新胀满,当水分进一步浸入时,细胞可膨胀破裂,使大量有效成分释放出来。多数药物浸泡宜冷水,一般需浸泡30~60分钟,以种子、果实、根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不宜久浸,以免腐败;反之冬天可以长些。

火候与时间

一般宜大火煮开后小火煎炖,以利有效成分溶解同时避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性质而定,解表药(感冒)第一煎煮沸后小火10~15分钟,第二煎煮沸后小火5~10分钟;滋补药第一煎煮沸后小火40~60分钟,第二煎煮沸后小火30~40分钟;其他类药物,第一煎煮沸后30~40分钟,第二煎煮沸后15~25分钟。

4

煎煮多少次为宜?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目前临床一般煎煮二次。

最后,送给大家煎煮汤药小口诀:一泡二煎三混合。

一泡是指饮片浸泡,二煎是指先武后文两种火候,三混合是指两次煎煮完的药液,充分混合后,一日内,分2-3次服用。

实用的小知识快收藏好吧~

供稿:北京东城中医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惯在家煎药的你,需要知道这7条……
这样煎中药,可强药效
中药煎煮学问多,方法不当降药效!
中药煎药专业术语及患者常问的问题解答
【本草驿站】中药汤剂,煎法有讲究!药师为你逐一解答
中药煎煮学问大,这些方法要掌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