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临床辨证的捷径是什么?其实就是以主症为中心进行辨证!

辨证的过程主要是在对感性阶段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正确的思维方法指导下,运用辨证的基本知识,进行推理活动,求得病名、证名结论。因此,研究辨证的思维方式,掌握其基本规律和要求,遵照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步骤进行辨证,是提高临床辨证水平的重要途径。

主症就是每一个疾病的病机关键,辨证的过程就是剖析病机的过程,尤其对于疑难杂病,唯有把病机进行条分缕析,才能准确地将病情的真相找到,切中病机,扭转乾坤。

辨证的基本原则,是进行辨证必须遵循的一般性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辨证准确,否则就可能导致辨证的失误。辨证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有如下五条。

在诊法过程中,以主症为中心收集病情资料,可使病情资料系统条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到了辨证阶段,仍应抓主症并以主症为中心进行辨证;若辨不清谁是主症,谁是次症,势必将辨证引入歧途。如患者见咳嗽、痰稀色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主症是咳嗽、痰稀色白时,应辨为风寒束肺证;主症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时,则辨为伤寒表实证。

以主症为中心进行辨证,注意要结合其他症状,即要以多数症状作为辨证依据。因为不同的症状,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证的属性;虽然主症就能反映证的本质,但是进一步综合其他症状,则能更全面揭示证的本质。如咳嗽、痰稀色白均为风寒束肺证、寒邪客肺证、饮停于肺证的主症;但是若结合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则可辨为风寒束肺证,若结合有气喘、形寒肢凉、脉迟等则可辨为寒邪客肺证,结合咳痰量多呈泡沫状、胸闷、心悸、倚息不能平卧、苔白滑等则辨为饮停于肺证。

次症或个别症状作为辨证的辅助资料,但也要注意它可能在证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寒热、虚实的错杂证;尤其要注意少数个别症状和多数症状出现相反属性时,应引起高度警惕,如寒热、虚实的真假证等。

或然症,就是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的偶然情况,也就是未必会出现,但也有可能出现的症状,这个看起来与主症没什么必然联系,但这个偶然的症状出现往往可以影响并改变整个病程的预后和转归。或然症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很明显的记载,如“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后世所谓的随症加减就是根据或然症而设立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六经辨证的角度看伤寒,千古经方桂枝汤是如何搞定太阳中风证的
麻黄附子细辛汤综述
第08 讲 太阳病的分类提纲
如何判断伤寒未传变
中风、伤寒与温病的鉴别
麻黄汤组成配方,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麻黄汤方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