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燕珉】对老年人居住需求的调研总结-思维食谱

对老年人居住需求的调研总结(一)—老人对室内物理环境的需求

原文链接

作者:周燕珉,霍佳

本文原载于《中国房地产报》

在多次针对老年人居住状况的调研中,我们听到了不少老年人对居住条件的需求与看法。这些问题有的是急需改善的现状,有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当我们试着将这些问题和需求总结起来以后,发现其中很多都是一些建筑设计或室内装修中产生的问题,因而对其归纳总结将有助于居住区及住宅的设计,也希望给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一些启发。

我们把历次调研时听到的意见进行了分类整理,将“老年人需求的居住条件”细分为如下五个方面:

1.室内物理环境;

2.房间的功能布局;

3.小区的景观及公共空间;

4.小区周边配套设施;

5.老人与子女的居住方式。

我们将针对上述内容,分期进行连载叙述。

第一期老年人对室内物理环境的需求

当问到怎样才是舒适的房子时,很多老年人都做出了这样的描述:不冷不热,不潮湿不干燥,空气好,光线好等等。这些其实也就对应了住宅室内物理环境的几个衡量指标:温度,湿度,光线,通风。由于老年人对健康的重视和自身身体机能的衰退,较之青年人和中年人而言,老年人对室内物理环境要求更高。

1.老年人对室内温度的需求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年人家中都会摆放一个甚至数个温度计,以便随时观测每个房间的温度变化。由此可见,老年人对于室内温度普遍非常关注。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相差很大,具体建筑做法也不尽相同。再加上生活习惯的差异等因素,使得各地区老年人对家中温度的满意度和关注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寒冷地区的老年人主要关心供暖

在寒冷地区(如北京,沈阳),老年人对于室内夏季温度基本满意,不少老年人表示,自己的家里格外凉快,甚至可以一夏天不铺凉席,不开空调。这一方面是因为寒冷地区夏季气温相对舒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老年人普遍不那么贪凉。

而到了冬季,老年人对室内温度的满意度就与住宅的日照时间和供暖质量密切相关。如果住宅的采光与供暖都很好,老年人对冬季温度就比较满意。但如果供暖不足,或是住宅的主要朝向为阴面时,老年人就会觉得冷。

对于室内环境太冷的改善手段,比较多的老年人会首选通过装修来改变。比如增强窗户的密闭性,或是把暖气片加多。而采用市场上售卖的电暖器、红外线加热器等电采暖方式来补充供暖的老年人数量就相对少一些,这一来是因为费电,二来是觉得这类用电设备(包括空调)不是局部过热,就是太干燥,让人感觉不舒服。

2)夏热冬冷地区的老年人需补充调节温度

在一些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如上海,武汉),老年人对于温度的要求显得更为复杂。由于这些地区普遍没有集中供暖,外墙保温要求也不如寒冷地区高,“冬天太冷”这句话在调研中常常被提到。为此,电热毯、电暖气、空调等电加热设备在这些地区的普及率相当高。

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也让很多老年人感觉不适。在调研中,很多老年人对家中安装的普通分体空调表示出复杂的心理。一位被调研者(男性)在谈及空调时说道:“我最怕热,所以到了夏天空调要开整夜,不然我就睡不着。但是后来有一次就开始肩膀疼,以后就总疼。医生说不让我吹空调,可是不开空调夏天实在过不去啊!”

虽然冬冷夏热十分难熬,但这些地区的老年人对空调的使用频率却并不算太高。这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不习惯用——因为这一代老人之前大半辈子的生活经历中,并没有用过空调,也不太依赖空调;二是不敢用——长时间吹空调冷风,会引发关节痛等病症;三是不舍得用——因为不少老年人生活都很节俭,认为空调“太费电”,会尽可能不用空调。

因此对在这些地区生活的老年人来说,室内温度的控制和调节的确是个常年存在的,不小的麻烦。

3)温暖地区的老年人对夏季制冷需求强

炎热地区(如广州)的老人则主要是对“夏天太难熬”表示出强烈的感触。由于夏季漫长,炎热地区的老年住宅中,空调使用率比较高。虽然炎热地区的冬天也会有一段寒冷时期,但由于冬季比较短,所以多数老年人表示“过得去”。

2.老年人对室内湿度的需求

湿度也是老年人非常关心的室内物理环境指标,特别是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对此更是相当敏感。

1)干燥地区老年人对湿度怨言不多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寒冷地区的老年人对于冬季湿度的不满,主要是觉得暖气太热,室内过于干燥。当白天阳光充足的时候,甚至会有老年人关掉家中暖气,以避免“上火”。同时,也有不少老年人会通过养花,在暖气上搭放湿布,放置水盆,或者使用空气加湿器等方式来调节室内湿度。

总体来说,在访谈中提到“冬季过于干燥”这个问题时,老年人的普遍态度是略不满意,而非难以忍受。

2)潮湿地区老年人对除湿需求强烈

在夏热冬冷地区,老年人对于湿度的不满意则多半是湿度太大。在对江苏地区的调研中我们发现,黄梅天是很多老年人最讨厌的天气,甚至超过严寒酷暑。每到这种时候,很多老年人都觉得胸闷、喘不上气,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心脏病。

对于闷湿天气,老年人们普遍觉得很难忍受,总是盼着这样的季节快快过去。与温度不同的是,湿度方面的不适感无法用增减衣物来解决,必须采取人工调节手段。有一部分家庭会采用除湿设备,如空调或抽湿器。

3.老年人对室内阳光的需求

1)老年人对阳光有直接的生理需求

在以往住宅设计中,我们通常认为,北方地区对阳光的需求更强烈,而南方地区则更重视通风。从多数楼盘的销售广告来看,这一点似乎也是人们的共识。

但是,在调研中发现,不但是北方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老年人喜阳,在华南很多地区,老年人也都非常喜欢阳光充足的房间。当然这是指从南向射进的阳光,而不是西晒。老年人对于阳光的渴望比年轻人更强烈,大部分老年人在选择住宅时,都会将房间朝向视为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而年轻人则普遍更注重位置和价格。即便是在北方,一部分年轻人也表示,如果位置价格都非常满意,也可以接受阴面的房间。理由有“可以开空调”“工作忙白天在家时间不多”等等。

2)老年人对阳光有强烈的心理需求

阳光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明亮和温暖,还意味着“卫生”“消毒”“安全”“富足”“被重视”等很多意义。老年人对于阳光的渴望,不仅是生理需求,也是心理需求。对于“希望屋子里有阳光”这一要求的理由,除了“暖和”“明亮”这些代表着物理条件的因素之外,我们经常听到诸如“晒一晒屋子里味道好”“坐在阳光下心情愉快”“看见阳光就痛快”这一类非常感性的描述。

4.老年人对室内通风的需求

老年人对于通风的要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种:第一种是室内外空气交换,也就是通风。第二种则是室内各个空间之间空气交换,很多老年人形象地称之为“透气”。

1)对外窗开启的需求因人而异

对于室内外通风换气,不同生活习惯和健康理念的老年人态度不尽相同。一部分老年人觉得来自室外的新鲜空气对健康很有好处,因此他们每天都积极地开窗通风,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甚至室外空气污染的时候也不例外。否则就总觉得屋子里的空气“有味道”。

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则认为吹风容易引起着凉和风寒,即便是在是盛夏,仍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担心“受风”而不敢开大窗。也有很多老年人睡眠时不敢临窗,或需要关紧窗户,担心缝隙风引发感冒、头痛等问题。

2)多数老人希望室内各房间的门保持开启

对于室内各个空间的空气流通,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态度都很相似,认为非常有必要。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部分老年人家中各个房间的门几乎从不关闭,特别是卧室,晚上睡觉的时候至少要开一道缝。否则,老年人会觉得“闷”,“透不过气来”。很多老人喜欢门的上方有可开启的亮子,以便在夜晚关门睡觉时,也能保持屋内“透气”。

结论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较之年轻人,老年人对室内物理环境更敏感,要求更高。对于年轻人来说尚可忍受的冷、热、闷、湿,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非常难熬,甚至容易诱发疾病。另外,老年人在家中生活的时间长,室内环境的好坏对他们的影响也更大,因此对有老人居住的室内空间,一定要注意其物理环境的设计。

对老年人居住需求的调研总结(二)—老年人对房间功能的需求

原文链接

作者:周燕珉 霍佳

本文原载于《中国房地产报》

1.卧室需要高品质的睡眠空间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入睡就越容易出现困难,睡眠时往往也越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因此,老年人对睡眠空间的要求非常高。

1)老年人希望睡眠时不被打扰

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的衰退,睡觉时较容易受到声音的影响,但其本身入睡后又常会出现频繁翻身、起夜等情况,从而产生一些响动。为了保证睡眠时不被打扰,很多老年夫妇都会分床睡,有条件者常常还会分室而居。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双方的睡眠质量,是一种彼此间的体贴与适应,而不是疏远。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除声音外,老年人对于从窗缝漏进来的凉风,和窗帘缝隙透进来的光线也都非常敏感。很多老人在进行家中二次装修时,都会重新做一次外窗,并选用多层、厚重的窗帘,以改善漏风、透光和噪音问题。

2)老年人睡眠时对安全性的要求大于私密性

相对于中青年人群比较重视的卧室私密性,老人更需要的是安全性。由于夜间常常是某些老年性疾病突发的高峰期,为便于突发疾病时及时知晓老人的情况,老年人和家人都希望卧室不要完全封闭。另外许多老年人都愿意在睡觉时开着卧室门,以便空气流通,否则会觉得憋闷、不透气。

2.不同用餐模式带来的餐厨空间需求

不同生活方式的老年人就餐、烹饪模式各有不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老人对餐厨空间有一些普遍要求,也有一些因不同生活方式而导致的特定要求。

1)老年人对餐厨空间的普遍需求

老年人在就餐方面的普遍需求如下:

a) 逢年过节时与亲友在家中聚餐。

中青年人常常会觉得在家聚餐“麻烦”、“地方不够”,从而更多地选择在餐馆聚餐和宴客。但老年人则会更多考虑方便、便宜、健康等多方面因素,逢年过节时,更喜欢在家中聚餐。

b) 自己制作多种食品。

老年人每天花在厨房里的时间远远比年轻人多,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劳动节奏相对较慢,也是因为老年人对养生和节俭都比较在意。不少老年人不但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还会自制很多食品,如腊肉,酸奶,豆浆,面包等。因此老年人往往会购买一些制作食品的小电器和小工具,如豆浆机、酸奶机等。所以老年人家里的厨房台面和电源插座,经常会显得有些不够用。

2)老年人对餐厨空间的特定需求

与儿女相邻而居或是住在一起的老年人,常常会每天都为儿女准备好饭菜,等待儿女下班后来家中一起晚餐。他们需要一个较大的餐桌和较为宽敞的用餐空间,每天吃饭也比较隆重。

与儿女平时交往不多的老年人,日常三餐则趋于简单。在调研中我们也见到不少老年人就在厨房里的小桌上,或客厅的茶几上吃饭。从表面来看,这类老年人的用餐环境显得很凑合。但访谈中,老年人们对自己这种状态的描述却常常是“方便”,“省事”,“舒服”。

3.卫浴空间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最受重视

卫生间是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之一,同时,也是老年人在家中发生意外较多的空间。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老人对卫浴空间的主要需求如下:

1)希望卫浴空间不要过小

在历次调研中,卫浴空间总是普遍被认为面积不足,希望能增大的空间。老年人动作灵活度下降,在转身、起坐、弯腰等动作时需要更加宽敞从容的空间。空间过小时,通行会较为局促,老人动作不自如,容易造成磕碰;而且轮椅难以进入,家人也难以相助。

2)卫浴空间不能太封闭

闷湿潮热的空间有可能诱发一些老年慢性疾病的发作,而在卫生间内常常发生的诸如突然起身站立等动作,对老年人也存在一定的诱发疾病可能。所以很多老年人如厕时并不会将卫生间的门锁闭,而只是虚掩甚至开着,以便于家庭成员随时照应。

3)家中装浴缸顾虑多

虽然不少老年人都表示,在冬季能泡个舒服的热水澡确实很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老人家里的浴缸都没有发挥其“泡澡”的功能,绝大部分老人在家中洗澡都只使用淋浴设施。造成这种现象有很多种因素:首先,泡澡需要清理浴缸,比较麻烦;其次,泡澡需要用大量热水,不少老年人会觉得浪费;第三,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泡澡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引发疾病;第四,进出浴缸容易发生危险。

相对于浴缸而言,用电加热泡脚盆在家中进行足浴更受老年人的欢迎。有的老年人家中甚至会有两个泡脚盆,老两口一人一个。而很多喜欢泡热水澡的老年人,也更愿意选择公共浴室,这样更加安全,也可以与其他老年人交流。

4.起居室是老年人家中重要的活动场所

1)起居室应空间灵活,适应多种需求

与朝九晚五的年轻上班族不同,老年人在家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其中,起居室往往成为老年人睡眠之外停留时间最长的空间。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老年人在起居室内进行的主要活动有:看电视;待客;阅读书籍,看报纸;家务劳动(如熨烫衣物,包括一部分备餐工作);兴趣爱好活动(如插花,写书法,画画等)。这些活动大部分都需要一个比较宽敞的台面,在实际使用中,这个台面常常由餐桌来兼任。

老年人的起居室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展示性,喜欢摆很多装饰品,其中很多装饰品需要挂起来。老年人起居室内常见的装饰品有:盆栽,鱼缸,字画,古玩,挂钟,挂历等。为了充分满足物品展示的需求,老年人喜欢在家中摆放有多个格子,并有玻璃门的书架或是博古架。

起居室的沙发最好能兼做卧具,可在子女亲戚来探访时打开使用。

这些都需要起居空间较宽敞方正适应各种需求。

2)电视与沙发视距不宜过大

对于视力与听力都有所衰退的老年人来说,起居室面宽过大反而会使看电视时看不清字或听不清声音。所以,一度很流行的大面宽起居室,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很受老年人的欢迎。

5.老年人对储藏空间的需求较多

1)老人需要大量的储藏空间

许多老人往往不舍得扔掉旧物,加之经过一生的积累,家中常常拥有大量的闲置物品。有些老人不但不舍得扔掉自己的东西,还会保存一些儿女淘汰的家具、电器、衣物等。因此老年人的家中一大特点就是杂物多、旧物多。如果没有足够的储藏空间,家中就会堆积很多杂物,使房间变得混乱。从实际情况来看,老年人的每个房间内都会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柜子。

当前大部分老年人居住的住宅中没有储藏间,但根据调查,多数老年人认为设置储藏间很有必要。储藏间便于贮存体积较大而又很少用到的物品,如旧家电、旧书籍等等。老年住宅中还可适当设置部分高柜、吊柜,存放一些平时很少拿取的闲置物品,以增加储藏量。

2)老年人喜欢能方便取放的置物空间

老年人或多或少地存在记忆力衰退的现象,所以他们更喜欢将物品放在容易看到和取放的位置,例如茶几、床头柜或家具的明格内,以方便寻找和随手取用。在家具选择中,老年人也更倾向于选择安装玻璃门而不是实木门的柜子,以便看到柜内的东西。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老年人健康状态和生活状态的不同,他们对住宅的功能需求较之中青年人有很多不同。老人在生活中的许多喜好和习惯看上去都是小细节,但在设计中尊重这些细节对老人的安全和舒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重视每一个细节的精细化设计,并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对老年人居住需求的调研总结(二)
社区养老模式下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探析
老年住宅设计研究
适老设计,每个细节都是爱
老人度夏四多四少
现在盖房必须考虑“适老化”问题了,否则20年后必将重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