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情况分析
点击上方
蓝色小字“智慧城市圈子”免费

智城圈子:政府,学者,技术等圈子;顶层设计探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投融合作;

个人微信号:qwb_2013 公众订阅账号:qwb_2014


一、北斗产业总体情况和发展前景 

北斗产业链包括空间卫星、地面系统、终端设备以及运营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北斗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逐渐趋于成熟,2010年,面向北斗一代系列的芯片、终端、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领域市场规模达到15亿元水平。2011年北斗二代系统将开始试运营,未来随着北斗二代系统组网逐渐完成,及其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深入,行业快速增长将长期持续。


借鉴美国GPS发展的经验和历程,预计待北斗二代系统正式运营后,首先应用在军用领域,随后将在行业应用领域遍地开花,最后逐步实现大众消费的规模应用,北斗产业正站在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的起点。


我国正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制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应用政策,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产业化应用;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


(一)北斗产业链上下逐渐趋于成熟

北斗产业链包括空间卫星、地面系统、终端设备以及运营服务。在国家负责投资完成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发射以及地面系统的建设,形成北斗导航卫星星座的基础设施基础上,北斗导航产业链分成基础产品(天线、芯片、板卡等)、终端设备、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主要产业环节。我国导航产业发展相对于成熟市场才刚刚起步,在政策东风之下,北斗产业快速成长,产业链各个环节积极布局,上下游逐渐趋于成熟。

1、空间卫星研制和发射国家队为主力

GPS系统目前已经基本建设完善,但未来需要不断以新发射卫星来完成对失效卫星的替换。按照美国对该系统的投资预测,假定合计需要118颗卫星的发射升空,用于卫星设备的投资总额将达86亿美元,如果将发射成本考虑在内,总投资将达到122亿美元。这样的投资额度不是独自一家企业可以承担的。


我国空间系统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空间系统建设投资巨大,因此也将主要由国家投资部署建设。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生产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上市公司中国卫星的大股东)全面负责,其下属的另一研究院航天一院则负责执行卫星发射任务的长三甲火箭的研制,国家对其给予了经费、人才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上市公司中国卫星可能参与部分星上部件和星上导航设备的研制、开发。


2、地面系统建设市场化程度低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系统包括主控站、注入站、监测站等地面站。任何一条卫星通信线路都包括发端和收端地面站、上行和下行线路以及通信卫星转发器。可见,地面站是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面站的基本作用是向卫星发射信号,同时接收由其它地面站经卫星转发来的信号。  类似卫星研制和发射,北斗地面系统建设仍由政府主导,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与之相关的上司公司很少,市场化程度较低。


3、终端设备在北斗导航产业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

芯片等关键元器件自主研发实力不断增强

北斗系统的应用离不开终端的大规模推广,终端设备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天线、功率放大器、射频处理、低噪放、基带处理等模块,相对复杂,而各个模块的元器件工艺和设计水平则决定了终端在重量、体积以及性价比的方方面面能否符合客户实际使用的需求。


从北斗元器件的技术水平发展看,也将经历类似于其他高端制造业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全部进口,逐步实现部分自主设计,最终达到整机自主集成设计。目前来看,我国北斗元器件的技术水平已经实现了自主集成设计。特别是关键元器件,对于国内大部分企业来说仍旧属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大的产品,目前能够掌握北斗导航终端设备核心制造技术、具有核心元器件设计开发能力的厂商数量有限,也正因此原因,这些企业将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北斗专用的集成化芯片(ASIC芯片)最终实现自主设计将是北斗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GPS导航设备的核心元器件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这是GPS高端系统算法不对外公开的必然结果。


而北斗导航产业则恰恰相反,国外企业无法获得北斗导航定位的关键算法和技术参数,客观上构成了对外资企业的技术壁垒,北斗终端的元器件产业市场份额将主要由国内相关企业占据。 


北斗元器件技术和监测门槛较高、特别是掌握核心元器件的企业数量有限,市场正处于份额分配的关键时间窗口,伴随北斗关键元器件和终端市场高速增长,相关企业将充分受益。  ?


终端设备不断繁荣

终端设备在整个北斗产业链中承上启下,对上拉动上游元器件和导航软件的需求,对下开启应用市场的需求。北斗一代终端截至2010年总销售量约10万部。 北斗一代系统的终端设备目前产品类型已经相对齐全,分应用领域看,主要用于国防,及电力、交通运输、公共安全、通信、水利等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应用领域;从应用的主要功能上区分,主要包括导航、定位、授时、通信等;从设备类型角度,目前北斗一代终端则包含手持型、车载型、船载型、指挥型、授时型、海上救生型等产品。


生产北斗一代终端的国内企业较少,具备规模的主要包括海格通信、国腾电子、北斗星通以及中国卫星控股的星地恒通和航天恒星等有限几家厂商。而市场拓展和客户开发在北斗产业目前的发展阶段有其特殊性,鉴于目前相关产品的应用主要在国防以及特种行业市场,


产品研发需要生产企业与需求客户的长期合作,以根据客户所属行业特性和自身需求为其量身开发专业的定制化产品,因此目前各优势厂商的市场份额和客户群相对稳定,也极少面临市场新进入者带来的竞争。


相比于国外成熟市场及成熟系统,我国北斗卫星导航起步较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参照GPS系统的市场发展经验,以及北斗系统目前的发展阶段,预计北斗终端产业将在2012年前保持稳定增长,2012后有望实现爆发性增长。并且,在北斗一代向二代平稳过渡期间,北斗一代终端将维持20%-30%的平稳增长,北斗二代终端逐渐上量。


4、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在产业链中比例尚低 

北斗系统最终的功能实现是以行业应用软件为基础,将导航定位产品、技术与用户的业务流程有机串联结合,基于所提供的导航、定位、授时和通信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系统已在国防信息化建设、车辆管理、水文测报、电力调度、海洋渔业、管道监测、气象监测等领域得到较多应用。成熟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国家的总产值中,大部分由卫星导航服务业所创造,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总产值中,卫星导航服务业能够占到70%规模。


目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一旦实现规模化还将拉动中上游的北斗终端、北斗元器件等产品的需求。


(二)北斗应用产业逐渐爆发

对于中国的部分行业用户来讲,正在从已经投入运行的我国“北斗一号”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中获益。作为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前期试验阶段,我国从2000年起先后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一号”工作卫星和一颗备用卫星,成功组建了“北斗一号”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至此,中国也成为了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相比,“北斗一号”除了具有与GPS精度相当的快速定位和精密授时功能之外,其独具特色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也十分先进。目前这一系统正在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通信、公安等部门以及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但受制于系统容量的限制,暂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


我国北斗二代导航卫星是建立在北斗一代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基础上的,该系统主要提供类似于GPS的无源定位功能,其无论是导航方式还是覆盖范围上和其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非常类似。其作为我国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在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广北斗应用与产业化是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科技强国的必经之路。


目前国家北斗办组织,相应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形成了国防与民用20个部门共42个应用北斗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包括交通、气象、农业(渔政)、中移动等项目,以促进北斗产业化推广和应用,这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民用开发与推广已进入加速启动阶段,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将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


2010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产值规模高达700亿,但其中绝大部分为GPS产品,北斗产值仅约15亿元。按北斗二代十年产业规划,2010-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提高到4000亿元,北斗应用年产值将提高到800亿元,10年复合增长率48.83%,终端年销售量将从2万部提高到1000万部,10年增长500倍,到2020年核心产品基本国产化。未来5-10年将是我国北斗呈现爆发式增长并形成规模化市场和国家级骨干企业的关键时期


1、行业应用已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北斗一代试验系统己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北斗二代系统建设加速,未来,卫星导航应用将渗透到行业应用的方方面面,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天所有需要导航、定位、授时、通信活动。


(1)海洋渔业

在海洋渔业中,北斗系统具有推广应用的特殊战略意义,主要用途为导航和双向通信。海洋渔业行业承担海洋资源保护、海上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在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存在着与相关周边国家存在归属争议、我国渔民经常遭到驱逐或武装扣押的背景下,该行业已经成为涉及国家主权、经济安全和生产安全等领域的关键行业。


在中远海渔业领域,北斗系统具有独特优势:在导航功能上北斗系统能够取代GPS系统,在双向通信的功能上能够替代费用昂贵的海事通信卫星。目前,我国中远海领域船只达到5-6万艘,目前只有1万多艘渔船装备了北斗系统,预计几年内装备比例将大幅提高。


海洋渔业运营服务的运营和盈利模式:具有海洋渔业运营牌照的企业通过采购并销售北斗终端,采用相关部门提供的海洋导航地图,与地方政府签订运营服务包年合同,提供导航定位、气象通知以及报警求救等专项业务。


国内海洋渔业近海共20万艘船,目前主要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为部分渔船提供运营服务;远海(东海、南海、黄渤海)共5-6万艘船,主要由具有北斗运营牌照的公司运营。


运营海洋渔业业务收入包括终端收入和运营费。终端费用每部1万元以内,其中60%-80%由政府财政支付;运营费目前每户700-800/年,需要渔民自行支付。政府通过油量补贴的手段强制渔民使用北斗终端。目前,中远海渔业运营服务的市场主要有北斗星通公司占有,其他还有上海普适等。


目前浙江、海南两省拥有马力在185匹以上的渔船约25000艘左右,而目前装载北斗导航的大约17000艘左右,占到了68%。在我国的南海和东海的南部,已经目前安装了一万七千多台,今后要想把它推广到东海的全部,还有南海的一个省。


(2)防灾减灾

在防灾减灾行业中,通过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双向通信以及位置报告功能,实现灾害预警速报、救灾指挥调度、快速应急通信等,可极大地提高灾害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国家减灾委目标部署100多万个终端。


(3)交通运输

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北斗系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是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手段,交通运输行业“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系统”、“船舶监控系统”、“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北斗系统应用的开展,不断深化了北斗产业行业应用。交通部74万艘船载终端采购2011年启动,规划完成后正在制定相关具体方案。


交通部于2010年末启动了特种车辆配装北斗导航终端项目,初步计划安装9万辆左右。未来除特种车辆外,公交系统、出租车、航运等交运市场对卫星导航定位的需求预计将相当可观。虽然GPS在这些应用领域中已经相当成熟,但考虑国家对北斗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北斗切入该部分市场会形成有效支持。同时,北斗/GPS组合导航和联合定位的推广,可望实现兼顾安全和应用效果这一双重目标。


(4)电力、通信、金融  在电力、通信、金融等领域中北斗领域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授时方面的需求。


电力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对定时精度的需求在微秒(10e-6)量级,而目前北斗一代系统无论单向授时(授时精度为100ns)还是双向授时(授时精度为20ns),都能够满足相关需求。 


20103月,“北斗电力全网时间同步管理系统”首次被顺利引入我国电网数字化变电站,开辟了智能电网建设的新纪元。该系统是采用北斗与GPS(或其它)等多时间源智能切换技术开发完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产品。


系统通过多时间源智能切换技术和先进的时间控制处理算法实现可靠的、高精度的时间输出;采用“北斗双向授时功能”专有技术实现严格意义上全电力系统时间的统一;通过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短信息功能,实现所有厂站端时间同步系统远程监测和运行控制;系统为电力输送提供高精度的、安全的全网时间同步整体解决方案,确保了高可靠、高精度授时的广泛需要。


在移动通信领域,基站工作的切换、漫游等均需要精确的时间控制,否则将会带来严重的系统干扰。目前,中国移动江苏省分公司已经成功在TD基站上采用了北斗/GPS作为双备份时钟源。截至2010年底,我国2G移动基站共94.6万个(中国移动55.4万个、中国电信6.3万个、中国联通32.9万个);另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15月底,我国3G移动基站公司71.4万个(中国移动21.4万个、中国电信22.6万个、中国联通27.4万个),暂时不考虑2011年增加的2G基站数,目前我国移动基站总数已突破166万个,移动通信领域对北斗系统需求空间未来或可达到数十亿元。


(5)森林防火

在森林防火行业中,火场定位、侦察、引导扑救、后勤保障、损失评估等需要北斗系统的定位、授时、通信等功能实现。目前,全国各地森林防火系统已经配备200多台/套北斗终端,森林武警指挥部及所辖总队共配备500多台/套北斗终端。


(6)水利、气象  在水利、气象等领域也具备对北斗导航与定位功能的需求。

在该类领域,北斗终端设备能够与传感设备结合,将获得水文信息或气象信息后通过北斗的定位、通信功能将信息反馈给控制中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天气情况多变,该类北斗应用也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7其他应用

北斗系统在数据采集、监测方面应用包括水文水情检测、气象测报、地理监测、海洋监测、农田墒情监测等;在监控、指挥调度方面应用包括车辆监控、海洋渔业监管、森林防火、灾情报告和救援调配、安全生产监控、危险品监控等。行业应用涉及领域较多,应用范围较广。  2、大众应用大规模开展还待时机  在大众消费应用领域,目前我国大众消费用领域占导航应用的80%以上、但是GPS系统占据了接近100%的市场份额。北斗二代系统实现亚太区域覆盖、终端价格实现大幅下降将促进北斗导航进入大众消费领域。大众消费领域主要有汽车导航和手机导航。


车辆信息系统服务涉及汽车导航、公路收费、紧救求援呼叫、车队管理和物流运输,而且牵涉到芯片制造商、设备生产商、地图数据和服务内容提供商,汽车市场是北斗大众应用的主战场之一。


北斗导航系统在私家车市场的应用前景同样值得看好。北斗系统导航精度不低于GPS,同时,民用芯片的成本短期内对比GPS没有优势,长期来看据估计仅在百元水平,与GPS芯片相近,加上兼容GPS及良好的性价比将提高市场接受度。


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路况信息的全面监控。在市内交通方面,交通信息的集中掌握可以给机动车提供真正有效的行驶参考,对于公共交通,可以更合理的实现车辆调配,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对于私车和出租车,行驶道路选择将更有针对性,出行更快捷,甚至,导航系统还可以根据实时道路信息实现顺畅路线的自动选择,这对于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城市拥堵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等长途通路方面,路况信息的全面掌握对于车辆安全的意义重大,北斗系统可以将事故、拥堵、道路毁损等危险信息及时汇集反馈给驾驶人员,防止其因长途驾驶疲劳而对危险路况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大大提高行车安全。


北斗导航系统有助于物流效率的提高。北斗系统相比GPS具有独特的短报文通信功能。未来导航服务有望实现与物流网络结合,将各地的物流信息、货运信息发布在物流车辆配装的北斗终端上,保证驾驶人员对附近区域的货物运输信息及时反应,缩短空运路程,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货运车辆加装北斗导航终端后,货运公司除可掌握到货运车辆在全国各地的的位置信息外,还可总控车辆调度,提高运输合理化程度。


综上预测2012年起到“十三〃五”期间,随着国防安全领域→行业领域→大众消费领域应用领域的层层拓展,对北斗终端的需求规模将依次达到几十万台/套、百万台/套以及千万甚至上亿台/套的终端需求规模。北斗应用将不断深入,需求逐步进入爆发期。


二、北斗导航定位应用技术发展现况分析 

1、北斗技术格局

全国从事北斗产业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很多,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并不多,产业链各环节上参与的公司主要有:

(1)北斗一代技术格局  ?

北斗一代终端:优势公司主要有海格通信、国腾电子、北京航天恒星和星地恒通;  ?


北斗一代运营:目前主要有北斗星通、国腾电子、中国卫星(下属公司)均参与北斗一代运营,并拥有用户。其中用户规模较大的北斗星通,通过参与远洋与渔业运营,已拥有1万多用户。国腾电子也已拥有部分运营用户。


(2)北斗二代技术格局 

北斗二代试运营后,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一代产业链上相关公司借助原有市场基础优势将继续在行业爆发中获益,而新进入者也有望在这次行业变革中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北斗二代产业链相关技术的领先者才有可能成为行业领先者,目前在主要的技术优势企业如下:  ?


芯片:海格通信、广州润芯、东莞泰斗、国腾电子、北斗星通、中国卫星、华力创通等。目前,北斗二代单模和双模芯片已经研发成功。  ?

模块: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合众思壮等。目前,多系统兼容的板卡已经研制出来。   ?


终端:海格通信、国腾电子、中国卫星、海格通信、合众思壮等。北斗二代终端有四种通用型和两种特种型,目前正在测试和定型阶段。  ?

系统集成:海格通信、海华电子。


目前北斗二号的系统集成规模化应用仅有海格通信承建的广州市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系统项目,该项目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建设了监控系统,并完成北斗车载终端开发和近万辆公车的终端安装及运维。


1、北斗芯片的技术发展现况分析  ?

在芯片级方面,北斗一代收发射频芯片集成了接收通道和发射通道,并集成了接收发射频率综合器,通过片外少许的元件即可实现北斗一代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发射。目前广州润芯、北京广嘉、北斗星通等企业北斗一代和北斗二代射频芯片与模块都在开发。因为北斗一代卫星有容量限制,目前出货量不大,主要应用于海洋、渔业、地质监测、水文、森林等领域。  北斗二代射频芯片设计要北斗一代芯片要简单一些,因为北斗一代终端需要收发功能,而北斗二代终端只需定位功能即可。


北斗二代终端如果只提供定位功能,就不需要功放;如其需要支持通信、授时等功能,则加上北斗一代功放即可。北斗二代与一代从频点到卫星定位方式都不一样,如果要将北斗一代和二代集成到一起,那么射频芯片必须是两路,且有发射功能,基带的设计在算法和架构上都要改动很大。


目前国内有几家企业已涉足北斗二代射频芯片的研发,如广州润芯、西安华讯、中电22所、北京广嘉等。北斗二代基带芯片参与者也有几家具有实力的企业,包括海格通信、和芯星通、东莞泰斗以及西安华讯等等。目前这几家公司的北斗二代射频和基带芯片方面已经有小规模应用,还在不断完善中。


目前国内北斗多模解决方案仍主要基于射频+基带+应用处理器的解决方案,已经出现基带内集成处理器的ASIC方案。


射频方面,具备商用化技术实力的公司主要有广州润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两家。润芯的RX3007芯片,采用0.13umCMOS工艺,并行双通道一次变频低中频接收架构,支持BD2 B1GPS L1频点导航信号的双模下变频处理,内部集成低噪声混频器、镜频抑制混频器、带通滤波器、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4bits 模数转化器,两个独立的频率合成器和低压差稳压器等电路。该芯片在功耗方面领先国内竞争对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双模工作仅消耗电流29mA3.3V供电电压下),且供电电压可以低至1.5V

其他指标见表1

西南集成目前提供的是北斗多模射频模块方案SF95x 系列,支持BD2B1/B2/B3GPS L1GLONASS 5个频段,最近听说也推出了0.13um CMOS版本的BD2/GPS双模射频芯片,具体型号未知。之前有支持BD2 B1XN225芯片和支持GPS L1XN203芯片两款,采用0.18um BiCMOS工艺,一次变频低中频接收架构。

华讯微电子的HX8211/HX8212芯片,支持GPS L1BD2 B1、和Galileo E1等频点应用,其中HX8212是在HX8211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级前置LNA,降低系统噪声系数到2dB,但电流消耗增加了3mA,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所示。


在基带方面,国内水平最高的是北京和芯星通、西安华讯、海格通信、东莞泰斗微和北京东方联星等几家公司,其中海格通信主要以高端的军用基带芯片设计为主,暂未参与民用应用领域。  和芯星通:Nebulas芯片支持北斗/GPS等多频点信号,通过内嵌CPU实现算法功能一体化,实现了单芯片可以自主定位。


该芯片采用90 nm工艺,支持定位输出NMEA0183,自主定位2mRMS)。但据网传其基带芯片虽有ARMIP授权,但内核算法、底层架构,特别是RTK算法明显源于SiRF公司,有一定知识产权风险。


西安华讯:公司及2010年研制成功兼容北斗二号和GPS的双通道射频芯片后,于20118月成功量产兼容北斗二号B1频点和GPS的双模导航定位基带芯片,据其发布的信息透露,该芯片在北斗二号模式下的捕获灵敏度达到-144dBm,跟踪灵敏度为159 dBm,定位精度约5米。具有高灵敏度和功耗低的特点。


东莞泰斗:在北斗导航年会上发布了其开发的北斗/GPS组合导航数字基带系统级芯片(SoCTD1002,实现了北斗和GPS双重导航系统的自动识别和切换,采用0.13um工艺和QFN64封装,处理器内核软件可升级,除了输出NMEA0183数据格式外,还可支持自定义的数据格式输出,功耗相对较低。


东方联星:公司自主开发设计的OTrack-32三系统兼容卫星导航接收芯片可同时接收北斗二号、GPSGLONASS卫星信号,采用高速信号处理引擎技术和高性能构架的32通道设计技术,可满足相关应用指标需求和快速捕获功能,其热启动1秒、冷启动小于35秒(据称业内领先),单点定位精度5m


随着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推进,在北斗ICD文件公布前,国内北斗芯片主要企业必须进一步提升国产化的射频、基带性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终端设备提供自主的高性能芯片,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控制,这才能有利于促进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产业化推广应用,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健康发展。


2、北斗模块、终端的技术发展现况分析 

国内 北斗/GPS OEM 模块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从事卫星导航的企业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其技术水平处在利用国外导航芯片进行二次开发的阶段。


目前广州海格通信、中电 10所、20 所、中航 704所、北京卫信杰公司、北京东方联星、国防科大等企业和研究院所具备了开发北斗/GPSOEM板的技术实力,而如广州海格通信先后推出了北斗/GPS多系统OEM板。具有24个完全独立相关通道;可独立接收北斗/ GPS码,每个通道都可跟踪 北斗、GPS信号。


对于终端产品,目前国内早期研发北斗终端的厂商包括广州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天合导航通信、东方联星、成都国腾等企业。全国从事卫星导航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较少,能够掌握北斗核心技术、独立开发产品的企业更少,仅有广州海格通信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掌握导航核心技术。


海格通信目前在导航定位、系统集成、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掌握北斗一号、北斗二号、GPSGLONASS、罗兰C等导航芯片、模块、终端到系统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相关导航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和生产。


北京北斗星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基于位置的信息系统应用、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供应以及基于位置的运营服务。


成都国腾电子:主要从事北斗基带、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关键元器件设计以及北斗终端的开发。


天合导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关键技术、导航通信融合技术、组合导航技术、3S技术集成的基础研究和基础产品的开发以及导航综合信息服务。其它企业基本只生产北斗终端为主,核心芯片和模块主要外购。


三、北斗导航定位应用发展趋势 

1、北斗/GPS兼容接收机将会成为主流

各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相互学习,又不断竞争,促进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鉴于世界上多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立,今后用户接收机将从单星座转变成多星座,多星座兼容机的出现将大大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的可靠性、精度和实时性。


目前GPS在我国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远高于北斗系统,为促进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产业化应用,未来北斗/GPS兼容接收机必将成为主流产品。在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时,技术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主要是进行北斗和GPS基带芯片、射频芯片的集成,通过芯片化将复杂的器件和软件集成,国内如海格通信、广州润芯、东莞泰斗、北斗星通等相关企业和部分高校院所已在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2、智能交通的应用仍然是重要市场

随着定位技术的发展,集群网在全国普及,导航地图市场化,导航终端产品日趋成熟,车辆监控、防盗系统,渔船调度系统正在飞快发展。车辆调度系统己从特殊车辆监控、公交车和出租车调度向长途运输车监控、物流调度及私家车的安全防护上发展。监控系统也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国内已出现全国联网专业化车辆监控中心和监控服务公司。随着北斗导航终端的日趋成熟,在智能交通的方面的应车将成为重要的市场之一。


3、导航终端与通信系统相结合

导航终端与通信系统相结合,形成基于位置服务的LBS系统将是今后卫星导航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市场。这一市场产品的特点将呈现多样性:手机或+卫星定位;PDA+卫星定位+通信模块。网络定位和卫星定位组合;通过中心站和通信网实现导航和位置查询等。定位信息服务将成为北斗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通信界的介入和人们对这一技术的认可,基于位置服务的市场将会飞快发展并逐渐超过车辆导航

市场。


4、单一化的系统向综合服务系统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高精度卫星定位都是以专业化应用为主,一般都是一个企业购置三四台接收机,以多台仪器为一组,同时观测进行卫星定位。随着卫星定位技术在诸多领域的推广应用以及RTK技术逐渐成熟,随着网络RTK的出现,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建立由若干个基准站为基础组成的综合服务系统,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一网多用。这既节省了投资,又能实现信息共享。未来我国将不断建设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服务于规划、地震、气象、测绘、水利、农业、林业、交通等各个行业应用领域。


5、产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产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产品研制,产品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服务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产业化的发展必然要走向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才会有自主的北斗品牌产品。经过国家重点扶持和企业多年奋斗,目前已出现了专业化生产企业,如生产卫星导航芯片、天线、模块、终端的海格通信、广州润芯、陕西海通、北斗星通、国腾电子、合众思壮、东莞泰斗等厂家,做系统集成与信息服务的海格通信、海华电子、北斗星通等企业。未来北斗专业化将会使产品越做越精,形成市场效应。(编辑:智慧城市圈子邱文斌 作者:微信订阅号:QWB_2014 来源:互联网)


获取“智慧城市圈子”联系方式

使命:普及智城相关知识,推动智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投稿邮箱:9301130@qq.com  合作微信号:QWB_2013

智城QQ技术群:324363154   智城QQ产业群:324079396


请马上点击“阅读原文”

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斗导航系统与GPS的区别?北斗系统有何重大意义
北斗产业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行业总产值将超4000亿元
最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教你如何免费使用?
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为啥我的手机还没用上北斗?也许早用上了
北斗导航定位误差从10米提升至厘米级 将与GPS竞争
终于搞懂GPS、BDS、GNSS的区别,并弄清了“北斗”的“独到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