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小品-排行榜

历代小品,超经典!

NO1. 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辑录而成,
共二十篇。《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贤哉回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是推测的口气,后
世也不大认可,但是说其有七十多个学生,大体是不错的。这么多学生
中,孔老夫子最器重的莫过于颜回了。鲁哀公曾经问孔子,你的弟子中
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是颜回,并说颜回不拿别人出气,不犯同样的过
失。孔子弟子中,多数是平民出身,但像颜回那样贫穷的,恐怕也没几
个。住在陋巷中,“一箪食、一瓢饮”,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换
了别人就会忍受不了穷苦的忧愁,颜回却总是那么安贫乐道,难怪孔老
夫子再三赞叹:“贤哉,回也!”

NO2. 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春秋末年,诸侯多国朝纲紊乱,许多有识之士遁迹林野,以求保全
性命于乱世。但也有不少像孔子这样以“济世拯民”为己任的人,劳劳
车马,奔走不暇,去寻访明君,推行仁政。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处
世态度。《论语》里面,有好几处都记载了这两种思想的交锋。本文就
是记述孔子在楚国时路遇隐者接舆,接舆高唱《凤兮》之歌,规劝孔子
尽快归隐的故事。寥寥几笔,楚狂之高蹈风致,孔子之优容接引,宛在
目前。

NO3. 庄子

庄子
《庄子》一书,包括内篇7 篇、外篇15 篇、杂篇11 篇,共33 篇。
一向认为内篇大体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则是庄周后学所作。它是先
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文章想象力很强,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以下两篇选自《庄子·秋
水》。

NO4.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
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
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楚威王想以国事托付给庄子,被庄子拒绝。因为庄子认为,做官虽
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不如为民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这一思想
不是用抽象的语言直接陈述出来的,而是用一个切近生活的生动的比喻
来加以说明,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NO5.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
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
鸩鹐,子知之乎?夫鸩鹐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鸩鹐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
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这段文章用鸩鹐的高洁来说明庄子并不想夺取梁国的相位,又用鸱
得腐鼠的故事揭露和讽刺惠子的多心,辛辣地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
表现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的思想。贴切的比喻和深刻的讽剌,增强了文章
的思想性和说服力。

NO6. 东方朔

东方朔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
人。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汉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
他上书自荐,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常以正道讽谏武帝。但终不得
重用。


上书自荐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
击剑。十六写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五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就
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殊,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
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桥下,女子未来,水涨不去,抱桥柱淹死。
作者直言自己的才学和美德,并自荐可为天子大臣,其中不乏自我
夸赞的内容和语气,在谨小慎微的人看来自然未免太狂妄。但是有才德
之人向社会推销自己,又正是表现了一种渴望担负大任的责任感和自信
心。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很需要这种创业者的气魄的。文章由于善
于运用夸张的语言,所以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NO7. 曹操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
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东汉末,起兵镇压黄巾起义。建安
元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逐渐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
进位为丞相。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善诗文,四言诗成就
尤为突出。
祀故太尉桥玄文
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泛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灵幽体
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
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
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由经由,不以斗酒只鸡
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无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笃好,胡
肯为此辞乎?匪为灵忿,能治己疾,旧怀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
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
曹操年轻时不为人所知,但桥玄很器重他。桥玄死后,曹操于东征
途中遣使祀桥玄,倾诉知己之感。文中重提桥玄生前戏笑之言,表露他
与桥玄之间“至亲笃好”之情,并反复申明自己的不忘旧情,语言朴实、
亲切。以叙事之笔而情寓其中,有诗一样的情感和意境,令人流连不已。

NO8.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出
山前在隆中(今属湖北襄樊)躬耕读书,隐居十余年,后成为刘备主要
谋士,因功拜丞相,封武乡侯,是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出
师表》等文在后世广为流传。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
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
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一篇家训,所写都是家常话,无非是劝儿子勤学立志,不要荒
唐险躁,耽误光阴等内容,但由于文中贯注了深挚的父子之情,就觉得
平淡中含有真意。其中几组语言精炼而内容精辟的对偶句,富于哲理性,
常被人们用作修身养性的座右铭。

NO9. 陶潜

陶潜
陶潜(365—427),字渊明,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人。曾
为州祭酒、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
实,毅然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农村生活,
隐寓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与子俨等疏
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
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
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游西走。性刚才拙,与物多
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
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
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
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
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
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
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
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
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
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这是陶渊明大病以后写给五个儿子的疏札。首段对人的生死表示一
种达观的态度,中段回顾自己的一生,末段对儿子们提出希望,虽然带
有遗嘱的性质,可娓娓道来,如叙家常。文中叙述由于自己辞官归田而
让孩子们受了委屈,流露出一种歉疚感和怅惘的意绪。但这种意绪并没
有改变他归田的人生态度,所以下文仍然表现出自己热爱自然的本性和
眷念田园生活的情绪。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
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
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
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味其是兹若
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谓葛
天氏之治“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
所谓“传”,是记事迹之文,但此文略去事迹,只是抒述自己的志
趣,所以它并不是真的传记作品,而是一篇抒情小品。读书则得意忘言,
造饮则期在必醉,环堵萧然而以文章自娱,作者的志趣正是从这三个方
面表现出来。有人认为,全文共用了9 个“不”字,表现了作者对世俗
势利的一种蔑视。
游斜川序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
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
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
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
乡里,以纪其时日。
此文是游斜川诗的序文,说明作诗的由来。孟春时节,作者携二三
邻曲同游斜川。鲂鲤跃鳞,水鸥翻飞,大自然充满勃勃生机,独秀中皋
的曾城山,又使作者不禁想起与之同名的仙山。山川的秀丽激发了作者
的游兴,也激发了创作激情,于是乃赋诗咏怀。
这篇短序写斜川风物之美,简淡有致。序末慨叹岁月流逝,人生苦
短,乃是文人永恒的主题。

NO10. 刘义庆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宋宗室,袭封临
川王,曾任豫州、荆州、南兖州刺史。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招
聚文学之士,如袁淑、鲍照等。有《世说新语》等书传世。《世说新语》
共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记述汉
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
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
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
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在雪夜突然想起老朋友,就不顾百里之遥前去造访。这种行
动不能不谓之怪异。小船行了一个晚上才到达朋友的门前,但却“造门
不前而返”,这种作法就更加怪异了。这些都是常情常规所不能理解的,
但王子猷有自己的说法:“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这里表现的是一种
自由舒展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状态,在封建社会那种受压抑、被扭曲的人
性面前,这种人生态度和生命状态不是很值得寻味的吗?
阮咸晒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
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于中庭。人或怪之。
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在晒衣的日子里,别人晒绫罗绸缎以显示富贵,阮咸家贫,却敢于
将一条布做的短围裙挂在竹竿上晒出来,以表示对世俗礼法的蔑视和对
虚荣的挑战。晒这件事情虽小,却体现了魏晋时代一部分士人袒露真
我、不加伪饰的人格之美。
祖财阮屐
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
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箸背后,倾身障之,
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
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一种是由贪欲所支配的对财富的占有,一种是超脱功利的对外物的
玩赏。有占有欲的人,活得自私,也活得很累;超脱功利的人,活得潇
洒,活得脱俗。所以人生不可没有财物,但又不可为财物所累,这篇小
品所说明的就是这样一种道理。作者善于运用白描手法,简单几笔,祖
士少的胆战心惊和阮遥集的闲畅自得就被勾勒出来了。
殷浩“宁作我”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
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殷浩:字渊源。晋陈郡长平人。殷羡(洪乔)之子。好谈玄,弱冠
即有盛名。建元初年征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参综朝权,扼制桓温。
姚囊反,浩率师北伐。兵败,为桓温奏劾,废为庶人。竞心:竞争之心。
殷浩和桓温在才能、功业上孰优孰劣,我们可以置而不论。殷浩能
说出“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就足以使人肃然
起敬,这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独立人格的维护。许多人常常依他人
的意愿和安排度过不属于自己的一生,受这句话的启发,似乎应当去寻
找那或多或少失落了的自我。有一位哲人说过类似的话,那就是“走自
己的路”。
新亭对泣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在中原沦陷以后,南下的士族官吏有两种思想情绪,一种是消沉悲
观,另一种是奋发图强。这篇短文选择一个普通的但是有典型意义的场
面,将这两种情绪集中表现出来。作者的倾向性是明显的,这就是推崇
图强恢复,反对一味感伤。

NO11. 鲍照

鲍照
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今江苏连云
港市东)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所作诗文反映当
时庶族地主对士族专权的政治现状的不满。其乐府诗风格俊逸,对唐代
诗人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
瓜步山楬文
岁舍龙纪,月巡鸟张,鲍子辞吴客楚,指兖归扬。道出关津,升高
问途。北眺毡乡,南炎国,分风代川,揆气闽泽,四睨天宫,穷曜星
络,东窥海门,候景落日,游精八表,駃视四遐,超然远念,意类交横。
信哉!古人有数寸之龠,持千钧之关,非有其才施,处势要也。瓜步山
者,亦江中眇小山也,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
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故才之多少,不如势之多少远矣。仰望穹垂,
俯视地域,涕洟江河,疣赘丘岳。虽奋风漂石,惊电剖山,地纶维陷,
川斗毁宫,毫发盈虚,曾未注言,况乎沉河浮海之高,遗金堆璧之奇,
四迁八聘之策,三黜五逐之疵,贩交买名之薄,吮痈舐痔之卑,安足议
其是非!
此文以象征手法,揭露无才无德之人一旦身居高位则唯我独尊的嘴
脸,反映了当时社会有才者屈居下僚、无才者飞黄腾达的不合理现象。
瓜步山本无特别之处,只因占据有利形势而称霸一方。山的形象只是人
的形象的一种象征,文章立意含蓄而深邃。行文中寄托作者有才无势的
愤懑激情,议论酣畅淋漓,有一泻千里的气势。
飞蛾赋
仙鼠伺暗,飞蛾候明,均灵舛化,诡欲齐生。观齐生而欲诡,各会
性以凭方。凌燋烟之浮景,赴熙焰之明光。拔身幽草下,毕命在此堂。
本轻死以邀得,虽糜烂其何伤!岂学山南之文豹,避云雾而岩藏。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这是一般的喻义。这篇小赋对飞蛾扑火
赋以崭新的褒扬的意义,对它不惜性命而追求光明的勇敢行动予以热情
的讴歌。开头将飞蛾与编蝠对比,借以喻“伺暗”与“候明”的两种人
的本性。结尾又以飞蛾与“义豹”对比,对逃避现实的隐士予以批评。

NO12. 陶弘景

陶弘景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南)人。他
是南朝齐、梁间道教徒,医药学家。入梁后为梁武帝所重,时有“山中
宰相”之称。曾撰道教书籍,兼通文学、书法。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
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此文是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信的一部分。信中描写了作者的隐居地
茅山一带的秀丽景色。作者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高山流水
的美景,在静的意境的创造中,运用对事物的动态描写,极尽以动写静
之妙。末句点出谢灵运,说明他们都是山水自然的知音,含有怀念哀悼
之意。

NO13. 吴均

吴均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
吉)人,官奉朝请。其文以小品书札见称,工于写景,表现热爱山水的
生活情趣,时人称为“吴均体”。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薛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
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
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
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此文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
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他对人间世的退避。以审美的
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的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的声韵,
这一切又契合于作者无拘无碍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
逐的超然的审美世界。
与宋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
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
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
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此文写舟行所见景物,层次极其分明。首段侧重写视觉所见。写色
彩非常简略,写动态则详细逼真。不仅游鱼急流本已富于动态,即使像
静态的树木,在那里争高竞上,也具有动的神韵。下段侧重写所闻。各
种声音交响成韵,似乎很热闹,但给人的印象仍然是空谷的宁静,这恐
怕就是以动写静的妙处。

NO14. 郦道元

郦道元
郦道元(466—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县)人。北魏
时官御史中尉,后为关右大使。他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撰《水经注》
一书,文笔深峭,描写生动,为有文学价值之地理著作。
江水·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前段先写山高谷深,次写水流湍急;后段先写四季景物的变化,然
后引渔者之歌作结,更进一步加深读者对猿鸣哀啭凄异的印象。《水经
注》本为地理著作,但此文纯用描绘笔法,勾画出一幅优美的山峡图画,
其中杂以抒情之句,使图画中又添诗的韵致,所以可以把它当作一首情
景交融的散文诗来读。

NO15.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碎叶(今巴尔喀
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天
宝初年曾供奉翰林,但仅一年多即去职。他是唐代大诗人,与杜甫并称
“李杜”。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
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
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
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以金谷酒数。
此文以议论开头,用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宏观意识笼罩全篇,使
一篇短文具有包容万物的气势。下面极力渲染名园集会的天伦之乐,勾
勒出一幅气氛和谐、热烈的优美画面。而作者博大的胸襟正是从以上的
描写中得以展现。慨叹人生的短暂,激励人们珍惜有限的生命,总的基
调是引人向上的。其中所包含的及时行乐的思想,是李白壮志难酬时的
另一种寄托。

NO16. 王维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蒲
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称
王右丞。其作品主要是山川诗,描绘田园山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
有独特成就。他也是著名的画家,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狠不敢相烦,辄
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
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
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
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
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
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此文描绘辋川山庄的冬景和春色,回忆与朋友同游的情趣,寄托对
故人深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再次同老友共游的愿望。首段写冬景,重
点在叙旧;第二段写春色,重点在邀游。朋友之谊贯串全文,不仅线索
连贯,而且层次分明。此文重在写景,以景来诱发对方之情,以达到邀
游的目的。景物描写如诗似画,具有很高的技巧。

NO17.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谓
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进士,官至支部侍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
文运动的倡导者,位居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其散文气势雄健,在
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蓝田县丞厅壁记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
有分职。丞位高而偪,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
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
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
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
“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
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
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然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
噤不得施用,又喟然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
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
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挺,俨立若相持,水循除鸣。斯
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
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作者的朋友崔斯立担任了一个徒有空名毫无实权的县丞,此文就是
为他鸣不平的。但文章并不是一开头就直接写崔斯立,而是先写一般县
丞的处境,为写崔斯立作了铺垫。下文写崔斯立锋芒受挫,专事洒扫庭
除、艺树吟诗,反映其心境的郁愤和悲凉。此文的真意,不是揭露机构
设置的不合理。它的真正价值,在于抨击人材沉沦的不合理现实。文中
漫画式的笔调,充满了对官场弊病的冷嘲热讽。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
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论人才问题。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象征人才与
识才者的关系,说明识才、爱才和用才的重要性,同时揭露了当时社会
上压抑人才、浪费人才的不合理现象。此文对人才问题的感慨,显然融
汇了作者坎坷生活的哀伤和深受压抑的痛苦。

NO18.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
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与韩愈皆倡古文运动,同被
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并称“韩柳”。其文峭拔矫健,笔锋犀利,
说理谨严。
蝂传
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
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
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惟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其
高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
魁然大者,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此文由寓言和评论两部分组成。前段叙述一种善于负载的小虫,描
写它贪物和好上高两种特性。作者不满足于一般的描写,而是对这种小
虫贪婪的本性作了传神的刻划,并赋予它以象征意义。下段用类比的方
法,描写了与蝂小虫相似的一种贪婪小人,将这种人的特征与蝂小
虫的特征逐一加以比较,收到了辛辣讽刺的效果。

NO19.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间擢进
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曾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他是唐代著名
文学家,和柳宗元并称“刘柳”,和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
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
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的文集未收这篇《陋室铭》,因此,它的归属,尚难定论。
但它是一篇脸炙人口的佳作,故许多选本还是将其作为刘禹锡的文章收
录进去。
文章开头用比兴手法点明题旨,接着描写陋室的清幽环境和作者安
逸高雅的日常生活,最后将陋室比之于诸葛庐和子云亭,以示踵迹前贤。
文章结构紧凑,前后呼应。语言音调富有音乐美。

NO20.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
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他是
唐代著名诗人,所作咏史诗多托古讽今,“无题”诗也有寄寓政治内容
之作。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
祭小侄女寄寄文
正月二十五日,伯伯以果子弄物招送寄寄体魄归大茔之旁,哀哉。
尔生四年,方复本族,既复数月,奄然归无,于鞠育而未申,结悲伤而
何极,来也何故,去也何缘?念当稚戏之辰,孰测死生之位?时吾赴调
京下,移家关中,事故纷纶,光阴迁贸。寄瘗尔骨,五年于兹。白草枯
荄,荒途古陌。朝饥谁饱,夜渴谁怜?尔之栖栖,吾有罪矣。今吾仲姊,
反葬有期,遂迁尔灵,来复先域。平原卜穴,刊石书铭,明知过礼之文,
何忍深情所属。
自尔殁后,侄辈数人,竹马玉环,绣襜文褓,堂前阶下,日里风中,
弄药争花,纷吾左右,独尔精诚,不知所之。况吾别娶以来,胤绪未立,
犹子之谊,倍切他人。念往抚存,五情空热。呜呼,荣水之上,坛山之
侧,汝乃曾乃祖,松槚森行,伯姑仲姑,冢坟相接。汝来往于此,勿怖
勿惊。华彩衣裳,甘香饮食,汝来受此,无少无多。汝伯祭汝,汝父哭
汝,哀哀寄寄,汝知之耶?
寄寄夭折时,作者在长安等待调动职位,未及将她的尸骨运回老家
安葬。五年之后方可将寄寄之柩从济源迁至老坟,作者出于至情,写了
这篇祭文。上段说明迁葬之事,并表示久未迁葬的愧疚,下段表示对死
者的悼念和慰告,字里行间都是真挚情深的自然流露。因为祭的是儿童,
所以作者以对儿童的口吻说话,行文浅近质朴,可读性很强。

NO21.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光启中,入镇
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他是唐代文学家,其
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歌也颇有讽刺现实之作。有些作品多用口语,故
能流传于民间。
英雄之言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
不常其性耳。
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饥;视国家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
牵于寒饥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
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
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也。
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矣。
将窃玉帛之盗与窃家国之盗作类比的分析,是很有真知灼见的。不
但他们窃取外物的性质相同,而且他们窃取的手段也相同,都是要寻找
并非本心的借口,只不过借口的内容有所不同罢了。此文寥寥数语点出
封建帝王虚伪卑劣的共同心态,所持论点一针见血地接触到事物的本
质,所选取的论据——“英雄之言”,恰到好处地证明了作者的论点,
是一篇笔锋凌厉的议论小品

NO22.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属
江西)人。天圣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是宋代著名文学家、
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
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
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
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
何异。
本篇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文章所讲的“熟能生巧”的道理比较简单,但是讲述这个道理的方
法很巧妙。先写善射者的得意,然后写卖油翁用沥油的技巧对得意者的
教训,用富于故事性的情节来讲大家熟知的道理,有一定的趣味性,所
以读者并不觉得是老生常谈。

NO23. 周敦颐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
任大理寺丞、太子中舍签书等职,晚年弃官不仕,定居庐山,世称濂溪
先生。他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
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
矣!
前段用细腻的笔触刻画莲的风姿神韵,后段用拟人化手法将菊花、
牡丹和莲花一一作了比拟,将莲花作为高尚纯洁的人格的象征,从而点
明了主题。文章自始至终是在咏物,但也自始至终在写人,表明了作者
所推崇的处世态度。全文只有119 个字,但由于有深刻的立意和雅洁的
文词,所以历来为人所喜爱。

NO24.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
人。宋神宗时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散文雄健峭拔,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
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
出其门,此士所以不至也。
“孟尝君能得士”是传统的说法,王安石用政治家的眼光对这一说
法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批驳。首先将“鸡鸣狗盗之徒”与“士”作了明
确的区分,使传统说法从概念上不能立足;接着从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
进行分析,论证所谓“得士”说法的荒谬;最后得出一个与传统说法完
全对立的结论:孟尝君的要害在于他不能得士!文章篇幅虽短,却写得
起伏跌宕,气势充沛。清沈德潜称之为“千秋绝调”,并非过当之誉。

NO25. 苏轼

苏轼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人。嘉祐进士。曾知登州、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一生中屡遭贬
谪。卒谥文忠。苏轼文章纵横奔放,与父洵、弟辙同列“唐宋八大家”;
诗飘逸不群;词开豪放一派;书画亦有名,其书用笔丰腴跌宕,与蔡襄、
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后人辑其诗文奏牍等为《东坡七集》。
跋草书后
仆醉后辄作草书十数行,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
艺术创作中灵感触发十分重要,有无灵感甚至是艺术创作能否成功
的关键。一些艺术家常有梦中或酒后构思作品的体验,大约是在这种情
况下容易触发灵感的缘故。苏轼谈自己酒醉后灵感勃发的状态,描写十
分逼真,“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应是作者当时真切的体验和感觉,
是不能作为虚妄之言看待的。
僧文荤食名
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欺而已,
世常笑之。人有为不义而文之以美名者,与此何异哉。
文:文饰,掩饰。般(bō)若:佛教名词,意即“智慧”。竟:终
竟。
欺:自欺。
僧人在饮食问题上的做法,作为一种趣闻轶事,读来是颇有兴味的。
但作者的本意还不在说说笑话,所以文章最后别开生面,由僧人所为联
想到世人所为,对世人行不义之事而曲加文饰的做法予以辛辣的嘲讽。
篇幅不长,但文意曲折深入,耐人寻味。
自评文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
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斛: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择地:选择地点。汩汩:急流貌。随
物赋形:指水根据物体的形状而具有一定的形状。
文章要写好,技巧并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作者有
强烈的写作欲望,有非写不可的主动要求,二是胸中有丰厚的蓄积,随
时都可能冒出来。有了这两个条件,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自然的表达过
程,内容不断从笔下汩汩流出,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无须作者的刻意
雕琢。苏轼在短文中讲的就是自己的这种体会,通篇以水流为喻,所讲
的道理表述得很确切,也很生动。
与章子厚
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牛斑疮也,
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
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苏轼与章惇政见不合,但不废日常交往。这封信是东坡贬谪黄州后
所写,信中描述了在贬所作陂种稻,身耕妻蚕的状况,并侧重记述其妻
为牛治病这样一件小事,表现了乡间生活淳朴、自由的情趣。在饱经磨
难的谪居生活中,能有这样轻松洒脱的情怀,自然是难能可贵的。这是
作者借助佛道两家的思想,对坎坷人生所作的自我调节。当然,轻松的
笔调下也包含着对现实的嘲讽,这一点读者也是能领略得到的。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此文记事、描景、抒情皆简洁有情致。月夜步于中庭,这是事之雅
者;月光如积水,树影似水中藻荇,这是景之美者;自身为闲人之叹,
这是情之深者。以贬谪之身而得此闲暇,也只能从优游审美中得到解脱,
这里固然可以看出作者不滞于物的胸怀,但是在对闲人的叹息中,也包
含着对世事的牵念。
记岭南竹
岭南人,当有愧于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
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
爨(cuàn):烧火做饭。履(lǚ):踩在上面。
竹子正如松菊梅兰一样,历来为文人雅士所赏叹。人们把它作为正
直有气节的高士的象征,赋之以诗,绘之以图。此文却让竹子降低了身
份,不写它的高洁,只写它的凡俗之用,它从高士的形象变成了平凡的
劳动者的形象。而这一点,又正是此文别出心裁的地方。

NO26.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中试礼部,因遭秦桧忌,
被黜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入王炎及范成大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官至宝章阁待制。一生作诗近万首,题材广阔。其政治诗抒发爱国激情,
关心民生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与尤袤、
范成大、杨万里合称南宋四大家。词与散文也有很高成就。著有《剑南
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
《入蜀记》等。
跋李庄简公家书
李丈参政罢政归乡里时,某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谈终日。
每言秦氏,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
曰:“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
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
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
足垂范百世。犹想见其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五月巳未,笠泽陆某题。
这一篇题跋堪称绝妙的人物小品。全文分两段,首段叙事,通过生
活细节的描述,生动地表现了李光的音容气度,直觉其英伟刚毅之气扑
面而来。次段评家书,言简意赅,也重在人物的英气。从这些描写中,
可以看出作者对爱国者的崇敬和热爱。

NO27.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
兴二十四进士,累官至秘书监。遇事敢言,主张抗金。其诗平易自然、
清新活泼,自具风格,当时称为“杨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传
世者仅四千余首。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著
有《诚斋集》、《诚斋易传》、《诚斋诗话》等。
跋李成山水
余葺茅栋而工徒病雨,扰扰不肯毕也。今日偶小斋鸟乌之声乐,吾
友王材臣偶携李成山水一轴来,展卷烟雨勃兴,庭户晦冥,吾庐何日可
了耶?
这篇山水画题跋,写得别具一格。作者闲处落笔,先写修葺房屋因
雨而不能按时竣工;再写鸟乌声乐,久雨放晴;最后才归入正题:友人
携画来访,展卷使作者产生错觉,以为风雨将至,惊呼“吾庐何日可了”!
对于李成的山水画,作者并未正面加以评说,但此画的艺术感染力,
不言自明。
有人曾用“活劲、奇趣”来评价杨万里的诗歌。其实,这篇跋文也
有此特点。不足六十字短文,直意曲说、正意反说,写得一波三折,妙
趣横生。

NO28.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人,人称震川
先生。嘉靖进士,官南京太仆寺丞。长于散文,反对王世贞等“文必秦
汉”的复古主张、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其文
朴素简洁,甚受当时人推重。有《震川先生集》。
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
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衣裳。一日,天寒, 火煮荸
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
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本文是作者为亡妻的陪嫁侍女所作的葬志。
葬志是墓志铭的一种。典型的墓志是叙述墓主的“德善功烈”,而
寒花仅只是一个卑微而又早夭的婢女,并无嘉言懿行可以传世。作者选
取寒花生前三件小事:初来时衣着打扮,削荸荠时的天真、淘气,吃饭
时的目光流动,使小婢女憨态可掬的形象跃然纸上。无怪乎清代古文大
家姚鼐赞曰:文中有画,吾与此文云然。

NO29.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
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支持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同
情反严嵩的斗争。其诗文奇恣纵肆,文学批评方面主张独创,对公安派
颇有影响。擅杂剧,工书画。
答张太史
仆领赐至矣。晨雪,酒与裘,对证药也。酒无破肚脏,罄当归瓮;
羔半臂,非褐夫常服,寒退拟晒以归。西兴脚子云:“风在戴老爷家过
夏,我家过冬。”一笑。
徐渭才华横溢,却一生潦倒,其胸中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
失路,托足无门之悲”(袁宏道《徐文长传》),终至诱发狂疾,错手
杀死妻室。坐牢七载,多亏同窗张天复之子张元忭救援,才得出狱。之
后身为翰林院编修的张元忭又请徐渭为其处理文书,并在天寒地冻之
际,给徐渭送来御寒之物——羊羔半臂和酒。徐渭乃提笔写下这封致谢
信。
名为致谢,字里行间却透着揶谕。特别是最后引用挑夫“风在戴老
爷家过夏,我家过冬”的话,称晚辈为老爷,明是抬举,实为骂人,表
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
这并不是徐渭“恩将仇恨”,实际是张元忭常以恪守礼法来要求这
位前辈,这岂是“纵疏不为儒缚”的徐渭所能忍受下去的?写一封充满
辣味的信也就在所难免,不如此,便不是以狂言狂行著称的徐渭。

NO30. 宗臣

宗臣
宗臣(1525—1560)字子相,号方城,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刑部主事,进稽勋司员外郎。忤权臣严
嵩,出为福建参政。迁提学副使,卒于官。诗文主张复古,为“后七子”
之一。有《宗子相集》。
报刘一丈书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
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
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
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
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
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
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
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
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
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
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
金。主者故不受,侧固请;主者则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
我,他日来,幸勿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
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
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
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
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
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
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
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
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对刘一丈这样不得志的老者,在回信时该如何作答呢?高谈阔论,
似有不恭;同情安慰,迹近敷衍。作者扣住老者来信中“上下相孚”这
句话,将仕途中“昏暮乞哀,骄人白日”的种种情形一一道来,自有一
番劝解之功。
作者善于抓住典型细节,时出点睛之笔,如“马上遇所交识,即扬
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一幅无耻之态,自得
之状,跃然纸上。其遣词亦极传神“甘言媚词作妇人状”、“惊走匍匐
阶下”等,稍一着笔,即活灵活现。

NO31. 李贽

李贽
李贽(1527—1602)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回族。泉
州晋江(今属福建省)人。曾任云南姚安知府,五十四岁辞官,曾在湖
北麻城、黄安(今称红安)著书讲学。公开以异端自居,激烈抨击孔孟
之道和假道学,提出“童心说”。由于他对封建传统教条的大胆揭露,
终被统治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迫害致死。其著作有《焚书》、
《续焚书》、《藏书》、《续藏书》、《初潭集》等。
赞刘谐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
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
见而晒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
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
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
生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被维护封建道统的大人先生们视为“异端”的李贽 ,对道学家深恶
痛绝。他在许多文章中对“心同商贾”、“志在穿窬”的假道学进行挞
伐,不遗余力。本立即是其中一篇著名的讽刺小品
作者犹如一个漫画家,草草几笔,就先画出了道学家装腔作势,借
孔子以自高的丑态。作者生动地描绘刘谐与道学家的对话,辛辣地讽刺
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谬说。文末盛赞刘谐“调笑之语”“破
疑网而昭中天”,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战斗精神。

NO32. 屠隆

屠隆
屠隆(1542—1605),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万历五
年(1577)进士。曾任题上、青浦知县及礼部郎中。为人豪放不羁。任
县令时,经常招携当地名士登山临水,饮酒赋诗,以“仙令”自许,然
而并不废弃公务,因此颇得士民爱戴。在礼部任上,终因诗酒狂放,为
仇家诬陷,被劾罢官。归田后因家贫卖文为生。屠隆诗文俱佳,兼通音
律。诗文集有《由拳集》、《白榆集》、《南游集》、《鸿苞集》、《栖
真馆集》,戏曲作品有传奇《修文记》、《彩毫记》、《昙花记》三种。
《娑罗馆清言》(十二则)
口中不设雌黄,眉端不挂烦恼,可称烟火神仙;随宜而栽花竹,适
性以养禽鱼,此是山林经济。风晨月夕,客去后,蒲团可以双跏;烟岛
云林,兴来时,竹杖何妨独往。
道上红尘,江中白浪,饶他南面百城。花间明月,松下凉风,输我
北窗一枕。
净几明窗,好香苦茗,有时与高衲谈禅。豆棚菜圃,暖日和风,无
事听闲人说鬼。

杨柳岸,芦苇汀,池边须有野鸟,方称山居。香积饭,水田衣,斋
头才著比丘,便成幽趣。

水色澄鲜,鱼排荇而径度;林光澹荡,鸟拂阁以低飞。曲径烟深,
路接杏花酒舍;澄江日落,门通杨柳渔家。
家坐无聊,不念食力担夫,红尘赤日;汝官不达,尚有高才秀士,
白首青衿。

不是邺侯著眼,懒残只一丐者;若非丰干饶舌,寒拾两个火头。

楼窥睥睨,窗中隐隐江帆,家在半村半郭;山依精庐,松下时时清
梵,人称非俗非僧。

若想钱而钱来,何故不想;若愁米而米至,人固当愁。晓起依旧贫
穷,夜来徒多烦恼。

复雨翻云何险也,论人情,只合杜门。嘲风弄月忽颓然,全天真,
且须对酒。
十一
竹风一阵,飘飏茶灶;疏烟梅月,半弯掩抑。书窗残雪,真使人心
骨俱冷,体气欲仙。
十二
盈庭满座,断结驷于贵人;累牍连篇,绝八行于政府。
清言,作为小品文的一个种类,在明清曾风行一时,许多著名作家
都曾涉足这一领域,留下优美篇章。只是,对这一类文字一直没有一个
统一称呼,诸如“清言”、“杂著”、“杂语”、“清话”、“清语”??
用词各异,所指则一:一种格言式、语录体小品文。所以现代也有人即
以“文艺格言”、“语录小品”称之。
屠隆《娑罗馆清言》是时代较早也比较出色的一部作品,我们从中
选出十二则以飨读者。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选录的几则中可以看出,清言的题材十分广泛,
山林泉石、鱼虫花鸟、国家治乱、世态炎凉,无所不谈。语言文字则三
教经典、稗官野史、街谈巷语,任意驱遗。笔法上则骈散兼行,骈文的
整饬偶对之美、声韵协调之美、辞藻雅丽之美与散文的错综变化之美、
气势畅达之美、本色平实之美,相辅相成地体现在极其短小的篇幅里。

NO33. 汤显祖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
临川人。所居名玉茗堂。从政后因不附权贵被议免官,创作有传奇《紫
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
郸记》五种。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牡丹亭记》题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
连,至于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溟中求得其所梦
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
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
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
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
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
《牡丹亭记》是汤显祖的传世之作,在当时就“家传户诵,几令《西
厢》减价”。这部作品的题旨是什么?《题词》阐释了这个问题。
剧中,杜丽娘是一个渴慕爱情,追求幸福的痴情女子,这是为“存
天理,灭人欲”的道学所不容的。《题词》肯定了丽娘“可谓之有情人”,
并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里所说
的“情”,不仅仅是男女之情,更是顺乎自然的人性,是封建理学的“理”
的对立面。这就揭示了《牡丹亭记》的创作,是针对理学的压抑、扭曲
人性,而倡导人性的解放,维护人性的尊严,发展人性之美的。丽娘因
情而死,缘情而生,一往情深,生死以之的情事,如“以理相格”,则
迹近荒诞,但在情的世界里,却是必然如此。因此,《题词》指出:“第
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这里寄寓着作者对适合人性发展
的理想社会的追求。所谓“人世之事,非人事所可尽”,在人间实现不
了的,企求在另一个世界里实现。要之,争取人性的解放,追求适合人
性发展的理想社会,这就是《牡丹亭记》的题旨所在。而这篇《题词》
也在阐释题旨的同时,成为古代文论史上主情论的重要篇章。
《合奇》序
世间惟拘儒老生,不可与言文。耳多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
牵拘之识,相天下文章,宁复有文章乎?予谓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
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
常得以合之。苏子瞻画枯株竹石,绝异古今画格,乃愈奇妙;若以画格
程之,几不入格。米家山水人物,不多用意,略施数笔,形象宛然;正
使有意为之,亦复不佳。故夫笔墨小技,可以入神而证圣,自非通人,
谁能解此?
吾乡丘毛伯选海内合奇,文止百余篇,奇无所不合。或片纸短幅,
寸人豆马;或长河巨浪,汹汹崩屋;或流水孤村,寒鸦古木;或岚烟草
树,苍狗白衣;或彝鼎商周,丘索坟典,凡天地间奇伟灵异,高朗古宕
之气,犹及见于是编,神矣化矣!夫使笔墨不灵,圣贤减色,皆浮沉习
气为之魔。士有志于千秋,宁为狂狷,毋为乡愿,试取毛伯是编读之。
晚明文坛上,泛滥着一股拟古的形式主义浊流,倡言“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而当时的剧坛上,也出现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严守格
律,力主返古。对此,汤显祖尖锐指出,这些“拘儒老生”既孤陋寡闻,
又“鄙委牵拘”,特别是他们还要用自己的见识去规范别人文章,这样
一来,“宁复有文章乎”!他曾把这些人文赋中用事出处及增减汉史唐
诗字面处一一标出,在南京一带流传,暴露了他们“步趋形似”,制作
汉唐“膺文”的行径。在鞭挞形式主义的同时,他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
张:为文应有真情实感,要有创作冲动,如此,才能“自然灵气,恍惚
而来,不思而至”;为文还要创新,如此,才能“怪怪奇奇,莫可名状,
非物寻常得以合之”。他的这些文学主张,在其创作活动中,都得到很
好的体现。例如,他擅写梦境,曾提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既是
梦境,往往是超乎寻常的,而这些梦境又是因情而成,是作者真情实感
的表现。怎样才能作到创新,为文怪奇呢?汤显祖认为,文如其人,奇
人才有奇文:“天下文章所以有生气者,全在奇士。士奇则心灵,心灵
则能飞动。”(《序丘毛伯稿》)所谓奇士,就是狂狷之士,有自己的
见解和操守,不攀附奉承,随波逐流。他提出“士有志于千秋,宁为狂
狷,毋为乡愿。”确是他的经验之谈。

NO34. 张大复

张大复
张大复(1554—1630),字元长,号病居士,明昆山(今属江苏)
人。诸生,壮岁尝游历名山大川。以哭父丧明。撰有《梅花草堂集》、
《昆山人物传》、《梅花草堂笔谈》等。《笔谈》中论及戏曲之文颇多,
近人辑为《梅花草堂曲谈》。
此座
一鸠呼雨,修篁静立。茗碗时供,野芳暗度,又有两鸟咿嘤林外,
均节天成。童子倚炉触屏,忽鼾忽止。念既虚闲,室复幽旷,无事坐此,
长如小年。
闲闲落笔,清逸淡远,萧然有林泉之风。
地幽室旷,身闲心虚,才能体味这野居清寂之趣。争名于朝,争利
于市者无此清福,把隐遁视为终南捷径者恐怕也进入不了“山静似太古”
的境界。

NO35. 江盈科

江盈科
江盈科(1555—1605)字进之,号渌萝山人,桃源(今属湖南)人。
万历进士,授长洲令,有政声。官至四川提学副使。有《雪涛小说》、
《雪涛谈丛》等。
小漆园记
《南华》内外篇,大抵发明逍遥之旨。逍遥者,无入而不自得之意
也。庄周生季世,为漆园小吏,在嚣烦冗琐中,而见解超脱,不胶于事,
为能极夫逍遥之趣。世儒求其说而不得,乃欲逃无何有之乡,以求所为
逍遥者,溺其旨矣。
不佞樗散之材,无当世用,荷上不弃,拔入制科,择为长洲令。长
洲于东南最称岩邑,又文明之区,而吴会之冲也。盖缙绅多于邓林,使
轺密于鱼鳞,监临众于九牧。簿领丛沓,有如纷丝;胥吏闪幻,有如鬼
域。且频年灾青,井邑萧条,而五十万之常赋,要于取盈。其自民而输
于官也,如鸡口;其自官辇于京师也,如牛后。令日夜操鞭笞,与疲民
从事,犹然以岁课不登见夺饩。大较长洲令见长难,取谴易,不称苦心
乎哉?
不佞在职逾年,昕夕拮据,形容凋落,揽镜自照,瘠如枯鱼。家人
固疑予之不乐,而予中则无日不逍遥也者。要之,尽吾之心,行吾之事,
毁誉譬诸聚蚊,得失比于梦麀。内无所
营,外无所冀,退食之顷,兀坐此斋,扫地焚香,消遣尘虑,悠然
忘其身之楚人也,所居之吴苑也。而乌知令之为我耶?我之为令耶?又
乌知长洲之能苦令,而令之能苦我耶?则亦何往而不逍遥也?于是颜其
斋曰“小漆园”。因为兹文以记岁月。
看来,作者是庄周的仰慕者。名其斋日“小漆园”,自然是以当年
的漆园小吏庄周自况。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从自身的境况中体会到
了庄子所谓逍遥的真谛。作者当时身为县令。他的好友袁宏道曾描述过
县令的处境:“上官如云,过客如雨,薄书如山,钱谷如海,朝夕趋承
检点尚恐不及,苦哉!苦哉!”。如何摆脱这种苦境呢?作者的办法就
是按照庄子的理论,在心理状态上追求物我两忘。作者也确实摸索出了
聊以逍遥的办法,那就是忘怀得失毁誉,“内无所营;外无所冀”,随
遇而安,无往不适。按照这种办法,作者达到了“乌知令之为我耶?我
之为令耶?又乌知长洲之能苦令,而令之能苦我耶”的境界。但是,这
样做,真能彻底逍遥吗?还是袁宏道说得透彻:“没证见的是非,无形
影的风波,青岑可浪,碧海可尘,往往令人趋避不及,逃遁无地。难矣!
难矣!”

NO36. 陈继儒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市
松江)人。隐居小昆山,而又周旋官绅间,时人颇有讥评。工诗善文,
兼能书画。所辑《宝颜堂秘夏》,保存了若干小说和掌故资料。
题李长蘅西湖梦游图
长蘅与邹孟阳有水乳之契,过西湖必与孟阳偕,为写《西湖梦游图》,
跋数行于后,皆清异可喜。独《江南卧游》尚缺数幅,每思续成之。己
巳,病不起,骑箕上天矣。”
孟阳展图,泪渍纸上,又恐为好事借观,如落束薪手中,特诣吴门
装璜之,秘藏香龛,将六乙泥封口,惟恐穿厨飞出耳。
孟阳挟此册游天台十三日,蹑屐奇险处,大呼:“李大安在!”松
光云气间,仿佛有长蘅应声而出,但为数万丈掷空瀑布,召呼五百毒龙
横作搏攫之状,一时截断两人,安能摄长蘅坐之,笔端泼天台数幅生绡
也!
虽然,吾度长蘅墨仙也,决不死,宿世再生,当为孟阳补完《江南
图》,如张安道《楞伽经》,邢和璞地中藏瓮相似。证明者为眉道人。
异日见之,一笑,于三生石上梦游西湖,此梦当未即了。
孟阳挟画册,怀故人,游天台,于松光云气、万丈瀑布间,产生幻
觉,出现奇景,其感怀故人之情,竟至一深如此!而欲长蘅再生,笔端
泼墨,补完《江南图》,其意又何切切。

NO37. 袁宗道

袁宗道
袁宋道(1560—1600),字伯修,号石浦,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
人。万历十四年(1586)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右庶子。
与弟宏道、中道齐名,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宗道于白居易、
苏轼尤为推崇,名其斋曰“白苏”。有《白苏斋类集》。
极乐寺纪游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
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柳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
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
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
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
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
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
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
韵各赋一诗而别。
进贤冠:古代懦者所戴之缁布冠。这里指文官所戴之冠。六桥;西
湖苏堤上六座桥,名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暇日,能携同二三好友,到郊外去饱览田园风光,对不得不在官场
中讨生活的袁宗道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解脱。所以,他关注的重点不
是朱门绀殿的寺院,而是路途的景物:白练千匹,山如螺髻;两波夹堤,
绿杨成行??秀丽清幽的景象也许和钱塘苏堤有几分相似,这不能不使
“身在魏阙,心系林下”的作者触景生情,发出“何日挂进贤冠,作六
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的感喟。

NO38.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
人。万历进士,累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形成
文学的重要流派,世称公安派。其思想受李贽影响,于诗文强调抒写“性
灵”,作品多写闲情逸致,有《袁中郎全集》。
与丘长孺书
闻长孺病甚,念念。若长孺死,东南风雅尽矣,能无念耶?
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
谷则仓老人,谕百姓则保山婆。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人间
恶趣,令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
家弟秋间欲过吴,虽过吴,亦只好冷坐衙斋,看诗读书,不得如往
时,携猢狲登虎丘山故事也。
近日游兴发不?茂苑主人虽无钱可赠客子,然尚有酒可醉,茶可饮,
太湖一勺水可游,洞庭一块石可登,不大落寞也。如何?
长孺:丘坦,字坦之,号长孺,麻城(在今湖北省)人。与三袁兄
弟友善。有《北游稿》、《南游稿》、《楚丘集》、《度辽集》等。仓
老人:管理官仓的老吏。保山婆:为人作保的老婆子。保山:保人。谓
其可像山一样稳固。家弟:指袁中道。吴:指吴县,治所在今江苏苏州
市。茂苑主人:作者自称。茂苑为长洲县别称,长洲与吴县治所同在苏
州,故作者借用自称。洞庭一块石:太湖别称洞庭,湖中有东洞庭山(古
称胥母山),西洞庭山(古称包山)。
中郎曾多次与人谈起作县令的苦处。察其意,除了事繁务
冗,官场龃龉外,更主要的是身处官场之中,不得不说违心的
话,办违心的事,做出苦恼的笑,装出酸楚的媚。这对于像中郎这
样率意而为,放任天性的人来说,内心确是痛苦的。问题还
不止于此,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仕与隐,是关乎一生的
大事,而这恰又是个两难选择。在这两难中,像陶潜,选择了后者;
而中郎,终其一生,总在两难之间蜘蹰徘徊。可以想见,其苦何如哉。
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
也。午刻入昭庆,茶毕,毁掉小舟人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
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
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
湖始此,万历丁西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
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
山好友,一时凑齐矣。
万历二十五年(1597),把当吴令视为“牛马不若”的袁中道,终
于解官而去。他与朋友结伴而游,足迹遍及无锡、杭州、山阴、桐庐、
歙县等十多县的名胜。三个多月来,“无一日不游,无一游不乐,无一
刻不谈,无一谈不畅”,而且,“诗学大进,诗集大饶,诗肠大宽,诗
眼大阔”。(均见《解脱集·伯修》)这篇游记就是游杭州写下的。刚
刚从官场的龌龊空气中走向大自然,中郎的欢愉之情可想而知,而望见
保叔塔,“心飞湖上也”,更把向往已久,急欲一游的心情淋漓尽致地
表现出来。及至一睹西湖,“才一举头,已不觉自酣神醉”,通过主观
感受,表现了西湖震撼人心的醉人的美。难怪此时的中郎想到了曹子建
邂逅宓妃时的情景,西湖不就像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宓妃吗?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胜,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
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
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
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
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
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
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最胜,为春为月”,同为胜景,中郎更爱月景。但在中郎笔
下,却没有从正面去写月景,而是详写春日之景,那么,月景呢?就留
给人们去驰骋想象了。应该说,此处无景胜有景,这正是作者的高明处。
雨后游六桥记
寒食后雨,予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
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
光晃衣,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
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
啜一杯,荡舟浩歌而返。
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旧俗此日禁火冷食。第三桥:
指望山桥。苏堤六桥依次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在
望山桥处可望见丁家山、花家山,桃花盛时,红锦如霞。白其内者皆去
表:内穿白衣之人都脱去外衣。浮:浮白,也作浮以大白。此指满饮一
杯酒。
由雨想到花,由花落想到与之作别,且催促友人“勿滞也”,直把
落英作故人矣。中郎可谓笃于情者。
鉴湖
鉴湖昔闻八百里,今无所谓湖者。土人云:“旧时湖在田上,今作
海闸,湖尽为田矣。”
贺监池去陶家堰二三里,阔可百十顷。荒草绵茫如烟,蛙吹如哭,
月夜泛舟于此,甚觉凄凉。
醉中谓石篑:“尔狂不如季真,饮酒不如季真,独两眼差同耳。”
石篑问故,余曰:“季真识滴仙人,尔识袁中郎,眼讵不高欤?”四座
嘿然,心非其颠。
东汉年间开凿的鉴湖,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可灌溉
良田九千余顷。千年后,当中郎来此游览时,八百里碧波已无处可觅,
眼前是“荒草茫茫如烟”。时移世变,沧海桑。田,中郎怎能不感慨良
多?似醉非醉之际,不禁想到了曾为鉴湖主人的贺知章及为贺赏识的李
白,并自比为“谪仙人”。此语一出,“四座嘿然,心非其颠。”然中
郎的真率、狂放,于此可见。
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数日阴雨,苦甚。至双清庄,天稍雾。
庄在山脚,请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憎供茗糜,邀石篑起。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
有卧游耳。”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
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

NO39. 袁中道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
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
为文崇尚自然,曾游历天下,写下大量纪游诗文,有《珂雪斋集》。
游居柿录(二则)
夜雪小大,时欲登舟至沙市,竞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
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
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夜六日,忽中郎室中老妪呼予入内云:“夜中便三四次皆血,几昏
去,得不便则可望话。”予私自哭泣。安慰之,急呼李医至,切脉,曰
脉脱矣。予顿足仆地,医曰:“勿惊,且试人参汤。”已进参,顷之,
气喘,自云三分生,七分死矣。已复起便,自云:“我略睡睡。”此外
绝无一语。遂坐脱去,予呼之不醒矣。痛哉!痛哉!一朝遂失仁兄,天
地崩裂,以同死为乐,不愿在人世也。予亦自绝于地,久之始苏。强起
料理棺木,囊中仅得五十金,稍乞贷当物市棺。吏部郎之清如此,即予
亦不知也。哀痛中即还公安,安慰老父。
《游居柿录》是袁中道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608)到万历四十
六年(1618)十年间所写的随笔,依时间顺序编次,有一部分注明日期,
虽不取日记之名,实则仿佛日记之体。后人征引,或称之为《袁小修日
记》,或称之为《江行日记》。这里所写两则,分别写于万历三十六年、
三十八年。
第一则写江行时所见所感,全文不到百字,写景述情,一波三折:
欲登舟访友,为雨雪所阻,自是扫兴。然夜雪敲竹,铮铮有声,暗窗红
火,任意观书,又别有情味。“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作者慨叹自己
“每有欲往,辄复不遂”,但随之又自宽自慰:“流行坎之,任之而已。”
小修文章的剪裁得体,文笔的轻灵隽秀,我们从这则短文可领略一二。
第二则写作者仲兄袁宏道之死。从万历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袁
宏道“火病渐加”,到九月六日一代才士驾鹤归去,袁中道是逐日记载
乃兄病情。此则记载中郎去世情形,语言朴实,毫不修饰,然而却动人
心魄。特别是中郎弥留之际,小修先是“私自哭泣”,接着“顿足仆地”,
最后“自绝于地,久之始苏”。痛失兄长,遂感天地崩裂,竟至以同死
为乐,不愿再存活于人世,兄弟情谊,非比寻常,数百年后读之,仍令
人感动不已。
爽籁亭记
玉泉初如溅珠,注为修渠,至此忽有大石横峙,去地丈余,邮泉而
下,忽落地作大声,闻数里。予来山中,常爱听之。泉畔有石,可敷蒲,
至则跌坐终日。其初至也,气浮意嚣,耳与泉不深入。风柯谷鸟,犹得
而乱之。及冥而息焉,收吾视,返吾听,万缘俱却,哈焉丧偶,而后泉
之变态百出。初如哀松碎玉,已如鹍弦铁拨,已如疾雷震霆,摇荡川岳。
故予神愈静,则泉愈喧也。泉之喧者,入吾耳而注吾心,萧然冷然,浣
濯肺腑,疏瀹尘垢,洒洒乎忘身世而一死生,故泉愈喧,则吾神愈静也。
夫泉之得予也,予为导其渠之壅滞,除其旁之草莱,汰其底之泥沙;
濯足者有禁,牛马之蹂践者有禁。予之功德于泉者,上此耳。自余之得
泉也。旧有热脑之疾,根于生前,蔓于生后,师友不能箴,灵文不能洗。
而与冷冷之泉遇,则无涯柴棘,若春日之计薄冰,而秋风之陨败箨。泉
之功德于我者,岂其微哉?泉与予又安可须臾离也?故予居此数日,无
日不听泉。初曦落照往焉,帷长夏亭午,不胜烁也,则暂去之矣。斜风
细雨往焉,惟滂沱淋漓,偃盖之松不能蔽也,则暂去之矣。暂去之,而
予心皇皇然若有失也。乃谋之山僧,结茅为亭于泉上,四置轩窗,可坐
可卧。
亭成而叹曰:“是骄阳之所不能驱,而猛雨之所不能逐也,与明月
而偕来,逐梦寐而不舍,吾今乃得有此泉乎?且古今之乐,自八音止耳,
今而后始知八音外,别有泉音一部。世之王公大人不能听,亦不暇听,
而专以供高人逸士陶写性灵之用。虽帝王之咸英韶武,犹不能与此泠泠
世外之声较也,而况其他乎?予何幸而得之,岂非天所以赉予者欤?”
于是置几移,穷日夜不舍,而字之曰:“爽籁”云。
写此文时,作者心绪极坏:一则其兄中郎弃世;二则功名失意;三
则耳根不清;四则秋后一病。作者感到“生人之趣尽矣”。然而,作者
从欣赏泉音电除却了这种种烦恼。在作者听来,泉声是美妙的音乐,可
以“浣濯肺腑,疏瀹尘垢”。作者认为,欲达此妙境,须“收吾视,返
吾听,万缘俱却”,敛气凝神,方能得其“变态百出”。神愈静,愈得
泉音之妙;得泉音之妙,神亦愈静。人的精神与泉音就这样递相深入,
而在深入的过程中,“无涯柴棘,若春日之绊薄冰,而秋风之陨败箨”,
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作者指出,泉声这种音乐是世之王公大人不能
听,亦不暇听的,那原因,大概就是他们“气浮意嚣”,没那份沉静闲
致。这确是艺术欣赏、登临山川的经验之谈,也不妨当作修身养性的箴
言。

NO40. 钟惺

钟惺
钟惺(1574—1624),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竞陵(今湖北天门)
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与同里谭元春形成文学流派,人称
竟陵派。于诗文反对摹古,但又以公安派的作品为轻率,倡导幽深孤峭,
作品流于冷涩,有《隐秀轩集》。
浣花溪记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
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
皆洗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然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烷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
莽,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
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
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流花
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为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
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词。像颇
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
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
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
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
服主司城贞子时也。”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
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磐折喧溢,迫幕趣归。是日清
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浣花溪记》所描写的不是一个景点,而是一条溪流。文章采用移
步换形法,循着曲折逶迤的溪水,依次向读者展现浣花溪的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溪水的纤秀长曲、窈然深碧,溪上的竹柏苍然、茅舍时现,
无异一幅世外桃源图。文章末段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诗圣杜甫的崇仰
之情和对“幽恬渊净”境界的追求。

NO41. 李流芳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号泡庵、慎娱居士,嘉定(今属
上海市)人。万历举人。魏忠贤建生祠,不往拜,并云:“拜,一时事;
不拜,千古事。”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擅绘山水,亦工书
法、篆刻。有《檀园集》、《西湖卧游图题跋》。
游虎丘小记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终夜不绝。遂使
丘壑比为酒场,秽杂可恨。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
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
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
及佛灯隐现林杪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
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
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
宜夜半游。”真知言哉!广学政。有《四六法海》等传世。钓月矶:在
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铃,因风而响,故名。趺(fū)坐:双足
交叠而坐。
关于“虎丘,中秋游者尤盛”的景况。与李流芳同时代的袁宏道曾
有过生动而详尽的描述,我们不妨引录一段,与本文互相印读: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
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
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
状。”
这种游人杂沓,笑语喧闹的场面,当然是追求“山空人静,独往会
心”的作者所不能忍受的。认为这是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他在写
这篇文章之后,有过一次节日游览的经历,结果是“掩鼻而去”。所幸
作者在小记里所记述的两次月夜游历尚属不恶,一次游人尚稀,一次夜
半无人,与友人相对默坐,不复交谈,不复饮酒,或静听风铎叮铃作响,
或凝视佛灯隐现林杪,或屏除一切思虑,悠然与清景俱往。这样全身心
地沉浸于大自然的静谧之中,与山水景物溶为一体的体验,恐怕不是人
人都有、随时可遇的。无怪作者颇为自得地说道:“生平过虎丘
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题断桥春望图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往,便魂消欲绝。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
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相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
不及也。壬子正月以访旧,重至湖上,辄独往断桥,徘徊终日。翌日为
杨谶西题扇曰:
十里西湖意,都来在断桥。
寒生梅萼小,春入柳丝娇。
乍见应疑梦,重来不待诏。
故人知我否?吟望正萧条。
又明日作此图。小春四月,与子阳、子与夜话偶题。
作者对断桥可谓情有独钟:“从断桥一望,便魂消欲绝!”“重至
湖上,辄独往断桥,徘徊终日。”身为画家的李流芳,欣赏山水时,是
十分懂得选景的角度的。断桥一带,地势开阔,登桥远眺,里、外西湖
尽收眼底。特别是冬末春初,积雪未消,拱桥倒映,湖水漾碧,梅生红
萼,柳绽鹅黄,更是大自然绘就的一幅春望图。难怪作者会在此流连不
已,并用赋诗、绘画、题词诸种形式来表露自己的一往情深。

NO42. 王思任

王思任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号谑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万历进士,曾任九江佥事。鲁王监国时为礼部右侍郎进尚书。顺治三年,
绍兴城破,绝食而死。诗重自然,文章笔调诙谐。有《王季重十种》。
天姥
从南明入台,山如剥笋根,又如旋螺顶,渐深遂渐上。过桃墅,溪
鸣树舞,白云绿坳,略有人间。饭斑竹岭,酒家胡当垆艳甚,桃花流水,
胡麻正香,不意老山之中有此嫩妇。过会墅,入太平庵看竹,俱汲桶大,
碧骨雨寒,而毛叶离展,不啻云凤之尾。使吾家林得百十本,逃帻去
其下,自不来俗物败人意也。行十里,望见天姥峰大丹郁起,至则野佛
无家,化为废地,荒烟迷草,断碣难扪。农僧见人辄缩,不识李太白为
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山是桐柏门户,所谓“半壁见海”、“空
中闻鸡”,疑意其颠。上至石扇洞天,青崖白鹿,葛洪丹丘,俱在明昧
之际。不知供奉何以神往?天台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焉能“势
拔五岳掩赤城”耶?山灵有力,夤缘入供奉之梦,一梦而吟,一吟而天
姥与天台遂争伯仲席。嗟呼!山哉!天哉!
到过天姥的人可能不多,但知道天姥的人却不少。因为大诗人李白
曾写过《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连佛教名山天台山都自愧不如,天姥的名声如何不大?但经作者一游,
才发现天姥不过是像“魁父”一样的小山而已。想来,作者也知道,李
白写天姥只是“梦游”,并非实写,本无可挑剔,然而,却由此触发了
他内心的不平:天姥尚且可以借李白的诗名闻天下,人世间夤缘成名的
又焉能胜数。作者不由得发出慨叹:“山哉!天哉”。
屠田叔《笑词》序
古之笑出于一,后之笑出于二,二生三,三生四,自此以后,齿不
胜冷也。王子曰:笑亦多术矣,然真于孩,乐于壮,而苦于老。海上憨
先生者老矣,历尽寒暑,勘破玄黄,举人间世一切虾蟆傀儡马牛魑魅抢
攘忙迫之态,用醉眼一缝,尽行囊括。日居月诸,堆堆积积,不觉胸中
五岳坟起,欲叹则气短,欲骂则恶声有限,欲哭则为其近于妇人,于是
破涕为笑。极笑之变,各赋一词,而以之囊天下之苦事,上穷碧落,下
索黄泉,旁通八极,由佛圣至优施,从唇吻至肠胃,三雅四俗,两真一
假,回回演戏,绦龙打狗;张公吃酒,夹糟带清,顿令虾蟆肚瘪,傀儡
线断,马牛筋解,魑魅影逃,而憨老胸次,亦复云去天空,但有欢喜种
子,不知更有苦矣。此之谓可以怨,可以群,此之谓真诗。若曰打起黄
莺儿,摔开皱眉事,憨老笑了一生矣,近又得聋耳长进笑矣,奚其词也!
笑,作为一种面部表情,本是表达喜悦欢愉之情的,然而,现实生
活中,笑所表达的感情却愈来愈复杂,如愤懑、愁苦之情,亦可以笑出
之。这大概是人们对愤懑、愁苦之事无可奈何的一种解脱、发泄方式。
屠田叔的笑词大率类此。而王思任又何尝不是“胸中五岳坟起”,故洋
洋洒洒,怪怪奇奇,写就一篇“谑文”。以谑文序《笑词》,可谓珠联
壁合。

NO43. 张鼐

张鼐
张鼐(?—1629),字世调,号侗初。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万历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天启时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为
阉党所劾,削籍归。崇祯初平反,任南京吏部右侍郎。有《宝日堂初集》。
与姜箴胜门人
杜门不见一客者,三月矣。留都散地,礼曹冷官,而乞身之人,其
冷百倍。然生平读书洁身,可对衾影,即乡曲小儿忌谤相加,无怪也。
独念国家所重者人才,君子所惜者名行,今设为风波之世局,令小人得
借为陷阱,而驱局外之人以纳其中,纵不为斯人名行惜,其如国家人才
一路何?人才坏而国事坏,吁!可惧也!
不佞归矣。有屋可居,有田可耕,有书可读,有酒可沽。西过震泽,
南过武林,湖山之间,赋诗谈道,差堪自老。官居卿贰,年逾五十,而
又黄门弹事,止云文章无用,恐滥金瓯,不减一篇韩昌黎《送杨少尹序》。
噫!可以归矣!况又朝局以为庸縻,而天子以为才望,即宗伯墓门一片
石,即年邀惠惇史,不称好结局哉?可以归矣!
谛观年来士大夫风尚,愈趋愈下,鳃鳃惟异己是除,私人是引。楚
人为楚人出缺,秦人为秦人营迁,不论官方,不谈才品。目中岂复有君
父,而堪以服天下、挽世运乎?亦终必亡而已。水落石出,岂谓高庙神
灵,竟不顾冲圣,而任此辈横行哉?
足下讲臣也,朝朝对扬重瞳,须留一段光明于胸中,即不宜轻发,
以逢时忌,而因事陈规,婉词微讽,当有旋转妙用莫负此千载遭逢也。
吾辈口不宜快,而心固不可不热。二疏已上,速去为幸,扁舟已买江上
矣!
唐代的杨巨源,在年届七十的时候,要求回乡。韩愈在所作《送杨
少尹序》中说:“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部少尹,
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送之。”张鼐受阉党排挤,不得已称疾还乡,在
弟子面前,不无自谑地说:“止云文章无用,恐滥金瓯,不减一篇昌黎
《送杨少尹序》。”意思是自己年老无用了,到头来,少不了像杨巨源
那样回到乡下去。一句“噫!可以归矣。”隐含多少无奈,多少愤懑。
尤其令他不能释然于怀的是:当政一班小人“异己是除,私人是引”,
“借为陷阱,而驱局外之人以纳其中”,长此下去,势必“人才坏而国
事坏,国事坏而士大夫名爵与之俱坏”。但是,这一切,他都无能为力
了,他只有寄希望于自己的弟子能在荆天棘地中,“留一段光明于胸中”。
他还不忘告诫:“婉词微讽”,“不宜轻发”,免遭陷害。款款心曲,
逶迤道出,然字行间自有一股正气在。

NO44. 姚希孟

姚希孟
姚希孟(1579—1636)字孟长,号现闻,明吴县(治所在今苏州)
人。万历进士。天启初,授翰林检讨,立朝持清议,为阉党侧目,削籍
归。崇祯初赴召,以庶子充讲官。为权臣温体仁所斥,出为南京少詹事。
卒谥文毅。有《循沧集》、《松癯集》。
笑道人传跋
廉吏不可为,强项不可为,孤根寡援,独行其意者不可为。此数者,
人所共知也。然倭伛风尘,睨颜色而进,竿牍包匦,日走于要人之门,
虽日致万金,一岁九迁,其官而廉者,强项者,独行者,又掩口笑之。
两者孰是也?
笑道人,今所谓廉而强项,独行其意者也。其所,为浙东、粤东、
吴之东,皆膏膻地,而道人归橐涴如也。乃其政事肃,蠹敝清,豪强不
得聘,孱弱有所恃。久之,而四封之内,穆如皞如,虽眈眈而狺狺者,
不能以此笑道人也。其笑之则曰:“尔廉,尔强项,尔行意,何以惠文
弹治,仅中任,得次迁,亡何,投劾自免矣?”
噫!何言之可笑也!夫古之畸人,如庞萌、梅福笑而去,谷口子真
笑而隐,被裘公笑而耕雪中,袁安笑而卧,蒙袂辑屦者笑而馁,杨王孙
笑而死且朽。而欲为折腰之元亮,恐其蹙而唏也,更教之曰:“善事上
官,不得罪于巨室。”则颤首不禁,且惶走死矣。谢去五斗,使上官与
巨室罔所挟持,而以青白眼阅尽傀儡,轩渠胡卢,其孰能禁我?是《笑
道人传》中所未备,而余以此佐道人之一笑。
廉洁、刚直、独立特行,在一些人看来,都是不可取的。他们认为,
人品的高下无足轻重,只有一己之利才最重要。为了得到一官半职,他
们“睨颜色而进”,“日走于要人之门”。对此,正直的人们自然嗤之
以鼻。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在人品与一己之利之间,应当选择什么?作
者以景仰之情赞誉了那些品格高洁的“古之畸人”,辛辣地嘲讽了鲜廉
寡耻的小人,为自己提出的问题作了鲜明的回答,可谓一篇劝世文。

NO45. 谭元春

谭元春
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省天门)人。天
启七年(1627)乡试第一,后屡试不第。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人,
论文反对摹古,提倡幽深孤峭。文章有时流于僻奥生涩。有《谭友夏合
集》。
再游乌龙潭记
潭宜澄,林映潭者宜静,筏宜稳,亭阁宜朗,七夕宜星河,七夕之
客宜幽适无累。然造物者岂以予为此拘拘者乎?
茅子,越中人,家童善篙辑。至中流,风妒之,不得至河荡,旋近
钓矶,系筏垂下。雨霏霏湿幔,犹无上岸意。已而雨注下,客七人,姬
六人,各持盖立幔中,湿透衣表。风雨一时至,潭不能主。姬惶恐求上,
罗袜无所惜。客乃移席新轩,坐未定,雨飞自林端,盘旋不去,声落水
上,不尽入潭,而如与潭击。雷忽震,姬人皆掩耳欲匿至深处。电与雷
相后先,电尤奇幻,光煜烙入水中,深入丈尺,而吸其波光以上于雨,
作金银珠贝影,良久乃已。潭龙窟宅以内,危疑未释。是时风物倏忽,
耳不及于谈笑,视不及于阴森,咫尺相乱。而客之有致者,反以为极畅,
乃张灯行酒,稍放风雨雷电之气。忽一姬昏黑来赴,始知苍茫历乱,已
尽为潭所有,亦或即为潭所生。而问之女郎来路,曰:“不尽然。”不
亦异乎?
招客者,为洞庭吴子凝甫。而冒子伯麟,许子无念,宋子献孺,洪
子仲韦,及予与止生为六客,合凝甫而七。
乌龙潭在南京城内,谭元春曾说它是“举舁可到”,但它又不像莫
愁湖那样名闻遐迩,所以“士女非实有事于其地者不至”。作者的至交
茅元仪在潭旁构轩筑阁,且修造木筏,为友人游历提供了休憩之所和舟
辑之便。喜欢寻幽探奇的谭元春数游乌龙潭,写下了三篇游记。
《再游乌龙潭》描写了七夕游潭遭逢雷阵雨的情景。作者用浓墨酣
笔,描绘了一幅电闪雷鸣,风雨晦冥、亦幻亦奇的壮观画面,读来有惊
心动魄之感。

NO46. 华淑

华淑
华淑(1589—1643)字闻修,号断园居士。无锡人。秉性恬静,不
慕荣利。编著有《惠山名胜志》、《吟安草》、《明诗选最》、《盛明
百家诗》、《闲情小品》等。
题闲情小品
夫闲,清福也,上帝之所吝惜,而世俗之所避也。一吝焉而一避焉,
所以能闲者绝少。仕宦能闲,可扑长安马头前数斛红尘;平等人闲,亦
可了却樱桃篮内几番好梦。盖面上寒暄,胸中冰炭。忙时有之,闲则无
也;忙人有之,闲则无也。昔苏子瞻晚年遇异人呼之曰:“学士昔日富
贵,一场春梦耳。”夫待得梦醒时,已忙却一生矣。名墦利垄,可悲也
夫!
余今年栖友人山居,泉茗为朋,景况不恶。晨推窗:红雨乱飞,闲
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
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以至山扉昼肩,而剥啄每多闲
侣;帖括困人,而几案几多闲编;绣佛长斋,禅心释谛,而念多闲想,
语多闲辞。闲中自计,尝欲挣闲地数武,构闲屋一椽,颜曰“十闲堂”,
度此闲身。而卒以病废,亦以好闲不能致也。
长夏草庐,随兴抽捡,得古人佳言韵事,复随意摘录,适意而止,
聊以伴我闲日,命曰《闲情》。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
书而已。然而庄语足以警世,旷语足以空世,寓言足以玩世,淡言足以
醒世。而世无有醒者,必曰此闲书不宜读而已。人之避闲也,如是哉!
然而吾自成其非经、非史、非子、非集之闲书而已。
一个闲字,不可等闲论之。闲的方式不同,达到闲这一境界的途径
不一,不同的人对闲的认识和体味有差异,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境遇下
对闲的认识和体味也差别很大。如此看来,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了。但有一点应是明确的,那就是要闲而适宜,适宜之闲才是值得称道
的。
看来,华淑是深得闲中三昧的。他的山居生活,处处是闲,闲而适
宜。闲中又编闲书,使更多的人领略闲适之道。如此之闲,谁曰不可。

NO47. 刘侗于奕正

刘侗于奕正
刘侗(约1594—约1637),字同人,号格庵,湖广麻城(今属湖北)
人。崇祯七年(1644)进士,授吴县令,赴任途中卒于扬州。其文属竟
陵派。曾与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八卷。又合撰《南京景物略》,
未成,不传于世。
于奕正(生卒年不详),字司直,宛平(今属北京)人,崇祯间秀
才。除参与《帝京景物略》撰写外,还撰有《天下金石志》。
温泉
西堂村而北,曰画眉山。产石,墨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为眉石,
亦曰黛石也。山北十里,平畴良苗,温泉出焉。泉如汤未至沸时,甃而
为池,以待浴者。泉虽温乎,其出,能藻,能虫鱼;禾黍早成,早于他
之秋再旬;林后凋,草色久驻,晚于他之秋再旬。资泉之民,无苦疡躄。
泉前数武,有碧霞殿,单楹板扉。泉而东六十里,大汤山,又一温泉。
再东三里,小汤山,又一温泉。
《帝京景物略》是一部记述北京城郊风土景物、名胜古迹的书籍,
于奕正收集材料,刘侗整理成文。《温泉》即选自该书。
这篇短文仅百余字,却不仅点明了温泉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围景
物,还侧重写出温泉之利:禾黍早熟,林木后凋,资泉之民,无苦疡躄。
作者对温泉的叹美,隐于字里行间。文末“泉而东六十里,大汤山,又
一温泉。再东三里,小汤山,又一温泉。”似拙实巧,与乐府古辞《江
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圣庵
德胜门东,水田数百亩,沟洫浍川上,堤柳行植,与畦中秧稻分露
同烟。春绿到夏,夏黄到秋。都人望有时:望绿浅深,为春时浅深;望
黄浅深,又为秋事浅深。望际,闻歌有时:春,插秧歌,声疾以欲;夏,
桔槔水歌,声哀以啭;秋,合酺赛社之乐歌,声哗以嘻。然不有秋也,
岁不辄闻也。有台而亭之,以极望,以迟所闻者。
三圣庵,背水田庵焉。门前古木四,为近水也,柯如青铜亭亭。台,
庵之西,台下亩,方广如庵。豆有棚,瓜有架,绿且黄也,外与稻杨同
候。台上亭,曰“观稻”,观不直稻也:畦垅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
宇之厂厂,雉堞之凸凸,皆观之。
本文亦选自《帝京景物略》。
文章侧重描写了三圣庵周围的农田风光及望庄稼绿黄以料节候、听
四季田歌以知哀乐的详细情况。行文体现了竟陵文派的风格,遣词造句
极具特色,用词戛戛独造且不避重复。如“春绿到夏”以下三十二字,
除“都”、“人”、“又”三字外,其他各字均重复出现,然而毫无繁
芜之感,反而使人觉得有一种回环流转之美。此外,作者极喜用短句。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曾指出其“字为读(句逗),句为折,无
读不峭,无折不幽”的特点。读者诸君不妨细细品味。

NO48. 陆绍珩

陆绍珩
陆绍珩(约1624 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明天启年间曾流寓北京。
编撰有《醉古堂剑扫》。
《醉古堂剑扫》引言(二则)

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明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也。
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
韩翃之柳、崔护之花、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今后世有情之人,咨
嗟想慕,托之语言,寄之歌咏。而奴无昆仑,客无黄衫,知己无押衙,
同志无虞候,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耳。汤若士有言:“理之所
必无,安知非情之所或有?”又云:“生生死死为情,多情之极,欲生
不得,欲死不得,可以生而死,可以死而生。”如竟抛却青娥,厌厌一
死,亦非情之至者矣。集情第二。

今天下皆妇人矣: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
而满座之貂蝉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乱讨贼之柄,而一片教国之忱,
惟于寸楮只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而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集峭第
三。
关于《醉古堂剑扫》的成书经过,作者在自序中曾谈及:“一往神
来,兴会勃不能已,遂如司马公案头常置数簿,每遇嘉言格论,丽词醒
语,不问古今,随手辄记。卷从部分,趣缘旨合,用浇胸中块垒,一扫
世态俗情。致取自娱,积而成帙。”全书分十二类:醒、情、峭、灵、
素、景、韵、寄、绮、豪、法、倩。此书虽是辑录前人成说,但取舍之
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慨,体现了作者才学识见和进步的思想倾向,
因此此书不仅自娱,亦可娱人;不仅醒己,亦可醒世。在每一类前面,
作者都撰写了引言,说明该类的题旨。引言篇幅都不长,精警透辟,可
称得上是书序中的绝妙小品。读者可从上面选录的二则略知端倪。

NO49. 张岱

张岱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维城,号陶庵、蝶庵、天
孙。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长于世代簪缨之族,早年服饰豪侈,为
人放达不羁。早慧,多才艺。明亡后,避居剡溪山中,布衣蔬食,发愤
著书。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陶庵梦忆》自序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
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
尚视息人间。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
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
报:以笠报颅,以篑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
以藿报肉,以粝报,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
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
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
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
书之,持向佛前,——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
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
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所偿,痴坐仁想曰:
“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非真,自啮
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是梦,其为痴人
则一也。余今大梦将悟,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
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拓二王,以流传
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陶庵梦忆》是作者回忆他早年生活的散文集,同类性质的著作还
有《西湖梦寻》。这篇《自序》表达了他种种的人生感慨。
梦是虚幻的,而作者过去的生活是真实的,为什么称过去的生活为
“梦”呢?作者早年过着“繁华靡丽”的生活,但这一切都成过去,如
今道来,“如游旧径,如见故人”然而,“过眼皆空”,如同梦境;作
者眼下的生活是“瓶粟屡罄,不能举火”,与过去的繁华相比,有天壤
之别,恍若隔世,以至作者对自己过去曾拥有过的繁华产生一种梦幻的
感觉。应该说,对遭遇国破家亡巨变的作者来说,这种浮生如梦的人生
感受是深刻的。既然往事如梦,为什么还要说梦呢?那原因就是要“持
向佛前,一一忏悔”。作者在艰难困顿中,大概对往日的“靡丽”有种
负罪感,因此,他视今日之苦难为往日靡丽的报应。在大起大落的人生
际遇中,他可能也只有从这种因果轮回思想中找些慰藉,以求得精神上
的解脱。他解脱了吗?没有。从他对往日繁华的记叙中,处处可感受到
他的留恋;从他“大梦将寤”中,分明有着难言的伤痛。所幸他没有解
脱,不然,他的纪传体明史《石匮书》就难以完成,他大量优美的散文
以及所记叙的民俗就难以留传下来,特别是他身处逆境,以气节自守,
创造生活的人生体验就难以留给后人。
自题小像
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
耶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
覆瓮:覆酒瓮。喻作品没有价值,只可用以盖酒坛。这是晋陆机在
左思《三都赋》未成时所说的讽刺话。陆机之语本于扬雄自谦其著作仅
可“覆酱瓿”的说法。
世上能够自嘲自谑的人往往是卓然独立、超世脱俗的狂狷之士,自
嘲自谑是他们胸中不平之气的发泄,对张岱的《自题小像》,即当作如
是观。张岱生长在官宦之家,且自幼灵隽,功名利禄,本是坦途,但遭
遇国破家亡,使这一切“总成一梦”
(《陶庵梦忆·自序》),这种无奈,向何处诉说?困顿中,他潜
心修志著书,以气节自守,如此心迹,又有几人理解?不平之中,面对
小像,不免自嘲自谑一番,以诉平生无限遗恨。
跋徐青藤小品画
唐太宗曰:“人言魏征倔强,朕视之更觉妩媚。”倔强之
与妩媚,天壤不同,太宗合而言之,余蓄疑颇久。今见青藤诸画,
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崛略同。太宗之言,为不妄矣。
故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亦谓青藤之书,
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绝然不同的艺术风格,经高明的艺术大家匠心独运,往往能体现在
同一作品中,使人不觉其相悖,只觉其相得,此乃相反相成的道理。张
岱由徐青藤小品画“苍劲中姿媚跃出”,领会到不同的个性特征也会体
现在一个人身上,由画理悟到为人,这大概是他在修史中品评人物的习
惯使然。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之论,则是不
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融会互通,属另一个范畴的问题了。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者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
五类看之。其一,楼船萧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
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
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
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
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
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 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
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
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
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
之。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
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
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
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
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
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
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装,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
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
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
佳。
在杭州习俗里,七月半原是个赏月的日子,但后来逐渐演变为群聚
欢闹的节日。节日里,各色人等拥来,纷然杂处,热闹非常。这样,赏
月固然已被略去,即便是西湖胜景,也无从观赏,反倒是熙熙攘攘的人
群,蔚成景观,形成人看人的景象。故作者记叙西湖七月半的活动,明
确地说“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并别具眼光地将此时的人
群分为五种类型,状摹其神态,惟妙惟肖,可谓传神。但像作者这样的
“吾辈”,还是舍弃不掉赏月的雅兴,可也只能在众人散尽,“月如镜
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之时,重整那份心情。其实,习俗的形成,
根本在人的需求,要在众人的参与,并不以某人或某些人的雅好为转移,
此所谓曲高和寡。西湖七月半的演变,就是这个道理。
柳敬亭说书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瘰,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
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两京一时有
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余听其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
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
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
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咕哔耳语,听者
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
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
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舌死也。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
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柳敬亭是当时著名的说书艺人,对其人其艺,曾有不少诗文描述过。
本文别具特色,淡而传神,以少总多,使柳敬亭的形象跃然纸上,读来
如面对一幅人物写意画。作者写柳敬亭的说书艺术时,借武松到店沽酒
这一细节,说柳敬亭善于“闲中著色”,若以此文论之,此语正可移赠
作者。

NO50. 祁彪佳

祁彪佳
祁彪佳(1602—1645):字虎子,一字弘宗,又字幼文,号世培,
别号远山主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天启壬戌(1622)进士,司理
闽中,以苏松巡抚致仕。福王监国,拜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巡抚
江南。清军攻陷杭州后,投池水殉难死。有《祁彪佳集》,另,1953 年
发现其曲论手稿《远山堂剧品》、《远山堂曲品》,为明代戏曲重要文
献之一。
水明廊
园以藏山,所贵者反在于水。自泛舟及园,以为水之事尽,迨循廊
而西,曲沼澄泓,绕出青林之下。主与客似从琉璃国而来,须眉若浣,
衣袖皆湿,因忆杜老残夜水明句。以廊代楼,未识少陵首肯否?
崇祯八年(1635),经世济民之志得不到施展的祁彪佳,毅然辞官
归里。他的故乡绍兴梅墅,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祁氏宅第附近有山
名寓,彪佳因山构园,称之为“寓山园”,并撰写《寓山注》,记述园
内的亭台楼阁、池沼丘石、林木花卉。
《水明廊》为《寓山注》第一则。
文章起笔不俗,首先提出“园以藏山,其贵在水”的美学见解。紧
接着用传神的笔触把一个水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曲沼澄碧,绕行青林,
泛舟其上,须眉若浣,空翠湿衣。读至此,连读者也仿佛置身于琉璃国
中。最后,自然而然引出老杜“残夜水明楼”的诗句,说明廊名“水明”
的缘由。
小小篇什,写得错落有致,清新隽永,足见作者笔力不凡。
远阁
阁以远名,非第因目力之所极也。盖吾阁可以尽越中诸山水,而合
诸山水不足以尽吾园,则吾之阁始尊,而踞于园之上。
阁宜雪,宜月,宜雨。银海澜回,玉峰高并;澄晖弄景,俄看濯魄
冰壶;微雨欲来,共诧空蒙山色。此吾阁之胜概也。然而态以远生,意
以远韵。飞流夹,远则媚景争奇;霞蔚云蒸,远则孤标秀出。万家烟
火,从远故尽入楼台;千迭溪山,以远故都归帘幕。若夫村烟乍起,渔
火遥明,蓼汀唱欸乃之歌,泖浪听之语,此远中之所孕含也。纵观瀛
峤,碧落苍茫;极目胥江,洪潮激射,乾坤直同一指,日月有似双丸。
此远中之所变幻也。览古迹依然,禹碑鹄峙,叹霸图已矣,越殿鸟啼。
飞盖西园,空怆斜阳衰草;回觞兰渚,尚存修竹茂林。此又远中之所吞
吐,而一以魂消,一以怀壮者也。
盖至此而江山风物,始备大观,觉一壑一丘,皆成小致矣。
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此篇文眼即在“态以远生,意以
远韵”二句。距离产生美感。飞瀑夹,远观则媚景争奇;云山雾峰,
近视则不见孤标秀出。登高眺远,千迭溪山,都归帘幕;万家烟火,尽
入楼台。仰望天宇苍苍,俯瞰地表茫茫,会使人不由自主地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即如本文作者祁彪佳,他站在寓山之巅,不一定能看到相距
百里之遥的钱塘江,脑海里却可浮现洪潮激射的壮观景象。同样,禹碑、
越殿、西园、兰渚,也许依稀可见,也许根本不在视野之内,但这些都
不重要,这并不妨碍作者凭阁揽胜,抒发怀古伤今之幽绪。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雨雪风霜、人世沧桑??一切在远中所孕含、
所变幻、所吞吐,这也许就是阁以“远”名的真意所在。

NO51. 郑元勋

郑元勋
郑元勋(1604—1645)字超宗,号惠东。明歙县(今属安徽)人,
家江都(今江苏扬州)。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任兵部职方司主事,
明亡后卒。著有《影园集》,辑有《媚幽阁文娱》。
文娱初集序
读书不求解,犹訾食不肥体也,不如勿读,即解以求得,已不胜不
解之苦,何如不假钻味,美好盈眸。听乐闻看,矇人亦知称善,斯为快
事。予少时好妙赏文,唯此专嗜。进以沈博大章,心非不敬,如对端方
之士,峨冠铁面,爱不敌畏矣!
丁卯秋失怙以来,形神放废,并是文囷琼粒,亦稊稗弃之,不惜抱
影衔思,忽忽不知所属。偶于数见不鲜之外,采新获秘,令我初览陶纵,
竟读笑啼,不啻饮神浆、聆六乐于渴且倦之时也,絓结顿解。回视曩辰
所赏,又复听而欲卧。
夫人情喜新厌故,喜慧厌拙,率为其常。而新与慧之中,何必非至
道所寓?晏子、东方生以谐戏行其橘谏,谁谓其功在碎首剖心之下?文
以适情,未有情不至而文至者.侠客、忠臣、骚人、逸士,皆能快其意而
显掳之,故能谈欢笑并,语怨泣偕。彼有隐约含之,不易见者,进则为
圣为佛,退则一顽钝者之不及情而已。
吾以为文不足供人爱玩,则六经之外俱可烧。六经者,桑麻菽粟之
可衣可食也;文者,奇葩文翼之怡人耳目、悦人情性也。若使不期美好,
则天地产衣食生民之物足矣。彼怡悦人者,则任益而并育之,以为人不
得衣食不生,不得怡悦则生亦槁,两者衡立而不偏绌。然六经不可加,
而诸文可加,犹花鸟非必日用不离,而但取怡悦,不无今昔开落之异。
若以代开代落之物,必勿许荐新而去陈,则亦幽滞者之大惑已。
爱摘其尤,汇为兹集,密尔怡悦,初不以持赠人。但念昔人放浪之
际,每著文章自娱,余愧不能著,聊借是以收其放废,则亦宜以娱名。
戊辰冬过云间,私视眉公先生,若有甚获其心者,爱而欲传,援牍
为序曰:“人之娱此,当有什佰于子之自娱者。神浆天乐,而子是私之,
毋乃不祥乎!”余弟然其言,乃次第订梓,阅二岁,庚午初夏,工始竣。
《文娱》,即《媚幽阁文娱》,有初集、二集两编,入选作品以 明
末作家为主,郑元勋所编。郑在阉党专政,大兴冤狱时,曾对人说:“闭
门谢客,以文自娱,庸何伤?”这大概就是他编辑《文娱》的缘起。郑
元勋在这篇序文中提出,文章应当通俗易懂,活泼有趣,文章的娱情性
与教化作用是一致的,因此,他主张“文不足供人爱玩,则六经之外俱
可烧”。应当说,他提出这些见解,在当时复古、拟古风行,“理学”
禁锢着人们思想的情况下,是十分大胆的,也有着积极意义。
唐时
唐时,字宜之,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人。明嘉靖进士。有《巾驭
乘选集》。
与徐穆公
西湖之妙,余能知之;而西湖之病,余亦能知之。
昔人以西湖比西子,人皆知其为誉西子也,而西湖之病,则寓乎其
间乎?可见古人比类之工,寓讽之隐,不言西湖无有丈夫气,但借其声
称以誉天下之殊色,而人自不察耳。不独此也,即天半峨嵋,昔人以为
誉此山者,无以加焉。由今思之,隐然有引之以入于妇人之数,而不许
其独为丈夫者,穆公其能首肯焉否也?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多少年来,人们欣赏苏轼
诗句的比喻之美,往往不想到其它。而唐时却别具只眼,认为西湖秀则
秀矣,却未免失之柔弱,缺乏阳刚之气,以西湖比西子,“而西湖之病,
则寓乎其间”。
作者的见解,不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山水景物有壮美、秀美之
别,不必强分优劣。但作者不因循陈说,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
则能给人以启示。

NO52. 高尔俨

高尔俨
高尔俨(?—1654),字岱舆,直隶静海(今属天津市)人。明崇
祯进士,授编修。福王时,以曾附李自成“入从贼案”。清顺治二年,
授秘书院侍讲学士,累官太子太保,补弘文院大学士。著有《古处堂集》
四卷。
与致虚妹丈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
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
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然亦殊
可爱,以为有骀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巳。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美酒入怀,神畅意酣,作者此时创作的书法,
有飘逸俊爽之气。他将自己“大醉后笔墨撩乱”之作送与妹丈,并在短
简中谈了自己的感受。小品文字洗炼,富有诗意。
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也是置身良辰美景之中,在心旷神怡的
状态下写出来的。传说,羲之事后也曾仿效写过多少张,都无法赶上原
作。这说明在最佳心态下产生的书法佳品,平时是无法“复制”的。所
以作者在信中说:“把笔效之,不能及已。”

NO53. 尤侗

尤侗
尤侗(1618—1704)清文学家,戏曲家。字同人、展成,号晦庵、
艮斋、西掌老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顺治拔贡。康熙时举博学鸿
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三年,告归。其人富有才思。所作
诗词古文,体物言情,精切流丽。有诗文集《鹤栖堂文集》。另有传奇、
杂剧集《西堂曲腋》。
答黄九烟
辱赠扇头十绝,首云:“今朝喜得见尤侗。”见者无不怪之。仆解
之曰:“'白也诗无敌’,杜甫诗也;'饭颗山头逢杜甫’,李白诗也;
下此则'不及汪伦送我情’,'旧人惟有何戡在’,无不呼名者,又何
怪也?”
不特此也,人苟知己,则行之可,字之可,名之亦可。即呼之为牛,
呼之为马,亦无不可。苟非知己,则称之为先生,直叱之为老奴耳;尊
之为大人,犹骂之为小子耳。至于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则
其人为何如人哉?
白之名甫,甫之名白,先生之名侗,一也。诚恐先生借仆名押韵耳。
苟仆而可名,仆不朽矣。
关于名和字的称呼法,由来已久。按照礼的规定,古人出生三个月
由父亲给他起名。二十岁成人加上字,从此朋友之类就不能直呼其名而
只能称字,这样才叫合乎礼。但尤侗认为,朋友相交,贵在知己,而“苟
非知己,则呼之为先生,直叱之为老奴耳。”对于严格名与字界限的虚
伪性,尤侗看得很透。他疾恶虚假,追求真率,因此文字才写得这样痛
快淋漓。

NO54. 王士祯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清诗人。本名士禛,因避雍正(胤禛)讳,
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为士祯,字子贞,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
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
论诗创神韵说。其诗生前亦颇负盛名,与朱彝尊并称“朱王”。善古文,
兼工词。有《带经堂集》。曾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另有笔
记《居易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等多种。
进士不读《史记》
宋荔裳方伯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也。问小儿读
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
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
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
明清两朝统治者规定,科举考试中必须用八股文体作文章,文章题
目都从四书中来,并且要求文义必须以朱熹的集注作为准绳。一些读书
人终其一生只在钦定的几部书里讨生活,以割裂经义为能事,不知《史
记》为何书,不知太史公为何人,就毫不奇怪了。然而,这样愚妄无知
的人偏能金榜题名,这真是对科举制度的莫大讽刺。

NO55. 廖燕

廖燕
廖燕(1644—1705)清文学家。初名燕生,字人也,号柴舟,曲江
(今广东韶关市)人。廖燕家贫好学,工古文辞,其文恣肆、犀利,小
品佳作甚多。其诗抒写怀抱,不事雕琢。善草书,又能戏曲。有《二十
七松堂集》及杂剧《醉画图》等四种。
自题竹籁小草
竹圃初葺,微雨一过,苔洁萝鲜,予坐其中。颓如块雪耳,似与笔
墨事?而顾相引以深也。蕉纸虫书,似以韵胜,不欲落烟食朵颐。举向
花间,倩鸟哦之。公冶子何在?听此泠然。世无忌人,容我仙去。
劲挺有节,径霜不凋的竹子对文人有着恒久的吸引力,晋代名士王
子猷曾说过“何可一日无此君”,本文作者廖燕也是位“竹痴”。他欣
赏竹子的野趣,也即自然之趣,常常咏哦于竹林之中,有得意之作,随
手刻划于竹子上,“蕉纸虫书,似以韵胜。”他并将自己的作品集题名
为《竹籁小草》。这种不事雕琢、清新绝尘的作品尘世俗子不会欣赏,
因而不欲落于他们口中,只好请花间鸟儿来吟哦。然而懂鸟语的公冶长
己离世两千多年了,谁听得懂如此轻妙之音?真想乘风而去,像神仙一
样逍遥世外,但这世上有多少嫉忌之人,能允许自己这样做吗?知音难
觅,幽绪难遣,孤听竹籁,“颓如块雪”!
山居杂谈
凡事做到慷慨淋漓、激宕尽情处,便是天地间第一篇绝妙文字,若
必欲向之乎者也中寻文字,又落第二义矣。
世人有题目始寻文章,余则先有文章偶借题目耳。犹有悲借泪以出,
非有泪而始悲也。
题目是众人的,文章是自己的,故千古有同一题目,无同一文章。
这篇杂感谈的是文章与题目的关系。廖氏以为文章写得好的基础是
真情实感,不受陈旧观念束缚,率性直抒,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做到慷慨淋漓、激宕尽情处,便是天地间第一篇绝妙文字”。有好文
章,便会有好题目,题目是为表达文章的主题服务的,所以廖氏叫“借”。
如果先有题目,后开始作文,廖氏称为“寻文章”。这“寻”字用得好。
观“悲”与“泪”的比喻,可知廖氏所指的是作者本无真情,肚里无文
章,只好向外去“寻”,只好“向之乎者也中寻文字”。代圣人立言者,
以陈辞滥调敷演成篇者,无病呻吟者都叫“寻”文章。都与尽己之真情
格格不入。都落了“第二义”。

NO56. 郑燮

郑燮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
之一。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官山东范
县知县,调潍县,遇到灾年,活人无计,因请帐得罪豪绅而罢官。作官
前后均居扬州卖画。所作诗文,不事雕琢。书画均有真趣,更为世所重。
有《板桥全集》。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
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
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这是一则题画的小品。讲的是艺术创造中定则与化机的关系。
郑氏认为画家画竹有所谓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眼中之
竹,是尚未经画家情感过滤,审美评价的自然之竹在画家头脑里的映象;
胸中之竹,是经画家的审美尺度衡量过的,渗透着画家主观情愫的意象;
手中之竹,是通过画家艺术实践物化的超于自然美的艺术形象。郑氏提
出的“定则”与“化机”,是指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的关系说的。画竹
必先立意,即胸有成竹,这是艺术创作的定则,不能违背的;但是下笔
可以而且应该临阵变化,产生出立意时预想不到的情趣。板桥这里讲的,
其实是艺术创作一条普遍性的规律。

NO57. 袁枚

袁枚
袁枚(1716—1793),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
杭州)人。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等县知县。辞官后,于江宁小仓山购置
花园,号随园,优游其中凡五十年,终不复仕。所著诗文颇多。袁枚以
性灵论诗,强调诗要情感真挚,在当时影响很大。著有《小仓山房文集》、
《随园诗话》等。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
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
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
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
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
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耳。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
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
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
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书非借不能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逆境对于人的磨练作用,与
“诗穷而后工”,“文章憎命达”所蕴含的意义略同。虽然不能说顺利
的环境培养不了人才,成就不了事业,但杰出的人物和成功的事业大都
经过千劫百难。这篇文章通过黄生借书一事,由人及己,正反对比,阐
述了“借者用心之专”的治学道理,表现了作者奖掖后学的殷殷情意和
对自己当年没有虚掷光阴,孜孜苦学的自慰。

NO58. 钱大昕

钱大昕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居
士,晚年自称潜研老人。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进士。官至少詹
事。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他学问渊博。擅长考史,亦善辞
章。主要著作有《潜研堂集》、《二十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
等。
弈喻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
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
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
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
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
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
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短者,不能讳也。
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
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然彼此相嗤,
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有些人喜欢责人之过,却不习惯省己之失,以致“彼此相嗤,无有
已时”。如果人们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就会发现:“吾求吾失
且不暇,何暇论人哉?”如此,于人于己则幸甚。这番道理,是作者从
对弈中悟出的,可谓因小见大。作者还指出,有时事物的是非,不像下
棋那样有个定则,难以判明,容易“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这就
更需要人们虚怀若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可各执一端,互相攻讦。
这种见解,无疑是很深刻的。

NO59. 彭绩

彭绩
彭绩(1742-1785)字其凝,更字秋士,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
绝意科举,一生贫困。有《秋士先生遗集》。
亡妻龚氏圹铭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朔,彭绩秋士具舟载其妻龚氏之柩,之吴县九龙
坞彭氏墓,翌日葬之。龚氏讳双林,苏州人,先世徽州人,国子生讳用
鏊之次女,处士讳景骙之冢妇。嫁十年,年三十,以疾卒,在乾隆四十
一年二月之十二日,诸姑、兄弟哭之,感动邻人。于是彭绩得知柴米价,
持门户,不能专精读书,期年,发数茎白矣。铭曰:作于宫,息土中,
吁嗟乎龚。
本文是彭绩为中年早逝的妻子龚氏所作的圹铭。彭绩乃一介寒士。
“贫贱夫妻百事哀”,从作者的《悼亡诗》里,我们可以得知他们常常
衣食不继,龚氏曾经有过“乍寒十日坐西风”、“乞米供姑自食菱”的
经历。作者在铭文中并未正面描写龚氏清贫自守、尊老爱幼的美德,而
只是道出了一个事实:妻子死后,“于是彭绩得知柴米价,持门户,不
能专精读书,期年,发数茎白矣。”语极平常,却将龚氏生前操持家计
之艰辛,患难夫妻之相知,以及作者对亡妻的深沉追怀之情,真切地表
现出来,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正在于此。

NO60.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清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璱人,
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后辞官南归,
卒于丹阳云阳书院。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他主张实行政治、经济
改革,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侵略。他是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
先驱者。其文奥博纵横,诗尤瑰丽奇肆。有《龚自珍全集》。
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
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使天
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
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
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
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则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即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
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
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
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江浙文人画士偏爱梅花的病态美,卖梅的人用戕伐自然之美的手段
专门培制这种病态的梅以索暴利。龚自珍在痛惜自然生机被摧残的同
时,以此为喻写下这篇《病梅馆记》(又题《疗梅说》),揭露了不合
理的病态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并慨然以疗治被摧残的人性为己任,表达
了对理想社会、个性解放的憧憬。
如果说,文人画士是病梅的始作俑者,卖梅人是病梅的制造者,那
么,病态的社会就是摧残人性的元凶,病态社会的卫道士们则是摧残人
性的操作者。因此,用“纵之、顺之”的方法可以疗梅,而要疗治受害
至深、已不复健全的人性,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疗治者面对着的将
是一个病态的社会及其维护者。也正因为如此,才使人们对龚自珍这位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杰出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油然而生敬意。

NO61. 李慈铭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字玡伯,号莼客,浙江会稽(绍兴)人。
光绪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为官不避权要。中日事起,败讯至,
感愤扼腕,卒于官。慈铭精思闳览,致力于史。诗文均有名。著有《越
堂日记》、《白华绛附图诗集》、《越堂词录》、《湖塘林馆骈体
文》等。
游西湖
二十二日,客钱塘。偕同辈两人,步出钱塘门,游西湖,小憩断桥。
碧天方晴,韶昼初永。静水如语,薄云不峰。寺呈林隙,塔表烟际。四
山围暝,潮音在松。六桥截阴,湖光乱柳。随步屧堤上,,凉绿画人,
残红过屐。
至平湖秋月亭品茗,俯栏而语,水吐鱼沫,槛生雾淞。仰面视天,
急雨已住。遂促步至圣因寺雇舟,仅留小舫两三,皆以迫暮不肯行,乃
冒沐而归。潮气贯白,岩霏划青,村瀑尽飞,浦絮急裹。菰蒲万叶,齐
鸣树间;楼阁千层,半入云里。酒幔作波,梵钟接暮。余笑谓友人曰:
“此所谓'晴峰不如雨湖’也。”林溆纳帆,百十如鹜。瓜艇持伞,三
两若鸥。俄顷雨霁,整裳入城。
可以说,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写他在西湖游宴终日,所见到的朝晴暮雨的湖上景色。本文也写作者西
湖终日游,早上阳光明艳,后转阴转雨。但本文不是为苏诗作注,它有
自己的特色。苏诗谓“晚雨留人入醉乡”,是写其饮酒赏雨,本文则写
作者迫暮冒沐而归的所见、所闻、所感;苏诗说西湖“晴方好”、“雨
亦奇”,本文则曰“晴峰不如雨湖”,富有哲理意味;苏诗如一幅水墨
画,本文则如一幅工笔画。这篇游记虽然不像苏轼的诗歌那样脍炙人口,
但属对精工,词藻雅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历代小品排行榜榜单列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及意思(二)
白鹤峰头说楹联(下)
《沁园春》十七首六,烟雨愁予岁寒知,云卧空山回梦归
《香祖笔记》卷三
回文诗词三百首【余元洲 编辑】
《新清联三百副》下卷 (赏析收藏版本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