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客解读《茶经》顺口溜150首汇编(上 83首)

        仙客解读《茶经》顺口溜150首汇编(上)

           ——XK20151111-160127C/CJ001-150

 

        仙客解读《茶经》第1-5章顺口溜83首999句汇编

     ————XK20151111-151203C/CJ001-083

 

     按《茶经》之顺序,解读一至五章。于2015年11月11日起始,12月3日解读完毕,历时22天。所作凡顺口溜83首999句。现汇编一集,以便查找。是为序。(仙客识 20160127C)

 

 

     第一章  仙客解读《茶经·一之源》顺口溜6首80句

             ——XK20151111C/CJ001-006 

 

1、【茶经》原文,下同】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1)。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2),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 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3),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1-1、【仙客解读茶之源——仿折桂令12句151111C/CJ001】

茶乃南方嘉木,高数十尺,树如瓜芦。

叶如栀子,花似蔷薇,果像棕榈。

看果蒂如丁香树,挖其根如胡桃属。

根能深入,直达硬处。果实破裂,方能出土。 

 

2、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4)。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5),三曰蔎(6),四曰茗,五曰荈(7)。 (原注:周公云;槚,苦荼。”杨执戟(8)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农(9)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耳。”) 

 

2-1【仙客解读“茶”字——8句151111C/CJ002】

茶字非少数,叫法好几处。其字或从草,其字或从木。

草木并用者,古时写为荼。茶槚蔎茗荈,都有依据出。 

 

3、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10),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11)。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12)。 

 

2-1【仙客解读茶之地——仿虞美人8句151111C/CJ003】

种植茶树须择土,差别有无数。

土石风化土层深,最宜生长就能快成林。

夹着砂粒土犹好,叶芽长不少。

若是种在黄土中,就要勤耕细作土要松。

 

2-2【仙客解读茶——18句151111C/CJ004】

种茶如种瓜,三年可采茶。野生茶味浓,园中就稍下。

阳崖阴林里,上等紫叶芽。若是绿芽叶,质量就不佳。

芽头如春笋,饱满最堪夸。若生短小芽,浓香味缺乏。

叶缘卷曲好,初展平铺差。

长在背阳地,不值得采摘。阴盛质凝滞,饮后疾病来。 

 

3、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13)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14),饮之成疾。 

 

3-1【仙客解读茶之用——14句151111C/CJ005】

茶之功用多,茶性寒而凉。适合作饮料,常喝利健康。

清静澹泊人,饮用神气昂。身体若不适,喝茶最适宜。

喝上几口茶,可与甘露比。

采茶不及时,制茶不精细,间杂有杂草,饮用易成疾。  

 

4、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15),中者生百济、新罗(16),下者生高丽(17)。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18)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19)使六疾不瘳(20)。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仙客解读茶之累——20句151111C/CJ006】

物用存两面,物极则必反。茶亦有忧患,过多生负担。

喝好并喝精,别求喝上瘾。茶好别太多,犹如喝人参。

人参上党好,高丽就稍逊。泽易幽檀州,药效皆不存。

若将荠苨当人参,服用必将伤全身。

疾病不痊愈,伤痛一片心。

喝茶比喻喝人参,道理相近八九分。

如此一说茶之累,通俗易懂理不深。

 

 

 

 

     第二章 仙客解读《茶经·二之具》顺口溜15首156句

           ——XK20151112C/CJ007-021

              【茶经·二之具】

 

 

1、【原文,下同】籯(1):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2)。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原注:籯,音盈,《汉书》所谓“黄金满籯,不如一经。”(3)颜师古(4)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

 

1-1【仙客解读茶之籯之一——8句151112C/CJ007】

采茶南山头,红女背竹篓。扁长叫箅篮,侧背就无忧。

容量一二斗,背负挎肩走。一般在齐腰,方便采摘手。

 仙客解读《茶经·二之具》顺口溜

 

1-2【仙客解读籯之二——仿陋室铭18句151112C/CJ008】

黄金满籯,不如一经。黄金易散,坐吃山空。经书常读,财富无穷。

富不过三代,接下来变穷。穷则思改变,努力将成功。

成功靠什么,经多用。书中自有黄金,书中自有路径。

事业靠人做,接班才叫赢。仙客曰:持续可行。 

 

  

2、灶:无用突(5)者。釜:用唇口者。

 

2-1【仙客解读灶釜——4句151112C/CJ009】

茶灶无烟囱,火力更凶猛。

茶釜有唇口,提拿不觉重。 

 

3、甑(6):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7)。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带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亚者制之,(原注:亚字当作桠,木桠枝也。)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3-1【仙客解读甑——20句151112C/CJ010】

甑多竹木制,偶有瓦泥之。与锅接合处,封住多用泥。

甑底放竹箅,提耳用篾系。一切准备好,蒸茶才开始。

鲜叶装箅上,烧水气蒸之。待到叶熟时,立即就出箅。

期间釜水干,甑中水添及。因甑不带嘴,底部泥封之。

蒸好茶须搅,宜用三杈枝。散开叶和芽,免流茶叶汁。

 

 

4、杵臼:一名碓,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4-1【仙客解读杵臼和规——4句151112C/CJ011】

杵臼又名碓,耐用才叫佳。

规叫模或棬,铁制圆方花。

 

 

5、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5-1【仙客解读承——8句151112C/CJ012】

承为砧和台,石制不易摔。或用槐桑木,地中要半埋。

用力不摇动,不碍人往来。位置先选好,作业好安排。

 仙客解读《茶经·二之具》顺口溜

 

 

6、襜(8):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规置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6-1【仙客解读襜chan——10句151112C/CJ013】

制茶须用襜,古时又叫衣。可以取旧绢,羽衫败为之。

穿破旧单服,改制也可以。以襜置承上,以规压襜衣。

茶叶制成后,取出就容易。

 

 

7、芘莉(9):一曰赢子,一曰蒡莨(10),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箩,阔二尺,以列茶也。

 

7-1【仙客解读芘莉——12句151112C/CJ014】

置茶放笓筣,全是竹编成。两片三尺骨,须留五寸柄。

躯身两尺五,竹篾织成形。透气留方眼,又像竹箩孔。

列茶散热气,待凉上焙棚。赢子或篣筤,应是其别名。

 仙客解读《茶经·二之具》顺口溜

 

8、棨(11):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8-1【仙客解读棨——4句151112C/CJ015】

棨又叫锥刀,木柄要套牢。洞穿茶饼孔,常用不能少。

 

9、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9-1【仙客解读扑——4句151112C/CJ016】

扑又称为鞭,竹篾编制成。穿孔系牢茶,解运不劳形。

 

10、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10-1【仙客解读焙——8句151112C/CJ017】

茶叶须烘焙,挖地成焙坑。凿地二尺深,二尺五宽形。

长度可一丈,烧炭可节省。坑上砌矮墙,摸泥两尺成。

 仙客解读《茶经·二之具》顺口溜

 

11、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11-1【仙客解读贯——4句151112C/CJ018】

削竹做茶贯,二尺五寸长。

穿茶上焙棚,烘干好储藏。

 

12、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12-1【仙客解读棚——10句151112C/CJ019】

茶棚又称栈,木制才普遍。置放焙坑上,一尺高度面。

分为上下层,干湿可轮换。茶饼半湿干,底层热量满。

烘至基本干,转上可稍慢。

 

13、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四五十斤为小穿。

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13-1【仙客解读穿——26句151112C/CJ020】

江东淮南用竹篾,川江三峡多韧皮。

目的都是包装茶,结实牢固没问题。

江东依重量,一斤称上穿,半斤叫中穿,四五两小穿。

川江不一样,定穿量可观。一百二十斤,才能叫上穿。

中穿八十斤,看去也庞然。小穿五十斤,起点就非凡。

穿字以前写作钏,或是写成串一串。

现在大多都改变,人们已经在习惯。

就像磨扇弹钻缝,五字音调皆平声。

若按其义念读时,则用去声意才明。

借用经验和实际,茶“穿”用“穿”来定名。

 

14、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塘煨火,令煴煴然(12)。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14-1【仙客解读穿——16句151112C/CJ021】

育为储茶柜,骨架用木材。四面篾编织,以纸糊其外。

中间有隔层,上面有覆盖。底下有隔床,防潮防湿来。

旁边设计门,一掩一扇开。柜中放煨盆,有火无明焰。

令其慢慢烘,就叫煴煴然。江南梅雨季,添火加木炭。

 

   

      第三章  仙客解读《茶经·三之造》顺口溜14首 112句

                ——XK20151125C/CJ022-028

 

              【陆羽茶经·三之造】

 

1、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1)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1-1【仙客解读茶之造之一——10句151125C/CJ022】

春茶何时采,二三四月间。芽壮如春笋,生机盎然然。

生于沃土上,梢长四五寸。状若薇蕨芽,初始嫩梢新。

清晨带露采,品质才放心。 

 

1-2【仙客解读茶之造之二——18句151125C/CJ023】

杂草丛生地,多数地贫瘠。芽头短而小,参差就不齐。

 

有梢三五个,选摘挺拔枝。采茶应择日,选择好天气。

有雨不去采,有云不去摘。天气晴朗时,抓紧早安排。

采回及时制,蒸青捣揉之。拍打焙成形,穿孔封装此。

茶干已成饼,储运须及时。 

 

 

 2、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原注:京锥文也(2))犎牛臆者,廉襜然(3);(原注:犎,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轮[囗禾]然(4);轻飙拂水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

  

 2-1【仙客解读茶之造之三——18句151125C/CJ024】

 

茶有千万状,饼有多式样。粗粗而言之,以下形相像。

有如胡人靴,皮革皱缩纹。有如野牛胸,褶皱起伏深。

有如山顶上,变换如浮云。有如风拂水,摇曳微波衬。

有如制陶泥,膏面带光润。有如新垦地,雨刷留下痕。

如此各形状,茶好味道纯。 

 

3、有如竹箨(5)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然(6);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3-1【仙客解读茶之造之四——12句151125C/CJ025】

若茶像笋壳,梢坚枝梗硬。必难蒸和捣,茶饼难成形。

做成茶何样,尽如竹筛孔。有如霜荷叶,残败梢凋零。

面目已全非,茶无光泽影。此皆粗劣茶,味差香无踪。     

 

4、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7)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8),存于口决。

 

  4-1【仙客解读茶之造之五——6句151125C/CJ026】

采茶至封装,七道茶工序。

“胡靴”到“霜荷”,八个等级出。

怎样来鉴评,还须有技术。

 

  4-2【仙客解读茶之造之六——仿水调歌头>鉴茶/19句151125C/CJ027】

茶饼既光滑,黑亮又平整。

如此就说好茶,鉴赏低水平。

以为皱缩色黄,凹凸不平为佳,鉴赏不高明。

尽知好与坏,行家才可称。

茶压制,汁液出,光滑生。

含膏则皱,未必皆是好茶成。

夜间制茶就黑,白天制茶呈黄,择时茶才精。

叶蒸拍压紧,茶饼就平正。 

 

 4-3【仙客解读茶之造之七——仿陋室铭>鉴茶/17句151125C/CJ028】

制作放任,表面不平。

粗制滥造,草叶相同。

评鉴好坏,须记要领。

口诀牢记心,总结经验生。

一次次实践,一回回验证。

历经无数次,技艺精。

有成竹之在胸,知问题之所成。

观茶先看形,品质需洞明。

仙客曰:如此才行。

 

 

   第四章 仙客解读《茶经·四之器》顺口溜38首382句

          ——XK20151129C/CJ029-066

 

            【茶经·四之器】

 

【仙客开场白咏煮茶之器——8句151129C/CJ02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烹制讲工序,道道求极致。

还需选环境,清净生禅意。茶道和禅道,空灵源静谧。

 

1、【原文,下同】风炉(灰承)、筥、炭挝、火筴、鍑、交床 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筴、鹾簋(揭)、碗、熟盂、畚、札 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

 

1-1【仙客解读茶之器之一——4句151129C/CJ030】

二十多种茶之器,各有用途非随意。

古人烹茶讲礼仪,一一具备才开始。

 

1-2【仙客解读茶之器之二*鹾簋——4句151129C/CJ031】

鹾簋乃盐罐,烹茶要加盐。

古时要求严,器具求美观。 

 

2、【原文,下同】

风炉(含灰承):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污墁(1)。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2)”;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3)。”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风漏烬之所。上用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4)”也。置滞(土旁)[土臬],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抬之。

 

2-1【仙客解读茶之器*风炉之一——8句151129C/CJ032】

风炉铜铁铸,耐烧又牢固。状如古时鼎,支撑共三足。

壁厚三分可,缘阔九分余。炉腔六分空,其内砌泥土。

 

2-2【仙客解读茶之器*风炉之二&三足16句151129C/CJ033】

陆羽有风炉,三足书文字。

每足皆七字,字字有含意。

坎上巽下离于中,上水中火下为风。

体均五行去百疾,名茶常饮人轻松。

圣唐灭胡明年铸,纪念之意在其中。

三足之间设三窗,底窗通风承漏烬。

上用古文书六字,“伊公”“羹陆”“氏茶”隽。

伊公羹,陆氏茶,绝美双汤须慢品。

 

2-3 【仙客解读茶之器*风炉之三&支锅垛16句151129C/CJ034】

炉上设置支锅垛,垛分三格刻卦字。

一个垛格书写“翟”,翟为火鸟卦为“离”。

一个垛格书写“彪”,彪为风兽卦“巽”意。

一个垛格书写“鱼”,鱼为水虫“坎”卦及。

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互生起。

风能兴火火熟水,风火水到诸物齐。

故备三卦已足够,多余累赘无意义。

 

2-4 【仙客解读茶之器*风炉之四&风炉装饰6句151129C/CJ035】

风炉外面可装饰,雕刻花草水纹字。

垂蔓植物和图文,百看不厌怡情寄。

炉可铁制或为泥,三足铁盘承灰宜。

 

   3、【原文】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莉箧(7)口,铄之。

 

3-1【仙客仿摸鱼儿词调咏筥——23句151129C/CJ036】

 

问世间、筥为何物,直教相猜几许?

竹篾编织径七寸,一尺二寸高度。

说有趣,真有趣,做个木楦形如筥。

不必多语,按模型套编,六棱圆眼,花纹效果出。

 

忆远古,当年多少茶具,可曾录入专著?

好在时代出翘楚,竟陵茶圣陆羽。

有记录,仔细读,如何制作详描述。

千秋万古,知底盖如箱,锁口饰边,精致在何处。

 

4、【原文】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仙客注:金属环) ,以饰挝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8)也。或作槌,或作斧,随其便也。

 

4-1【仙客咏炭挝——10句151129C/CJ037】

铁制六棱形,一尺长实用。上尖中粗壮,细头执手中。

头系一小环,装饰也流行。如同军士棒,作槌作斧型。

此处无规定,随兴乃常情。

 

5、【原文】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薹句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5-1【仙客咏火筴——4句151129C/CJ038】

火筴通常叫火钳,铁铜制做最常见。

圆形一尺三寸长,顶平简单图方便。

 

6、【原文】 鍑(音辅,或作釜,或作鬴):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10)炼而铸之。内抹土而外抹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11)以瓷为之,莱州(12)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

 

6-1【仙客仿摸鱼儿词调咏鍑——23句151129C/CJ039】

问煮茶、何者为鍑,形近小锅通俗。

生铁冶炼来铸造,带有几分技术。

其模具,内抹土,土滑于内细纹路。

外抹沙土,促使锅底粗,容易吸热,方便把茶煮。

锅耳处,方形端正需顾,锅宽火力相聚。

锅腰要长水集中,中心沸腾味出。

饮甘露,香浓厚,滋滋入口直到肚。

瓷锅炻铸,好看不坚固,用银做锅,奢侈又无数。

 

7、【原文】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

 

7-1【仙客仿天净沙曲调咏交床——5句151129C/CJ040】

交床就是锅架,木制形如马札。

“十”字相互交叉,中间尽挖,支撑茶鍑稳扎。

 

8、【原文】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以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13),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8-1【仙客仿摸鱼儿词调咏夹——23句151129C/CJ041】

做茶夹、多用青竹,一尺二寸长度。

一头有节一寸处,节上剖开夹物。

小竹绿,清香聚,借火炙茶添味入。

唯有林谷,材料方便取,换到茶室,又可行何处?

做茶具,就地取材无数,经久耐用兼顾。

简单实用非摆物,利于茶质胜出。

茶经录,有依据,精铁熟铜取代去。

农事考虑,应季节不误,繁忙时刻,省工最有助。

 

9、【原文】纸囊:以剡藤纸(14)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9-1【仙客咏纸囊——4句151129C/CJ042】

剡溪藤纸白又厚,双层密缝纸袋后。

贮藏烤茶保清香,不使香气往外漏。

 

 

10、【原文】碾(含拂末):以桔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未,以鸟羽制之。

 

10-1【仙客仿如梦令词调咏茶碾1——7句151129C/CJ043】

茶碾桔木所制,梨桑桐柘次之。

内圆而外方,运转防倒有利。

碾器,碾器,碾碎茶末细细。

 

10-2【仙客仿如梦令词调咏茶碾2——12句151129C/CJ044】

茶碾里面容碾轮,恰好空间尺寸存。

碾轮形状如车轮,无辐有轴长九寸。

轴阔一寸七分可,碾磨用力不费神。

碾轮直径三寸八,中厚一寸边半寸。

碾轴中间孔方正,轴柄圆形利于滚。

拂末多用鸟羽毛,拂扫茶末不费心。

 

11、【原文】罗合:罗末,以合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才,口径四寸。

 

11-1【仙客咏罗盒之一——8句151129C/CJ045】

罗者乃罗筛,合者乃盒哉。筛下精茶末,贮放盒中来。

盒中可放“则”,空间更实在。方便人打开,盒上须有盖。

 

11-2【仙客咏罗盒之二——12句151129C/CJ046】

罗用大竹片,弯曲呈圆形。

纱绢做罗衣,筛茶末须精。

盒子多用竹节做,杉片弯曲也可行。

木盒表面涂油漆,防潮防漏防霉生。

盒高三寸盖一寸,能放茶“则”方可成。

盒径四寸底二寸,高低大小觉轻灵。

 

12、【原文】则:以海贝、蜗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15)、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16)”,若好薄者减之,故云则也。

 

12-1【仙客咏茶则——8句151129C/CJ047】

则乃茶量器,量度准绳意。取材贝蛤蜊,铜铁竹制匙。

煮茶一升水,用末方寸匕。好喝淡茶者,减少就可以。

 

13、【原文】水方:以稠榜木(原注,音胄,木名也。)槐、楸、梓等合之,其里井外缝漆之。受一斗。

 

13-1【仙客咏水方——8句151129C/CJ048】

水方须防漏,盛水量一斗。椆槐楸梓板,拼合非拼凑。

里外缝隙处,漆膏涂里头。均匀不起皱,耐用就无愁。

 

14、【原文】漉水囊(17):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之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细翠钿以缀之,又作油绿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14-1 【仙客仿如梦令词调咏漉水囊之一—7句151129C/CJ049】

过滤茶末器具,漉水囊为铜铸。

防止水湿后,铜锈污腥离去。

寻趣,寻趣,酒后灵生茶句。

 

14-2 【仙客咏漉水囊之二—14句151129C/CJ050】

若用熟铜生锈苔,用铁又有腥涩味。

隐居山林用竹木,经久耐用易荒废。

不便涉远旅行去,生铜制作最实惠。

宜用竹篾编拢起,裁下碧丝缝到位。

缀之翠钿虽细细,一看就知功夫深。

囊装绿色油绢袋,整洁配套须用心。

漉水囊径为五寸,手柄一寸又五分。

 

15、【原文】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毓(18)《荈赋》云:“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阔,胚薄,柄短。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15-1 【仙客咏瓢—18句151129C/CJ051】

瓢又叫牺勺,匏瓜剖作成。或用木剜刻,实用也流行。

晋朝杜育《荈赋》云,“酌之以匏”已说清。

匏者就是今之瓢,阔口薄胚短短柄。

西晋永嘉余姚人,名叫虞洪采佳茗。

曾到瀑布山上去,遇见道士说分明。

“我乃丹丘子,瓯牺之余时。茶汤请不吝,乞望能相遗”。

“牺”者即杓子,现多梨木制。

 

16、【原文】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16-1 【仙客咏竹筴—6句151129C/CJ052】

竹筴多是用青竹,或用桃柳蒲葵木。

或用柿心木制作,规格一尺之长度。

两头用银包裹起,装饰耐观又有趣。

 

17、【原文】鹾簋(19)(含揭):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缶。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

 

 

17-1 【仙客仿陋室铭调咏鹾簋—18句151129C/CJ053】

    鹾簋:(读音cuo gui),

盐曰咸鹾,簋为竹器。

早期盐罐,或竹为之。

盛唐时期,流行用瓷。

直径约四寸,圆盒状最宜。

或为瓶状也,或为缶状矣。

都是装盐巴,为目的。

“揭”用竹片制成,长度四寸又一。

宽度约九分,调味揭盖起。

仙客曰:揭叫竹尺。

 

18、【原文】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砂。受二升。

 

18-1【仙客仿摸鱼儿词调咏熟盂——23句151129C/CJ054】

问熟盂,名字怪出,难道盂分生熟。

并非盂有生与熟,要看盛放啥物。

沸水壶,盛水入,水沸当然就叫熟。

或用瓷壶,或用砂瓷土,容量两升,拿放易提取。

古时候,没有如今电炉,烧水费时无数。

有空先把水烧开,保温蓄水存储。

待用处,水舀出,不断添水能继续。

古人考虑,已千方百计,实际经验,总结才录入。

 

19、【原文】碗:越州上,鼎州、婺州(20)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21)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琉《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州也,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19-1【仙客仿摸鱼儿词调咏茶碗——23句151202C/CJ055】

问茶碗,最好何处,应是越州出土。

鼎州婺州在其次,几人分辨清楚。

再继续,岳州上,寿州洪州又不如。

质分银玉,或曰邢州好,那是浅肤,实则大谬误。

殊不知,邢瓷银雪白露,越瓷青如冰玉。

瓷白茶色则见丹,瓷青茶色则绿。

晋《荈赋》,早就说,器择陶拣东瓯出。

古人所述,作多方甄比,瓯越为上,理由必充足。 

 

19-2【仙客咏越瓷茶碗——8句151202C/CJ056】

越瓷唇口不卷,底部稍卷也浅。

容纳半升茶量,喝拿十分方便。

越瓷丘瓷色青,青瓷助色明显。

茶汤碧绿黄亮,颜色协调美观。 

 

19-3【仙客咏各色茶碗——4句151202C/CJ057】

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

洪州瓷褐茶色黑,以上三类皆不宜。 

 

20、【原文】畚(22):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其纸帊以剡纸夹缝令方,亦十之也。

 

20-1【仙客咏茶畚(běn本)——8句151202C/CJ058】

白蒲草卷编,十个碗能装。也可用茶筥,只要碗装上。

包碗需纸帊,剡溪好纸张。夹缝塞均匀,就叫令其方。

 

21、【原文】札:缉栟榈皮,以茱萸莫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21-1【仙客咏茶札——8句151202C/CJ059】

札乃洗涤用具,状如毛笔形巨。

毛用棕榈皮丝,管选茱萸硬木。

或选小竹为管,棕丝缚紧插入。

此为常用之物,用完晾干待处。

 

22、【原文】涤方:以贮洗涤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22-1【仙客咏茶之涤方——4句151202C/CJ060】

涤方贮积洗涤水,制如水方一样功。

选用楸木最适宜,能容余水约八升。 

 

22-2【仙客咏茶之滓方——4句151202C/CJ061】

滓方用来贮茶渣,容积五升为最佳。

制作都与涤方同,只因大小才分家。  

 

23、【原文】巾:以絁布(23)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23-1【仙客咏茶巾——4句151202C/CJ062】

茶巾粗绸做,二尺不超过。

两条交替用,洗擦要常摸。 

 

24、【原文】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法竹,黄黑可局(24)漆者。长三尺,阔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24-1【仙客咏具列之一——4句151202C/CJ063】

或作成矮桌,或作成矮架。

主要看空间,配套需多大。

 

24-2【仙客咏具列之二——4句151202C/CJ064】

纯木纯竹为材料,木材可把竹替掉。

木材效法竹颜色,设计之后柒涂好。 

 

24-3【仙客咏具列之三——4句151202C/CJ065】

长度三尺宽二尺,高为六寸就适宜。

收集陈列各茶具,摆放清楚又整齐。 

 

25、【原文】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篾阔者经之,以单篾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成。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

 

25-1【仙客咏茶之都篮——12句151202C/CJ066】

兼收并蓄各器具,都入竹篮而得名。

内用篾织三角眼,外用宽篾双作经。

细篾交替压双经,织成方眼状玲珑。

篮高一尺五,二尺四长度。

篮宽在二尺,揽尽各器物。

底阔一尺足,底高二寸余。

 

 

   第五章  仙客解读《茶经·五之煮》顺口溜17首269句

           ——XK20151202-1203C/CJ067-083 

 

                 【茶经·五之煮】 

 

【仙客开场白咏茶之煮——8句151202C/CJ067】

 

采得好嫩芽,原料才堪夸。制茶须得法,功夫才到家。

煮茶不简单,能煮出精华。茶汤沫饽多,香气滋味佳。 

 

1、原文: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1)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2) ,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1-1【仙客解读茶之炙之一——仿陋室铭17句151202C/CJ068】

炙烤茶饼,火力要稳。通风余火,格外小心。

熛焰如钻,炎凉不均。

夹茶靠近火,翻动热均匀。烤出茶疙瘩,突起在茶身。

状如虾蟆背,一群群。续离火之五寸,待卷舒之时分。

重新又开始,烤干味才纯。仙客曰:功夫纯真。 

 

1-2【仙客解读茶之炙之二——8句151202C/CJ069】

烘干类茶饼,烤到香气馨。晒干之茶饼,烤到柔软停。

如此为适度,功夫掌握精。过度和不足,浓香味难成。    

 

2、原文: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穰骨也(1)。炙之,则其节若倪(2),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2-1【仙客解读茶之捣之一——8句151202C/CJ070】

茶叶初制时,须思后面事。至嫩芽与叶,蒸罢即处理。

趁热来捣碎,叶碎芽笋存。芽笋何能存,细看知其因。

 

 

2-2【仙客解读茶之捣之二——仿虞美人8句151202C/CJ071】

力士手持千钧杵,舂捣也无助。

就如漆树珠光滑,力气再大难以抓住它。

柔软无骨天性在,任你捣无碍。

茶饼一旦烤到头,芽笋弯曲如同婴儿手。

 

 

2-3【仙客解读茶之捣之三——仿虞美人8句151202C/CJ072】

 

茶叶烤干一旦了,趁热纸包好。

精华香气不散发,冷却碾磨味道才更佳。

碾得好茶细米样,马虎菱角状。

此节看似无相关,但与煮茶粉末紧相连。

 

 

3、原文: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谓桑、槐、桐、枥之类也)。其炭曾经燔(1)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膏木,谓柏、松、桧也。败器,谓朽废器也)古人有劳薪之味(2),信哉。

 

3-1【仙客解读茶之烤之一——仿摸鱼儿调24句151202C/CJ073】

烤茶时,最好用炭,烤出香味弥漫。

次用劲薪火力猛,持续燃烧不断。

炭需选,别莽撞,否则膻腻味相伴。

烟多树干,更朽木旧物,不可乱用,谨防异味串。

古人言,旧木烧火做饭,感觉怪味侵染。

本是佳肴咽不下,弃之可惜哀叹。

心情乱,回头想,尽生懊悔加遗憾。

不忍再看。应总结经验,多长见识,下次别再犯。     

 

 4、原文: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荈赋》所谓水则岷方之注,挹(1)彼清流。)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降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4-1【仙客解读茶之水之一——仿摸鱼儿调24句151202C/CJ074】

煮茶水、应取何处,陆羽精彩论著。

山水为上江水中,井水为下清楚。

看《荈赋》,岷山水,清流水质最宜取。

山水浸出,拣乳泉石池,漫流清澈,类似甘泉露。

奔涌急,流水如瀑停住,此水久食病入。

多处支流聚山谷,水静不流停蓄。

又几许,夏到秋,蛇螯活动水蓄毒。

决流其恶,使新泉流进,方可酌之,简单可对付。 

 

4-2【仙客解读茶之水之二——4句151202C/CJ075】

煮茶取江水,应选人远去。

井水如需用,取汲多人处。

 

5、原文: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 卤舀 ][ 卤监 ](1) 而钟其一味乎, ( 上古暂反下吐滥反无味也? ) 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策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5-1【仙客解读茶之水三沸之一—仿摸鱼儿调24句151203C/CJ076】

煮茶水,分为三沸,总结确实到位。

泡如鱼目微有声,此水称为一沸。

珠对对,涌泉连,称之二沸泡排队。

续之三沸,看腾波鼓浪,上下翻滚,乐趣驱疲惫。

继续煮,水老食之伤胃,大减浓香茶味。

初沸适量放点盐,宁少勿多准备。

别以为,是小节,盐多好茶全浪费。

二沸出水,应一瓢为度,留待备用,水开再归位。 

 

5-2【仙客解读茶之水三沸之二——仿摸鱼儿调24句151203C/CJ077】

茶量好,等待机会,才能煮出好味。

直到二沸出水后,注意别打瞌睡。

神聚汇,用竹策,环绕汤心转一会。

投茶末碎。顺中心而下,边下边搅,出锅才撤退。

约少顷,波涛翻滚加倍,水沫飞溅连沸。

一瓢二沸水加入,扬汤止沸于内。

非累赘,乃降温,饽沫精华生成美。

可以收尾。倾所出茶水,人人一碗,品尝尽陶醉。

 

 

6、原文:

      凡酌,至诸碗,令沫饽(1)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2)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3)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4)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艹敷](5)”,有之。

 

6-1【仙客解读茶之饽沫之一—仿摸鱼儿调24句151203C/CJ078】

要喝时,舀到碗里,泡沫均匀美丽。

沫饽都是茶精华,区分也是容易。

咋容易?薄叫“沫”,厚叫“饽”来多给力。

不要着急,尚有一种“花”,浮于碗面,只因泡轻细。

“花”在碗,如同枣花起立,漂浮池水秀气。

又像回潭曲渚处,青萍始生密密。

或又似,鳞状云,飘舞晴空觉静谧。

心旷神怡,赏风景碗里,乐在心底,不远即禅意。 

 

6-2【仙客解读茶之饽沫之二—仿摸鱼儿调24句151203C/CJ079】

问茶沫,何物相似,青苔密生南池。

又像菊英落杯中,勾起重重回忆。

饽何及,滓再煮,沸腾白沫层层递。

重华聚集,像皑皑白雪,光彩如花,碗中景色奇。

 

《荈赋》句,明亮就像雪积,光彩如花春季。 

古人比喻很贴切,今人犹叹不止。

俱往矣,后来者,几人观察如此细?

寥寥无几。唯茶圣陆羽,情注茶事,流芳到万世。 

 

7、原文:

      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1),[ 原注:徐县、全县二及,至美者曰隽永,隽,味也。永,长也。史长,曰隽永,《汉书》蒯通著《隽永》二十篇也。]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 ,酌分五碗,(碗数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两炉。)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华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7-1【仙客解读茶之饮之一——仿摸鱼儿调24句151203C/CJ080】

问饮茶,有何工序?仔细了解清楚。

一煮水沸先弃沫,水膜黑如云母。

饮不入,味不正,此沫必须先挥去。

然后再取。舀第一瓢水,称之隽永,味道如甘露。

瓢未尽,余水留在熟盂,育华救沸之助。

一二三碗玉液出,次之第四第五。

再继续,五碗后,不是解渴要停住。

再喝错误。品好茶情趣,色香味形,统统要兼顾。 

 

7-2【仙客解读茶之饮之二——14句151203C/CJ081】

煮茶水一升,酌分为五碗。

碗数少须三,多到五为满。

若人多到十,加炉茶不断。

乘热连饮茶,香气才不散。

重浊物沉下,精华浮水面。

遇冷香气去,食之味不甘。

喝了停下久,精英亦消然。 

 

8、原文: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淡。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

 

8-1【仙客解读茶之性俭——仿陋室铭调18句151203C/CJ082】

茶者性俭,水不宜多。水放太多,味道淡薄。

品则无味,茶瘾难过。

一碗满满茶,喝半味淡落。如果水加多,味寡无趣乐。

应该计量好,细心做。让浓香之飘出,使滋味之鲜活。

越喝越舒畅,神清天地阔。仙客曰:如此活脱!

 

9、原文:

      其色,缃(1)也,其馨, ◎【上必下土右欠】(2)也。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3)也;啜苦咽甘,茶也。

 

9-1【仙客解读茶之色香——8句151203C/CJ083】

茶汤颜色浅黄亮,倒入越瓷见青光。

端起碗来嗅一嗅,香气四溢满鼻腔。

嫩茶为槚滋味甘,老茶苦涩称为荈。

喝下觉苦咽下甘,多是好茶可判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经》译文
著名书法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云南是中国最古老的茶源地之一,虽然此地的制茶技艺并不精进,但并不妨碍当地人民创造的独特茶艺
(白话)茶经 唐·陆羽
《茶经》:二之具原文及解析
陆羽《茶经》四之器(原文)
唐·陆羽《茶经》之---- 一之源、二之具(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